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MBT直丝弓矫治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20例,采用头影测量软件测量其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共含13个测量项目)为指标,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矫治前后的变化主要为覆合覆盖减小,牙轴改变和磨牙关系纠正以及软组织侧貌改善;覆盖减小主要为上切牙舌倾实现,垂直向软硬组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的变化主要为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位置变化.结论:MBT直丝弓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可改变牙齿位置及软组织侧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推磨牙向后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畸临床治疗牙源性安氏Ⅱ类错拾畸形合并前牙拥挤的病例中,多以开拓间隙,并同时纠正牙弓间的Ⅱ类合关系为目的。常用手段不外乎拔牙、扩大牙弓和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拔牙是获得牙间隙最直接、最便当的方式。但并非所有病例都适合拔牙,能不采用拔牙的应尽量不拔牙矫治,其优点在于:①维护了口颌系统的自然生理状态;②不拔牙矫治相对简单、疗程短;③有助于[牙合]稳定而且[牙合]关系总是不拔牙者比拔牙者好。  相似文献   

3.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如不及时矫治 ,可妨碍面前后向的正常发育 ,对年轻恒牙列安氏 类错牙合伴前牙反牙合较深、无法粘结托槽的患者 ,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矫治 ,缩短了矫治时间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自 1996~ 2 0 0 0年以来 ,共矫治此类患者 4 0例 ,年龄 11~ 2 2岁 ,男 2 6例 ,女 14例。2 |23|3反牙合 2 8例 ,个别牙反牙合 12例 ,均为安氏 类牙性错牙合 ,伴有齿槽座凹陷 ,面部畸形。2 矫治方法2 .1 上颌常规粘结标准方丝弓托槽 ,6 |6粘结带环 ,用0 .4 1mm Ni- Ti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舍畸形的关系。方法:对421例就诊儿童采用视诊问诊和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421例儿童中,错牙舍畸形230例,发生率为54.63%。患有口腔不良习惯的患儿102例,发生率为24.23%,替牙期儿童发生率较高,错牙合畸形患者中,有不良习惯者66例,占28.70%,正常牙合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为18.85%。结论: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有关,口腔不良习惯是引起错牙舍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3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对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对促进下颌骨的前后向生长,改善下颌后缩有明显作用,同时还避免了下颌顺时针旋转的负面作用;全部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上牙槽发育过度以及高角型患者.  相似文献   

6.
<正>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第4位疾病,尽管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欠佳,笔者采用双侧磨牙(牙合)垫治疗120例颞颌关节紊乱患者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6~14岁患者2例,14~25岁患者15例,25岁以上患者103例。严重的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伴骨骼畸形者10例,较轻微错(牙合)患者9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拾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3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应用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对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对促进下颌骨的前后向生长,改善下颌后缩有明显作用,同时还避免了下颌顺时针旋转的负面作用;全部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拾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拾的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上牙槽发育过度以及高角型患者。  相似文献   

8.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如不及时矫治,可妨碍面前后向的正常发育,对年轻恒牙列安氏Ⅰ类错(牙合)伴前牙反(牙合)较深、无法粘结托槽的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矫治,缩短了矫治时间,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如今人们对牙齿美观的要求逐渐提高,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错牙合畸形非常重视。预防错牙合畸形应从妊娠期开始,注意母体的健康和胎儿的保护。婴儿出生后须及时检查、定期观察,防止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动翼托槽和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患者给予活动翼托槽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4例患者给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1-SN、L1-MP均显著减少,观察组减少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颌第1磨牙移动距离均较对照组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动翼托槽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较直丝弓矫治器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效果及机理.方法:选择替牙期或恒牙早期的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14例,戴用高位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SNA角减小、sNB角增加、ANB角减小,上切牙舌倾,下前牙唇倾.结论:高位头帽肌激动器可抑制上颌骨垂直向及矢状向的生长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并有效地内收上前牙,对于改善侧貌及露龈微笑,纠正磨牙关系,减小覆颌覆盖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粤西北英德市高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为本地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英德市高三学生共6969例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周病、错畸形情况。结果:英德市高三学生恒牙患龋率为41.42%,龋均1.35,女性患龋率、龋均高于男性。受检查者牙周牙软垢、牙结石、牙龈炎检出率分别为72.47%、68.46%、50.71%。错畸形发生率49.93%,其中安氏Ⅰ类错占35.70%,安氏Ⅱ类错占7.21%,安氏Ⅲ类错占7.01%。结论:英德市2016年高三学生龋病、牙周病及错畸形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高中学生口腔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口腔保健宣传,提高中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牙列拥挤矫正后的稳定性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错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择行牙列拥挤矫正的78例安氏Ⅰ、Ⅱ型错畸形患者,选择10项标准模型测量指标对牙列拥挤变化进行评估,对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保持后关系有向治疗前恢复的变化趋势,但是保持了绝大部分的治疗效果;各个指标的变化在拔牙与不拔牙之间,两类错畸形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上尖牙间宽度比上尖牙间宽度稳定性要大,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尖牙间宽度保持后出现显著性缩小,且下前牙拥挤程度增加.结论 上前牙矫正后的稳定性相对于下前牙稳定性较低,且在随访时尤为明显.影响牙列拥挤矫正后稳定因素与性别、下切牙宽度、位置及颌骨矢状向都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中颌骨和牙齿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对1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替牙晚期患者使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SNA、ANB、NA/PA、MP/SN、U1/SN、V-A、Ptm‘-A’及前下面高显著增加,而SNB、PP/SN、L1/MP显著减小,C0—G0—Gn、Ar-Pg、G0-Pg无显著胜变化。结论上颌前牵引治疗后上颌基骨明显前移并向前生长,同时伴有腭平面的逆时针旋转;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其生长暂时受到抑制;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起到代偿性掩饰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错软硬组织的生长特点以及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市寮步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0例安氏Ⅱ类1分类和20例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并采用电脑X射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和安氏Ⅱ类2分类错软硬组织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在软组织方面,两组患者在下唇突角(LLNs-FH)、上唇倾角(ULA’-FH)、上唇突角(ULNs-FH)、下唇-审美平面距(E-LL)以及鼻唇角(Cm-Sn-UL)等软组织5项测量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硬组织方面,两组患者在上中切牙角(U1-SN)、ANB角、SNB角、面角(FH-NP)、L1-NB角、SND角、上下中切牙角(U1-L1)以及下中切牙角(L1-MP)等硬组织8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方面,不同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不同。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上前牙和上颌骨的突度对上下唇部软组织都有一定的影响,安氏Ⅱ类2分类仅上颌突度对下唇部软组织的位置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3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对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对促进下颌骨的前后向生长,改善下颌后缩有明显作用,同时还避免了下颌顺时针旋转的负面作用;全部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高位头帽型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上牙槽发育过度以及高角型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病例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大朗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接受错牙矫正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病例患者32例进行传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并对其病例的治疗参数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青少安氏Ⅱ类1分类错病例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平均(14.6±2.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拔去4颗第1前磨牙,经治疗矫正后,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矫正,平均治疗时间为(16.5±3.2)个月。U1-NA角度得到了有效改善,平均减少角度(21.1±0.2)°,U1-L1角度则有所增加,其中SNA角度也有效缩减,经影像观察,也均得到了有效调整,其上颌牙得到了有效内收,前牙覆盖和覆关系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在临床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病的矫正治疗中,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矫正,能够更快速高效的将牙齿进行矫正,且表现效果较好,在临床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症状中。  相似文献   

18.
减数正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通过对106例恒牙期牙列矫治病例的资料分析,揭示减数矫治法在临床应用状况;方法:分别对错牙合类型、拥挤度、减数牙位、对称性和补偿性拔牙以及不同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中进资料分析。结果:不同的错牙合类型、拥挤度,灵活应用不同的减数方式,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讨论:正畸拔牙所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矫治错牙合的总间隙的获得,因此,在考虑一个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时,必须把所有需要间隙的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9.
骨性安氏Ⅲ类错颌是一种随生长发育加重的错颌畸形,据统计,在骨性安氏Ⅲ类错颌中,伴有上颌后缩者,替牙期占13%,恒牙期占34%,故早期进行矫形治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上颌骨后缩是安氏Ⅲ类错颌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得前方牵引在安氏Ⅲ类错颌矫治中应用逐渐增多。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上颌前方牵引的主要临床作用1.1上颌前方牵引对骨性安氏Ⅲ类错颌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前牙反牙合是替牙期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并且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症状会逐渐加重,易发展成为骨性前牙反牙合,早期矫治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上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多采用牙合垫式矫治器,此矫治器在使用时存在着固位力不足,对患者的依赖性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