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02-1403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ADE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甲强龙)治疗的40例患儿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的40例患儿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lgA)、免疫球蛋白E(lgE)、免疫球蛋白G(lgG)及免疫球蛋白M(l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意识障碍、发热、颈项强直)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可提高ADEM患儿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利于促进患儿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护理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肠梗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就诊的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肠梗阻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及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Ig A,Ig E,Ig G,Ig M免疫功能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免疫功能指标(Ig A除外)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发热、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及自主恢复排气时间、气体平面消失时间等肠道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肢体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播散性脊髓炎合并肠梗阻患儿应用中西医综合护理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特征。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40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消化道感染以及接种疫苗有关,发病年龄以3~12岁为主;临床分型中25例(62.5%)为脑型,15例(37.5%)为脑脊髓型。临床表现中以发热、肢体瘫痪、惊厥为主,其次是精神症状、头痛、意识障碍等;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患儿的白细胞、蛋白质、Ig G指数、OB阳性率等指标的异常率均较高。神经影像学检查表明患儿以白质病灶为主;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Ig G指数、白细胞个数、OB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症状较为明确,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并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悬吊训练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残疾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入选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悬吊训练,每周治疗5 d,共持续治疗4周。于入选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 经4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ED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39.5±11.5)分]、EDSS评分[(4.8±1.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悬吊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平衡运动功能,并降低其残疾水平,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研究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19.05%(P<0.05)。结论: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免疫反应程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王卫平 《华西医学》2010,(7):1264-1266
目的分析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42例,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治疗进行全面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5~14岁者11例(26.19%);15~40岁者20例(47.62%),感染后引起的23例(54.76%),无明显诱因占15例(35.71%);脑脊液23例(23/34,67.65%)异常;脑电图异常者27例(27/32,84.38%);CT检查阳性率26例(26/40,65.00%),MRI阳性率25例(25/28,89.29%);糖皮质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脑脊液、MRI和脑电图有重要诊断价值。急性期大剂量皮质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68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予甲强龙治疗,治疗组36例患儿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4.38%(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喉喘鸣、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脱髓鞘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中加入鼠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2017年住院治疗的急性脱髓鞘型GBS患儿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选择维生素B12、维生素B1、胞二磷胆碱、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肢体功能(Hughes评分)和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活动能力、语言、个性、情绪、精力等SF-36量表评分与肢体功能Hugh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脱髓鞘型GBS患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肌力与肢体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28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抗病毒、脱水及脑神经保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规范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体温恢复、皮疹消退及神经系统症候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8%,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总伤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并丙种球蛋白,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加快体温下降、皮疹消退及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确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13例患儿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儿留有肢体运动障碍后遗症,出院1年后回访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本病虽起病急,致残率高,但如果能对本病有充分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超短波联合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治疗对脊髓损伤术后功能恢复及与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有关的因子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SPGs)的影响。方法:42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4只:对照组(包括8只单纯损伤组和6只损伤后注射PBS溶液组)、ChABC组、ChABC联合超短波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后1d及1周、2周、3周、4周做BBB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分别于术后2周、4周检测脊髓组织中GFAP、CSPGs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结果:BBB评分比较:术后1周到4周,联合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0.05),而ChABC组仅在术后第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个治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FAP、CSPGs免疫组化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ChABC组和联合组的GFAP、CSPGs平均光密度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4周时,ChABC组和联合组的GFAP、CSPGs平均光密度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ABC联合超短波治疗能更好的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可在2周时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但作用不持久,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McKenzie疗法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颈椎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Mckenzie疗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出院时进行VAS评分、生理曲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评定,同时记录住院周期。结果:治疗1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生理曲度改善率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生理曲度改善率、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McKenzie疗法能有效促进颈椎病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0,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和联合组(n=30,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强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的咳嗽、喘憋、肺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接受维生素D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37例。研究(1)组接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2)组接受维生素D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25(OH)D3水平、CD3+、CD4+、NK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E)水平。结果 研究(2)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研究(1)组的72.97%(P<0.05)。治疗后,两组的25(OH)D3水平、CD3+、CD4+、NK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2)组高于研究(1)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gA、IgG、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2)组低于研究(1)组(P<0.05)。结论 维生素D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更有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观察组给予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后遗症状、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ESWT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20例。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ESWT组只接受ES-WT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电针和ESWT联合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行VAS疼痛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VAS加权值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更低于电针组及ESWT组(P<0.05);ESWT组在治疗后3月VAS改善优于电针组(P<0.05);ESWT组及联合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有升高;联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冲击波组治愈率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ESWT和电针对慢性足底筋膜炎均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朱建中  王百灵  王瑛  俞皎 《中国康复》2012,27(4):266-267
目的:探讨辅助生物反馈训练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康复效果。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6例,分为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组(联合组)及单用米氮平组(米氮平组)。2组均服用米氮平,联合组加用生物反馈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周末联合组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米氮平组(P<0.05),米氮平组在治疗第2周末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第6周末,2组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1)。联合组显效率较米氮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9%,84.37%)。结论:辅助生物反馈训练可加快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筋膜线理论为依据,本着解剖与功能的整体观,探讨冲击波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肱骨外上髁局部)进行冲击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经线理论(沿臂表浅线)进行冲击波治疗。每3天1次治疗,共治疗5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3、6个月对2组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及肱骨外上髁压痛阈值(PPT)评价。结果:治疗后1周、1、3、6个月,2组在VAS及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及DASH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在治疗后1周PPT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在治疗后1、3、6个月PPT明显提高(均P0.05),尤以观察组提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VAS、DASH评分及PPT较前轻度反弹,而观察组相对稳定。结论:以肌筋膜经线理论为依据,沿臂表浅线进行冲击波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肱骨外上髁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19.
贾品茹  张静  陆博  成慧 《中国康复》2022,37(5):289-292
目的:研究肩周肌群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肩袖损伤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肩周肌群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疗程为4周。2组在治疗前(T1)、治疗4周后(T2)、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T3)进行评估,评价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患侧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在T2和T3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T1时明显下降(均P<0.05),CMS及UCLA评分均较T1时明显提高(均P<0.05),前屈、外展、内外旋活动度均较T1时明显增加(均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CMS及UCLA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前屈、外展、内外旋活动度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T3随访时,研究组VAS评分较T2时明显下降(P<0.05),CMS及UCLA评分均较T2时明显提高(均P<0.05),前屈、外展、内外旋活动度均较T2时明显增加(均P<0.05),而对照组各项评分和肩关节ROM较T2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肩周肌群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肩袖损伤效果更好,而且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肌内效贴仍能够维持一定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