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开放手术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991年1月到2009年8月手术治疗AAA329例,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30 d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91%.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9.1%(63/329),包括心功能不全21例,呼吸功能不全15例,心肌梗死6例,肾功能衰竭5例,心律失常6例,脑梗死2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伤口裂开2例,腹壁切口疝1例,皮下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均给以对症治疗,1例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6 h出现肾功能衰竭,经20 d透析治疗后死亡,1例术后6 h死于频发室早和室颤,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是AAA开放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全面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并及时处理相应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开放手术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991年1月到2009年8月手术治疗AAA329例,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30 d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91%.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9.1%(63/329),包括心功能不全21例,呼吸功能不全15例,心肌梗死6例,肾功能衰竭5例,心律失常6例,脑梗死2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伤口裂开2例,腹壁切口疝1例,皮下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均给以对症治疗,1例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6 h出现肾功能衰竭,经20 d透析治疗后死亡,1例术后6 h死于频发室早和室颤,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是AAA开放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全面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并及时处理相应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开放手术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991年1月到2009年8月手术治疗AAA329例,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30 d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91%.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9.1%(63/329),包括心功能不全21例,呼吸功能不全15例,心肌梗死6例,肾功能衰竭5例,心律失常6例,脑梗死2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伤口裂开2例,腹壁切口疝1例,皮下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均给以对症治疗,1例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6 h出现肾功能衰竭,经20 d透析治疗后死亡,1例术后6 h死于频发室早和室颤,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是AAA开放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全面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并及时处理相应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 AAA)的急救经验及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5年9月间救治的27例r 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中位年龄72岁;18例行开腹手术,6例腔内治疗(包括1例行杂交手术)。总结诊治过程、围术期情况及随访结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前死亡3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9例,术后死因有急性肾衰、急性呼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心肌梗塞、消化道出血,最终均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总体抢救成功率为51.9%(14/27),开腹手术和腔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0.0%(9/18)和83.3%(5/6)。围术期存活和死亡患者间的临床参数比较显示,发病到就诊时间、术前收缩压、术前肌酐、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中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 AAA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尽早确诊后应紧急外科治疗控制出血,加强围术期管理。在r AAA的救治中,腔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胸、腹主动脉瘤破裂手术死亡的因素,对胸、腹主动脉瘤及其破裂患者围手术期重要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和保护,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2 例胸、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采用单变量分析.同期完成48 例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结果 胸、腹主动脉瘤破裂与非破裂手术死亡率分别为31.8%和2.1%.年龄跃75 岁、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程度、血红蛋白约90 g/L 和肌酐逸150 umol/L 可作为预测胸、腹主动脉瘤破裂手术死亡的指标.结论 围手术期对胸、腹主动脉瘤及破裂患者的主要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和保护,加速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内漏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鲁医院及莱钢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腔内治疗的43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内漏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处理。结果:术后发生原发性内漏11例,其中I型8例,III型2例;植入分叉型支架发生9例,植入直管型支架发生2例。1例II型因漏血量小未处理;经一期经过球囊扩张、植入支架型血管或裸支架等处理后,除2例I型内漏仍有残留,其余I,III型内漏均消失。39例患者获随访4~50个月,发现迟发性Ib型、II型内漏各2例,继续随访1~2年,未见瘤体明显增大。3例残留原发性内漏自愈,术后半年复发Ia型内漏1例,导致动脉瘤复发破裂而再次接受腔内治疗。结论:内漏的发生与动脉瘤的解剖学条件、移植物缺陷和操作技术有关;防治内漏需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支架,并有成熟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方法比较血管腔内修复术与开腹术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血管腔内修复术与开腹术手术治疗AAA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8篇文献,共2 807例患者,其中行血管腔内修复术1?433例(腔内组),开腹手术1 374例(开腹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减少(SMD=-0.87,95% CI=-1.43--0.31,P=0.002),术中输血量减少(SMD=-0.83,95% CI=-0.94--0.72,P<0.00001),ICU监护时间缩短(MD=-38.11,95% CI=-48.61--27.61,P<0.00001),术后住院时间缩短(MD=-5.11,95% CI=-6.26--3.95,P<0.00001),术后30 d病死例数降低(OR=0.30,95% CI=0.16-0.55,P=0.0001)。结论:腔内修复治疗AAA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围手术期具有较大优势,但长期预后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破裂(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急诊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RAAA急诊救治过程,并与同期完成的48例择期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切除术在输血量、ICU住院天数、瘤体最大直径和死亡率等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RAAA急诊手术与择期AAA切除术患者比较,围手术期输血量(2980±2712)ml和(580±314)ml;ICU住院天数(6.8±5.7)d和(2.5±1.5)d;手术死亡率32%(8/25)和2.1%(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瘤体直径(5.9±1.4)cm和(5.3±1.4)cm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有:脑卒中、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结论AAA一经发现,应选择尽早择期手术,合理的抢救措施有助于降低RAAA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6年2月采取全身麻醉经胸腔腹膜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中麻醉情况、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60.12±50.22)min,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410.51±143.55)m L和(360.91±171.22)m L,围手术期生存率为98.00%;麻醉诱导、插入喉罩、麻醉10 min及术中患者心率、血压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术毕和拔喉罩后,患者心率和血压与麻醉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13例(26.00%)。结论:全身麻醉在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中具有诱导平稳、术中循环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 《临床外科杂志》2009,17(5):297-299
一、概述 腹主动脉瘤因是否累及内脏动脉的不同,可分为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瘤(即通常意义上说的腹主动脉瘤)和累及肾动脉及其水平以上的腹主动脉瘤(即胸腹主动脉瘤),前者占90%~95%以上,并常向远心端延伸累及一侧或双侧髂动脉.本文仅对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的开放手术常见并发症处理与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AAA)围手术期死亡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A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术后30 d内)死亡6例(4.2%),发生严重并发症20例(14.0%)。腔内修复术患者术后病死率低于开腹手术患者,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1.3%vs.7.5%,P0.05);腔内修复术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患者(6.6%vs.22.4%,P0.05),术前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9.1%vs.0.9%,P0.05),而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4.8%vs.2.5%,P0.05);术前合并其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例数较少,未作相关统计分析。结论:腔内修复术在降低AAA围手术期病死率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对于术前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预防与防止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腹主动脉瘤(AAA)的治疗,目前以开放手术及血管腔内修复术为主。如何选择合理的术式使患者得到更快且更安全的康复,是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就两种方法的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并发症、病死率、生存率及成本效益进行对比,阐述了选择合理的术式的重要性,指出:目前既要不断提高血管腔内技术,也不能放弃传统的开放手术,应当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及具体条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本着为患者谋求最大治疗效果的目的客观地评价及选取最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于复杂型肾下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修复(EVAR)治疗的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行EVAR治疗的15例复杂型肾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操作要点和临床结局。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中转开腹病例,1例(6.67%)术后5 d死于急性心衰。瘤颈成角过大2例患者均使用肱-股双导丝技术完成手术;髂动脉狭窄患者7例,4例利用肱-股双导丝技术及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其余经球囊扩张完成操作;1例左髂动脉闭塞的患者采用对侧髂动脉进入导丝通过闭塞段完成手术;8例重度扭曲患者通过超硬导丝将扭曲段纠正后释放支架。术中无瘤体破裂、血管穿孔及医源性血管夹层等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期间,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腰椎结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内漏3例,二次手术干预1例。结论: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及支架的不断完善,EVAR治疗复杂型肾下AAA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RAA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年间收治的1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和/或腰背痛,血压下降或休克, 腹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所有患者经CT 检查确诊,7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性手术,1例行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另外4例未行手术治疗。结果:8例手术治疗者围手术期病死率为62.5%(5例)。死亡原因:循环衰竭2 例,急性肾衰竭1 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 例。未手术4例全部死亡。结论:破裂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适当复苏,紧急外科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肾动脉下方阻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腔内修复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治疗术(EVAR)的发展和推广使患者的寿命显著延长,也伴随越来越多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术后主髂动脉继续扩张最终破裂,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收治的EVAR术后主髂动脉破裂的病例,探讨、总结该疾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的表达在腹主动脉瘤(AAA)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AAA组织和6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用补片法构建兔AAA动物模型(18只AAA模型动物分别于造模后7,21,35 d取材,以6只假手术兔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PG在人AAA组织与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以及动物模型AAA组织中OPG、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观察动物模型AAA组织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人AAA组织中OPG蛋白表达量较正常腹主动脉组织增加,且随AAA直径的增大而增加,在破裂性AAA组织中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OPG与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人AAA组织及动物模型AAA组织组均较各自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两者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均随瘤体直径的增加或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VSMC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随造模时间延长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OPG表达水平与AA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其促进MMP的表达和诱导VSMC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方法总结1999年4月至2005年4月外科手术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20例,采用钳夹阻断膈下腹主动脉或Foley氏球囊管腔内阻断瘤颈上腹主动脉后行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应用分叉型人工血管12例,直型人工血管8例。结果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手术30d围手术期死亡率40%(8例),死亡原因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呼吸循环衰竭2例。存活12例,术后合并症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腹泻等共1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随访观察6~60个月,无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以及随访期死亡发生。结论破裂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仍然很高,早期确定诊断,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破裂腹主动脉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