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黄连解毒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味苦参、栀子、甘草、连翘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解毒合剂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5∶55∶0.2);检测波长:282 nm;流速:1.0 mL/min;柱温:28℃。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在0.1614~0.807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0.7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解毒利湿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紫花地丁、川牛膝、黄柏、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Amethyst C_(18)-H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绿原酸在4.045~258.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40%,RSD=1.50%(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解毒利湿合剂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合剂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干膏、黄芩苷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法对黄连解毒合剂进行制备工艺的筛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每次加水8倍,第1次1小时,第2次0.5小时,醇沉浓度为55%。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蓝芪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R,S)-告依春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R,S)-告依春在0.0199~0.1194μg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95%,RSD%=0.97%(n=9)。结论:本方法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蓝芪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清血解毒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清血解毒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清血解毒合剂中的金银花、连翘、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黄芩苷在0.223-2.23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清血解毒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黄连复方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黄连复方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药味大黄、黄连、薄荷脑、冰片进行鉴别,并建立醋酸镁-甲醇显色法对其中主药大黄中的有效部位蒽醌类成分进行定量。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1,8-二羟基蒽醌在2.54-25.40ц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7.
8.
解毒退黄合剂是由茵陈、栀子、黄柏、虎杖等 6味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 ,利胆退黄之功效。用于各型黄疸型肝炎 ,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保证临床用药效果 ,本实验对解毒退黄合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1 仪器与材料TU - 12 0 1紫外分光光度计 ;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栀子甙对照品、大黄素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 ) ;试剂均为分析纯 ;解毒退黄合剂由沈阳市传染病院制剂室提供。2 定性鉴别黄柏的鉴别 取本品 2 5ml,蒸至近干 ,取出 ,放冷 ,加入2 5ml甲醇 ,密塞 ,加热…  相似文献   

9.
黄连解毒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吴洪元  姜晓群 《中成药》1998,20(11):1-3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工艺进行研究,认为采用黄连、黄柏共煎及黄芩栀子共煎的分煎法较好,并得出黄连、黄柏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90min;黄芩、栀子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150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加味玉屏风合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黄芪、防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2蒸发光散射器法测定加味玉屏风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加味玉屏风合剂中黄芪、防风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黄芪甲苷对照品在0.2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7%,RDS为1.34%。结论:该质控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以用于加味玉屏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解毒颗粒是由石膏、黄芩、桔梗、甘草等10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合理提取其有效成分,对保证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汉保  王玉玺 《中草药》1997,28(10):601-603
报道雷公藤叶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为合理地开发雷公藤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黄连解毒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高分子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黄连解毒提取物中3个有效部位的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口服凝胶的特点,对高分子凝胶辅料及制备工艺进行探索。结果:研制出了具有胃黏膜良好黏附性能的黄连解毒口服凝胶。结论:该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4.
冠心五号合剂由党参、芍药、丹参等六味中药组成,其功能为益气、养阴生津、安神,临床主治气津两伤所致的心悸、心律失常等。本方作为医院制剂长期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为了控制该制剂质量,采用TLC方法对其中的丹参酮ⅡA、麦冬、党参、等进行鉴别,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鉴别(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实验方法,为医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对本院制剂-疳积合剂中威灵仙、使君子,补血复明合剂中何首乌进行薄层鉴别,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动安口服液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疳积合剂中威灵仙和补血复明合剂中何首乌在薄层色谱上具有鉴别特征,斑点清晰无干扰,而使君子在薄层色谱中无清晰斑点,还有待研究;初步摸索出HPLC测定多动安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疳积合剂中威灵仙和补血复明合剂中何首乌的质量控制;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能精确反映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岩白菜素提取工艺制剂及质量标准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岩白菜素(Bergeninum,C14H1609),又称岩白菜内酯、矮茶素、佛手配质,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岩陀、鬼灯檠、落新妇、百两金、矮地茶等草药的有效成分,过去尚有岩白菜内酯、矮茶素、矮茶素Ⅰ号、虎耳草素、佛手配质、鬼灯檠素、开喉箭酸乙等异名犤1犦。岩白菜最早载于清《分类草药性》,中医和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吐血、便血、肠炎、白带、肿毒等,外用治疗疮毒、疥癣。岩白菜素有中等强度的止咳作用,其初提物对“咳、痰、喘、炎”四症作用明显,治疗气管炎有独到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为镇咳祛痰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犤…  相似文献   

17.
赵夏  张伟琦 《中医研究》1999,12(3):8-10
我院用抗六零一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5年疗效显著,现将其工艺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报导如下:制备工艺处方组成:金银花40g,连翘120g,黄芩40g,黄柏20g,板蓝根120g,大黄40g,大青叶120g,麦芽60g,共成1000ml。...  相似文献   

18.
黄连解毒片中黄连黄柏提取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罗生  徐德然 《中成药》2000,22(2):122-124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自片中黄连黄柏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季铵总碱的含量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以的主次因素为:B〉A〉D〉C(A为煎煮时间;B为煎煮次数;C为加水量;D为醇提用量)。最佳提取条件为:加倍水量,煎煮120min,共煎3次,干燥、粉碎,再用40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in,趁热过滤,回收乙醇 ,干燥即得。根据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19.
复方黄连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药材,制备复方黄连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黄连、当归做定性鉴别.结果:水提醇沉法能很好地提取复方黄连液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薄层色谱法可检测处方中的黄芪、黄连、当归.鉴别方法灵敏、专属.结论:本制剂工艺合理,建立的定性方法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通过粉碎、煎煮等工艺,将“补肺阿胶汤”改制成补肺止咳颗粒,并提出了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实验表明:该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本文建立的质量标准。准确、可靠,能够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