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症患者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并于术后行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共93例,记录其术中、术后及IVF-ET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未孕组和妊娠组,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术后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术中EFI评分,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术中EFI评分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AMH水平和术中E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基本资料相似的情况下,术中EFI评分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因素,EFI评分越高,妊娠率越高。单用EF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95%CI:0.604~0.814),其预测妊娠结局的敏感度为0.867,特异度为0.521,其最佳阈值为5.5分。EFI评分和术后AMH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AUC为0.793(95%CI:0.626~0.833),其预测的敏感度为0.867,特异度为0.521。EFI评分单独预测和联合术后AMH值预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术中EFI评分可用于预测术后IVF-ET妊娠结局,当EFI评分>5.5分时,患者妊娠率明显增加,临床对于EFI评分较低的患者,IVF-ET助孕前要给予充分的评估并慎重选择促排卵方案及移植策略,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联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力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累积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0年3月因EMS在本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后转至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UI助孕的不孕患者103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未孕组(n=48)和妊娠组(n=55)。均腹腔镜手术后促排卵周期IUI助孕。收集一般资料,妊娠结局。测定术后AMH水平,行EFI评分。比较两组术后AMH水平和EFI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IUI累积妊娠率因素,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术后AMH水平和EFI评分对患者IUI累积妊娠率预测价值。结果:未孕组术后AMH(2.18±0.76ng/ml)和EFI评分(5.48±1.54分)均低于妊娠组(2.87±0.84ng/ml, 6.78±1.48分)(P0.05);EFI评分为7~10分患者累积妊娠率高于0~6分患者(P0.05);术后AMH水平和EFI评分与患者累积妊娠率呈正相关,且是影响累积妊娠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术后AMH联合EFI评分预测IUI累积妊娠率的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76.4%、95.8%、0.944。结论:术后AMH联合EFI评分可预测患者腹腔镜术后IUI妊娠结局,2项指标是影响患者腹腔镜术后IUI累积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抗苗勒管激素(AMH)预测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月12月在本院进行IVF-ET的402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IVF-ET术后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220例和未妊娠组182例。入院后检测血清维生素D、AMH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维生素D、AMH对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结果:未妊娠组血清维生素D、AMH均低于临床妊娠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维生素D、AMH预测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816,截断值分别为5.86ng/ml、15.10ng/ml,敏感度分别为93.2%、93.2%,特异度分别为54.2%、67.6%;血清维生素D联合AMH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3%、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低、AMH低、受精率低、年龄大均为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的因素(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育指数评分(EFI)对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因卵巢EMT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64例,术后行EFI评分并随访3年,分析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以及EFI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妊娠率与EFI评分呈正相关(P0.001)。术后EFI评分5分者术后6个月内妊娠率最高为39.4%。EF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 0.716~0.935,P0.001),EFI评分预测术后1年内妊娠的临界值是6.7分,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87.0%。结论:卵巢型EMT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与EFI评分呈正相关性,术后6个月为受孕最佳时机。若术后评分EFI≥6.7分可期待治疗,术后1年内自然妊娠率较高;若术后EFI评分6.7分,且术后1年内未自然妊娠建议行辅助生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生育指数(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探讨EFI评分对腹腔镜术后妊娠方式选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不孕患者的完整资料,共148例,电话随访其术后的妊娠情况。按EFI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计算不同分值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FI评分对EMs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36个月内EMs患者的自然妊娠率与EMs分期呈负相关(rs=-0.535,P0.001),且各期EMs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自然妊娠率均高于术后7~12个月、13~24个月及25~36个月。术后36个月EMs患者的自然妊娠率与EFI评分呈正相关(rs=0.617,P0.001),且EFI评分分别为9~10分、7~8分和5~6分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的妊娠率均高于其他时间段。EF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794~0.915,P0.001)。通过ROC曲线确定的EFI预测术后1年内自然妊娠的临界值为6.5分(约登指数最大),其预测的敏感度为73.42%,特异度为82.61%。结论:EFI评分与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自然妊娠率呈正相关,能够较好地预测EMs不孕患者术后1年内的自然妊娠。术后1年是妊娠的最佳时期,应积极试孕,把握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本院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并治疗的EMT合并不孕患者200例,术后EFI评分并利用患者可接受方式随访,记录术后妊娠情况,不同EFI分值患者不同时间段内累积妊娠率,利用受试工作者曲线(ROC)评价EFI对患者术后妊娠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分析108例,5年自然妊娠率82例(75.9%),自然累计妊娠率EFI 0~3分为25.0%、4分为46.2%、5分为62.5%、6分为77.8%、7~8分为86.7%、9~10分为92.6%。ROC曲线分析EFI预测术后12个月内自然妊娠的临界值为7.37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的可信区间0.565~0.972,P0.05),预测敏感度为54.5%,特异度为90.9%。结论:EFI可对EMT术后患者自然妊娠进行预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检测联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自然妊娠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0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后检测血清E_2、P水平,且进行EFI评分,另术后随访2年,观察其自然妊娠情况。对比自然妊娠成功者(成功组)与自然妊娠失败者(失败组)血清E_2、P水平及EFI分值,并绘制基于血清E_2、P水平及EFI分值预测自然妊娠成功率的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401例患者术后血清E_2平均(259.13±45.62) pmol/L,血清P平均(86.72±19.45) nmol/L,EFI总评分平均(5.78±1.39)分;术后随访2年,401例患者中共有248例自然妊娠成功,自然妊娠成功率为61.85%(248/401);成功组血清E_2、P水平均低于失败组,EFI总评分高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E_2、血清P、EFI总评分及三项联合预测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成功的AUC分别为0.854、0.803、0.762、0.903,其灵敏度分别为94.76%、92.34%、91.53%、91.13%,特异度分别为93.46%、91.50%、90.85%、97.39%。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腹腔镜术后血清E_2或P水平低者、EFI评分高者自然妊娠成功率相对较高,血清E_2、P水平及EFI评分均可有效预测术后自然妊娠成功率,但三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血清抵抗素(Resistin)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内膜异位组)、合并不孕症患者47例(合并不孕组),健康女性53例(对照组)。对3组行EFI评分和血清Resistin检测,分析两指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内膜异位组和合并不孕组EFI评分依次降低、血清Resistin水平依次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EFI评分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4、0.727、0.792,血清Resistin 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0.845、0.736,两者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0.886、0.864、0.849),联合检测高于单项检测(P0.05),与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726),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0.861、0.867、0.847、0.879和0.864。结论:EFI评分联合血清Resistin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生育指数(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探讨EFI评分对腹腔镜术后妊娠方式选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不孕患者的完整资料,共148例,电话随访其术后的妊娠情况。按EFI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计算不同分值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FI评分对EMs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36个月内EMs患者的自然妊娠率与EMs分期呈负相关(rs=-0.535,P<0.001),且各期EMs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自然妊娠率均高于术后7~12个月、13~24个月及25~36个月。术后36个月EMs患者的自然妊娠率与EFI评分呈正相关(rs=0.617,P<0.001),且EFI评分分别为9~10分、7~8分和5~6分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的妊娠率均高于其他时间段。EF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794~0.915,P<0.001)。通过ROC曲线确定的EFI预测术后1年内自然妊娠的临界值为6.5分(约登指数最大),其预测的敏感度为73.42%,特异度为82.61%。结论:EFI评分与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自然妊娠率呈正相关,能够较好地预测EMs不孕患者术后1年内的自然妊娠。术后1年是妊娠的最佳时期,应积极试孕,把握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验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EFI)对术后妊娠的预测价值,以期提高术后妊娠率。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宫-腹腔镜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收集每位研究对象的临床信息和3年随访资料后,计算各时间点的累积妊娠率,根据术后是否妊娠分成两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再根据不同EFI评分分成EFI≤4分、4分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分型及厚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288例。分析子宫内膜分型、厚度和妊娠结局。结果:288例患者中,妊娠168例(58.3%),与非妊娠组比妊娠组年龄较小,子宫内膜A及B型比例较高,子宫内膜厚度也较高(均P0.05)。结论: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不仅可评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也有助于预测IVF-ET后的妊娠状况。  相似文献   

12.
吴艳  杨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4,(27):4454-445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生育指数(EFI)评分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宫腔镜手术患者生育能力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宫腔镜手术患者96例,全部患者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术中采集息肉旁浅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采用子宫内膜息肉生育指数(EFI)评分评估生育功能。结果:EFI评分8~10分组术后6、12、18个月妊娠率明显高于5~7分组和≤4分组术后相同时间段妊娠率,其中5~7分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4分组,不同EFI评分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12、18个月妊娠率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6个月,多发性息肉、息肉位于输卵管开口处和息肉直径≥2 cm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增高(P<0.05),且EFI评分明显高于单发性息肉、息肉位于子宫前、后、侧壁和息肉直径<1 cm及1~2 cm患者(P<0.05)。结论:EFI评分是评估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宫腔镜术后患者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与术后妊娠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在预测中重度(Ⅲ~Ⅳ期)内异症相关不孕术后非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内异症者60例,均行腹腔镜治疗.分析患者术后不同时期非ART妊娠率情况;随访2年,分析促排卵、EFI评分等与非ART妊娠率的相关性;绘制EFI的ROC曲线,判断其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2年,术后非ART总妊娠率为55.00%(33/66);术后半年、1年、2年的非ART妊娠率分别为36.67%(22/60)、15.00%(9/60)、3.33%(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23,P<0.01);非ART妊娠率与促排卵治疗、EFI评分有关(χ2值分别为10.09、27.81,均P<0.01);EF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其约登指数最大值、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5.9、72.41%(21/29)、30.00%(12/40).结论 EFI能较好的预测中重度内异症相关不孕术后非AR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等不同助孕方式患者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CNKI等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收集血清AMH用于预测接受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研究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通过合并诊断效应量,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进而综合评价AMH对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5篇,累计病例3 475例。AMH预测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14和0.661,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768,合并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900和2.848,合并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29和0.357,合并诊断比值比分别为21.334和9.403。SROC曲线显示,AMH预测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 8和0.822 1,Q指数分别为0.821 6和0.755 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H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与其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相近,可作为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但其敏感度较低,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187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分析妊娠结局与子宫内膜指标关系。结果: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A型内膜比例妊娠组(11.15±1.03mm, 75.3%)高于非妊娠组(6.87±1.00mm, 25.6%)(P0.05);妊娠率和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组最高,B型内膜组次之,C型内膜组最低(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预测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和0.776,截断值分别为11.00mm和A型,灵敏性分别为58.0%和75.3%,特异性分别为84.0%和58.1%。结论:阴道B超监测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对IVF-ET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前后多个因素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其术后妊娠的主要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47例EMs合并不孕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自然试孕157例,直接进入体外受精(IVF)助孕周期90例。最终未妊娠者105例,成功妊娠者142例。术后成功妊娠者和未妊娠者不孕年限、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孕类型、是否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和卵巢EMs异位囊肿病灶单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时间延长,自然妊娠率和IVF助孕妊娠率逐渐下降,趋势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FS分期、EFI评分与术后妊娠情况密切相关(P0.05),EFI评分高为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而r-AFS分期高为术后妊娠的危险性因素。结论:r-AFS分期、EFI评分和不孕年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类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手术探查及治疗,尽早根据相应指标评估病情,积极采取措施指导受孕,可显著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经阴道彩超对不孕症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动力学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IVF-ET技术助孕的112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阴道彩超于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与舒张期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根据随访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n=38)和未妊娠组(n=74),比较两组患者各超声检查参数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参数对患者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 妊娠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集中于≥9.6mm范围,内膜厚度均值水平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0,P<0.05),两组子宫内膜形态分型、子宫内膜容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患者子宫内膜下的S/D、PI、RI水平均低于未妊娠组,子宫内膜及内膜下的VI、FI、VFI水平均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2.026~3.340之间,P<0.05);不孕症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内膜下PI负相关(r=-0.189,P<0.05),与内膜下V I正相关(r=0.227,P<0.05),与子宫内膜形态分型及其余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S/D、PI、RI、V I、FI、V FI及内膜V I、FI、V FI并联预测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敏感性为86.84%,特异性为85.14%.结论 不孕症患者HCG注射日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S/D、PI、RI、VI、FI、VFI及内膜VI、FI、VFI可用于预测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冻融胚胎移植(FET)过程中,患者子宫内膜受体表达及内膜组织形态学对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助孕的不孕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于尿LH阳性的6~10天刮取子宫内膜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对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表皮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染色强度和染色分布进行半定量分析。随访IVF-ET、FET结局,分为IVF-ET妊娠组18例,IVF-ET非妊娠组26例,FET妊娠组14例,FET非妊娠组22例。结果:IVF-ET妊娠组和FET妊娠组的ER、PR、EGFR均比IVF-ET非妊娠组、FET非妊娠组积分值高(P<0.05)。IVF-ET妊娠组、FET妊娠组的分泌期比率比IVF-ET非妊娠组、FET非妊娠组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ER、PR、EG-FR表达影响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移植结局,可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在评价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的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72例,术后对其进行EFI评分,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了解不同EFI评分患者术后2年累计妊娠率。结果 72例患者术后2年累积妊娠率为31例(43.05%),EFI评分小于或等于5分、6分、7分、8分的术后2年累计妊娠率分别为0.00%、20.00%、63.63%、83.33%(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EFI 7分组与EFI 8分组比较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FSⅢ期与Ⅳ期的术后2年累积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EFI各项指标的COX回归分析表示双附件功能(LF)及不孕年限与术后妊娠有关。结论 EFI与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保守治疗后的妊娠率具有密切的关系,EFI评分对指导患者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免疫性不孕症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不孕因素将200例不孕症患者分为A组(输卵管因素)、B组(内分泌因素)、C组(子宫因素)、D组(免疫因素)。搜集4组的临床资料,对比血清AMH检测结果。另选取106例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根据血清AMH水平分为高AMH组、中AMH组、低AMH组,对比3组患者的年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A、B、C、D 4组的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的血清AMH水平显著高于另外3组(P0. 05),A、C、D组的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AMH组、中AMH组和低AMH组患者的Gn总量、MⅡ卵数、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取卵周期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高AMH组中,妊娠亚组与非妊娠亚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AMH组和低AMH组中,妊娠亚组平均年龄均显著低于非妊娠亚组(P0. 05)。不论是高AMH组,还是中AMH组或低AMH组,妊娠亚组和非妊娠亚组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IVF-ET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Gn总量、MⅡ卵数、优质胚胎数、可抑制胚胎数、累计妊娠率均呈正相关,与取卵周期数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血清AMH水平与免疫性不孕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内分泌性不孕有关。AMH水平可较好地预测IVF-ET的临床妊娠率,同时年龄也是影响IVF-ET助孕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