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经确诊为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观察组先给予化湿理气疗法治疗15d,然后给予健脾和胃疗法进行治疗75d,对照组养胃冲剂合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治疗90d,对比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P转阴率为48.00%,观察组转阴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减轻炎性反应等,且对HP的转阴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应注重加强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阿莫西林,1g/次,2次/d;克拉霉素,0.5g/次,2次/d。治疗组43例中医分阶段治疗,第一阶段15d,化湿理气汤(苍术12g,厚朴、藿香、陈皮、枳壳、黄芩、槟榔各10g,黄连酒、豆蔻各6g,大黄5g,吴茱萸3g);第二阶段16~90d,健脾养胃汤(石见穿、谷芽各15g,党参20g,姜半夏10g,甘草炙9g,陈皮10g,茯苓15g,佛手、木香各10g,砂仁9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黏膜面积、幽门杆菌转阴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杆菌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疗程10 d.观察组加服用消幽护胃方,1剂/d,疗程4周.观察HP根除率,记录脾胃湿热证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P阴转35例(77.78%)优于对照组的26例(57.78%)(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上腹胀、上痛腹、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脾胃湿热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有助于根除HP,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临床值得使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窦进  郭珺  李然伟  肖鹏 《北京中医药》2019,38(10):1033-1035
目的比较通调三焦理论的中药治疗方案与传统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法治疗慢性胃炎Hp阳性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给予金宇安主任通调三焦法所拟定的方药,对照组采用传统Hp根除疗法方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Hp清除率以及症状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定,观察2组患者Hp根除率,以及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同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82.76%、对照组Hp根除率85.9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腹饱胀感、胃痛、胃灼热感方面症状积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调三焦法中药在根除Hp方面疗效与传统西药方案等效,在改善主观症状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科研、证候规范化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6月北京永外地区有慢性胃炎病史并有上消化道症状的202例慢性胃炎患者,入组前2周内未服用过H2受体拮抗剂、铬剂及硫糖铝者,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H.pylori感染情况,根据胃镜结果 对受检者进行病情分级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H.pylori感染的分布特点及相关规律.结果 北京永外地区20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萎缩性胃炎H.pylori阳性率为81.2%;其中胃窦部位H.pylori阳性率为80.7%;慢性胃炎兼H.pylori阳性时多见脾胃湿热证和胃络瘀阻证,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83.6%(46/55)和86.9%(53/61);脾胃湿热和胃络瘀阻证型的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也高于其他证型.结论 H.pylori感染为慢性胃炎最为常见和主要病因,H.pylori感染患者以胃络瘀阻证和脾胃湿热证为多.  相似文献   

6.
张嵩  王文光 《新中医》2015,47(9):81-8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常合并Hp感染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三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症状和病理评分、复发、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50%,对照组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或体征评分、病理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78%,对照组9.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鹰  胡宏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7):436-436
对比观察了中西药合用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 ,前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 94.44%和 7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 %和 40 % (P<0 .0 5,P<0 .0 1 ) ;停药 4周后复查胃镜 ,发现前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 72 .2 2 % ,而对照组仅为 45% (P<0 .0 5) ;随访 6个月后 ,两组复发率分别为 8.8% ,46.9%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养胃冲剂、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治疗,连续治疗90天。观察组给予分阶段治疗,第1阶段(第1~15天)给予化湿理气汤,1剂/d;第2阶段(第16~90天)给予健脾和胃汤,1剂/d。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3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6.67%,对照组为66.67%,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辩证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并观察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脾胃湿热型有效率91.7%,肝脾不和型有效率83.3%,胃络瘀血型有效率87.5%,脾胃虚寒型有效率92.9%,胃阴亏虚型有效率90%,总有效率87.5%。提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可观,与西医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收集41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1)41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21例(77.9%),幽门螺杆菌阴性者91例(22.1%)。(2)慢性胃炎患者证型以脾胃湿热(30.1%)和脾胃气虚(29.4%)最为常见,约占60%;其余依次为湿浊中阻(16.3%)、肝胃不和(8.7%)、肝胃郁热(8.5%)、胃阴虚(4.3%)、胃络瘀血(2.7%)。(3)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中医证型占比最高者为脾胃湿热型(32.7%),而阴性患者中医证型占比最高者为脾胃气虚型(45.1%)。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脾胃湿热和脾胃气虚;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并认为实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虚证患者HP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Hp阳性组161例,Hp阴性组247例,采用证素辨证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比较2组中常见的病位病性,探讨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特点。结果:1)Hp阳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气滞、热、湿、阴虚、痰、阳虚、气虚。Hp阴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热、气滞、湿、阴虚、痰、气虚、阳虚。2)2组证素频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组湿证素积分高于Hp阳性组(P=0.0360.05),其余各证素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位主要在胃、脾、肝;病性上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主,病性气滞与湿热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理因素。2)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异,证素分布与Hp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液p H、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和脾胃病科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基础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均采用标准三联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胃液p H、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胃蛋白酶原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内p 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蛋白酶1、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较对照组的79.07%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复春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同时提高胃液p H和胃蛋白酶原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病的关系。方法胶体金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健康查体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感染阳性率40%;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72%;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8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92%。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使用中医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HP,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不良反应、病变愈合及HP根除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是90.48%和73.17%。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4.29%、34.15%。[结论]中医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HP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第1周采用根除Hp三联药物口服,第2周继续服用奥美拉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柴芍四君汤4周。[结果]两组Hp根除率达73%及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胃镜病理改变治疗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茵相关性慢性胃炎有较高的治愈率与Hp清除率,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中药抗Hp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1990年1月~1993年8月收治了5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患者),以中西医分期论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门诊8例,住院4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16~72岁,中位年龄48岁;初治者30例,复治者20例(其中用过马利兰4例,羟基脲6例,干扰素2例,羟基脲合干扰素8例);病程3天至3.5年。按照1989年第二届全国白血病治疗讨论会制定的慢粒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1],分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治疗前均确定为慢性期,停止原来的治疗方案。  二、临床分期  1.慢性期 多为初发或发病3年内的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总结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调查结果,及目前中药抗H.pylori的药理学、临床试验研究进展,阐明中医药的潜在优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膏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膏方治疗的治疗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1和汤剂治疗的对照组2,观察临床症状、内镜直观征象、病理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安全性指标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胀满、嘈杂反酸、嗳气、纳差少食等临床症状以及内镜直观征象、病理诊断分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情况均明显好于两个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器官功能损害的例数明显少于两个对照组。结论:膏方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