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PO、SOD和IGF-Ⅰ水平的变化及分析研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的测定,并与同期收集的72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PO、IGF-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SOD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两个月后血清LPO、SOD和IGF-Ⅰ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PO、SOD和IGF-Ⅰ水平的变化,对分析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外源性IFN-α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血清IL-4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用组用干扰素α(IFN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动态检测,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INFα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6.04±9.35岁。全部患者治疗前血清HCVRNA均呈阳性(PCR检测),ALT测值高于正常水平。受试者根据IFNα的用量分为低(300万U)、中(900万U)及高(1500万U)3个组,隔日注射1次,持续24周。于治疗开始当天、治疗结束与治疗后…  相似文献   

3.
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88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sIL-2R在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变化及意义。88例患者分为三组:(1)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组50例,其中系膜增殖肾炎(MsPGN)及IgA肾病(IgAN)各12例,其它26例临床表现为活动期肾病综合征者(Ns)19例,非NS者31例。(2)慢性肾衰(cRF)组30例,其原发病为慢性肾炎者28例,糖尿病肾病2例。(3)狼疮性肾炎(LN)8例,其中7例为活动性。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1)慢性肾炎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采用年龄分组的方法,对43例小儿和24例成人慢性丙型肝炎分别采用重组干扰素(INF)α-2b(Intron A)治疗,43例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平均年龄8.15岁,平均病程23.1月,其中男31例,女12例。肝活检病理分型为: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11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29例,肝硬化(LC)3例。INFα-2b剂量100U至300万U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山西省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基因型对干扰素疗效的预示价值。方法用HCV5’NC区酶切分型方法对94例丙型肝炎病人进行基因分型,并观察其中45例患者对干扰素α1b治疗的应答。结果显示HCVⅠ组(Ⅰ、Ⅱ型)感染80例(851%),HCVⅡ组(Ⅲ、Ⅳ型)感染12例(128%),HCVⅠ/Ⅱ组混合感染2例(21%)。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病例中,HCVⅠ组感染(35例)的应答率为371%,持续应答率为171%,而Ⅱ组感染(10例)的应答率为80%,持续应答率为6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25)。结论表明山西省以HCVⅠ组感染为主,干扰素对HCVⅡ组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Ⅰ组感染,HCV基因型有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然多亚型干扰素-αN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天然多亚型干扰素-αN1(惠福仁)治疗50例慢性乙型肝炎,另50例为对照组,两组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均有可比性。治疗组用IFN-αN13MuIMqd治疗7d,继用3MuIMtiw治疗11~23周。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分别为84%(4250)和46%(2350),P<0.01;HBeAg阴转率为56.7%(1730)和10.8%(437);HBVDNA的阴转率为36.4%(1233)和5.9%(117),P<0.01。结论IFN-αN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疗效比较满意的抗病毒药,且副作用少,适于对其他干扰素疗效不佳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及其与血清HA、PⅢ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HA、PⅢP含量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18、0.7126,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中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24周血清中IL-1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CVRNA(定量PCR法)。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其值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毒有效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完全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更显著.而无效者改变不明显。结论IL-18和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早期检测IL—18和IL-10的水平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免疫标志物和病毒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取28例HFE基因型患者的肝活检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并通过形态测定法分析CD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MHC-Ⅰ),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HFE和CD68。其中18例患者的治疗应答性资料有效。结果CD8^+常聚集于肝汇管区和窦状隙,CD8^+与MHC-Ⅰ阳性内样细胞相互作用。MHC-Ⅰ和β2-mG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和枯否细胞,而大多数HFE表达于圆形和树突状CD68^+细胞。基因型为3a的丙型肝炎患者肝MHC-Ⅰ和HFE强表达,且对干扰素治疗持续应答率较高。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MHC-Ⅰ的肝脏表达可能与病毒基因型相关。HCV 3a基因型上调MHC-Ⅰ和HFE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血清MTL、GASRIA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MTL、GAS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TL、GAS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MTL、GAS呈明显的正相关(r=0.8117,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TL、GAS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基因5b的变异及与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酶链反应直接序列分析方法测定了4例无症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与9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非结构基因5b(NS5b)cDNA的序列。发现,与已发表的Ⅱ/1b型HCV序列相比,无症状慢性HCV感染者的HCV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高于干扰素治疗有效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5.65%±2.61%比94.35%±2.29%),后者又高于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2.70%±1.90%)。还发现在干扰素治疗后,治疗无效者血清中HCVNS5bcDNA序列发生明显变化,在所测定的380个核苷酸中有9~48个发生碱基替换,从而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中有6~20个发生突变。结果提示,HCVNS5b基因变异与病情及干扰素治疗有一定关系。变异较大者常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且干扰素治疗可能趋势于失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对慢性丙型肝炎于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ALT检测,采用Cobas amplicor monitor test,version 2.0(v2.0)试剂进行HCVRNA定量和Abbott公司的Murex HCV Serotyping 1-6 Assay试剂进行HCV血清学分型检测。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聚乙二醇于扰素a-2a(派罗欣)与罗荛愫(Roferon—A)治疗24周和24周随访结束的生化指标和病毒学应答进行观察,分析不同HCV血清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生化和病毒学应答的差异。结果98例患者共检出血清6型2例、5型1例、4型1例、3型10例、2型23例和1型44例,仍有17例未能分出血清型。派罗欣治疗组24周治疗结束时各血清型和未分型组之间的ALT复常率和病毒应答率无差异,而48周随访结束血清非1型的ALT复常率(76.2%)和持续病毒应答率(66.7%)高于血清1型,血清1型ALT复常率和持续病毒应答率分别为27.3%和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罗荛愫组末分型组、血清1型和非1型之间24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的ALT复常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无差异。结论在6个月的IFN抗病毒疗程时,HCV血清型仅在派罗欣治疗组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透明质酸(HA)、胶质蛋白-Ⅲ(PⅢP)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了89例慢性丙肝患者,对46例慢性丙肝患者予PEG IFNα-2a(180μg或135μg/周)联合利巴韦林(RBV)900mg/d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为43例慢性丙肝患者予IFNα-2a(5 MIU/隔天)联合RBV 900mg/d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随访24周.两组治疗前HCV-RNA、基因型等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以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PEG IFNα-2a组持续应答率(SVR)显著高于IFNα-2a组(分别是56.5%和19.5%,P<0.0001).PEGIFNα-2a组治疗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慢性丙型肝炎的SVR明显高于IFNd-2a组(P<0.001),但非基因1型、低病毒载量的SVR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64、0.116).PEG IFNα-2a与IFNα-2a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但除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及体重减轻发生率PEG IFNα-2a组高于IFNα-2a组外(P值为0.001),余不良反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G IFN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干扰素IFNα-2a,尤其对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的患者更应选择PEG IFNα-2a,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病情是否加重,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间有无干扰现象,对5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丙型肝炎患者临床观察2年,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07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慢性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000Mr)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7例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肌注,每周1次,利巴韦林按体重900~1200mg/d,口服,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中的12周、24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持续应答率为63.6%(14/22),7例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率为42.8%(3/7)。在治疗12周时的早期应答率为72.7%(16/22),治疗结束时的应答率为77.2%(17/22)。3例患者在随访24周内出现ALT升高,血清HCV.RNA阳转,其中1例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复发率为17.6%(3/17)。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WBC、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及低热、肌肉酸痛,1例患者于疗程近结束时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个别患者睡眠受影响,大多不影响治疗。结论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与尿流率测定的关系沙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根据心脏植物神经功能试验,将5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功能正常组(Ⅰ组)11例,轻度异常组(Ⅱ组)18例,重度异常组(Ⅲ组)21例。尿流率测定结果表明三组排尿量(V)、最大尿流率(MFR)...  相似文献   

18.
目的:〖HTSS〗研究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以探讨其在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HTH〗方法:〖HTSS〗用流式细胞和ELSIA技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表达率以及IL 6、IL 10、TGF β、IL 17血清学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之间的差异。 〖HTH〗结果:〖HTSS〗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Th17细胞表达率(133%±030%)以及IL 6[(810±242)ng/L]、IL 17[(1670±473)ng/L]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h17 细胞表达率(114%±019%)以及IL 6[(670±172)ng/L]、IL 17[(1229±188)ng/L]血清水平,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组病人外周血的Treg细胞表达率(621%±076%,589%±08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Treg细胞表达率(551%±059%),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病人Th17/Treg的比值(019±002)明显低于慢性丙型肝炎组(022±003)和健康对照组(021±003),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组外周血IL 10水平[(1621±376)ng/L]和TGF β水平[(515±083)ng/L]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组[(1436±278)ng/L;(447±087)ng/L]和健康对照组[(1401±301)ng/L;(443±098)ng/L],P<005。 〖HTH〗结论:〖HTSS〗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了丙型肝炎慢性化和肝硬化的进程,Th17和Treg细胞以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丙型肝炎慢性化和肝硬化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肝功能、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 检测6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开始(0周)、结束(48周)和停药12周(60周)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 治疗后完全应答组(CR-S,43/67) ALT、HCV RNA及血清4项纤维化指标均显著下降(P <0.05或P<0.01),部分应答组(CR-R,13/67)和无应答组(NR,11/67) ALT、HCV RNA及血清4项纤维化指标变化不明显,反跳甚至更高.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约65%患者完全应答,随着肝细胞炎症的改善,病毒RNA滴度、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能抑制HCV RNA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EG-IFN α-2a小剂量长疗程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学应答。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2例,根据对干扰素耐受情况将其分为A组(PEG—IFN α-2a 67.5μg/周)、B组(PEG—IFN α-2a 90μg/周)及C组(PEG-IFN α-2a 180μg/周),同时联合利巴韦林(900~1200mg/d)。A组和B组中HCV基因1b型患者疗程延长至96周,2a型疗程48周;C组HCV基因1b型疗程48周,2a型疗程24周,均随访24周;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及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结果三组RVR、EVR、SVR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1b型患者的RVR、EVR和SVR率明显低于2a型(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HCV基因型为SVR独立预测因子(OR=12.78,95%CI=11.97—82.89,P=0.0075)。结论小剂量长疗程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与标准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状况相当;基因型是SVR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