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重症与危重症甲型 H1N1流感肺炎胸部CT影像表现。方法收集本院近3年来22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分为重症组(8例)和危重症组(14例)。回顾性分析2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比较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差别。结果危重症甲型 H1N1流感肺炎呼吸困难的表现更为明显。实验室检查结果中,重症组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63.4±18)%,危重症组为(83±9.9)%,重症组血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4±13.3)%,危重症组为(11.7±7.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2,P=0.008;z=-2.246,P=0.025)。重症组中单侧多叶受累多见,7例(87.5%)胸部 CT 表现磨玻璃影;危重症组中病变多双肺受累,12例(85.7%)CT表现为磨玻璃影及实变影。危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血淋巴细胞减低,初期CT表现为双肺受累、肺内出现实变影的甲型 H1N1流感患者,易发展为危重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2月17日确诊的189例COVID-19病人的临床及首诊CT影像资料,男91例,女98例,平均(46.5±16.6)岁。全部病人分为普通组(普通型,153例)和重症组(重型/危重型,36例)。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CT影像表现间的差异。结果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的男性占比(72.2%)、平均年龄[(55.9±15.4)岁]更高(均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以及头晕、头痛、全身酸痛、气促及高热的发生率也更高(均P0.05),白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异常的比率均高于普通组(均P0.05)。重症组病人全部表现为双肺受累,累及范围达10个肺段以上,人均病灶数量大于普通组(24.8±13.5∶12.3±8.8,P0.05)。重症组出现单纯实变影、胸膜下线的比例高于普通组(均P0.05)。结论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COVID-19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表现方面均存在差异,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性,有助于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对COVID-19病人进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3.
刘玉奇  白雪洁  汪健  郭万亮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98-1400
目的:分析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影像特点,为临床合理诊断和评价病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影像资料及特点。患者图像资料由两位高年资医师独立阅片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肺部影像特点8例X线表现正常;50例肺部X线表现为两肺下野斑片状影(10例病灶有融合);6例患者表现为大叶性肺炎;16例重症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均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大片状实变影,其中6例行CT平扫,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大片状实变影和肺间质改变;5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大片状实变影者,3个月后HRCT复查显示小叶间隔增厚。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影像多表现为两肺下斑片状阴影,其次为两肺弥漫大片状实变影,影像表现为正常或大叶状实质变性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83.3%(20/24)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男性.最常见(66.7%,16/24)的首发症状为咳嗽,而非发热(58.3%,14/24).胸部CT扫描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表现.24例中位于双侧肺野19例(79.2%),单侧肺者5例(20.8%),病变累及5个肺叶者15例(62.5%).病变形态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影16例(66.7%)、局灶性渗出影13例(54.2%)、磨玻璃影13例(54.2%)、大片状实变影9例(37.5%)及间质性改变4例(16.7%).4例(16.7%)患者伴有胸水.所有患者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部异常是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诊断的重要指标,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期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并探讨人工智能(AI)在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CT影像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确诊COVID-19女性病人70例,年龄22~39岁,排除CT无异常表现的轻型病人。其中,30例病人处于妊娠期(妊娠组),平均年龄(29.4±4.7)岁,余40例病人为普通组,平均年龄(29.6±3.9)岁。记录全部病人的病灶特征、分布、累及肺叶、伴随征象等影像表现并进行AI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CT特征间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分析AI与放射科医生对不同CT征象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2组病人临床分型均为普通型。妊娠组无临床症状感染者(21例,70%)多于普通组(4例,10%),且发热及其他症状(胸闷、胸痛、乏力等)少于普通组病人(均P0.05)。妊娠组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普通组(均P0.05)。妊娠组CT分期多为早期,普通组多为进展期(P0.05)。2组病人CT特征比较,妊娠组单一磨玻璃密度影(GGO)更多,普通组多发GGO更多(均P0.05),其他影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与放射科医生对大部分CT征象诊断的一致性良好(均κ0.8),对外周区域和GGO病灶的诊断一致性一般(κ为0.41~0.80);对纤维条索的诊断一致性不佳(κ=0.268)。结论妊娠期COVID-19病人多无明显症状,其CT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与普通COVID-19病人存在一定差异。AI可作为诊断COVID-19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影像学征象及治疗前后动态变化。方法对21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观察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前后相关动态变化。结果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1磨玻璃密度影和肺实变密度影,也可为间质性病变、小结节等,主要沿支气管血管中心肺区和(或)胸膜下区分布。2病变以两肺散在分布为主,单侧分布以下肺分布显著。3发展规律:早期,多为肺内局灶性实变影;进展期,病变融合呈散在多发的实变影,肺门部融合多;恢复期,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是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分析以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不明原因性肺炎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对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初步诊断.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因不明原因肺炎住院的患者CT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CT片分析由两位观察者分别独立进行.临床资料利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肺炎最常见的CT表现为双侧周边磨玻璃密度影,多沿胸膜下分布及围绕肺门区分布.可见①磨玻璃密度影、肺泡渗出、斑片影及肺实变影;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结论: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不明原因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其胸部CT影像学特点对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其分为重症组(11例)及危重症组(7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线检查,其中2例行CT检查.结果 重症组11例,8例X线表现为双侧肺野中内带分布的、边缘模糊的小斑片和结节状阴影,3例X线表现为局灶性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其中1例胸部CT表现为右下肺大片实变影.危重症组7例,4例X线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密度阴影伴部分实变,其中1例出现胸颈部皮下气肿,1例胸部CT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沿支气管走行的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双下肺结节状实变病灶和胸腔积液;其他3例表现为双侧肺野内大范围实变影.结论 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包括重症患者肺内的结节样和斑片状阴影,危重患者肺内弥漫的支气管周围分布的磨玻璃密度灶和多灶性实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及HRCT评分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1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载量测定,并进行胸部CT扫描(含HRCT)检查,同时进行CT评分。观察CT表现及相应病毒载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①21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于发病第4天CT评分均值最高为5.9分,以磨玻璃密度及实变影为主,于发病第5天病毒载量最高为5.77copies/ml;②孕产妇及有基础疾病组入院初次病毒载量较无基础疾病组低(分别为3.76copies/ml和5.02copies/ml),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CT评分孕产妇及有基础疾病组高于无基础疾病组(分别为6.13分和3.38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动态观察10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中7例病毒转阴时间快于肺内病灶吸收时间,而3例年幼患者病毒转阴时间明显延长,肺内病灶吸收较快。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半定量评分与病毒载量无明显相关性。成年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病毒转阴时间快于肺内病灶的吸收时间,而儿童则相反。临床甲流相关性肺炎肺内病灶的吸收不等于病毒在体内完全消失,尤其是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胸部多层螺旋CT的表现特征.方法:50例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回顾分析其CT表现,将患者为分两组.结果:组1(28例)和组2(22例)的患者胸部薄层CT检查均为异常.本病的影像学特征为:病变以累及双肺下叶为主,异常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病变(ground-glass opaci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CT表现.资料与方法 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行胸部螺旋CT扫描41(例/次),并对CT图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中病变位于双侧肺野28例(93.3%),单侧2例(6.7%).分布于肺野中央14例(46.7%,其中支气管周围分布11例),胸膜下11例(36.7%),弥漫分布5例(16.7%).累及中肺野24例(80%),下肺野30例(100%).病变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12例(40%),磨玻璃样密度影+实变影11例(36.7%),实变影2例(6.7%);实变影中9例(56.3%)有支气管气相.发生合并症(并发症)者6例,其中肺部继发感染4例,气胸2例.甲型H1N1流感较具特征性的肺部CT表现为:(1)病灶分布呈多发性、双侧性,以中、下肺野多见.(2)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部分伴有实变影,常伴有支气管气相,以胸膜下或支气管树周围分布为主.结论 CT对于甲型H1N1流感肺部病变的检出、病变范围及治疗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并能及时发现出现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12.
甲型H1N1流感是2009年在全球爆发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引起胸部异常者少见但病人症状较重.主要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影和实变影.胸部X线摄影和CT是常用检查手段.就2009年H1N1流感的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肺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型(3例)、中度型(5例)、重度型(7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3例行CT检查.结果 轻度型患者3例,X线表现为肺内局限性小片状阴影;中度型5例,X线表现为肺内片状阴影超过2个肺野,单侧病变1例,双侧病变4例;重度型(7例),X线表现为双侧肺野中内带分布的、边缘模糊的小斑片和结节状阴影,1例CT表现为左下肺大片状实变影,2例CT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沿支气管走行的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胸腔积液.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并发皮下气肿1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以片状影及磨玻璃密度阴影为主,可见间质病变,重型患者部分可进展为AR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资料。其中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19例,平均(15.9±5.6)岁,体重指数(BMI)平均19.3±4.2。危重症患者12例,平均(23.5±13.6)岁,BMI平均22.2±5.5。结果: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V刂⒆榛颊咄怀霰硐治粑?少数出现胸痛、紫绀及咳血痰。重症组有肺炎病灶17例,影像表现均为斑点片状影,两肺受累7例,累及全肺2例,急性肺损伤3例;危重症组患者均有肺炎病灶,斑点片状影4例,大片状阴影8例,双肺受累9例,累及全肺7例,超过2/3的患者发生重症肺炎、中重度低氧血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结论:发热、咳嗽及咳痰等仍然是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病例。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出现持续发热的同时,两肺见广泛磨玻璃密度影及大片状实变影,应警惕ARDS或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CT特征性表现,评价CT评分与临床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CT、发病时间及临床检验结果。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CT异常表现包括单发或多发磨玻璃影(GGO)或实变影,单肺或双肺受累,分布以胸膜下为主或肺中央为主。同时对COVID-19胸部CT表现进行半定量CT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CT评分与发病时间、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75例COVID-19首诊胸部CT正常者4例(5.33%),异常者71例(94.67%)。影像表现为多发GGO(26例,36.62%)、多发实变为主伴GGO(25例,35.21%)、多发GGO为主伴部分实变(12例,16.90%)、单发或散在GGO(8例,11.27%)。多数病人双肺受累(65例,91.55%),少数为单肺受累(6例,8.45%)。病变多位于胸膜下(66例,92.96%),少数位于肺内(5例,7.04%)。首诊CT评分与发病时间(rs=0.701,P<0.05)和CRP呈正相关(rs=0.522,P<0.05),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s=-0.303,P<0.05),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VID-19首诊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与淋巴细胞计数、CRP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对临床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比较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H7N9组)和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患者(H1N1组)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H7N9组基础疾病和进入ICU接受治疗的比例均高于H1N1组(χ2=3.111,P<0.05;χ2=3.599,P<0.05))。H7N9组发病初期伴有呼吸困难和气促、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均高于H1N1组(双侧P<0.001;χ2=3.111,P<0.05)。H7N9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死亡率均高于H1N1病毒感染组(χ2=7.219,P<0.01;双侧P<0.05)。两组流感患者主要病理表现为肺间质和实质损伤,其基本CT影像改变是肺内磨玻璃密度影和肺实变密度影。H7N9组患者胸腔积液和网格状密度增高表现多于H1N1组(双侧P<0.05)。结论:与H1N1组患者相比,H7N9组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进展更为迅猛、并发症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CT检查能客观反映二者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估,但仅凭CT影像资料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肺炎治疗前后影像变化,探讨其转归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炎患者临床及治疗前后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7例。结果:轻症12例,病变仅限于1个肺叶内,表现为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临床以流感样症状为主,治疗后9例完全吸收,3例基本吸收。重症6例,病变累及单侧2个或双侧2个肺叶的片状阴影,以肺实变为主,临床表现为重症肺炎,治疗后1例炎症基本吸收,2例部分肺叶病变基本吸收,部分肺叶病变吸收后残留间质增生及纤维化,另3例炎症吸收后残留间质增生及纤维化。危重症7例,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大片状实变影和/(或)磨玻璃密度影,临床表现为病情危重,治疗过程中3例病情存在反复,无明显吸收;4例治疗后炎症部分吸收并残留间质增生及纤维化。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以磨玻璃密度影及斑片状阴影为主,影像表现多样,治疗后轻症者多完全吸收,重症及危重症者多残留间质增生及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CT首诊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MSCT首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实验室检测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患者的首诊胸部MSCT影像资料.由3名副教授影像医师独立阅读并最终讨论达成一致.影像的异常表现包括实变、磨玻璃密度影、结节影,网格影.病变的分布包括单侧或双侧.病变部位按病变累及肺叶的解剖划分,同时评估胸腔积液单双侧及纵隔和肺门的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及胸膜异常.用自建半定量甲型H1N1病变评分表评价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影.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半定量磨玻璃样变和实变CT评分与患者的发热时间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胸部CT首诊为阳性,肺内见实变影3例、磨玻璃密度影3例、实变影+磨玻璃密度影12例.病变全部为双侧分布,并且主要为弥漫分布(14例),多灶病变均分布在中下叶(4例).2例患者首次胸部CT检查发现心脏增大,其中1例合并心包积液.5例胸腔积液患者中,2例为双侧,3例为单侧.2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胸膜增厚.半定量磨玻璃密度影CT评分有2例4.25分,1例3.75分,1例2.25分,1例1.75分,6例1.00分,2例0.75分,2例0.50分,4例0分.半定量实变影CT评分有1例4.25分,1例4.00分,1例3.75分,1例2.75分,3例1.25分,2例1.00分,2例0.75分,1例0.50分,3例0.25分,4例0分.半定量磨玻璃密度影CT评分与发热时间存在正相关性(r=0.776,P<0.01),半定量实变影CT评分与发热时间无相关性(r=0.322,P>0.01).结论 甲型H1N1患者胸部CT首诊表现多以双侧磨玻璃密度病变伴或不伴实变影为主,主要为弥漫分布.甲型H1N1肺炎在发病初期病程进展以磨玻璃密度影范围扩大为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对13例临床确诊的甲型H1N1患者的胸部X线和CT的影像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X线和螺旋CT影像征象主要表现为两肺的磨玻璃状与实变共存或磨玻璃状影,病变以两下肺及周围分布为主,实变的肺组织内可见支气管气像.13例中9例病变分布超过3个肺叶.2例显示边界不清的磨玻璃状小结节.2例在磨玻璃状病变中可见空腔.2例X线平片仅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的异常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于磨玻璃状密度、磨玻璃状密度与实变共存肺组织中可见明显的肺间质增厚.结论 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诊断有重要作用,HRCT是显示病变分布和肺间质改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阎文颖  张在人  张斌  尹永芳  王丹   《放射学实践》2010,25(9):969-973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S-OIV)动态胸部CT征象,探讨薄层CT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5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CT的完整影像资料,分别由两位从事胸部CT诊断医师评估胸部常规CT表现,包括病变形态、密度、分布范围等特点,并与薄层CT扫描比较其影像表现的动态变化,确定诊断意见。结果:56例甲型H1N1患者中,薄层CT与常规CT扫描均有异常所见,薄层CT对病灶细节的显示优于常规CT检查。本组病例早期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35例,病变进展期在磨玻璃影内出现类圆形或多发小片状实变24例,直接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大片状炎性实变者13例,出现肺不张3例,肺间质增生2例,胸膜病变41例。本组CT动态变化特点是早期小片状渗出的磨玻璃状改变,进展期向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和多发片状实变影过渡,最后常见有肺内病变范围减少,密度不均和肺间质性改变。结论:薄层CT可为鉴别具有甲型H1N1流感典型表现的患者与其它类型肺炎患者提供重要信息。薄层CT能反映甲型H1N1患者肺部病变的密度、形态和范围及其动态变化,对S-OIV的早期诊断和了解病变的全部影像动态变化过程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并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