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对紫荆皮的镇痛抗炎活性部位进行筛选。方法 利用热板法、乙酸扭体法的疼痛模型,研究紫荆皮产生止痛效果的活性部位;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脚跖肿胀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的急慢性炎症模型,探究紫荆皮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结果 紫荆皮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对通电热板所产生的痛阈与自身给药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对乙酸刺激所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对均匀涂布二甲苯所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脚跖皮下注射蛋清所引起的大鼠脚跖肿胀,以及埋棉球所引起的大鼠肉芽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紫荆皮的镇痛抗炎活性部位主要为醋酸乙酯萃取部位。  相似文献   

2.
乌榄不同药用部位对大鼠血压、心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ng)果、叶、皮水提物对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方法 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颈总动脉插管法,通过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观察测定乌榄果、叶、皮不同药用部位水提物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乌榄果、叶、皮水提物对正常大鼠血压都有快速降压作用,降压作用以乌榄的果和叶更为显著.同时还发现三个药用部位的水提物都有减慢心率的作用.结论 乌榄果、叶、皮水提物对正常大鼠有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果、叶水提取物的降压效果强于乌榄树皮水提取物,说明乌榄不同药用部位水提取物具有降压和减慢心率的药效作用和相关活性成分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金钮扣水提物、醇提物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分别提取金钮扣水提物和醇提物,用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金钮扣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干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P<0.05;解热效果强度依次为醇提中剂量组>醇提高剂量组>醇提低剂量组>水提低剂量组>水提高剂量组>水提中剂量组;没有中枢性镇痛作用,有一定的外周性镇痛作用(P<0.05);解热效果强度依次为醇提高剂量组>醇提中剂量组>醇提低剂量组>水提高剂量组>水提中剂量组。结论:金钮扣水、醇提取物对干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没有中枢性镇痛作用,有一定的外周性镇痛作用。其中醇提物的解热、镇痛作用较水提物为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乌药及其炮制品不同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致痛模型和痛经模型,观察不同剂量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和不同剂量醋制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醋酸致痛模型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乌药和醋制乌药水提、醇提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痛经模型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醋制乌药水提和醇提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结论 乌药、醋制乌药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具有镇痛作用,醋制乌药的镇痛作用优于乌药。  相似文献   

5.
白术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白术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白术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热板法测定白术不同剂量组小鼠的痛阈值,腹腔注射0.6%醋酸刺激致痛模型(扭体法)观察白术3个不同剂量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观察白术3个不同剂量的抗炎作用。结果 高、中剂量的白术醇提物可显著增加小鼠的热板痛域值(P<0.01,P<0.01),减少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P<0.01),而白术低剂量组不能有效的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和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5)。在抗炎试验中,高、中剂量的白术醇提取可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P<0.01),而低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效果不明显(P>0.05);高剂量组在2h后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跖肿胀,中剂量组(除6h时间点)与白术低剂量组(除3h时间点)在药后0.5-6h之间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白术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大,抗炎镇痛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叶蛇泡簕水提物、醇提物及各部位中不同成分的解热镇痛作用,筛选出活性物质。方法提取大叶蛇泡簕醇提物,按极性大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用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大叶蛇泡簕各成分对干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对热板及扭体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大叶蛇泡簕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叶蛇泡筋水提物、醇提物及各部位中不同成分的解热镇痛作用,筛选出活性物质。方法提取大叶蛇泡筋醇提物,按极性大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用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大叶蛇泡筋各成分对干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对热板及扭体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大叶蛇泡筋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20,(3):314-320
目的:研究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食管癌TE-1、EC-1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E-1、EC-1细胞,分别加入质量浓度均为0、1.562 5、3.125、6.25、12.5、25、50、100、200μg/m L的瓜蒂水提物或醇提物(以提取物粉末计)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TE-1、EC-1细胞分为TE-1/EC-1空白组、TE-1/EC-1瓜蒂水提物组(药液浓度均为IC_(50))、TE-1/EC-1瓜蒂醇提物组(药液浓度均为IC_(50)),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TCA)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绘制细胞增殖、迁移曲线;采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分析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并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C-α(PKC-α)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瓜蒂水提物作用于TE-1、EC-1细胞的IC_(50)分别为49.24、76.38μg/m L,瓜蒂醇提物作用于TE-1、EC-1细胞IC_(50)分别为9.08、14.53μg/m L;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加药后30 h内对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加药后60 h内对细胞有迁移抑制作用。与TE-1/EC-1空白组比较,各加药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结构松散,多数细胞轮廓消失、变圆等;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P<0.01);G_2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G_1期、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早、晚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EGFR、PKC-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TE-1/EC-1瓜蒂水提物组比较,TE-1/EC-1瓜蒂醇提物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P<0.05);G_2期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EGFR、PKC-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TE-1瓜蒂醇提物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EC-1瓜蒂醇提物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可影响TE-1、EC-1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的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PKC-α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9,(19):2645-2649
目的:研究三脉菝葜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肿瘤作用,为其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三脉菝葜醇提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萃取部位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以及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80只KM小鼠通过右前肢腋部皮下接种S180细胞悬液的方法复制荷瘤小鼠模型,并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2次),环磷酰胺(阳性药物)组(0.025 g/kg,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三脉菝葜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和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高、中、低剂量组(以浸膏计给药剂量均分别为0.1、0.05、0.025 g/kg,每天灌胃2次),每组10只;各组小鼠均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 h,检测各组小鼠的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体外试验表明,三脉菝葜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6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以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作用最强,其对各肿瘤细胞的IC_(50)在40~210μg/mL范围内,对MCF-7细胞、MDA-MB-231细胞和HeLa细胞的IC_(50)分别为70.56、83.58、44.67μg/mL。体内实验表明,各给药组小鼠的瘤质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三脉菝葜醇提物高剂量组和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萃取部位高、中剂量组小鼠瘤质量显著低于环磷酰胺组(P<0.01);环磷酰胺组、三脉菝葜醇提物高剂量组和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高、中剂量组小鼠脾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环磷酰胺组小鼠胸腺指数较模型组和其余各给药组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4个极性部位中,三脉菝葜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抗肿瘤效果最佳,并且免疫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
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联合诱发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取肝脏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T、AS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表明造模成功。空心莲子草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MDA含量低(P<0.01,P<0.05),SOD活力升高(P<0.01),ALT、AST活性降低(P<0.01)。低剂量组ALT、AST活性降低,MDA含量低于模型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可见,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肝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空心莲子草醇提物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祛风湿单味中药抗炎和镇痛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祛风湿单味中药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和阿司匹林为对照,采用ICR小鼠甩尾法、扭体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和耳肿胀法对六味中药(汉防己、旱半夏、络石藤、桑枝、桑寄生、海风藤)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考察。结果实验表明:旱半夏、络石藤、桑枝及桑寄生组小鼠对疼痛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对减缓小鼠疼痛起了一定作用;而海风藤、桑寄生和桑枝三味中药可减轻因致炎剂二甲苯而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加速消退。结论旱半夏和络石藤的镇痛效果明显,海风藤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而桑寄生和桑枝兼具抗炎和镇痛作用,汉防己则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冷水七活性部位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冷水七活性部位I(IPB-I)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研究IPB I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并与0.9%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吗啡作对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实验研究IPB-I抗炎作用,并与0.9%氯化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对照。结果IPB-I对两种痛刺激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对两种实验性炎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IPB-I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花绿豆水煎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角叉菜胶、巴豆油、芥末致大、小鼠不同炎症模型,观察水煎剂多种方法给药的抗炎作用;用醋酸法致小鼠扭体反应,考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大鼠灌胃或腹腔给药,对角叉菜胶致足肿胀、胸膜炎性渗出、芥末致腹膜炎性渗出及巴豆油致肉芽肿囊内渗出物均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小鼠腹腔给药可减轻巴豆油致的耳壳炎症,灌胃给药,减少醋酸刺激扭体反应的次数(P〈0.05)。但局部涂擦对小鼠耳壳炎症及灌胃给药对大鼠肉芽组织重量均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红花绿豆水煎剂具有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荆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荆叶不同溶剂(氯仿、乙酸乙酯、水)提取部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建立炎症模型观察黄荆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黄荆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乙酸乙酯提取部分(16g·kg<'-1>、8g·kg<'-1>)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氯仿提取部分(16g·kg<'-1>)能明显抑制角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P<0.01).对热刺激和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乙酸乙酯提取部分(16g.k<'-1>、8g.<'-1>)和水提物各剂量组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1),氯仿提取部分各剂量组镇痛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黄荆叶不同溶剂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差异,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而氯仿提取物抗炎作用较强,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5.
愈伤灵膏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愈伤灵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血管通透性实验、小鼠耳肿胀实验、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实验、小鼠光热法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等炎症、疼痛模型考察愈伤灵膏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愈伤灵膏可明显抑制烫伤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光热致小鼠足部疼痛、醋酸致小鼠扭体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结论愈伤灵膏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月矾栓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月矾栓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月矾栓的镇痛作用。结果月矾栓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月矾栓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跖肿胀度,其中对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扭体的抑制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月矾栓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barks and roots of 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 which have been used as the folk medicine "Zhu shima" in southern China due to their detumescence and acesodyne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activities using a xylene-induced ear edema assay in mice and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induced paw edema as inflammation models, and the acetic acid-induced writhing test as an analgesic model. Fractions effective in terms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activities were obtained from E. chrysantha. The chloroform-soluble fraction (CHF) showed significant anti-inflammatory (p<0.01-0.001) and analgesic (p<0.01) effects. On further purification by silica gel, three major coumarins, edgeworin (EdN), edgeworosides A and C (EdeA and EdeC),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hloroform fraction and both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EdN and EdeA had anti-inflammatory (p<0.05-0.01) and analgesic (p<0.001) effects, while EdeC only showed an analgesic effec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u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umarins EdN, EdeA and EdeC in this plant may be active constituent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相似文献   

18.
揭金阶  郭咸希 《中国药师》2010,13(8):1116-1118
目的:考察丙酰基青藤碱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小鼠耳肿胀法和大鼠足跖胀法等实验模型观察。结果:丙酰基青藤碱可抑制冰醋酸致小鼠疼痛的作用,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对角叉菜所致的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结论:丙酰基青藤碱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瓜子金发酵液中所含总皂苷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提取瓜子金发酵液中的总皂苷,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模型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和热板试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和剂量毒性效应的关系。结果:瓜子金发酵总皂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刺激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及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小鼠灌胃最大耐受剂量13.3g.kg-1,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0倍。结论:瓜子金发酵总皂苷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麝香祛痛气雾剂局部给药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毒性反应。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考察麝香祛痛气雾剂的抗炎作用;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麝香祛痛气雾剂的镇痛作用。观察家兔一次性局部给药的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观察豚鼠给药的皮肤致敏性。结果:麝香祛痛气雾剂局部皮肤给药,可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度,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对小鼠醋酸扭体和热板反应均呈剂量相关性镇痛作用;对家兔和豚鼠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刺激性和致敏作用。结论:麝香祛痛气雾剂局部给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无明显毒性、刺激性和致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