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健雄 《内科》2008,3(2):F0003-F0003
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前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更多一些,现在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普及,发现其出血原因也是多样的。在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我院肝病科共有55例确诊肝硬化患者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我院胃镜室做急诊胃镜检查,现将出血原因统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忍萍 《山东医药》2005,45(1):54-55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尽早明确出血原因,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提高其疗效。1988年9月至2003年9月,我院收治16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症,出血早期病死率高达30%,再发出血率高达47%-74%。然而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也占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严重的疾病,正确积极地治疗非常重要,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维持水电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38例,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除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胃粘膜病变约占50%,左右。我院于1998年~2003年共收治该病36例,均经胃镜、B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CT检查证实。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出血原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 患者寇××,男,35岁,住院时间:2012年4月17日.主诉:呕血、黑便6h.自诉6h前进食较硬食物及饮酒后突感出现心慌,头晕,随后呕血1000ml,排黑便500 g.急送入我院就诊.否认既往肝炎病史及其他病史,有大量饮酒史,每日饮酒500 g左右. 查体:BP 78/45 mmHg,HR 112次/min.B超:考虑酒精性肝硬化,脾大.血常规:血小板51 × 109/L,血红蛋白(Hb)78g/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4%.肝炎标志物:甲乙丙戊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肝功能:ALT 46 u/L,AST 55 u/L,TBIL 17.1μmol/L,ALB 28 g/L,GGT 558 u/L,AFP.6.9 ng/ml.人院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与同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未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消化道出血量(x2=24.238,P〈0.01)、脾切除手术(x2=37.10,P〈0.01)、Child-Pugh分级、腹水量(x2=29.002,P〈0.01)、动脉硬化因素和应用强力抗纤溶药物在梗塞组与非梗塞组之间差别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应尽早评估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以预防急性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和季节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和季节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12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胃镜确诊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为呕血、黑便的时间)和季节,对不同时间段和季节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夜间和晚间出血率明显高于日间(P<0.01),冬春季出血率明显高于夏秋季(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和季节分布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可因季节的变化而波动,其高峰多见于冬春季节。现对我院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其出血与季节变化相关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门脉性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02例分析李大义,陈世宽(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4650)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B)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尽快明确出血原因是正确处理和抢救成功的关键。1987年6月至1991年9月,我院内科收治肝硬化并发UGB10...  相似文献   

11.
潘淑敏 《山东医药》2007,47(25):119-119
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对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系统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约见于50%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的年发生率为5%~15%,即便应用了当前推荐的治疗,患者6周内病死率仍高达15%~20%。在急性EVB最初5天内,死亡原因主要是失血性休克,在接下来的6周,死亡原因则主要是多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6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科1987年1月-1993年12月间76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内镜检查及部分患者胃粘膜活检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出血原因,了解门脉高压时胃粘膜的改变,评价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内镜检查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62例,女14例。年龄15-68岁,均有门脉高压表现,发生呕血伴黑便47例,仅黑便22例,大便潜血阳性7例,依呕血和黑  相似文献   

14.
据医学空间网11月4日报道(原载Gastroenterology,2004;127(4):1123—30),重组凝血因子VIIa(rFVIIa)能够显著降低无法控制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王连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608-5609
肝硬化胃底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食道胃底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形成静脉曲张[1].老年患者自身体质弱,血管弹性低,且多合并心脑肾等慢性疾病,急性出血时死亡率远远高于中青年人[2].本次研究选择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其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即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神志清楚)行急诊胃镜检查及Child-pugh分级。结果 (1)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9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8.08%,两者比较,差异无昆著性(P〉0.05)。在Child-pugh A级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3.08%,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00%,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1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在Child-pugh C级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7.31%,消化性溃疡出血占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肝功能分级在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多,治疗时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底静脉曲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有效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与善得定治疗组,并对二组作临床疗效、副作用等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护理人员通过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及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给予有效止血措施;合理饮食指导;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是非常重要的;16例患者能配合治疗,出血停止后无再次明显的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肝炎后肝硬化E消化道出血怎样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或最佳手术时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总结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4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积极的治疗,并给予积极全面的护理,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54例患者中有51例痊愈出院,未痊愈而主动要求出院3例.所有患者对护理均比较满意.结论 在积极治疗患者的同时再给予积极全面的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