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紫黄生肌膏应用于肛瘘术后切口换药对创面愈合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肛瘘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紫黄生肌膏纱条和呋喃西林纱条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切口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几方面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紫黄生肌膏基于中医学"煨脓长肉"理论,可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蒜、芒硝、大黄联合外敷换药,对减少肛瘘术后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常规术后换药后,创面再给予大蒜芒硝大黄联合外敷;对照组只采用术后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味中药配合外用,具有明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功效,能加快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肛瘘术后湿热体质辨体护理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体质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组换药方法相同,比较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创面分泌物评分、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术后湿热体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砂糖在痔瘘术后预防伤口感染、促进愈合的效果。方法:对90例痔瘘术后患者给予白砂糖换药。并与86例采用黄连油纱条换药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结论:白砂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能明显改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程度,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祛腐丹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的疗效观察,探求祛腐丹药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4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采用祛腐丹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腐丹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显著疗效,能改善创面组织、出血、疼痛情况,提高创面愈合率,有效短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药熏洗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肛瘘术后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中药熏洗的治疗组50例,术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于术后第二天便后常规换药前给予中药熏洗。然后常规换药。对照组每天便后常规换药,连用4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方用于肛瘘术后患者的治疗较传统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豆白糖粉换药对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肛瘘、肛周脓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黄豆白糖粉换药,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20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40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豆白糖粉换药可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藻酸盐敷料和生理盐水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换药对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创面疼痛轻、愈合快(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换药能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去腐生肌法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创面消毒清洗后,采用15%生肌红粉膏纱布条外敷固定,换药每天1次,腐肉脱落后改用生肌玉红膏纱布条换药。对照组患者创面消毒清洗后,采用生肌玉红膏纱布条外敷固定,每天换药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达100.0%,效果良好。治疗组患者创面减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去腐生肌法可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肌止痛散外用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位肛瘘切开术加龙血竭药粉外用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低位肛瘘切开术加生肌止痛散外用换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止痛散可缓解低位肛瘘术后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九一丹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给予正常饮食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换药时创口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治疗组换药时创面外敷九一丹。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水肿,疼痛VAS指数,有效率,愈合时间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9天创口疼痛VAS指数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创口水肿、创面分泌物,创口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九一丹对肛瘘术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有较好的作用,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VAS指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瘘道切除缝合法与肛瘘切开法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瘘管切除缝合法治疗,B组采用瘘管切开法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后疼痛指数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瘘管切除缝合法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痿的疗效明显优于瘘管切开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湿性敷料与传统换药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2例,此研究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采纳传统换药,46例)、研究组(采纳湿性敷料换药,46例),对比两组伤口愈合效果、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95.65%(44/46)显著比对照组69.57%(32/46)高,P <0.05。研究组换药次数显著比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湿性敷料应用于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明显减少了换药次数,可加快创面愈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军术膏在骨科感染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骨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创面用军术膏换药;对照组创面用生肌玉红膏换药。比较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症状体征、以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的差异。结果:四周后,治疗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治愈率60.0%、总有效率100%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从创面愈合时间、第2周及第3周的创面缩小率、细菌培养分析,治疗组抑菌作用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军术膏能够提高骨伤感染创面修复质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油膏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油膏剂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纱条外敷换药,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肢体创面愈合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第10天、20天、30天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油膏剂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联合术式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小切口外剥内扎术、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有疗效确切、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黄愈疮洗剂在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感染性伤口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清洗创面后予双黄愈疮洗剂煎液外洗或浸泡;对照组予常规伤口换药,观察两组间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9.26d、换药次数为6.2次,而对照组分别为12.66d、换药12.2次,明显多于治疗组。结论:双黄愈疮洗剂能促进感染性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肌散对老年病患者压疮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常规用2.5%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及周围皮肤,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再用2.5%碘伏消毒创口,并用生理盐水冲净后,硫酸庆大霉素8万单位撒于创面,2次/d,每次换药后用红外线照射30min,再用纱布包扎;治疗组用2.5%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净,外涂生肌散进行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肌散具有活血解毒生肌止痛敛疮长肉的作用,能使脓性分泌物减少、消失,促使肉芽上皮迅速生长,伤口愈合快,换药次数少,明显的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祛腐生肌散外敷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外敷祛腐生肌散、物理治疗、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凡士林油纱覆盖。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外敷祛腐生肌散综合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91-92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在术后肛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肛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生素+换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坐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渗出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坐浴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