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 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 PRISM Ⅲ)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78名危重患儿。在获得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 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 以及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在患儿进入PICU 24 h后进行评分, 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状态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构建死亡风险模型, 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 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和比较死亡风险模型、PEWS、PCIS和PRISM Ⅲ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 178例危重患儿中11例因资料严重缺失、住院未超过24 h被排除。共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果检验。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PICU收治的100例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与非VAP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VAP独立危险因素,建立VAP风险预测模型,并对该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26例(26.00%)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74例(74.00%)患儿未发生VA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d、GCS评分<8分、使用抑酸剂、使用激素、血清白蛋白<30g/L为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0.749~0.970),预测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97.30%,预测准确率为89.18%,表明模型总体准确率较高。结论 本研究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危险因素基础上,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拟合度和区分能力,且准确度较高,能为预测PICU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能否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以及ALB联合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病房195例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ALB,并记录其余各项生理及实验室指标。以进入研究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ALB水平、MED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脓毒症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有无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ALB及各评分系统对预后的判定能力。结果 195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为14.36%。死亡组患者年龄、MEDS、APACHEⅡ、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而ALB水平低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中感染部位中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基础疾病中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比例均较存活组高(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是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水平、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ALB联合ME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43、0.756、0.781、0.760及0.789。结论 (1)ALB水平是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ALB水平联合MEDS评分较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可更好地评估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变化率和血小板容积指数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Ⅲ)的相关性,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05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3例)患儿白细胞计数(WBC)、NLR、48 h NLR、NLR变化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PCIS、PRISMⅢ的差异;分析脓毒症患儿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与PCIS、PRISMⅢ分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水平及PRISMⅢ分数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CIS分数明显降低(P<0.05),而入院时两组WBC、NLR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NLR、NLR变化率、PCT与PCIS分数呈负相关(r=-0.308、-0.242、-0.262,P<0.05),MPV、PDW与PCIS分数无相关性(P>0.05),而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与PRISMⅢ分数呈正相关(r=0.193~0.346,P<0.05).各指标评价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依次为MPV、48 h NLR、PRISMⅢ、PCIS、PCT、PDW、NLR变化率.结论 MPV和48 h NLR可能是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变化在热射病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1年9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热射病患者163例,根据30 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n=131)和死亡组(n=32)。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心肌酶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热射病30 d死亡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心肌酶谱对热射病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联合预测模型的对比采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临床决策(DCA)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优劣。结果 死亡组患者肌钙蛋白Ⅰ(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I、CK-MB、AST、ALT和LDH均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和DCA曲线分析显示,TnI、CK-MB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三者的联合预测效能(AUC=0.873)优于TnI和CK-MB两者的联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小板参数对儿童脓毒症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7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12例和死亡组64例。记录患儿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计算MPV/PLT、PDW/PLT、MPV/PCT、PDW/PCT,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参数及其比值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LT、PCT均低于存活组,MPV、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1)。PLT、MPV、PCT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CT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最佳截断值为0.25%,敏感度为71.73%,特异度为87.47%。死亡组MPV/PLT、PDW/PLT、MPV/PCT、PDW/PCT均高于存活组(P0.01)。MPV/PCT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最佳截断值为37.68时,敏感度为75.46%,特异度为93.78%。结论 PLT、MPV、PCT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CT、MPV/PCT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和特异度较高,可以有效判断脓毒症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脓毒症患儿早期血乳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监护室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评定56例患儿严重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入监护室时、治疗24h血乳酸的变化,血乳酸与PRISM评分、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患儿分存活组37例(66.1%)、死亡组19例(33.9%);入监护室时死亡组血乳酸及PRISM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乳酸值与PRISM评分显著正相关(r=0.314,P<0.05)。治疗24h时存活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下降,分别为(2.3±0.6)mmol/L、13.4±3.2,死亡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升高,分别为(7.3±4.4)mmol/L、29.6±4.5,两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是判断脓毒症患儿的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方法之一,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白细胞计数(WBC)、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我院1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GRACE评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联合检测WBC、NT-proBNP与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WBC、NT-proBNP与GRACE评分较存活组均显著升高(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WBC、NT-proBNP与GRACE评分均是评估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WBC、NT-proBNP与GRACE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6、0. 70、0. 76,其诊断阈值分别为9. 65×109/L、865. 50 pg/ml、153分,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为0. 91,诊断阈值为0. 13。结论联合检测WBC、NT-proBNP与GRACE评分对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单独检测,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01—2018-08期间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入我院急诊科的患者149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83例)与死亡组(6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肌酐、PSI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血红蛋白、ALB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LB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其曲线下面积为0.711,与PSI评分联合后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793,曲线下面积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B是影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以提高PSI评分预测病死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28 d死亡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l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对其28 d死亡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重度TBI 6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病死组112例和存活组51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重度TBI患者28 d死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GCS评分和NLR联合GCS评分对中重度TBI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死组入院时NL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C反应蛋白高于存活组,血红蛋白低于存活组;急诊手术治疗、坠落伤、瞳孔对光反应双阴、中线移位>5 mm、环池受压所占比例以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高于存活组,GCS评分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10.36、中线移位>5 mm和环池受压是中重度TB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GCS评分9~12分是中重度TBI患者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GCS评分预测中重度TBI 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高于NLR、GCS评分单独预测中重度TBI 28 d死亡的AUC 0.745和0.827,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NLR>10.36、中线移位>5 mm和环池受压是中重度TB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GCS评分9~12分是中重度TBI患者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NLR联合GCS评分对中重度TBI患者28 d死亡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和儿童死亡风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室(ICU )的符合重症手足口诊断标准的424名患儿。收集小儿PCIS和PRISM评分系统的相关生理参数及结局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来评估评分系统对并发症和结局的分辨力。【结果】死亡组患儿总住院天数和住IC U天数明显少于存活组患儿,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死亡组患儿肺水肿和肺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采用PCIS和PRISM评分来评价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发现,死亡组PCIS评分要明显低于存活组(Z=-6.48,P =0.000),死亡组PRISM 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Z=-7.39,P =0.000),而且两评分系统存在相关性。PCIS和PRISM两评分系统分辨是否发生肺水肿、肺出血和死亡的AUC分别是0.74和0.78、0.82和0.87、0.83和0.87。【结论】PCIS、PRISM 均能够反映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重程度,且相关程度高。两评分系统对重症手足口病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者死亡的分辨力均到达可接受水平,且PRISM评分系统更优。  相似文献   

12.
马力  孙自国  沈华强 《临床急诊杂志》2020,21(3):222-226,231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Presepsin)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3期间我科收治的11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2例)和死亡组(4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确定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resepsin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Presepsi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为39.49%(47/119),平均年龄(58.26±15.28)岁,男65例(54.54%),女54例(45.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esepsin,Lac,PCT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Presepsin、PCT和Lac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8、0.491和0.456,P0.05)。Presepsin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0.858~0.969)最佳截断值为987.61 pg/mL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1.57%,特异度为88.61%。血清Presepsin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的AUC明显高于APACHEⅡ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332,P0.05)。结论:血清Presepsin升高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 d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指标即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中心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294例,根据患者入院即刻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计算SHR值。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60)和死亡组(n=134),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感染部位、入院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H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脓毒症非糖尿病组和脓毒症合并糖尿病组,比较SHR对两组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SHR、血糖、Hb Alc水平较高,呼吸机使用天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天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SHR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1.163、1.92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H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85,敏感度为36.3%,特异度为80.6%。在脓毒症非糖尿病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中,S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R高的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SHR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短期预后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儿童第三代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儿童器官障碍评分2(PELOD-2)、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SAE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82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儿的临床信息,依据住院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对SAE的死亡预测作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各评分方法校准度。结果82例SAE截至入院28 d,存活72例,死亡10例,病死率12.20%,死亡组GCS[7(3,12)分vs.12(8,14)分]、PCIS[76(64,82)分vs.82(78,88)分]评分低于存活组,PRISMⅢ[14(12,17)分vs.7(3,12)分]、PELOD-2[8(5,13)分vs.4(2,7)分],p-SOFA评分[11(5,12)分vs.6(3,9)分]高于存活组(P均<0.05)。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预测SAE预后的AUC分别为0.773(P=0.012,AUC>0.7),0.832(P=0.02,AUC>0.7),0.767(P=0.014,AUC>0.7),0.688(P=0.084,AUC<0.7),0.692(P=0.077,AUC<0.7);拟合优度检验示PCIS(χ^(2)=5.329,P=0.722),PRISMⅢ(χ^(2)=12.877,P=0.177)、PELOD-2(χ^(2)=8.487,P=0.205)、pSOFA(χ^(2)=9.048,P=0.338)、GCS(χ^(2)=3.78,P=0.848)。结论PCIS、PRISMⅢ和PELOD-2评分对儿童SAE预后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其中PCIS评分可以更为准确地对SAE预后预测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浆miR-127及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01—2019-06期间我院收治的ALI患者145例,根据ALI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91)和死亡组(n=54)。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标准将ALI患者分为低中危组(n=79)和高危组(n=6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浆miR-127及miR-155表达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miR-127及miR-155表达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预测ALI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浆miR-127(3.22±1.04 vs.1.05±0.46)及miR-155(2.46±0.75 vs.0.84±0.3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高危组血浆miR-127(3.04±0.95 vs.1.31±0.52)、miR-155(2.38±0.71 vs. 0.97±0.38)表达水平及死亡率(60.6%vs. 17.7%)均明显高于低中危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2.582,95%CI:1.674~4.105)、血浆miR-127(OR=3.306,95%CI:2.428~6.174)及miR-155(OR=2.804,95%CI:1.903~5.226)表达水平升高是AL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预测ALI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5、1.64、18.50分,3项联合预测ALI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0.922,95%CI:0.864~0.983)最大,其敏感度(93.7%)和特异度(87.4%)较好。结论:血浆miR-127及miR-155表达水平升高与ALI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是AL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预测ALI患者死亡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随访结果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记录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不同预后病人MEWS评分、GCS评分情况,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评价MEWS评分、GCS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死率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独立因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情况:生存34例,死亡9例;死亡组病人MEWS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而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经ROC分析可知,MEWS系统、GCS系统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2.2%、84.2%和78.1%、75.6%。MEWS评分、GCS评分是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EWS评分、GCS评分能有效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死率,可作为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8-12期间收住我院急诊科的12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8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3例)和死亡组(48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确定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urve,ROC)评估NLR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NLR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脓毒性休克患者总体病死率为39.66%(48/1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Lac、PCT、APACHE II评分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NLR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95%CI:0.698~0.871,P0.05),最佳截断值为20.01(敏感度66.67%、特异度83.56%;阳性预测值80.22%,阴性预测值71.49%,阳性似然比4.06,阴性似然比0.40)。NLR与APACHEⅡ评分呈中等强度相关(r=0.401,P0.01)。APACHE II评分≥20的患者NLR值明显高于APACHE II评分20组(19.41±6.93vs.14.53±5.58,P0.05)。结论:NLR增高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其与APACHEⅡ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脓毒性性休克患者的28d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儿科住院并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患儿116例作为真菌组,另选细菌性肺炎患儿102例、体检健康儿童105例分别作为细菌组和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CT、HBP、SAA水平,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按照预后不同将真菌感染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ROC曲线分析血清PCT、HBP、SAA水平对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真菌组、细菌组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真菌组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低于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患儿中生存组85例,死亡组31例。死亡组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CT、高HBP、高SAA水平,以及肠外静脉营养、使用免疫抑制剂、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低是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血清PCT、HBP、SAA水平预测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ROC曲线,其AUC分别为0.810、0.765、0.786,PCT、HBP、SAA 3项联合检测的AUC为0.908,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偏高,且对患儿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TACE)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6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TACE治疗的PHC患者的肿瘤组织,根据随访期间内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n=41)及复发组(n=25)。比较PHC患者行TACE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TSGF、GGT、VEGF水平变化;记录所有PHC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复发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HC患者TACE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TSGF、GGT、VEGF及三者联合检测对PHC患者TACE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TSGF、GGT、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术前甲胎蛋白>20 ng/mL、肿瘤直径>3 cm、肿瘤位置第二肝门旁及多发性肿瘤者较未复发组多,复发组TSGF、GGT、VEGF水平较未复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甲胎蛋白、TSGF、GGT、VEGF水平为影响PHC患者TACE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SGF、GGT、VEGF及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以三者联合最高。结论 TSGF、GGT及VEGF水平为影响PHC患者TACE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三者检测可增加对PHC患者TACE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某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1年内再入院情况将其分为未再入院组(n=164)和再入院组(n=32)。采用支气管哮喘患儿再入院风险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再入院危险因素,构建1年内再入院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率为16.33%。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重度、过敏性鼻炎病史、哮喘家族史、家庭主要成员吸烟是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哮喘控制水平高是保护因素(P<0.01或P<0.05)。再入院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77~0.955)。结论 构建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早识别支气管哮喘患儿再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