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额窦手术并发视网膜中心动脉栓塞导致失明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56岁。反复发作鼻塞、脓涕、额部疼痛3年余。鼻窦摄片示左侧额窦炎。于局麻下行左侧额窦根治术,术前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5。术中以2%普鲁卡因加少量1%肾上腺素行筛前神经阻滞及骨膜下浸润麻醉。手术顺利,术中出血400ml左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左侧鼻腔通气不畅1年于2011年12月26日入院。行鼻窦CT检查发现左侧鼻腔鼻窦占位病变,于2011年12月28日全身麻醉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物切除加筛窦、上颌窦、额窦开放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内翻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患者术后顺利出院,定期门诊复诊,自诉偶有左侧内眦处疼痛不适,未在意。2012年10月23日患者于我科门诊复查鼻内镜发现左侧中鼻道新生物(图1),于2012年12月28日第2次入院,  相似文献   

3.
11岁女性患儿,因左眼溢泪 2 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双泪囊肿瘤”。鼻内镜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充血,左侧泪囊处可见膨隆,泪囊处黏膜光滑;鼻窦CT示双侧泪囊占位,有骨质破坏,累及下鼻甲,占位结构界限不清。完善术前准备后,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下鼻甲外侧壁有肿瘤浸润,结构不清,质地较硬,行左侧鼻腔外侧壁、泪囊...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8岁.因渐进性左侧鼻塞1年就诊.门诊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见左侧后鼻孔及鼻咽顶部偏左侧一约2.0 cm×2.0 cm×1.5 cm的肿物,淡粉红色,表面光滑,可见血管网,触之质脆,易出血.鼻窦区无红肿及压痛,面部无麻木及疼痛.颈部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肝肾功能正常.发病以来无流涕、鼻出血、耳闷及听力下降.鼻窦CT提示左鼻咽部占位性病变来自蝶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扫描对常见的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治疗的108例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对照,对比分析CT扫描在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意义。结果108例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中慢性上颌窦炎36例(33.3%),上颌窦肿瘤32例(29.6%),真菌性上颌窦炎19例(17.6%),上颌窦囊肿14例(13.0%),上颌窦后鼻孔息肉5例(4.6%),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及上颌窦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0.9%)。大多数上颌窦占位性病变都具有其特有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鼻窦CT扫描在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总体准确率为79.1%;其中上颌窦囊肿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2.9%,慢性上颌窦炎为90.0%,上颌窦癌为80.0%,真菌性上颌窦炎为86.4%,鼻内翻性乳头瘤为50.0%。结论CT扫描对单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病变通过鼻窦CT检查可以作出初步的定位或定性诊断,并制定出合理的手术方案,最终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1月至2002年6月48例单纯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行鼻窦CT检查明确诊断为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经鼻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6月至3年,全部治愈.结论对反复出血或有头昏、头痛等症状而鼻腔及其它无异常者应行鼻窦CT,如果发现上颌窦内密度增高,应及时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可取得根治和微创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鼻内窥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良性占位性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鼻腔鼻窦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手术切除方法,经鼻内窥镜手术的特点、术后护理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2006年9月因右侧颌面部肿胀3年,加重伴脓涕2个月入院。内镜下见右侧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右侧上颌窦前外侧壁及右侧唇龈沟隆起,质硬。CT提示右侧上颌窦占位病变,呈膨胀性生长,密度不均,伴骨质破坏,未累及其他鼻窦,考虑内翻性乳头状瘤(图1)。上颌窦穿刺活检提示为坏死组织。入院后全身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上颌窦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5岁。因持续性鼻塞10年,于2004年11月1日入院。双侧持续性鼻塞,脓涕多,伴头昏、嗅觉减退;无面部麻木感及鼻出血病史。检查:左鼻腔见多个淡红色荔枝肉状肿物,质软,可移动,用1%麻黄素收缩肿物后见鼻中隔偏曲,右侧鼻中隔与中鼻甲、下鼻甲相接触。后鼻孔检查:鼻咽部见一灰白色、表面光滑的圆形新生物。鼻窦CT扫描示:左侧筛窦占位性病变,上颌窦、额窦、蝶窦慢性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1岁.因左眼胀痛不适20余天加重1周于2008年4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胀痛感伴左眼突起,1周前症状加重伴视力下降,就诊于外院,眼部CT示:左侧眶内及鼻窦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0岁.因左侧鼻塞伴流涕2年,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3个月于2011年11月3日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持续性鼻塞,伴脓涕,时常涕中带血或渗血,嗅觉下降,无额面部胀痛及麻木,无复视及视物模糊,无耳闷及听力下降.1年半前来我院行鼻窦CT检查,左侧鼻腔占位病变,鼻窦炎性改变,前组筛窦一软组织结节向左眼眶膨隆,局部骨质吸收,左眼球受压(图1a).遂行鼻内镜下功能性手术,术后病理回报为内翻性乳头状瘤伴细胞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术后未定期复查,1年前再次出现鼻塞等症状,但未予重视,未行复诊.近3个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耳渐进性听力下降伴流脓,遂再次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例1.女,78岁,因右鼻塞3年,左鼻塞6个月,伴流臭脓涕,渐进性加重入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现血压控制在145~155/95~105 mmHg,心功能分级:Ⅱ级(NYHA分级),空腹血糖控制在7.5~8.5 mmol/L.查体:鼻腔黏膜充血,右侧鼻腔有淡红色肿物突出,鼻底处黏脓涕,味臭,左侧鼻腔脓性臭分泌物,吸净后可见黄褐色脓块.鼻窦CT显示右侧上颌窦、双侧筛窦、双侧鼻腔连续性密度增高影,有散在钙化斑点,鼻中隔中后段显示骨质不连续,被由右侧上颌窦、筛窦、鼻腔至左侧鼻腔延续过来的密度增高影替代(图1).CT报告:霉菌性鼻-鼻窦炎,可疑鼻中隔穿孔.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检查加鼻腔病灶清理术,在心电监护下,鼻腔缓慢分次行丁卡因麻黄碱棉片麻醉,先行左侧鼻腔清理术,分次吸净黄褐色脓块,发现左侧鼻腔的脓块是由右侧鼻腔病灶穿破鼻中隔中后部延伸过来的.后又部分清理右侧鼻腔肿块,发现肿块系黄褐色脓块将鼻腔外侧壁黏膜组织压迫突出所致,清理大部分脓块,手术历时40 min,妥善止血后明胶海绵填塞,第1次手术结束.经过术后2天的观察,患者无不适,在第1次术后48 h行第2次鼻内镜下右侧鼻腔鼻窦病灶清理术,动力系统清除突出的淡红色黏膜组织块,见鼻中隔中后部约3 cm×3 cm×2 cm的穿孔,冲洗术腔,膨胀海绵常规填塞术腔.术后48 h抽出填塞物,术后第5天出院.病理诊断为曲霉菌病.随访至今16个月未见复发,鼻中隔穿孔同前.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例1,男,67岁,左侧鼻塞、脓涕1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检查见左侧上鼻道灰白色息肉样新生物,约2.0cm×1.8cm×2.5cm大小,表面光滑,质软。CT检查示左上鼻道软组织影,突向鼻后孔,累及筛窦(图1a)。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鼻腔鼻窦新生物切除术、鼻窦开放术。术中见左侧鼻腔、筛窦有灰白色荔枝样新生物,质软,易出血,基底部位于中鼻甲后段,其周围骨质无破坏。完整切除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有涕中带血、头痛、面部麻木、视力改变等。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术后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51例中囊肿27例,真菌感染13例,息肉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出血坏死性息肉1例,血管瘤1例。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治愈率96.1%,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囊肿、真菌性上颌窦炎多见;CT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鼻硬结症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 ,临床少见 ,原发于鼻窦者更少。此病起病隐匿 ,发展缓慢 ,症状不明显 ,故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收治 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 ,36岁。右眼逐渐向外突出、复视 2 0余天 ,到我院眼科就诊 ,发现右眶下包块。CT检查 :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上颌窦上、内侧壁骨质破坏 ,有软组织结节突入鼻腔 ,向上突入球后间隙。追问病史 ,患者偶有鼻阻 ,否认血涕。以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收入我科。查体 :右眼前突 ,右中鼻道见息肉样新生物 ,触之质软 ,右侧后鼻孔为息肉阻塞 ,表面有大量脓痂附着 ,双侧颈部淋巴结未扪及。…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9岁,因鼻塞、脓涕、鼻腔异味伴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于2009年8月入院.患者长期在基层医院诊治,曾多次行鼻窦X线摄片,均未发现异常,经常口服止痛药物等对症治疗,头痛可暂时缓解,但近1个月来头痛加剧.我科门诊前鼻镜检查,见左侧中鼻道内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鼻腔有异味.鼻窦CT检查,见一长条状异物影自左侧前组筛窦、中鼻道、嗅裂经鼻中隔后端直至鼻咽部右侧咽隐窝,异物长约5.0 cm,宽约0.5 cm,密度高于软组织低于邻近骨质,其边缘可见钙化影,左上颌窦、筛窦、蝶窦及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黏膜增厚,左侧眶内侧壁局部骨质缺损(图1),门诊以鼻腔鼻窦异物收入院.  相似文献   

17.
下颌下三角内占位性病变临床上并不多见,其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涎腺肿瘤在人体所有肿瘤中占1%~4%,绝大多数都为腮腺来源,而下颌下腺仅占其中的5%~10%。下颌下三角内占位多为下颌下腺来源的良恶性肿瘤,但也有非肿瘤性病变如涎腺炎及非下颌下腺来源的肿瘤等,临床上术前鉴别诊断有时十分困难。现将2003-02-2008-10经我科手术切除的54例下颌下三角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49岁,因左侧鼻腔反复间断出血 2个月余,于2001年 4月 13日入我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侧鼻腔出血 2次,每次出血量约 200ml。在当地医院经鼻腔填塞,血止。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鼻腔有肿物,取病理并经我院病理科会诊诊断为左侧鼻腔血管瘤。入院体检:左侧鼻腔内可见紫红色肿物,表面欠光滑,并附着伪膜,肿物质地较韧,触之易出血。鼻窦冠状位CT示左侧鼻腔内占位性病变,侵犯筛窦至筛顶,但筛顶骨质无破坏。其他各项检查正常。入院后第 9天行颈内动脉造影,并行颌内动脉主干栓塞。2日后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左侧鼻腔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与经鼻内镜径路额筛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额筛眶占位性病变患者34例,18例行经鼻内镜额筛眶占位切除术,其中脓囊肿16例,侵袭性血管脂肪瘤1例,骨瘤1例;16例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手术,其中脓囊肿11例,皮样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1例,侵袭性血管脂肪瘤复发1例;术后随访2~4年.结果:18例行经鼻内镜径路患者术后5例仍有头昏或鼻腔胀痛症状,侵袭性血管脂肪瘤1例2年后复发.16例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手术患者,3例有头昏症状,12例头顶部皮肤麻木,无一例复发.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径路与经鼻内镜径路额筛眶占位性病变切除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不能盲目夸大其中一种术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操作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对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起决定性作用的手术操作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FESS临床病例215例。结果随访6-24个月。临床治愈率为75.8%,总有效率为96.3%,术前3d服止血药者与术前未服或服药少于1d者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者的熟练程度,内窥镜手术器械的选择,术前用药,麻醉方法,鼻窦解剖,鼻息肉息炎的类型等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