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要解决经络研究中的上述核心问题,当前,就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三个关键。一、优选拍标,切安解决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经络研究中的上述核心问题,当前,就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三个关键。一、优选拍标,切安解决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  相似文献   

4.
经络实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浩 《中国针灸》1998,18(6):382-382
近年来,有关经络感传、经络实质的研究及临床实验的国内外文献报道日益增多,但经络实质研究中尚有一些问题值得同行们重视。1 感传出现率目前研究经络实质的基础是经络循经感传现象。我国曾于70年代中期,对6万余人进行历时6年的感传现象的普查。结果显示,感传出现率最低的是河南省为5.6%,最高的是黑龙江省为36.3%,感传出现的总人数是1万余人[1]。另有调查表明,在性别、年龄、地区、民族等方面的感传出现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于以上矛盾,笔者认为,即使调查者们运用同样的检测器材和方法,但因忽略了人体自身在体质、性格、情绪、文化等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医理论的研究工作日趋深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要理论联系实际中医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来自实践,又能接受实践的检验。换句话说,它反映在确切的疗效上,疗效是中医学的生命。因此,中医的理论研究。一旦脱离了临床实践,就成了  相似文献   

6.
7.
8.
经络实质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峰 《中医研究》1992,5(4):35-36
本文立足于现代科技成就,深刻剖析了以往经络实质研完思路和方法上的缺陷,提出摆脱困境的关键是更新观念,要从寻找“死”的经络结构的传统思路,转向研究“活”的经络系统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许龙泉 《江苏中医》2000,21(12):5-7
根据《内经》理论体系及中医理论的形成过程,认为血脉是心脏系统的形体组织,而经络是整个人体生理功能的一个系统,不能用经络来代替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1.
蔡诗川 《中国针灸》2003,23(8):481-482
目的:探讨经络研究的正确方向。方法:本于中医唯象思维结合经络的现代研究,分析研究经络实质具体性地归属某一种解剖关系的不合理性和经络现象与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关系。结论: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功能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学中,经络学说是核心的基础理论之一.认为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通道.纵者为经,横者为络.经络内联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经络者,可以决生死治百病,不可不查".<灵枢·经别>记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进一步说明了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然而,正是这个在人体中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经络,却因为研究者们不能在尸体上找到具体的线路或实体物质,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甚至很多学者认为,经络根本就不存在,中医是建立在沙漠中的大厦,并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因而是不科学的,中医学充其量也只是一门经验医学的说法,等等.如何看待、认识经络,针刀医学提出了新的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康清  张瑜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46-1747
用现代科学实验验证了经络学说,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并对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存在形态、发现途径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内视是发现经络的另一途径,中医理论是内视的真实写照。经络研究涉及的物质更微观,研究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经络的发现与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科学实验验证了经络学说,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并对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存在形态、发现途径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内视是发现经络的另一途径,中医理论是内视的真实写照,经络研究涉及的物质更微观,研究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16.
对器官移植者中医经络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淦 《中医杂志》2006,47(8):571-572
器官移植是一项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医疗新技术,它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研究,而且对社会学、哲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也提出了新挑战。目前,中医中药已介入其后续治疗,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效果。但是对器官移植者的经络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气是中医理论最重要概念之一。运行气血是经络的一个主要功能,界定气的涵义有助于探析经络。《内经》言气来源于天地精气,是通过化生反应,用于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据此推断气就是用于细胞生理活动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8.
孙永显 《中国针灸》2003,23(9):533-535
论述了络脉,尤其是孙络,是经络系统“阴阳相贯”的重要部位,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对传统意义上的十二经脉阴阳相贯说的解释存在的缺憾不足之处。认为在教学、科研、临床上和经络标准化研究中对以上两个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韦彦之 《国医论坛》2000,15(2):25-26
中医理论认为,“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的产生、收藏和输布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内经》说:“夫精者,身之本”,“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中精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不仅产生天癸,延续生命,促进生长生育,完成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而且通过气化作用,主水纳气,滋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相似文献   

20.
章炳炜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34-2335
从众多的经络同脑的联系,以及“根溜注入”特殊的自成体系的流行方式,临床实用,来阐述人体周身经脉气血最终归流于头脑.形成以脑为中心的人体生理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