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刺激是利用变化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场作用于可兴奋人体组织的过程.8字形线圈由于结构简单,常用于磁刺激中.故根据磁刺激感应电场理论,对8字形线圈改进了两种空间结构,计算其刺激深度感应电场分布,并与改进前作比较,结果表明扇形空间结构聚焦性好,更利于磁刺激兴奋点定位.  相似文献   

2.
现有神经调控技术可以实现全脑刺激或皮层精准刺激,但高聚焦性的脑深部刺激一直是该领域的技术瓶颈。本文以近年来出现的负磁导率理论为基础,建立磁场复制器仿真模型,研究脑深部感应电场分布,探讨其深部聚焦的可能性,并与传统磁刺激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单个的磁场复制器实现了远程磁源的建立,与同样位置条件下的传统刺激方法相比,前者的感应电场较小且随距离出现骤减,通过磁场复制器的叠加可增加感应电场强度并提高聚焦性,减少外围导线数目仍可保证良好的聚焦性。本文建立的磁场复制器模型为脑深部精准刺激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可以与神经调控技术结合起来,为最终实现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经颅磁刺激中,尽管传统八字线圈的聚焦性要优于圆形线圈的聚焦性,但是八字线圈的两侧边缘产生的磁场与感应电场的峰值仍然较高。设计一种基于折叠变形的八字线圈,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变形八字线圈空间磁场与感应电场的分布,并与传统八字线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变形八字线圈的折叠角度在45°~60°范围内时,其中心位置产生的空间磁场和感应电场占传统八字线圈在中心位置的90%左右,而变形线圈两侧产生的空间磁场与感应电场占传统八字线圈两侧的30%左右。因此,在空间磁场和感应电场的聚焦度方面,折叠变形八字线圈均优于传统八字线圈。所提出的折叠变形八字线圈为设计新型经颅磁刺激线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利用时变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刺激大脑的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及脑功能的研究.本文建立了经颅磁刺激中大鼠真实头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模型中感应电场的空间分布情况.该模型可用于动物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手术后骨的迅速生长对于成功进行临床多孔接合假肢是不可缺少的。至今电场或电磁场一直被用来刺激骨的生长,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是没有对植入物孔中产生的局部电场强度进行确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i)对因“电容”耦联而在绝缘植入物表层孔中感生的局部电场强度进行测定,并确定外加电容耦联的电流  相似文献   

6.
利用低频脉冲磁场诱导入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皮磁刺激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本研究试图通过自行设计的磁场发生装置将模拟脑电节律的外界低频脉冲磁场耦合入实验动物猫的脑内,由感生的电信号影响其脑电活动,并诱导其入眠。实验结果表明:该磁场能够耦合入动物脑内并有效地影响了脑电活动。这种诱导磁刺激有显著的促进入眠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神经磁刺激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组织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生物刺激技术,在脑神经刺激以及深部神经刺激中较之传统电刺激具有明显优势,近10几年来发展较迅速,本文概述了磁刺激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脑部磁刺激常用的球形头模型和计算颅内感应电场分布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线圈设计中不同的结构,形状,大小,方向等对感应电场聚焦性的影响,比较了圆形(包括圆形的变形)线圈,八字形线圈,Slinky线圈刺激脑部神经的基本特性,此外还简单描述了刺激  相似文献   

8.
脑神经磁刺激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组织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生物刺激技术,在脑神经刺激以及深部神经刺激中较之传统电刺激具有明显优势,近10几年来发展较迅速。本文概述了磁刺激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脑部磁刺激常用的球形头模型和计算颅内感应电场分布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线圈设计中不同的结构、形状、大小、方向等对感应电场聚焦性的影响,比较了圆形(包括圆形的变形)线圈、八字形线圈、Slinky线圈刺激脑部神经的基本特性,此外还简单描述了刺激线圈的内部参数。  相似文献   

9.
一种抑制反向感应电场的磁刺激线圈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创性脑神经磁刺激技术中,多采用8字形磁刺激线圈,在线圈周围一定距离的空间中,对应8字线圈中心出现感应电场最大值,对应两个边缘处出现反向感应电场峰值,后者容易在刺激目标处产生副刺激,分析了8字形磁刺激线圈感应电场的分布,针对其反应方向感应电场幅值较大,容易引起副刺激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磁刺激线圈设计方法,以抑制感应电场副峰,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脉动磁场与静磁场结合促进骨愈合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一种动静磁场骨伤治疗仪,利用脉冲磁场与静磁场刺激骨折部位以促进其愈合,临床应用各种骨折28例,其中26例有明显促进骨愈合作用,2例无效,有效率达93%。作者认为感生的微电流对骨细胞的刺激作用是促进骨愈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外周神经电缆方程只能描述纵向电场刺激下外周神经兴奋,实验发现在脉冲磁场诱导的横向电场作用下也可使神经兴奋,从而揭示出需要进一步对感应电场兴奋外周神经的机理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了横向电场作用下外周神经的兴奋特性,以在体的人体正中神经为例研究了横向电场作用下外周神经兴奋点的位置、刺激阈值、及刺激阈值与纤维半径的关系,以离体的蟾蜍坐骨神经为例研究了刺激阈值与作用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的电缆方程的有效性。实验研究成果有助于磁刺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于磁刺激线圈设计的算法[英]/RothBJ…//MedBlolEngComput.一1994,March.214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地分析脑功能的可取技术。一个电流脉冲通过置于脑附近的线圈,其产生的时变磁场在脑中产生一个电场。磁刺激的应用因为刺激源的...  相似文献   

13.
磁刺激人体可兴奋组织的模及其感应电场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磁刺激是利用时变电流流入线圈,产生时变磁场,从而在组织内感应出电流使某些可兴奋性组织产生兴奋的一种无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本文建立了磁刺激可兴奋性组织的一般模型。确定了一些无量纲参数,对感应电场的分布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并给出强度三维分布的计算机仿真。文中分析和讨论了决定刺激聚焦和刺激深度的因素,确定了设计合理的磁刺激线圈和可以使刺激效果和磁刺激装置都得到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磁刺激人体可兴奋组织的建模及其感应电场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刺激是利用时变电流流入线圈,产生时变磁场,从而在组织内感应出电流使某些可兴奋性组织产生兴奋的一种无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本文建立了磁刺激可兴奋性组织的一般模型.确定了一些无量纲参数,对感应电场的分布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并给出了电场强度三维分布的计算机仿真.文中分析和讨论了决定刺激聚焦和刺激深度的因素,确定了设计合理的磁刺激线圈和可以使刺激效果和磁刺激装置都得到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经颅磁刺激的兴奋点定位问题提出了以圆环面聚焦线圈阵列实现电磁聚焦的方案。而后,使用经过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注入阵列各单元线圈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进行了优化,在目标区域内很好的实现了电磁聚焦。通过计算,显示了线圈阵列在优化后的电流组态下产生的磁场和电场在计算区域内的分布和二维等高线图,表明了该聚焦线圈阵列可在目标区域产生具有良好聚焦性能的电场和磁场分布,并具有可同时聚焦至多个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经颅磁刺激是利用变化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场作用于可兴奋人体脑组织的过程,磁聚焦性能是经颅磁刺激线圈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磁刺激线圈感应电场理论,我们设计了半圆螺线管用于经颅磁刺激,计算了其载流线圈随刺激深度的感应电场分布,并与传统的经颅磁刺激8字形线圈作比较。结果表明,半圆螺旋管线圈既继承了8字形线圈感应电场的主瓣聚焦性强的优良特性,又摒弃了其相对较大的旁瓣对浅表非靶组织的兴奋刺激的不良影响,完全达到了磁聚焦优化设计的目的,也更利于磁刺激兴奋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利用通电线圈在脑部的诱发电场来调节皮质兴奋性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康复学等领域。经颅磁刺激诱发电场分析与安全性、刺激效果密切相关,在优化刺激方案、线圈设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首先介绍经颅磁刺激3种常见的临床副作用,然后阐述经颅磁刺激现有研究中的常规电场分析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及其应用场景,并讨论与电场分析密切相关的生物模型建模方法。此外,由于磁刺激线圈与组织中电场分布的密切相关性,介绍常规的刺激线圈结构类型,并结合磁刺激线圈的7种典型设计,分析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球模型下的电场分布特征。最后,展望经颅磁刺激电场分析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近来,很多人对利用电及电磁刺激器辅助骨愈合很感兴趣。目前采用的技术分三种类型。首先,在骨折部位埋植丝状电极,并使低电平直流电通过这些电极。动物实验表明,它可以刺激骨的生长,通常是在阴极的周围,并且已在美国的一些医疗中心的2,000多病人身上作了临床使用,许多学者引证的成功率在80%以上。因这种技术是创伤性的,所以常常将这种电刺激的方法与其它方法交替使用。它是根据利用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场在骨折部位的附近产生电场的原理。主要采用两种类型的线圈,一种是空心的,另一种是铁心的。铁心的方法是将病人骨折部位置于上面绕有线圈的叠片C型铁心的磁极片之间。空心的方  相似文献   

19.
脑部磁刺激磁场和感应电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脑部磁刺激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建立了刺激磁场中的球形头模型,对方形线圈在其内产生的时变磁场和感应电场进行了理论研究。导出了B,E,J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场的特性和刺激强度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探索时变磁场对人脑的最佳刺激方式和作用机理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前向功能性磁刺激(FMS)的理论和实验[英]/IEEE TransBME.-1994,41(11).-1024本文对磁场在刺激周围神经中的作用进行了测试。所有的电场都是通过磁力线被限制在一个闭合磁电路中的变化的磁场来感应。感应电场用一个非线性边界元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