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43岁。右上肢反复起红色结节破溃1~ 年。患者于7~ 年前,右前臂伸侧起一淡红色结节,约0.5×1cm~2大,不痛,边界清楚,高出皮肤,上覆鳞屑,未治疗。逐渐增至3×4cm~2大,结节由淡红色变为紫红色,鳞屑增厚形成厚痂,中心逐渐变软,破溃流出污黄色脓液之后,又干燥结痂,起鳞屑,如此反复不断。经当地医院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不见好转,后又被诊断为皮肤  相似文献   

2.
左小腿孢子丝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4岁。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足背外侧近小拇指处出现一小而硬可推动的无痛性皮下结节,逐渐隆起,与皮肤黏连,呈淡红色,皮损渐软化,中心发生坏死,自觉轻度瘙痒,搔抓后形成浅溃疡,表面有黏稠血性脓液,上覆有厚痂。经治疗(具体不详)数周后溃疡渐愈合,但在原皮损的近心端出现新的损害,并逐渐增多,皮损沿淋巴管呈线状排列。皮损逐渐增厚。呈疣状或鳞屑性斑块,无糜烂、渗出。在当地医院就诊,按“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遂来院就诊。左足背外侧、左小腿曲侧可见排列成串、无痛性圆形皮下结节,表面灰白色或紫红色,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高出皮面,表面呈疣状,有光泽。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特比萘芬片剂治愈孢子丝菌病1例,现报告如下。病人女,65a,上海市人。0.5a前在家中右手拇指被碎玻璃划伤,1wk后伤口愈合,伤口处出现一绿豆大小的红色硬结,自觉瘙痒伴有触痛。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莫匹罗星软膏等外涂,未见好转。2wk后硬结自行破溃出血,结痂后有反复破溃出血,至今不愈。3mo前病人无意中触及右前臂中部皮下有3个绿豆大硬结,1wk后硬结处自行破溃出血,结痂后又反复破溃出血,自涂莫匹罗星软膏无好转。3wk前来我院外科就诊,将右臂中部的3个硬结予以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但拇指初发皮疹未予切除。0.5mo后在右…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62岁,主因左上、下肢斑块、结节等1年,加重1月于1997年12月9日入院。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臂伸侧起一红色丘疹,搔抓后迅速增大,形成潮红、坚韧无疼的结节,并逐渐增大,3月后  相似文献   

5.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主要侵犯皮肤黏膜。临床上通常用10%碘化钾溶液口服治疗,疗效确切。由于症状消失后至少还需要服用一个月,疗程较长,而且碘化钾口服有胃肠道刺激作用,长期服用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采取氟康唑注射液静脉滴注,克霉唑软膏外用的方法与碘化钾联合应用治疗孢子丝菌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一种慢性霉菌传染病,病原为申克氏孢子丝霉菌,由于人体局部遭有外伤后偶与带菌物质接触而受传染。在肢体上其表现多为成带状排列的皮下结节和溃疡。经久不愈。此病在国内多处已有发现,但在云南的个旧市尚未见有报导。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李××、女、40岁、个旧市鄢棚大队农民。主诉为在右手背部及右前臂尺侧发生溃疡和结节二年余。在二年多之前,右  相似文献   

7.
8.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型孢子丝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深部真菌病。1951年在上海发现迄今已报导百余例。我科两年来遇到5例,均经培养证实,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例1女,50岁,农民。因右上肢皮肤结节1年余来院就诊。患者1年前在劳动时右手腕处被麦杆刺破,出血不多,自行包扎,约一月后,该处皮肤出现一约黄豆样大小红色硬结,无不适感,硬结可自行消退,反复发作,并逐渐增大至蚕豆大小,表面粗糙,后在其周围皮肤发生同样红硬结6个,并有破溃,触之有痒感。在此期间患者曾在当地诊所就医,诊为“皮炎”,给予外用“皮炎平、恩肤霜”,口服药片(药名、剂量不详)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以来无全身发热及关节酸痛等,饮食及二便正常,以往身体健康,无其它疾病史。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  相似文献   

10.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深部霉菌病。近年来国内各地屡有报导。我院皮肤科门诊于1979年2月至5月间先后发现孢子丝菌病3例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病例1 鲍×,男,59岁,水解厂工人。于1979年2月5日来皮肤科初诊。四个月前,左手被木材  相似文献   

11.
王圣霞 《天津药学》2012,24(1):30-31
1病历资料 王姓患者,女,52岁,淄博市临淄区齐岭镇村医,因右踝外侧结节2年于2011年1月19日来本院皮肤门诊就诊。患者于2年前发现右踝外侧一个小结节,无明显症状,自用热敷、贴膏药治疗效果不明显。2009年11月在当地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2.
孢子丝菌病为申克氏(Schenck)孢子丝菌感染所致之皮肤和皮下组织一种良性皮肤病。虽此病并不罕见,但常因经验不足而误认为皮肤结核。我们遇到三例孢子丝菌病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性,39岁。右手指皮肤发现黄豆大小结节多个,红色,后变为暗红色,自破溃,糜烂,渗出.最大者面积2×2cm,持续一年余,不见好转,其他无不适。曾在某医院以皮肤结核治疗半年余无好转,病变向腕部漫延。故来院就诊。于患部取病检。病理诊断:皮肤孢子丝菌病。  相似文献   

13.
孢子丝菌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若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其疗效可靠。但在临床上常有误诊误治。现介绍本院1985~1994年收治的16例孢子丝菌病的诊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孢子菌病为鼻孢子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我科由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共诊治鼻部孢子丝菌病5例,现将此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例鼻部孢子丝菌病患者中,其中男3例,女2例,男女比例为1.5:1,年龄17~53岁,其中20岁以下1例,占20%,20~30岁3例,占60%,30岁以上1例,占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特比萘芬片剂治疗皮肤孢子丝菌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例皮肤孢子丝菌病病人分为A组和B组 ,对他们的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治疗前后的观察。A组 3例用特比萘芬 0 .2 5g ,po ,bid ,4wk后减量为 0 .12 5g ,bid直至痊愈。B组 3例用特比萘芬 0 .12 5g ,po ,bid直至痊愈。结果 :2组病人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都获得临床、组织病理和真菌学痊愈。A组全疗程 12wk ,用药总量 2 8g。B组全疗程 2 0wk ,用药总量 35g。结论 :特比萘芬片治疗皮肤孢子丝菌病是安全有效的 ,其中A组更以其疗程短用药量少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1916年刁氏报告了发病于厦门的我国首例孢子丝菌病,但真菌培养结果阴性。自此迄今(1964年7月),国内又报告了84例,均经培养证实。我院自1960年以来遇见本病20例,而1959年以前的已经报告。今将此20例简单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17.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richum Schenckii)引起的慢性感染疾患。它的特征是在淋巴结、皮肤或皮下组织产生结节状病灶,进而形成顽固性溃疡,偶见侵犯内脏。本病可分四型:(1)原发皮肤接种性孢子丝菌病;(2)无症状的肺孢子丝菌病;(3)单灶的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奴卡菌合并肺孢子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肺奴卡菌肺炎合并孢子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存在糖尿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肺部影像呈现浸润坏死改变;气管镜下见化脓坏死及肉芽增生;组织病理和痰液六胺银染色证实肺奴卡菌和孢子菌;经SMZ-CO治疗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好转。结论对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出现肺部化脓性病变,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警惕奴卡菌感染的可能。早期细菌学检查,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到最佳预后。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既往高血压病史25年,脑梗死5年,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史,1天前突发心前区疼痛,无扩散,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伴大汗,濒死感,据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抗凝对症治疗后,于2013年3月15日入本院ICU病房。体格检查:神清,精神不振,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啰音, WBC 6.3×109/L,中性粒65%,淋巴29%, T 36.8℃, P 89次/min,心律相对不齐, BP 133/85 mmHg。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