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名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分为3组,分别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临床症状及TCSS评分均有所改善,各组间比较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铵治疗组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其余两组更显著,P 0. 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胞磷胆碱钠治疗DPN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14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各组均为48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 mg,tid),治疗组给予银杏叶片(19.2 mg,tid)联合甲钻胺片(0.5 mg,tid),依帕司他组采用依帕司他片(50 mg,tid)联合甲钴胺片(0.5 mg,tid)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及各组间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改善DPN的总有效率81.82%,明显优于对照组64.58%(P<0.05);正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均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孟娟  张敏  刘芹 《环球中医药》2013,(Z1):113-11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甲钴胺和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优于对照组的64%(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α-硫辛酸3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该80例患者全部为神经病变情况,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甲钴胺、依帕司他、α-硫辛酸3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α-硫辛酸3种药物联合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温阳养血散寒通络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均给予两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组西药依帕司他治疗,给予治疗组中医温阳养血散寒通络综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正中神经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清TNF-α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SCV、MCV均较依帕司他组快(P0.05),血清TNF-α水平较依帕司他组低(P0.05),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较依帕司他组的76.7%高(P0.05)。结论:温阳养血散寒通络综合疗法治疗DPN能够获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肌氨肽苷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血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9例DPN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肌氨肽苷和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DPN症状、体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红细胞AR活性及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AR活性显著下降,NO水平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2组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氨肽联合依帕司他能明显抑制红细胞AR活性,提高NO水平,明显改善DPN症状及体征,提高四肢感觉神经使导速度,且疗效优于甲钴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均为3周.结果: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弥可保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DP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弥可保加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应用弥可保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改变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治疗组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DPN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疗程2周,比较电生理学指标和有效率。结果:通过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MNCV和SNCV的改善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钴胺和α-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木丹颗粒口服,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四肢灼热、麻木、疼痛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使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改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9,(11):2354-2357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取木丹颗粒联合西药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82例DPN患者,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采取依帕司他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与观察组(n=41,采取木丹颗粒联合西药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治疗),对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NS评分、MNSI评分、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NS评分及MNS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 0. 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MCV、SCV及正中神经MCV及SCV明显提升,且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 0. 05);在安全性上,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使用依帕司他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银杏达莫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加显著。结论依帕司他联合银杏达莫治疗DPN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3.
尚靖智 《中医药研究》2012,(10):1208-1209
目的探讨消渴清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112例DPN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甲钴胺(弥可保)加消渴清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消渴清颗粒联合甲钴胺(弥可保)治疗DPN病人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45.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0.05,P<0.01),且治疗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活血液涂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痛性DP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研究组采用度洛西汀与甲钴胺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VAS评分、血清BDNF、IL-6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度洛西汀和甲钴胺治疗DPN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调节患者血清BDNF和IL-6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在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神经节苷脂及甲钴胺治疗,均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与神经节苷脂联用治疗DPN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和中药腿足浴治疗,治疗前后症状根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同时给予肌电图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联合依帕司他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2019-01-25),收集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联合依帕司他,对照组为依帕司他治疗DPN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RCT研究,共1 399例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RR=1.28,95%CI(1.20~1.36),P0.000 01];在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890-1891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应用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我院门诊就诊的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良好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依帕司他口服,同时服用木丹颗粒,对照组仅服用依帕司他,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症状综合积分(TSS)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临床症状及TS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消痹方穴位敷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对神经电生理影响。方法:将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32例)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组患者(33例)予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反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痹方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能有效改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和H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