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IL-6和IL-8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大鼠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定了肺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肺组织TNFα,IL-6,IL-8相继释放增加,上述因子的血浆变化滞后于肺组织变化。提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Nitrendipine)对大鼠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OC)、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尼群地平处理组(NT),采用肺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定肺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肺组织总钙、肺组织干/湿重比值(D/W)和肺静态顺应性(Cst)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肺组织总钙水平升高,肺组织TNF-α、IL-6和IL-8相继释放增加并与肺D/W、肺Cst下降呈显著相关性.尼群地平处理后,肺组织总钙和TNF-α、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P<0.01),肺D/W升高,肺Cst改善.结论:尼群地平可通过阻滞钙通道,减少细胞钙内流,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作用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IP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IPC后肝组织中腺苷和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IPC前应用腺苷A2受体拮抗剂后NO的升高被抑制.缺血再灌注(I/R)2h后血清中TNF-α,AST,ALT,LDH及W/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而IL-10含量降低;IPC、I/R前加入腺苷、IPC前应用腺苷A1受体拮抗剂显著地降低TNF-α释放和AST,ALT,LDH及W/D水平,提高IL-10含量,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但IPC前应用腺苷A2受体拮抗剂和NO合成酶抑制剂NAME并没有能像IPC组那样有效降低TNF-α,AST,ALT,LDH及W/D的水平,提高IL-10的含量;而IPC前给IPC+A2antag组提供NO前体精氨酸又获得和IPC组同样的结果.结论:IPC引起细胞外腺苷水平升高,腺苷A2受体活化,介导了NO合成增加,最终抑制效应器TNF-α的释放、增加IL-10的合成来实施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评价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的细胞因子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敏感反映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因子.[方法]复制兔早期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损伤模型,分别于左肺门阻断2h和恢复灌注1h后采取动脉血液标本行血气分析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脉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摘取左肺行病理学检查和测定湿、干质量及湿干重比.并与缺氧对照组比较,动态观察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成功制作兔早期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实验全过程中,两组外周血的IL-6和IL-8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恢复灌注1h后,缺血再灌注组的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灌注前(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是评价兔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
肺及心肺联合移植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晚期阻塞性、限制性、感染性肺部疾病和肺血管病,自1963年首例临床肺移植以后,全世界许多肺移植中心在肺移植方面取得了飞跃发展。其中围术期肺脏的损伤及其保护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肺损伤的确切机制并非完全清楚,不论是移植肺本身的原因,还是心功能不全,或是其它远处器官(如肝、肠)等的病变均会造成肺部的损伤,而其中供体肺经过保存和移植后复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近几年对移植肺I/R损伤的保护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熊信国  何建行 《广东医学》2003,24(4):444-445
肺移植过程启动了十分复杂的由各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反应 ,包括抗原依赖性炎症反应和抗原非依赖性炎症反应。抗原非依赖性炎症反应主要是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 ,其中包括移植肺获取前就可能存在功能损害 (如脑缺血、心脏停跳等 ) ,在获取肺期间可能发生的机械性创伤 ,冷缺血和肺保存损伤 ,热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及肺移植术后受体的血流动力学和其他功能状态[1] 。实验研究资料显示 ,移植术后数小时内会发生发展内皮活化 ,淋巴细胞逸出及巨噬细胞活化 ,这些事件都是抗原不依赖性 ,可出现在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物上 ,整个过程在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丙酚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2、4、8mg/kg后处理组(P2、P4、P8组)。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I/R后TNF-α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L-10则降低(P〈0.05);使用异丙酚后这种变化受到抑制(P〈0.05);其中P2组对降低TNF-α含量,提高IL-10水平具有较明显作用(P〈0.05)。结论异丙酚后处理通过抑制TNF-α的释放,增加IL-10的合成来实施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明章  蒋耀光 《四川医学》1999,20(5):477-479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在休克、创伤、脓毒症等引起的炎症反应发病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TNFα的变化及其作用,报道不多。本实验检测了大鼠肺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肺组织和血浆TNFα含量变化,探讨TNFα变化与肺组织损害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模型与分组:健康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500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二组。按Eppinger模型〔1〕,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气管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30组、IR120组)、缺血后处理组(IPC 30组、IPC120组),通过阻断左肺门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TNF-α表达阳性率:C组(4.65±1.09)%,IR30组(19.68±2.47)%,IR120组(29.37±2.45)%,IPC 30组(12.31±1.80)%,IPC 120组(18.80±2.88)%;IL-1β的表达阳性率:C组(5.22±0.58)%,IR30组(23.90±1.22)%,IR120组(29.57±3.11)%,IPC 30组(16.46±2.50)%,IPC120组(21.86±3.40)%.肺组织经缺血再灌注后,与C组相比,IR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上升趋势;而IPC组与相应时段的IR组相比,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抑制再灌注鼠肺组织中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对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抑肽酶(aprotinin)在犬肺移植手术中对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20只成年雄性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供体和受体各5只.建立肺移植动物模型.I组(抑肽酶组): 术中受体给予aprotinin静滴(25 u/kg),II组(对照组): 给予等容积50 g/L葡萄糖溶液.恢复血流灌注1 h后,取移植肺组织为标本,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肺组织含水量并做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aprotinin组的肺组织含水量(73.65±4.31)%较对照组(81.33±3.67)%显著降低(P<0.05).aprotinin组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0.21±0.05 ΔOD/ min·g)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37±0.10 ΔOD/min·g).抑肽酶组丙二醛每毫克蛋白含量(0.17±0.004)nmol显著低于对照组(0.29±0.01)nmol.aprotinin组一氧化氮每毫克蛋白含量(12.60±8.73) nmol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35.10±13.73) nmol(P<0.05).病理切片观察显示缺血/再灌注后的肺组织呈较为严重的白细胞浸润及肺水肿形成,而aprotinin组的病变程度较对照组轻微.结论: 在肺移植术中使用aprotinin对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在大鼠原位异体左肺移植模型中对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6只接受原位异体左肺移植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受体在供肺通气和再灌注开始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UTI治疗组大鼠也在供肺通气和再灌注开始时接受UTI10 000U/kg,静脉注射。2h再灌注后取供肺肺静脉血测血气,处死动物,取部分供肺行组织学观察,其余部分保存于液氮中,测量供肺干湿重比,提取肺匀浆,测量髓过氧化物酶浓度(MPO),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和IL-8浓度。结果在UTI组,供肺肺静脉血气示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38.62±0.75)kPavs(31.57±1.85)kPa,P<0.05)],移植肺干湿重比[(4.74±0.28)vs(5.00±0.12),P<0.05]、ICAM-1mRNA表达和MPO[(0.63±0.23)vs(0.84±0.22),P<0.05]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病理示治疗组组织损伤轻于对照组。但治疗组IL-8[(173.43±27.64)vs(76.22±12.42),P<0.00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UTI对大鼠单肺移植模型中移植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中大鼠心肌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组(B组,n=10),缺血后处理组(C组,n=10),结扎左冠状动脉制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收集手术后心肌组织,计算其心肌梗死面积,采集开胸前(T0),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1),手术结束时(T2)的新鲜血,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B组相比,C组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C组中的TNF-α,IL-1,IL-6在相同时点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I/R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对犬移植保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次犬异体左肺移植随机分为冷Euro-Collins液(ECS)组(n=6)和缺血预处理+ECS组(n=6)缺血预处理采用阻断供体左肺门10min,再开放15min的方法,供肺冷灌采取后4℃保存,移植后观察2h,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组有较高的氧分压和较低的平均肺动脉(P〈0.05),肺组织光镜显示较轻的肺损伤,表明缺轿预处理结合4℃ECS灌洗优于单独4℃CECS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卫炯琳  吴镜湘  朱宏伟  徐美英 《上海医学》2012,35(2):125-128,171
目的 观察米力农雾化吸入对大鼠原位肺移植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开胸游离左肺门,未行肺移植;肺移植组(Ⅱ组),左肺移植后开放再灌注2h;肺移植后吸入米力农治疗组(Ⅲ组),在左肺移植后再灌注开始的同时予0.4 mg/mL米力农雾化吸入2h.再灌注2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 O2)/吸入氧浓度(Fio2)]和肺内分流率(Qs/Qt),检测肺湿干比及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并对左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Ⅰ组、Ⅲ组的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Ⅱ组(P值均<0.05),肺内分流率、湿干比均显著低于Ⅱ组(P值均<0.05).Ⅰ组、Ⅲ组的MDA、MPO及iNOS均显著低于Ⅱ组(P值均<0.05),eNOS均显著高于Ⅱ组(P值均<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左肺组织充血明显且炎性细胞明显增多;而Ⅲ组较Ⅱ组左肺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米力农雾化吸入可减轻大鼠肺移植后肺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增加eNOS活性、降低iNOS活性、减少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12次犬异体左肺移植随机分为冷Euro-Colins液(ECS)组(n=6)和缺血预处理+ECS组(n=6)。缺血预处理采用阻断供体左肺门10min,再开放15min的方法。供肺冷灌采取后4℃保存。移植后观察2h。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组有较高的氧分压和较低的平均肺动脉压(P<0.05),肺组织光镜显示较轻的肺损伤。表明缺血预处理结合4℃ECS灌洗优于单独4℃ECS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作用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IP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IPC后肝组织中腺苷和N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IPC前应用腺苷A2受体拮抗剂后NO的升高被抑制。缺血再灌注(I/R)2h后血清中TNF—α,AST,ALT,LDH及W/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而IL—10含量降低:IPC、I/R前加入腺苷、IPC前应用腺苷A1受体拮抗剂显著地降低TNF—α释放和AST,ALT,LDH及W/D水平,提高IL—10含量,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但IPC前应用腺苷A2受体拮杭剂和NO合成酶抑制剂NAME并没有能像IPC组那样有效降低TNF—α,AST,ALT,LDH及W/D的水平,提高IL—10的含量;而IPC前给IPC A2antag组提供NO前体精氨酸又获得和IPC组同样的结果。结论:IPC引起细胞外腺苷水平升高,腺苷A2受体活化,介导了NO合成增加,最终抑制效应器TNF—α的释放、增加IL-l0的合成来实施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缺血预处理减轻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30只日本雄性大耳兔,随机等分为2组。缺血预处理先采用左肺门阻断10min,开放再灌注15min的肺血预处理,然后阻断左肺门60min,开放再灌注60min,对照组未采用预处理。结果示在再灌注后60min,预处理组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动脉氧分压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罗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平均肺动脉压和肺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及肺泡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异丙酚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2、4、8mg/kg后处理组(P2、P4、P8组).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I/R后TNF-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L-10则降低(P<0.05);使用异丙酚后这种变化受到抑制(P<0.05);其中p2组对降低TNF-а含量,提高IL-10水平具有较明显作用(P<0.05).结论异丙酚后处理通过抑制TNF-а的释放,增加IL-10的合成来实施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肺移植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进行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后随机均分为3组:LArg组、eNOS抑制剂组和对照组,于再灌注前5min,分别静脉推注LArg、eNOS抑制剂和生理盐水。观察缺血再灌注3h后肺组织中内皮源性NO合成酶(eNOS)mRNA表达、移植兔的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LArg组心脏指数、动脉氧分压、eNOSmRNA表达显著高于eNOS抑制剂组及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肺组织含水百分比、肺动脉压、肺心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低于eNOS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rg对肺移植早期出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