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铜川地区1400例0~6岁儿童维生素A、E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的1400例0~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维生素A、E水平。分析不同年龄儿童的维生素A、E缺乏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儿童的维生素A、E水平。结果铜川地区1400例0~6岁儿童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29±0.08)mg/L,总体缺乏率为49.86%;0~6岁儿童维生素E平均水平为(9.87±2.85)mg/L,总体缺乏率为1.29%。相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浆维生素A、E水平差异显著(P<0.05)。>1~3岁男童的血浆维生素E水平低于>1~3岁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不容乐观,维生素E营养状况尚可,临床医生应加强0~6岁儿童维生素A的定期检测与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绵阳市0~14岁人群维生素D(VitD)营养状况。方法调查对象为2564例在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0~14岁人群,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 H )D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64例0~14岁人群25(OH)D为(30.63±12.78)ng/mL ,最低值为3.00 ng/mL ,最高值为70.00 ng/mL。VitD缺乏574例,占22.4%;VitD不足744例,占29.0%;VitD充足1246例,占48.6%。男性和女性的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VitD水平逐渐降低,VitD缺乏率逐渐升高。1~2岁为VitD水平峰值阶段。结论绵阳市0~14岁人群VitD水平较低,6岁以后VitD缺乏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应该定期进行VitD营养状况的调查,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充VitD。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E水平。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75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婴幼儿1~3岁481例,学龄前(3~6岁)儿童132例,青少年(6~16岁)137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平均水平分别为0.45±0.25 mg/L,27.27±11.38 ng/mL及9.18±5.75 mg/L。血清维生素A水平无年龄差异(χ2=1.002,P=0.606),血清25-(OH)D水平(χ2=6.843,P=0.033)与维生素E水平(χ2=14.922,P=0.001)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71,P<0.01),在各年龄组中均存在过量情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 血清25-(OH)D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00,P<0.01),其缺乏率和不足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 维生素E构成比无年龄差异(χ2=7.054,P=0.133),其在各年龄组缺乏率与不足率均较明显,其中学龄前组总体缺乏最为严重,达74.2%。结论 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提高对脂溶性维生素的监测、预防意识,增加富含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血清中25-OH-VD水平。结果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平均浓度为79.4±24.3nmol/L。1022例婴幼儿中,血清25-OH-VD充足组408例,占39.9%。缺乏组与不足组共610例,占59.7%。且0~1岁组和1~2岁组血清25-OH-VD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25-OH-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缺乏率高,其中以3~4岁幼儿血清25-OH-VD水平最低,且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5.
对0~3岁儿童3256例用酶联免疫法进行25-羟维生素D检测,检测试剂均由英国IDS公司提供,采用CB 701洗板机以及CB 371酶标仪,操作方法严格按照仪器以及试剂说明书进行,且室内质控结果均标为"在控"。结果 0~3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各个年龄组维生素D缺乏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维生素A、D、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道感染患儿1000例为研究对象,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380例为RRTI组,非RRTI患儿620例为非RRTI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维生素A、D、E水平、感染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分析RRTI患儿维生素A、D、E水平与血清CRP、Hb、WBC水平相关性。结果三组维生素A、D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维生素A、D水平低于非RRTI组、对照组(P0.05);三组血清CRP、Hb、WB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血清CRP、WBC水平高于非RRTI组、对照组,血清Hb水平低于非RRTI组、对照组(P0.05);RRTI组治疗后维生素A、D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CRP、WBC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H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RRTI患儿维生素A、D水平与其血清CRP、WBC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Hb呈正相关(P0.05)。结论 RRTI患儿中维生素A、D水平呈现异常下降状态,与血清CRP、WBC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Hb呈正相关,有助于判断病情程度,可采取适量补充维生素及膳食治疗措施,以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快捷、无创伤、准确度高、家长,患儿易接受的方法检测儿童锌营养情况,指导儿童保健。方法:抽样调查涿州地区0~14岁健康儿童1379名(除外急、慢性感染、胃肠、肝肾疾病),按年龄分成0~1岁、1~3岁、3~7岁、7~14岁,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纽,男769名,女610名分别采用化学方法及量子检测方法,查发锌。结果:两种方法一致,年龄组有差异(P〈0.01)1~7岁儿童缺锌比率最高。结论:量子检测法可方便、快捷、无创伤测发锌,是儿童保健新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矮小症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的变化规律,讨论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矮小症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常规体检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其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it-A)、25羟基维生素D2[25-hydroxy vitamin D2,25-(OH)VD2]、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VD3]、维生素E(Vitamin E,Vit-E)、滅生素K(Vitamin K,Vit-K)水平。结果:矮小症儿童的血清Vit-A、25-(OH)VD2和Vit-K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Vit-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血清25-(OH)VD3和25-(OH)VD水平的差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症儿童的血清Vit-E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1),矮小症与健康对照儿童之间的血清Vit-A、25-(OH)VD2、25-(OH)VD3、25-(OH)VD和Vit-K不足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矮小症分别与血清Vit-A、25-(OH)VD2和Vit-K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Vit-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25-(OH)VD3和25-(OH)VD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矮小症儿童与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600例体检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检测,了解三河市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正常体检的60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0例,女300例。按照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6组;按照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4组。比较各组儿童血清25-(OH)D和维生素D总体营养状况。结果600例儿童中,严重维生素D缺乏17例,维生素D缺乏53例,维生素D不足119例,维生素D充足411例,分别占总数的2.8%、8.8%、19.8%、68.5%,其中男性和女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和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岁、4~<5岁、5~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0~<1岁、1~<2岁、2~<3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秋季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春季、冬季儿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25-(OH)D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方法,用于评价儿童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以及诊断维生素D缺乏所导致的营养性佝偻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血清25(OH)D_3的水平状态,为0~6岁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门诊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常规体检的15 010例儿童,其中男7 905例,女7 105例,通过采集其指尖血进行血清25(OH)D_3检测。结果 (1)苏州地区15 010例0~6岁儿童血清25(OH)D_3均值为(35.83±13.23)μg/L,男、女童血清25(OH)D_3均值分别为(36.48±13.25)、(35.11±13.1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3、3~6、6~12、12~36、36~48、≥48个月年龄段儿童血清25(OH)D_3均值分别为(34.49±11.53)、(41.15±13.86)、(48.03±17.25)、(46.12±17.69)、(28.49±16.55)和(42.28±17.59)μg/L,除3~6个月年龄段儿童与≥48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2月检测的血清25(OH)D_3中除1、2、3月与11月,7月与8月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月份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维生素D水平判断标准分级,各月份血清25(OH)D_3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_330μg/L比例低于50%的月份为1、3、11月,比例在50%~60%为2、6、12月,比例在60%~70%为7、8、9月,比例70%的月份为4、5和10月。结论苏州地区学龄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下降明显,应加强宣教,关注该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南京市0~6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缺乏率,以期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0~6岁婴幼儿2 81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25-OHD浓度.结果 2 812例0~6岁婴幼儿中,血清25-OHD较为足够1 083例,占38.5%;相对缺乏1 332例,占47.4%;缺乏395例,占14.1%,后两者占总人数的61.5%.血清25-OHD以1~2岁组最高,0~1岁组其次,3~6岁组最低,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京市婴幼儿25-羟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其中以3~6岁幼儿25-OHD血清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新疆乌鲁木齐地区0~3岁超声波沿骨骼长轴的传播速度(SOS),监测骨骼强度。方法共检测420例0~3岁的乌鲁木齐地区健康婴儿,测定身高、体质量,并采用标准方法测定婴儿胫骨中段的SOS值。以Sunlight系统内提供的SOS值为参照标准。结果对测定出0~3岁的乌鲁木齐地区健康婴儿骨骼SOS的结果进行分析,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测定的婴儿骨骼SOS结果之间有差异。结论应用超声波测定能更加准确反映骨强度,使用方便,测量迅速并且准确灵敏,可反映骨骼发育的动态变化,适宜应用于儿童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0~3岁婴幼儿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为科学合理指导婴幼儿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1~6月来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检查的3 689例婴幼儿进行指尖末梢血25-(OH)D水平检测,并比较不同月龄及不同季度婴幼儿的25-(OH)D水平及缺乏率等。结果3 689例参与检测的婴幼儿25-(OH)D水平为(67.45±35.01)nmol/L,缺乏率为39.9%,不足率为28.9%,充足率为31.2%,缺乏、不足率合计为68.8%。0~2月婴幼儿25-(OH)D水平最高,2~6月其次,6~12、12~≤36月组依次降低,不同月龄婴幼儿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和女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2~6月两个月龄组婴幼儿在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缺乏、不足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7,P=0.000;χ2=29.211,P=0.000)。结论南通地区0~3岁婴幼儿25-(OH)D缺乏、不足率较高,尤其是6月龄以上婴幼儿。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We attempted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vitamin (Vit) A, D, and E in children aged 0–6 liv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as of Ganzi prefecture,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carry out physical examinations of these children and to prevent and cure four key diseases (Infantile diarrhea, nutritional anemia, rickets, and infantile pneumonia).MethodsSerum retinol and tocopherol levels were detecte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Serum levels of 25‐(OH)D were detect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 The poly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ge, season, altitude, and gender on Vit A, D, and E levels.ResultsVit A and D had the lowest mean serum levels before the age of 1 year and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deficiency rates. The lowest Vit E levels were seen in the Toddlerhood group. The rates of deficiency and insufficiency were the highest. Vit A, D, and 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easonal change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ummer than in any other season. Vit A and D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ltitude, and their levels were lowest above 4 km.ConclusionThe overall levels of Vit A, D, and E in children aged 0–6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as of Ganzi prefectu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plain''s are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分析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的方法,并进行性能分析评价以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并检测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 113例孕妇血清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参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进行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结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K1,线性范围分别为40~4 000 ng/mL、0.5~50μg/mL、2~200 ng/mL、5~250 ng/mL、0.1~10 ng/mL,检出限分别为2.50 ng/mL、0.10 ng/mL、0.40 ng/mL、1.00 ng/mL、0.02 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10.00 ng/mL、0.50 ng/mL、1.00 ng/mL、5.00 ng/mL、0.10 ng/mL,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均小于15%,回收率分别为91.25%~107.18%、90.00%~105.5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我国0~14岁儿童发育期间垂体形态学变化。方法 纳入1 400例0~14岁儿童,每岁各100例(男、女各50例);基于头颅3D-T1WI测量腺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垂体柄长度,计算其上下径/前后径比值和腺垂体体积,观察垂体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结果 随年龄增长,儿童腺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体积基本呈逐渐增大,而垂体柄长度呈减小趋势。男性与女性儿童腺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垂体体积及垂体柄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儿童腺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其体积均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r均>0.9,P均<0.001),垂体柄高度与年龄呈高度负相关(r>0.9,P<0.001)。结论 随年龄增长,0~14岁儿童腺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及其体积基本呈逐渐增大、而垂体柄长度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天津市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政策和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源自天津市发病报告监测体系中2015年首次因伤害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例资料。结果 2015年天津市共报告0~14岁儿童伤害33 751例,发生率为2 624.6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78:1,城乡比为1.33:1。伤害原因前5位的是跌倒(13 971例,占41.39%)、动物致伤(8 562例,占25.37%)、交通伤害(2 715例,占8.04%)、砸伤(1 479例,占4.38%)和利器割伤(1 432例,占4.24%)。轻、中、重度和死亡依次为24 947例(73.91%)、7 520例(22.28%)、1 196例(3.54%)和88例(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22,P0.001),且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和城市儿童是预防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而死亡分析中,男童和农村儿童是干预的重点人群。结论 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干预,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