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我院37例ACLF患者病程早、中、晚期血清中LDH的变化;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LDH水平的差异;分析患者血清LDH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终末期肝病(MELD)评分及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血清LDH值在ACLF早、中、晚期逐渐升高(F=10.93,P0.001);ALT/LDH值逐渐降低(F=21.09,P0.001);死亡组LDH(365.0 u/L±237.6 u/L)显著高于存活组(209.6 u/L±71.7 u/L)(t=4.88,P0.001);LDH升高程度与凝血酶原时间、MELD评分、SIRS发生率、病死率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3、0.856、0.97、0.96;P值分别为0.001、0.001、0.02、0.035)。结论LDH在ACLF早、中、晚期逐渐升高;LDH升高提示ACLF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正>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GS)是指由于严重的泵衰竭,使心排出量急剧下降,引起周围循环衰竭,重要器官、组织(如脑、心、肝等)灌注不足,组织缺氧和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本病死亡率极高,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可望增加患者生存的机会。乳酸(LA)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临床上,外周组织灌注不良及组织缺氧均可导致LA增高[1]。使用血乳酸评估心源性休克预后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血乳酸与心源性休克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外ICU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与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检测心外ICU2340例患者血乳酸水平,所有患者在入ICU 24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评分以各项指标最差值计算,并按APACHEⅡ评分分为<15分、15~24分、25~34分、>34分四组,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APACHEII评分<15分组与15~24分组间血乳酸浓度无明显差异,15~24分组血乳酸结果明显低于25~34分组,25~34分组血乳酸结果明显低于>34分组。死亡组患者血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组APACHEⅡ得分24.30±7.95,生存组得分7.68±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r=0.805,P<0.001)。结论 心外ICU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对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监测血乳酸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电极法乳酸测定技术的问世,使微量、快速、准确测定乳酸成为现实。血乳酸的连续测定已成为急重症患者和手术期间与术后监测、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一项有价值的检测项目。本文对我院83例接受心脏(先心病)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乳酸进行动态监测,探讨动态血乳酸水平与心内直视手术患儿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乳酸水平变化及与其预后的关系,以期为该病诊治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武警总医院住院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35例为对照组,应用乳酸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老年肺部感染组、对照组血乳酸水平。结果肺部感染组老年人血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68±1.43) vs (1.59±0.30)mmol/L,P<0.05];老年肺部感染组血乳酸异常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5.53% vs 5.70%,P<0.05);根据年龄将肺部感染患者分为60~70岁年龄组和>70岁年龄组,两者血乳酸水平比较,>7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60~70岁年龄组[(4.64±2.05) vs (3.06±0.87)mmol/L,P<0.05];根据预后将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5.31±0.88) vs (3.01±1.02)mmol/L,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血乳酸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其程度可能与其预后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对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入住重症医学科106例危重患者在入院0.5 h、12 h、48 h后分别进行血乳酸水平的测定,进行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浓度有着高度相关性。乳酸高度升高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病死组患者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增高,病死率从11.11%增加至45.95%(P0.05),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分值较存活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呈正相关(r=0.714,P0.001)。结论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危重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文惠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3):168-16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免疫比浊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衰竭组)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检测,同时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关联因素;并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对照组)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数值与病情程度成正相关,病情愈重,免疫球蛋白升高愈明显,与PTA、TBiL、ALB变化比较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能直接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对患者预后评估与TBiL、PTA、ALB具有相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LAC)/血清白蛋白(ALB)比值(LAR)对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392例入住ICU就诊的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91例及死亡组201例。比较两组入住ICU后24 h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降钙素原、ALB、LAC,计算查尔森共病(CCI)指数、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系统Ⅱ(APACHEⅡ)及LA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LAR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根据ROC曲线中LAR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LAR者及高LAR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验证高LAR患者与低LAR患者之间是否存在生存差异。结果 死亡组LAC、LAR及CCI指数、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均<0.05),两组PCT、WBC、Hb、PLT、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I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AC、LAR预测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6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19例.测定入科时与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早期(6 h)乳酸清除率.同时,以早期乳酸清除率10%为临界值分为高、低乳酸清除率2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治疗前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动脉血乳酸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h后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动脉血乳酸水平、PaCO2、PaO2、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4.7%,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肝衰竭患者中对静态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系统进行纵向的改良,以期通过动态的MLED评分更好的判断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
一,资料与方法
1.入选标准:选择2007至2009年在我院住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且住院时间>1周的患者,患者均在内科综合及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或不加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06年制定的《肝衰竭诊疗指南》[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动脉血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治疗后4、12、24、48 h及7 d进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监测以及动脉血乳酸测定,并在治疗后24、48 h及7 d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Ⅱ)评分,记录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APACHEⅡ评分以及动脉血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 h后各时间点HR、MAP、CI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4~12 h血乳酸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4、12、24 h及7 d各时点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P0.05),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组织灌注以及全身氧代谢,从而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乳酸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LCF)患者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治的117例HBV-ACLF患者,根据90 d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n=43)和死亡组(n=74);收集患者于本院诊断HBV-ACLF后24 h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动脉血气、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计算ALBI、MELD、MELD-Na、MESO、iMELD、CLIF-C ACLF评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乳酸是否为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乳酸与感染情况及临床并发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乳酸相加于各评分后能否提高现有模型的预测价值,两两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死亡组WBC、INR、乳酸均大于生存组,Na小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813、-2.85...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速率法检测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缓解后又复发时LDH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完全缓解组患者血清LDH水平显著下降接近正常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患者复发时血清LDH水平较缓解时显著升高(P<0.01)。结论: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LDH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病情发展、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血乳酸的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早期目标治疗(EDTA)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血乳酸的变化。方法将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存活组30例,死亡组13例。并选择同期类似病种无休克患者31例为对照组。分别于诊断即刻、6h、12h、24h测定心率(HR)、血压(BP)、尿量(UV)、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初始CVP、MA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R明显增快,尿量减少,Lac显著升高;经EDTA方案治疗,各组的CVP值明显升高,HR下降,MAP回升,但死亡组在6h仍未至60mmHg;死亡组血乳酸值较存活组明显升高,经积极治疗仍无明显改善;各组尿量在治疗初始均有改善,死亡组在24h后随MAP恶化明显减少。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血乳酸增高,外周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差的特点,经积极的治疗存活组较快达标,而死亡组各指标恶化,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的监测对预后的判断及临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24 h高血乳酸值的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9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24 h时血乳酸值分为2组:4 mmol/L者纳入对照组,≥4 mmol/L者纳入观察组,每组75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和实验室数据,随访28 d,考察患者生存情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24 h乳酸值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组间生存率。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量表(APACHE)Ⅱ评分(HR=1.452,95%CI 1.103~1.901;P=0.008)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水平(HR=0.889,95%CI 0.886~0.999;P=0.001)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24 h高乳酸血症的独立保护性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8 d的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632,P0.001)。结论 24 h时血乳酸水平能有效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较高的APACHEⅡ评分及较低的白蛋白水平是影响24 h乳酸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肝衰竭的预后模型或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疾病凶险,病情发展迅猛,准确判断肝衰竭的预后对指导治疗及判断肝移植适当时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病情及时采取肝移植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介绍King’s College Hospital标准(KCH标准)、Cliehy标准、MELD评分、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并对它们在判断肝衰竭预后的意义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