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CT特征性表现,评价CT评分与临床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CT、发病时间及临床检验结果。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CT异常表现包括单发或多发磨玻璃影(GGO)或实变影,单肺或双肺受累,分布以胸膜下为主或肺中央为主。同时对COVID-19胸部CT表现进行半定量CT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CT评分与发病时间、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75例COVID-19首诊胸部CT正常者4例(5.33%),异常者71例(94.67%)。影像表现为多发GGO(26例,36.62%)、多发实变为主伴GGO(25例,35.21%)、多发GGO为主伴部分实变(12例,16.90%)、单发或散在GGO(8例,11.27%)。多数病人双肺受累(65例,91.55%),少数为单肺受累(6例,8.45%)。病变多位于胸膜下(66例,92.96%),少数位于肺内(5例,7.04%)。首诊CT评分与发病时间(rs=0.701,P<0.05)和CRP呈正相关(rs=0.522,P<0.05),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s=-0.303,P<0.05),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VID-19首诊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与淋巴细胞计数、CRP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对临床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轻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临床特征和CT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普通型COVID-19病人(COVID-19组)[平均(36.44±14.68)岁]和20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病人(H1N1组)[平均(51.45±22.72)岁]的临床和CT影像特征,包括病变密度、直径、部位及受累肺叶,以及病变内部特征、肺外表现的发生率及数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或t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和CT影像特征的发生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不同特征的病灶数量。结果 COVID-19组病人首次CT检查时间较H1N1组短(分别为2.52±2.40、4.20±3.14 d,P0.05),平均年龄、体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H1N1组(均P0.05)。2组病人CT影像均以GGO或GGO伴实变影表现为主,COVID-19胸部CT显示肺内实变影发生率及数量均低于H1N1组(均P0.05),但外周混合磨玻璃影、直径为1~3 cm的病灶数量多于H1N1组(均P0.05)。2组病人其他临床及CT影像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普通型COVID-19和甲型轻症H1N1流感病人的发病年龄和发热温度有一定差异,普通型COVID-19的CT影像上更多见1~3 cm的病变,多见分布于肺野外周的混合GGO,实变影少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5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06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HRCT图像,对病灶分布、形态及周围受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6例COVID-19患者首次肺部HRCT均发现病灶,单侧肺分布11例(10.4%),双侧肺分布95例(89.6%);肺外周分布65例(61.3%),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41例(38.7%);1个病灶8例(7.5%),2个病灶5例(4.7%),多发病灶93例(87.8%);结节状病灶12例(11.3%),磨玻璃状病灶94例(88.7%),条索状病灶7例(6.6%),2种及以上形态共存病灶15例(14.2%);累及一个肺叶10例(9.4%),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96例(90.6%);纵隔淋巴结增大24例(22.6%)(>60岁患者19例,占79.2%),胸腔积液3例(2.8%),心包积液1例(0.9%),胸膜受累/增厚2例(1.9%)。>60岁患者多表现为多病灶,多形态,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累及多个肺叶,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 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HRCT检查能发现肺部病灶,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胸部HRCT扫描检查在NCP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及定量CT肺功能对COVID-19肺功能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且具有完整动态胸部HRCT资料的COVID-19患者,复查间隔时间48 h~14天。分析HRCT基本表现及CT-肺功能成像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均于发病3天内接受HRCT检查,病变检出率为100%。于发病5~7天复查CT,25例病变范围增大,3例病灶范围缩小,3例病灶范围同前;发病10~14天接受第2次复查,26例病变范围缩小,3例病灶范围增大;临床分型与CT肺功能值(PI)(r=-0.835,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胸部HRCT能清晰显示COVID-19疾病影像学变化,CT肺功能与COVID-19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并可评价COVID-19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2月17日确诊的189例COVID-19病人的临床及首诊CT影像资料,男91例,女98例,平均(46.5±16.6)岁。全部病人分为普通组(普通型,153例)和重症组(重型/危重型,36例)。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CT影像表现间的差异。结果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的男性占比(72.2%)、平均年龄[(55.9±15.4)岁]更高(均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以及头晕、头痛、全身酸痛、气促及高热的发生率也更高(均P0.05),白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异常的比率均高于普通组(均P0.05)。重症组病人全部表现为双肺受累,累及范围达10个肺段以上,人均病灶数量大于普通组(24.8±13.5∶12.3±8.8,P0.05)。重症组出现单纯实变影、胸膜下线的比例高于普通组(均P0.05)。结论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COVID-19病人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表现方面均存在差异,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性,有助于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对COVID-19病人进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对早期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与胸膜转移瘤(MPD)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两种疾病的首诊准确率。方法 选取72例行HRCT检查的胸膜病变患者(MPM组41例,MPD组31例),并通过病理学确诊。比较两组HRCT特征,分类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定量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MPD组血清癌胚抗原显著增高(P<0.05),两组间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PM组以胸膜单侧受累多见,胸膜增厚多呈弥漫、环形及肿块样,可伴胸膜钙化斑及叶间胸腔积液,增强扫描胸膜及淋巴结多呈均匀强化(P均<0.05),MPD组以胸膜双侧受累多见,胸膜增厚多呈局限性及结节样,胸膜钙化斑罕见,增强扫描胸膜及淋巴结多呈不均匀强化(P均<0.05)。结论 MPM组与MPD组在胸膜受累范围、胸膜增厚形态、胸膜钙化斑、淋巴结肿大及强化特征存在差异,HRCT有助于两种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妊娠期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并探讨人工智能(AI)在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CT影像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确诊COVID-19女性病人70例,年龄22~39岁,排除CT无异常表现的轻型病人。其中,30例病人处于妊娠期(妊娠组),平均年龄(29.4±4.7)岁,余40例病人为普通组,平均年龄(29.6±3.9)岁。记录全部病人的病灶特征、分布、累及肺叶、伴随征象等影像表现并进行AI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CT特征间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分析AI与放射科医生对不同CT征象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2组病人临床分型均为普通型。妊娠组无临床症状感染者(21例,70%)多于普通组(4例,10%),且发热及其他症状(胸闷、胸痛、乏力等)少于普通组病人(均P0.05)。妊娠组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普通组(均P0.05)。妊娠组CT分期多为早期,普通组多为进展期(P0.05)。2组病人CT特征比较,妊娠组单一磨玻璃密度影(GGO)更多,普通组多发GGO更多(均P0.05),其他影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与放射科医生对大部分CT征象诊断的一致性良好(均κ0.8),对外周区域和GGO病灶的诊断一致性一般(κ为0.41~0.80);对纤维条索的诊断一致性不佳(κ=0.268)。结论妊娠期COVID-19病人多无明显症状,其CT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与普通COVID-19病人存在一定差异。AI可作为诊断COVID-19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分期与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HRCT图像,HRCT图像分析内容包括:病灶分布、范围、形态、密度、实变、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等。结果 COVID-19胸部HRCT主要表现可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恢复期:1)早期双肺散在、多发斑片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密度影(GGO),以肺外周或胸膜下分布为主,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血管增粗穿行;2)进展期病灶范围融合增大,累及多个肺段、肺叶呈"反蝶翼"征,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少数出现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或小空洞;3)重症期:双肺弥漫GGO合并实变影,见支气管充气征,可至"白肺";4)恢复期病灶范围缩小,实变灶逐渐消失,部分残留纤维条索影。结论 COVID-19患者胸部HRCT具有特征性表现,其中以双肺外周、胸膜下散在磨玻璃影(GGO)最具特征,可进展至双肺实变或"白肺",治疗后病灶可吸收或残留条索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具备胸部CT及DR检查的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2~80岁,平均(51.2±15.1)岁。CT与DR检查间隔时间1~53 h,平均间隔(25.4±22.8)h。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DR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采用McNemar’s检验比较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并采用Bland-Altman检验或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数量、位置分布、形态等特征判断的一致性。结果 20例COVID-19病人中,CT共检出19例病人(107个病灶),DR检出17例(54个病灶)。CT对病人检出率为95%,DR为85%,2种检查的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种检查对病灶特征的分析显示,对双侧病变、肺野分布、弥漫性分布及形态的诊断一致性较好(均κ0.6)。对于多发病灶(≥5个),DR与CT对病灶数量判断一致性不佳。2例病人DR判断为阴性,病灶均为单发磨玻璃密度影,最长径分别为0.8 cm(≤1 cm)、1.9 cm(1~3 cm)。结论结合流行病史,胸部DR能够识别COVID-19病人。DR不易识别单发的小磨玻璃密度病灶,对多发病灶数量判断欠佳,及时行胸部CT检查可增加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以帮助诊断,评估疗效以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我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的影像资料,动态观察患者的早期、进展期和转归期胸部CT表现,并对病变分布、形态、密度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肺叶受累程度在三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初次就诊时):病变多位于外周或者胸膜下,以双侧肺受累多灶性磨玻璃影为主。进展期(入院4~6天):病变多以外周向中央进展,以双肺受累为主,病变形态多呈多叶多灶性,密度主要为磨玻璃影合并实变的混合型。转归期(入院≥10天):肺部病变范围均较前缩小,形态上仍以多叶多灶为主,实变明显减少,索条影明显增多。肺部病灶范围占全部肺叶比重进行评分显示各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中均无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胸部CT表现为分布多发、胸膜下多见,磨玻璃影、实变影为主,各期的病变分布、形态和密度会有不同变化,不同分期的肺部病变范围占肺叶比重评分有差异。CT能够帮助COVID-19的诊断、观察肺内病变的动态变化,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临床转归患者胸部CT的差异,以提高对COVID-19转归的影像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3月29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COVID-19病例库的42例COVID-19患者(临床分型为普通型)的胸部CT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17个月~86岁[(48.74±17.18)岁]。根据是否转为重症(重型或危重型)将患者分为未转为重症的A组(n=29)和转为重症的B组(n=13),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胸部CT表现,评价感染肺叶病灶分布,累及肺叶侧别、数目,感染肺叶病灶体积,密度(CT值)和感染肺叶病灶体积占比等资料的差异。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 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1.000)。B组患者的年龄高于A组[(65.62±11.24)岁对(41.17±13.66)岁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01)。B组患者感染肺叶数以及各肺叶感染体积占比、总感染体积占比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5~3.605,均P<0.05)。2组患者肺部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56,P=0.146),B组患者各肺叶感染体积及双肺总感染体积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1~3.254,均P<0.05);B组患者在各CT阈值范围内的肺部感染体积占比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5~3.578,均P<0.05)。胸部CT和人工智能病灶识别图的图像结果显示,病灶均以磨玻璃密度影、实变为主,双肺下叶感染较多,右肺中叶较少。 结论 转为重症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CT明显有别于未转为重症的患者。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可尽早评估有重症转归倾向的患者,有助于COVID-19重症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临床特点及胸部高分辨CT(HRCT)影像特征,提高放射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4例确诊COVID-19病人的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特点。男15例,女9例,年龄17~74岁。所有病例均行胸部HRCT检查,并由2位影像科高年资医师对其影像征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4例COVID病人中18例有临床呼吸道感染症状,2例有呼吸道以外症状,无症状者4例。白细胞计数增高6例(25%)、正常6例(25%)、减少12例(50%);淋巴细胞计数增高5例(21%)、减少19例(79%);中性粒细胞增高10例(42%)、正常9例(37%)、减少5例(21%);全部病人均有C反应蛋白升高(100%)。胸部HRCT表现以两肺外带及胸膜下弥漫性分布磨玻璃影(GGO)为主,可出现肺间质改变、支气管空气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铺路石征及“白肺”改变,少数病例有淋巴结肿大及少量胸腔积液。结论COVID-19病人胸部HRCT具有一定特征表现,结合临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流行病史,可以发挥临床早期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广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及首诊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3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的91例COVID-19患者,其中男39例、女52例,中位年龄50(33, 62)岁,分析9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HRCT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例,咳嗽57例,以干咳为主(39例)。首次HRCT有24例COVID-19患者呈阴性表现,67例HRCT有异常病灶,主要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影65例、病灶内合并血管束增粗64例、病灶邻近胸膜增厚50例、间质间隔增厚47例、斑片影42例。所有患者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灶分布:双肺弥漫分布的2例,多发57例,单肺叶出现8例;病灶主要分布于胸膜下46例,肺下叶分布为著39例,上叶为著7例,在肺内无明显分布特征的有13例。结论 广州地区COVID-19早期影像主要表现为多发磨玻璃影,以胸膜下及下肺野多见,多有肺间质间隔的增厚,广州地区COVID- 19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比例较高,部分确诊患者首次HRCT呈阴性表现,对于HRCT呈阴性的患者,应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初诊临床特征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0年1月20日至2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临床及核酸检测确诊的141例COVID-19患者,男77例,女64例,中位年龄49(9, 87)岁。分析14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41例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降低38例(26.95%)、淋巴细胞比率降低71例(50.35%)。141例COVID-19患者中发热(>37.5 ℃) 139例(98.58%)、咳嗽106例(75.18%)、头痛11例(7.80%)、咳痰41例(29.08%)、胸闷93例(65.96%)、呼吸道以外症状主要有腹泻等4例(2.84%)。141例COVID-19患者HRCT均有异常,52例(36.88%)胸部HRCT图像表现为磨玻璃影(GGO)和斑片影,以胸膜下分布为主;23例(16.31%)GGO合并局灶实变影;27例(19.15%)小片状模糊影;20例(14.18%)大片状实变影;48例(34.04%)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和血管穿行征;5例(3.55%)有空气支气管征象;7例(4.96%)小结节影;5例(3.55%)纤维化、网格影或条索影;7例(4.96%)双侧胸腔积液,4例(2.84%)纵隔或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HRCT影像表现多样,在COVID-19特定的流行病学背景下,应及时开展胸部HRCT扫描,对疾病做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点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非复阳患者与复阳患者的MSCT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收治的131例恢复期COVID-19患者的一般资料及MSCT图像,并将病例分为非复阳组 (93例)及复阳组(38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恢复期COVID-19患者男女比例为61:70,平均发病年龄(48.6±16.3)岁。非复阳组和复阳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48) vs. (16∶22),χ2=0.428,P=0.513],非复阳组较复阳组平均发病年龄大[(51.3±14.9) vs. (42.7±18.0),t=2.836,P=0.005]。恢复期COVID-19患者肺叶病灶受累情况如下:右肺下叶(143分)、左肺下叶(140分)、右肺上叶(93分)、右肺中叶(90 分)、左肺上叶舌段(84分)、左肺固有上叶(70分)。非复阳组总肺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及左肺下叶受累情况计分均高于复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患者病灶主要位于肺外带,其次弥漫分布。非复阳组病灶外带和中内带分布比例均低于复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1,P=0.035)。恢复期COVID-19患者MSCT主要征象为:磨玻璃样密度影(GGO)及索条状影,其次是GGO合并实变影,少数征象依次有钙化灶、小结节灶、树芽征、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大泡、胸膜增厚伴/不伴钙化、铺石路征、肺不张。其中支气管扩张均为柱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主要位于双肺下叶。两组病例MSCT征象出现率无显著差异(χ2=10.196,P=0.423),GGO与GGO合并实变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5)。两组病例支气管扩张位置、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VID-19恢复期MSCT表现有其特征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非复阳与复阳患者年龄及MSCT病灶的累及程度、分布范围均有差异,MSCT可以反映COVID-19的进展情况,对疾病的诊断、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2例经临床及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患儿的胸部HRCT表现。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个月~14岁,中位年龄4岁,5岁以下患儿14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观察肺部病变分布、形态、密度等特征及有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改变。结果 22例患儿中,3例(3/22)肺部CT正常,19例(19/22)肺部HRCT见病灶浸润,其中单侧肺病变7例,双侧肺病变12例。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6例,其中淡磨玻璃影4例、典型铺路石征磨玻璃影2例;4例呈肺实变改变,表现为局限性条索影、斑片状高密度影;6例表现为实变影与磨玻璃影共存,呈斑片状致密影夹杂周围磨玻璃影改变,其中1例呈右侧白肺表现;3例呈类支气管肺炎改变,表现为肺叶内散在点状或斑片状密度不均高密度影。下叶病灶较上叶为重,肺外后带较肺尖部、中央区多见。全部患儿均未见肺门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1例见叶间胸膜增厚。结论 儿童COVID-19的HRCT表现多样化,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但肺部CT表现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控干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类鼻疽胸部受累病人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及胸部CT特征,结合病人临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细菌培养证实为类鼻疽感染且胸部受累的病人67例,男61例,女6例,平均年龄(53.52±13.75)岁。根据病人出院时预后状态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及预后不良组(3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预后组间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及胸部CT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危险因素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入院时和入院1周时肾功能不良病人的占比较高,血红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较低;CT上出现结节和空洞的占比较高,病灶累及肺段及肺叶数较多(均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入院时及入院1周的肾功能不良,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减低,胸部CT上可见结节、空洞、病灶累及肺段及肺叶数是类鼻疽胸部受累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1周肾功能不良和累及肺段...  相似文献   

18.
薄层螺旋CT评价无临床症状人群肺老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薄层螺旋高分辨率CT(HRCT)评价无临床症状人群肺老化的各项影像学征象,分析其与被检查者年龄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薄层螺旋HRCT对106名无胸部疾病及临床症状者[分30~44岁(31例)、45~59岁(30例)和60岁以上(45例)3个年龄组]进行肺上中下野3个区域的高分辨CT扫描,观察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样改变、马赛克样灌注、肺叶密度梯度差异和胸膜肥厚5项征象,按照标准化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再应用SPSS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个年龄组中,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样改变和马赛克样灌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10、9.73和15.54,P值均〈0.01);而肺叶密度梯度和胸膜肥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6和3.24,P值均〉0.05)。根据各征象的评价标准计算出的积分值与研究对象的年龄呈高度正相关(r=0.709,P〈0.01)。结论无胸部疾病临床症状者HRCT可见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马赛克样灌注、肺叶密度梯度差异和胸膜肥厚等结构改变,这些改变随年龄增长而增加。HRCT是评价早期肺老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胸部CT可以评估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肺部受累严重程度。目的明确COVID-19病人从确诊到治愈的胸部CT表现的变化过程。材料与方法 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不同影像分型的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指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62例COVID-19患者的EAT指数、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验资料。依据患者的胸部CT表现,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资料和EAT指数,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探索EAT密度与实验室资料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其中12例患者最严重一次CT和末次CT的EAT指数差异。结果 年龄、EAT密度、CK-MB、PCT、CRP、N/L在普通组和重症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EAT密度与CK-MB和PCT呈正相关(Rs=0. 279,P 0. 05)。12例患者中最严重一次CT的EAT密度高于末次CT (t=4. 299,P 0. 05)。结论 重症组的COVID-19患者EAT密度较普通组更高,EAT密度与炎性指标相关。心肌损伤可能是COVID-19感染后全身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