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十色抗体组合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特征,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微小残留病,并将检测结果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和PCR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本实验室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十色抗体组合方案.结果: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92例初...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微小残留病(MRD)水平与细胞遗传学分组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FC)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然后再根据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选择抗体组合,完成对117例M2病人的MRD监测.结果 将初次缓解AML-M2病人的微小残留病灶水平以5×10-4为界,在细胞遗传学预后较好组、预后中等组、预后较差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三组MRD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动态监测中比较了45例患者1年内不同遗传学分组MRD从10-3水平后上升到10-2水平的发生率:预后较好组33%,预后中等组32%,预后较差组50%.结论 MFC检测AML-M2病人MRD水平可用于评估治疗反应及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预测复发及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2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除外M3)患者128份标本,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微小残留病检测,CD45/SSC设门,选择2-4组四色抗体组合,从诱导化疗后第21天开始,每1-3个月监测一次。结果按照首次诱导治疗后第21天MRD水平将32例AML分为高(MRD〉1×10-2)、中(1×10-2〉MRD〉1×10-4)、低(MRD〈1×10-4)三组。高、中、低三组的2年复发率依次为83.3%、11.1%、0。其中MRD〉1×10-2组2年复发率最高,MRD〈1×10-4组预后好,两组的复发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与MRD动态监测两年结果显示,其中26例缓解,6例复发。6例形态学复发者均在MRD持续阳性4-6个月出现。形态学完全缓解时MRD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D〉1×10-2高度提示复发,MRD阳性比形态学复发出现早,连续监测MRD对个体化治疗和预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监测微小残留(MRD)水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复发预测及治疗指导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7例诱导化疗后形态学完全缓解的AML患者,在诱导化疗后和巩固治疗后,用FCM监测MRD水平。结果 17例MRD阳性的患者最终发生复发,其MRD阳性检测时间比形态学诊断时间平均提前5个月。诱导化疗后、巩固治疗后的MRD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临床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化疗后MRD阳性组的临床复发率低于巩固治疗后MRD阳性组,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CM连续监测MRD水平能够有效预测AML患者的复发,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细胞表型异常的流式细胞术以检测急性前体B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对35份precursor—B—ALL病人骨髓和19例正常对照骨髓应用BIOMED-1推荐的5种3色抗体组合(TdT/CD10/CD19,CD10/CD20/CD19,CD34/CD38/CD19,CD34/CD22/CD19和CD19/CD34/CD45)进行了流式免疫分型,以确定前体B细胞正常和异常抗原表型流式图形特征。在35例患者中初诊病人13例,完成诱导缓解后的病人15例,完成巩固治疗的患者7例。应用不同比例的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带有CD34/CD38/CD19阳性白血病细胞进行了系列稀释试验。结果显示:在正常对照组中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了3群CD19阳性细胞,代表了B细胞的3个连续成熟阶段。在precursor—B—ALL患者中这3群细胞消失,代之以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而这些白血病细胞的表型特征与正常B细胞不同。当病人获得完全缓解时,这3群细胞会重新出现,而且具有与正常CD19阳性细胞几乎相同的表型特征。用5组3色抗体组合检测病人时,初诊患者12/13(92.3%)可检出抗原表型异常,也即在0.01%的敏感性水平每个患者至少有1种抗体组合的异常。在本研究初诊病人中这些抗体组合的异常频率:CD10/cD20/CD19为8/13(61.5%);CD34/CD38/CD19为5/13(38.5%);CD10/TdT/CD19为4/13(30.8%):CD34/CD22/CD19为3/13(23.1%);CD34/CD45/CD19为2/13(15.4%)。刚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抗原表型异常的检出率为5/15(33.3%),其中初诊和缓解时同时检出异常者3/8(37.5%)。稀释试验表明,从1:1至1:400000的范围,流式细胞术检出与已知加入的CD34/CD38/CD19阳性白血病细胞数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0.80,P〈0.05)。结论:BIOMED—1协作组建议的基于细胞表型异常的流式细胞术用于precursor—B—ALL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在本研究中能较好地实现。在10^4个正常骨髓细胞中可以有效检出1个precursor—B-ALL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已诊断并坚持治疗的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集骨髓标本,应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三色流式细胞术(FCM)多参数分析技术的方法,进行MRD的检测并进行随访,随访期为1~5年.结果 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已停药25例,维持治疗15例.停药的25例患儿中,诱导缓解结束时有18例MRD阴性,7例由阴性转阳性.15例维持治疗患儿中,缓解时至今MRD阴性者为8例,缓解时阳性者为7例.结论 连续监测MRD对儿童急性白血病预测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26例急性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是区别于正常造血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的基础。为了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异常免疫表型特征,本研究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技术对1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异常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结果显示:约76%的患者可以检测到明确的异常抗原表达,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可分为以下四类:抗原跨系列表达、跨阶段表达、过度表达及缺失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39%、46%、21%和29%。约11%的患者仅发生了单一的表型异常,其余患者则可以检测到两类或更多的表型异常。结论:在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可以检测到明确的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可以有效检测微小残留病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CD123联合应用其它免疫标志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微小残留病(MRD)的作用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186例初诊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20例正常骨髓中与APL细胞表型相同的细胞所占比例,并应用以CD34/CD117/CD123/HLA-DR为主的4色抗体组合对172份标本进行MRD检测并与实时定量PCR结果相比较。172份标本包括19例连续随访APL患者的116份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和47例距初诊3个月至2年不等的非连续随访患者的56份骨髓标本,其中形态学完全缓解(CR)后117份,CR前55份标本。对18份标本同时加做抗体组合CD9/CD117/CD34/CD33检测。结果表明:初诊APL患者除高表达CD9、CD33、CD117和低表达CD34、HLA-DR外,CD123的阳性表达率为100%(30/30);正常骨髓中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和CD117+CD34-CD9+CD33+细胞在有核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0.066±0.012)%和(0.089±0·066)%,与APL患者相比相差4个对数级;随访期内,19例患者全部获得形态学CR,中位时间为4周(3-6周),13例FCM结果转阴的中位时间为7.5周(5-11周),11例PCR结果转阴的中位时间为8周(5-12周);形态学CR后随访的117份标本中41份FCM检测MRD呈阳性,8份标本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比例>5%,中位值为9.02%(5.26%-18.14%),33份标本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比例<5%,中位值为0·48%(0.02%-4.70%);CD117+CD34-细胞中CD123+HLA-DR-细胞的中位相对比例分别为86.77%(63.29%-92.62%)和63.59%(15.11%-98.36%);FCM与PCR同时检测MRD结果显示,FCM(+)标本中95.9%(93/97)PCR为阳性,FCM的假阳性率为4.1%(4/97),PCR的假阴性率为8.75%(7/93)。FCMMRD(-)标本中,92%(69/75)PCR阴性,8%(6/75)为PCR阳性。连续随访的116份标本和形态学CR后的117份标本显示,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比例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的mRNA水平基本一致,两者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0.824,P<0.001和r=0.754,P<0.001)。结论:应用CD34/CD117/CD123/HLA-DR为主的2组4色抗体组合检测APL患者中的MRD简单可行,可与PCR检测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9.
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t(8;21)(q22;q2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常规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R显带核型分析(MIC)进行分型,部分加用RT-PCR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结果①294例初治AML患者中,64例t(8;21)AML,占21.8%,在M2中高达54.7%.64例t(8;21)AML中M2占81.3%;②与对照组比较,t(8;21)AML高表达CD19和CD34,低表达CD33(P<0.001);③以20%阳性细胞作为阳性标准,CD19阳性率在AML为13.6%(294例中40例),t(8;21)AML为50%(64例中32例),显著高于无t(8;21)AML组的3.5%(230例中8例)(P<0.001);④在t(8;21)AML患者中,CD19+和(或)CD34+58例(90.6%)、CD19-和(或)CD34-6例(9.4%).结论t(8;21)AML特别是M2/t(8;21)高表达CD19与CD34,CD19与t(8;21)密切相关,CD19是预测t(8;21)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具有高度的精密性,测定数据可靠,既可分析单个细胞,也可区分群体细胞,利用白血病免疫表型标志与正常细胞的不同,通过多参数分析,可从以正常细胞中区分白血病细胞,具有快速、简便、定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为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手段,从而给白血病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FCM)是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检测急性髓细胞 白血病(AML)MRD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讨论了FCM 检测AML MRD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的方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结果淋巴细胞设门内各种造血前体细胞的参考值(1)CD34+总干祖细胞占0.16%±0.14 %,(2)髓系前体细胞CD34+/CD33+0.08%±0.06%、CD33+1.32%±1.28%、MPO+0 67%±0.88%,(3)淋巴系前体细胞CD45dim/CD19+0.75%±0.62%,CD45dim/CD10+0.45%±0.11%;CD45dim/CD7+0.24%±0.14%,CD45dim-/CD2+0.22%±0.13%.鉴别异常细胞的敏感度可达10-3,发现1例完全缓解期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髓系前体细胞有异常,3个月后临床证实复发.结论流式细胞术对正常人外周血中各系造血前体细胞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可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检出和早期诊断复发.  相似文献   

13.
王卉  陈曼 《临床荟萃》2021,36(10):889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覆盖率,已经成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重要的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方法选择的生物标记。然而,FCM检测AML患者MRD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介绍了FCM检测AML MRD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注意事项,并展望了新技术带来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和融合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确诊并完成RUNX1-RUNX1T1、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视黄酸受体(RAR)α和WT1基因检测的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AML患者。检测RUNX1-RUNX1T1、PML/RARα和WT1转录本水平,将RUNX1-RUNX1T1、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为0%看作融合基因阴性组,将RUNX1-RUNX1T1或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均不为0%看作融合基因阳性组。结果融合基因阴性组患者WT1转录本水平为0.096%(0.007%,1.990%),融合基因阳性组患者WT1转录本水平为1.420%(0.100%,60.340%),融合基因阴性组患者WT1转录本水平低于融合基因阳性组患者(P<0.05)。融合基因高表达组(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1%)患者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高于WT1转录本水平(P<0.05),融合基因低表达组(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1%)患者WT1转录本水平高于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P<0.05)。结论可联合检测融合基因和WT1,以此提高MRD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微小残留病变 (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正常人和 5 3例AML完全缓解 (CR)的患者为对象 ,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MRD ,并与传统的骨髓形态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预测各组患者发生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CR≤ 1年组为 10 0 %(8/ 8)和 4 2 .9% (3/ 7) ,1年 3年组为 5 0 % (1/ 2 )和 95 .6 % (2 2 / 2 3) ,对所有第 1次受检MRD为阳性随后确认为复发的患者 ,比骨髓象诊断复发平均提前 7个月。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 ,对患者创伤小 ,可比传统骨髓形态学更早提示复发 ,尤其是采取连续性定期监测、动态观察的方式 ,会进一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临床防止复发、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淋系抗原(LyLAML)表达者在预后及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对86例AML进行免疫分型,并以CD7、CD56、CD19为标志进行MRD检测。结果交叉表达现象在M5中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M2;CD7表达在Ly^+AML中最常见;首次化疗形态学完全缓解(cR)率Ly^+-AML病例低于L)r—AML病例;2年死亡率LytAML病例高于Ly^--AML病例;在MRD阳性检出率方面,CD7+AML组与Ly—AM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AML组与Ly^-AM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AML组与Ly^-AM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Ly^+AML与LY—AML有不同的临床特点,CD7’AML和CD56^+AML预后差;CD7、CD56可以作为MRD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 ALL预后的价值。 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复发率、5年无事件生存率。 结果:建立了正常骨髓细胞分布的分析模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18例MRD阳性患儿的白血病复发率为55. 6%(10/18)、15例MRD阴性患儿复发率为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44%和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 结论: 监测MRD对于B-ALL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APL完全缓解患者微小残留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利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方法检测同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完全缓解(CR)患者微小残留病变(MRD)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8例确诊为APL-CR1~5年的患者为对象,分别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FlowCytometry,FCM)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或骨髓中的MRD,平均跟踪随访36个月(15个月~70个月),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其在评估CR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种方法检测28例APL-CR患者,获相同结果的共22例,其中双阳性者17例(60.7%),双阴性者5例(17.9%),Kappa值为0.478,另有6例检测结果不一致(21.2%),其中4例RT-PCR检测阳性者FCM检测为阴性,2例RT-PCR检测阴性者FCM检测为可疑阳性。随访发现MRD双阳性组有2例临床证实复发,复发率为11.8%(2/17),而MRD单阳性组(6例)和MRD双阴性组(5例)无1例复发。结论检测APL-CR患者MRD,FCM和RT-PCR两种方法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MRD双阴性和单阴性组预后好,无复发;而MRD双阳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前两组,但特异性较低。按传统标准已达CR的患者,用先进的分子学方法仍可测出MRD为阳性,提示临床必须高度警惕,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Flow cytometric quantifica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 in acute leukemia (AL) represents an indispensable tool to guide modern therapeutic protocols toward a precision medicine approach, being a powerful predictor of the overall response to treatment. This review covers the most challenging aspects and developments of this method, aiming at supporting further its implement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s.

Area covered: Flow cytometric MRD is based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leukemia cells from their physiological counterparts by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phenotypes. Technical and standardization advances along the last decad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allowing flow cytometric MRD to consolidate its role in modern therapeutic protocols for ALs. However, gaps in sensitivity and data interpretation are still present together with the need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MRD-based clinical protocols. In this review, we critically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most relevant and representative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by accurate selection of the literature available in PubMed.

Expert commentary: Further research in flow cytometric MRD can bring this technology toward wider and consistent applications in multiple acute leukemia settings rendering this tool a future golden standard and providing clinicians with more reliable and accurate tools for clinical decision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D56在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在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45例非AML-M3 AML患者免疫表型,以CD56、CD19、CD117、CD34、CD33为标志,CD45设门MRD分析。结果 145例AML患者中CD56阳性37例,占25.52%,CD19阳性17例,占11.72%,分布在M1、M2、M4、M5。CD56或/和CD19阳性的AML患者共49例,其中CD56和CD19同时阳性5例,均为M2亚型。P170蛋白阳性36例,占24.83%,其表达率与CD56呈显著正相关(P<0.01)。48例AML患者在诱导治疗结束和维持治疗第14、32、56周作MRD检测。单纯CD56+组MRD阳性率93.55%,复发率77.41%,与单纯CD19+组(MRD阳性率25.00%,复发率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D56+CD19+组MRD阳性率100.00%,复发率80.00%,与单纯CD5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CD19+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56、CD19在非M3 AML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