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养生三层次     
刘玉霖 《长寿》2003,(11):23-23
养生之道是篇大文章,人类已做了数千年。儒佛道医,众说纷纭;书报杂志,连篇累牍。依我看,这个问题既简单又深奥。说它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养生实践,或多或少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但最成功者也没有长生不老;说它深奥,因为它确实关连生命的奥秘,难以穷尽,任何专家权威的结论都是经验之谈,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养生的层次”之说也纯属个人浅见,仅供参考而已。我把养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物养生,即维护躯体的健康完好状态。无非衣食的温饱,劳逸有度,体育气功,营养滋补之类,无须赘叙。我们观察大自然,“鹰击长空,鱼翔…  相似文献   

3.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活到89岁,在古代落后的医疗状况下,如此长寿实属难得。这都要归功于他独到的养生秘诀,尤其是清晨的保健。后人将其秘诀总结成“养生三件事,活到九十九”。深呼吸清晨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其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随即起床,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然后放松全身肌肉,调理气息。  相似文献   

4.
被尊为“至圣”与“亚圣”的孔孟。就把性生活与饮食并列,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的本能,说千道万,基本上属于食、性和防御三大范畴,其中尤以食与性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建新 《长寿》2007,(12):18-19
科学家说,一个人在“时序年龄”(自然年龄)之外,还有所谓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并认为心理年龄对生理年龄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秋季养生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季节。初秋,由于盛夏暑气未消,秋阳肆虐,气温仍然较高,加上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的说法。但在秋分、寒露、霜降的45天里,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就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从“夏长”到“秋收”是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根据“天人合一”的道理,人体内阴阳也随之由“长”到“收”发生改变,秋季应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因此养生保健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7.
提到唐诗,大家大都会想到高雅的文化。其实在唐朝,诗是极为日常化的。"养生"这个现在十分时髦的词在唐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白居易的"养生诗"数量最多,最为全面,而白居易其人也是一个典型的养生成功案例。白居易早年身体衰弱,疾病缠身。"十五六,始  相似文献   

8.
易医 《家庭保健》2012,(17):39-39
“自古成大事者,遇事首先要沉得住气。”或许我们自幼就接受过长辈这样的教导。“沉得住气”,既是一种心理素质,又是一种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笑中养生     
魏玉良 《长寿》2003,(10):33-33
笑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快乐是笑的基础,笑是快乐的表现。笑又是养生的妙剂,祛病的良方,因为笑对人体每个器官的功能都有一定的增强和平衡作用。只有发自内心的笑,才能活经络、舒气血、消食滞,有利于肺部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呼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增强内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俗语所讲“笑一笑,十年少”,就是对笑的价值的形象比喻。有位老人得了重病,住进医院后,医生曾判他“死刑”。但这位老人意志坚强,心怀坦荡,把笑作为配合治疗的一种手段,成天谈笑风生,坦然以对。有时心情不好时,他用自我化解…  相似文献   

10.
冬季养生     
“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提示我们,人体的生理变化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气候分四季,与之对应的现象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生活中注意遵循这一规律,不仅可减少季节性疾病,而且还能为下一季节的健康平安打下基础。而对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四季养生就是更加重要了,因为不同的”慢病”在不同季节其危险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因而厌恶人生,主张解脱出世。所以佛教并不以长寿为目标,更不讲究养生。但为了超脱尘俗,出世成佛,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以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佛门戒律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其中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是出家或在家的佛门弟子均应遵从的戒律,五戒主要指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息撞穴法对肺胀缓解期肺功能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肺胀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加调息撞穴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肺功能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调息撞穴法有良好的改善肺胀通气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人的生理健康周期来看,春季养生有利于全年的健康。中医认为立春后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春季又是皮肤痛、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高发期,春季养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医学专家认为,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和生理变化规律,防止进入误区。以下为中老年人春季养生的“六不”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说起不幸,大家都想回避它。但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舒舒服服和平平坦坦的,总会遇到许多坎坷和磨难。 我,就是一位不幸者。在我的人生路上,就曾连续多次遭遇失去亲人的不幸。5岁那年,我失去了父亲;57岁那年,任中学教师的妻子突然患上精神病,从此,我承担了长达20多年的护理重担。  相似文献   

15.
关邑 《家庭医学》2007,(19):50-50
太平盛世,人心思寿,养生保健便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欧阳修说得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他认为最好的养生法,就是“任其自然”。这是一条充满哲理的养生经验谈。  相似文献   

16.
陈根 《现代养生》2007,(9):47-47
中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日趋减退与生活、工作压力的空前沉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立,其生命的危险性日益加大。因此,在养生保健上应注意遵循以下"多"与"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养生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日:“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从字义上看,养生,即护养生命之意。一般而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诸如饥而欲食,渴而求水,寒而添衣,此类行为多为延续生命的本能反应,尚不能称之为养生活动。事实证明,科学的养生实践,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盲目护养身体的行为,徒劳无功已属庆幸,甚反生害亦不鲜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气温下降,人们渐渐感觉到秋天的脚步。秋高气爽,气温适宜,秋季可谓养生的好时节。然而要注意的是,季节的更替同时会让我们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比如会出现秋乏、秋燥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海涛 《现代养生》2005,(11):4-5
人们正寻觅延长人类寿命的更有效的途径,其中适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学延寿法——生物钟养生法便是科学家们的注意点之一。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干扰生物的时间节律会引起疾病。如将猴子的周期节律打乱,会导致心脏病;干扰蟑螂的时间节律,结果发生肿瘤。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在生物钟的支配下,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时而亢奋,时而平和,交替张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健康?20世纪经历了3个健康的定义。1948年之前,有学者认为健康就是无病,这种“拐腿”的定义又称“一要素”健康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在宣言中明确提出健康还包括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