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对照组给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72.06%,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加减蠲痹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益肾蠲痹丸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患膝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每周1次,连用5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蠲痹丸口服治疗,连用5周。2组治疗后进行VAS疼痛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症状和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口服益肾蠲痹丸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显著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蠲痹胶囊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蠲痹胶囊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胶囊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二仙蠲痹汤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火针及二仙蠲痹汤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西乐葆口服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二仙蠲痹汤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给予1个疗程的益肾蠲痹汤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给予疗效评分。结果:全部60例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加用蠲痹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23%,对照组82.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三联法结合康复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三联法(针刺、中药熏洗、内服益肾蠲痹汤)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指导及康复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干预效应。方法 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医三联法(针刺、中药熏洗、内服益肾蠲痹汤)结合膝关节康复锻炼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结合膝关节康复锻炼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10天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3.33%,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三联法结合康复锻炼和膝关节内注射结合康复锻炼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功能、疼痛、肿胀等症状,但治疗组的干预效果更加显著、能更有效的达到减轻症状、维持运动功能的目的,说明在中医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对患者日常的康复指导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科学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于医院骨科住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用TDP照射双膝关节),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 m L,每周1次。治疗组予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口服,同时配合中药外用熏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7.5%,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2.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症状评分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IL-1水平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及关节液中的I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口服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有效的降低血清中及关节液中IL-1的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灼彬 《中医药导报》2006,12(11):36-37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自拟益肾活血汤;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分别为6例,73.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副作用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7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Ⅰ组应用蠲痹通络汤加味为基本方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治疗Ⅱ组只应用蠲痹通洛汤加味为基本方,对照组应用布洛芬片内服。疗程为1个月,并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症状、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治疗Ⅰ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Ⅱ组(P<0.025);治疗Ⅱ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蠲痹通络汤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布洛芬,而蠲痹通络汤加味配合硫酸软骨素注射治疗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用中药热敷及蠲痹胶囊口服,对照组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结果:观察组VAS评分、LK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配合蠲痹胶囊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临床治疗和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经过1—4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的治疗,半年以上随访,依照HSS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0.16%。结论: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蠲痹胶囊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蠲痹胶囊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胶囊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通络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6例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科芬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通络蠲痹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僵硬、活动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β、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通络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4,(8):986-988
目的:观察蠲痹汤结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蠲痹汤(羌活、姜黄、赤芍、黄芪、当归、防风、炙甘草)结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0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复发率为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复发率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益肾活血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系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与西医对照组30例,中药治疗组采用益肾活血蠲痹汤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扶他林片口服。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6,(5):550-551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门诊就诊并且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蠲痹汤)60例;对照组(西医治疗)56例,分别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晨起僵硬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结合局部透药疗法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肾通痹汤口服结合局部透药疗法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均明显增加,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结合局部透药疗法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患者60例,其中行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行益肾蠲痹丸药物治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静息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痛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片、洛索洛芬钠胶囊,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煎剂(蠲痹养肝益肾汤)。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加用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降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论: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