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针刺内关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程,对心肌组织肌酸激酶、丙二醛等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目的探讨针刺内关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内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大耳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内关组、针刺列缺组,每组8只.G6 805电针仪电针家兔内关穴、列缺穴各20 min.主要观察指标白兔心肌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变化.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针刺内关穴组白兔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0.69±0.15)mmol/g,(0.800±0.150)μkat/g]明显低于模型组[(1.67±0.27)mmol/g,(2.434±0.267)μkat/g](P<0.01).针刺列缺组白兔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合成、释放,从而减轻其对心肌细胞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是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的关键因素,由于NO在体内易与氧和血红蛋白等物质结合而迅速失活,不易准确定量测定。因此,测定NOS活性是深入研究N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目的:研究脑内不同类型NOS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5-05/12在山东省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8只,清洁级,体质量220~260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假手术组4只,脑缺血组24只。脑缺血组又分为缺血1h再灌注6h,12h,1d,3d,7d,14d6个时间点,其中每个时间点4只。方法: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内动脉插线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脑内不同类型NOS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甲苯胺蓝染色的两组神经细胞;②脑缺血组大鼠脑内神经元型NOS(neuronalNOS,nNOS)、内皮型NOS(endothelial NOS,eNOS)和诱导型NOS(inducible NOS,iNOS)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和分布。结果:①脑缺血组损伤区神经细胞出现核固缩、细胞碎片等,各时间点间细胞差异无显著性。②再灌注后6h脑内神经细胞即出现nNOS,eNOS和iNOS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脑组织神经元细胞不同类型NOS表达的区域一致,主要在皮质和纹状体区。脑内nNOS和iNOS于再灌注12h~7d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而eNOS于再灌注6h~3d保持较高水平,持续时间短,升高和降低时间均早于nNOS和iNOS;但3种NOS均于再灌注1d到达表达高峰。3种NOS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的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NOS高表达时间较早,持续时间短,而nNOS和iNOS高表达时间稍迟,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针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2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湘雅医学院完成。实验分组:将50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合谷组。实验干预:①假手术组:开胸、穿线、不结扎,观察实验过程120 min。②模型组:开胸、穿线20 min、结扎40 min,松扎再灌注60 min。③电针内关组:开胸、穿线,电针内关20 min后,结扎40 min,再灌注60 min,于再灌注开始时再次电针内关20 min。④电针神门组:处理同电针内关组,电针穴位为神门。⑤电针合谷组:处理同电针内关组,电针穴位为合谷。穴位定位与电针参数:穴位定位:内关穴位于大鼠腕横纹正中上5 mm处,神门穴位于大鼠腕横纹尺侧处,合谷穴位于大鼠第一、二掌骨之间中点处,针刺深度约5 mm,造模成功后分别针刺大鼠双侧上述3穴,直刺穿皮达筋间,捻转1 min后,接电子针疗仪,疏密波刺激(疏波30 Hz,密波100 Hz),以前肢出现轻微颤动为准,持续时间为20 min。实验结束后颈动脉取血5 mL,摘取心脏检测相关指标。实验评估: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和腺苷含量。②光学显微镜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三磷酸腺苷含量:假手术组最高,模型组最低。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高于模型组[(0.33±0.14),(0.074±0.021),(0.045±0.015)mg/L,P<0.01,P<0.05],电针合谷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血清中二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腺苷含量:假手术组最低,模型组最高,电针内关组低于模型组[(0.110±0.065),(0.20±0.10)mg/L;(0.160±0.055),(0.28±0.11)mg/L;(0.045±0.015),(0.11±0.039)mg/L;P<0.05,P<0.01],电针神门组、电针合谷组与电针内关组比较,二磷酸腺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一磷酸腺苷和腺苷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假手术组肌纤维整齐,肌丝及肌小节结构清晰可见,线粒体丰富,正常,未见水肿及空泡变;其次为电针内关组,可见肌纤维正常走向,少量线粒体空泡变,肌丝无明显坏死、溶解。模型组的心肌修复情况最差,表现为心肌肌丝溶解、坏死,肌丝走向紊乱,细胞核浓缩,染色质靠边,线粒体水肿,肌浆网扩张。电针神门组,可见部分标本心肌水肿,间质出血,其中1只可见心肌细胞部分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电针合谷组,部分标本可见心肌水肿,间质出血,其中2只可见心肌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电针内关穴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能量代谢,促进心肌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L-精氨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涛  张宜乾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10-8211,8216
目的:用幼兔体内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小剂量L-精氨酸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24只新西兰幼兔(3~4周龄)随机分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L-精氨酸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测定各组的心室血液动力学指标、血浆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心肌组织中总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eNOS(eNOS=总NOS-iNOS)活性。结果:L一精氨酸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力变化率(&;#177;dp/dt)、左心室舒张压(LVDt,)恢复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一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L-精氨酸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L-精氨酸组的血浆肌酸激酶和LDH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缺血/再灌注组、L-精氨酸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总NOS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L-精氨酸组eNOS高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4组iNO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小剂量L-精氨酸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未成熟心肌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提高eNOS活性实现的,而与iNOS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不仅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而且还是影响肾移植长期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探讨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在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1/2006-10有关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Kidney,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nitric oxide synthase,nitric oxide";中文检索词"肾脏,缺血再灌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性研究及综述文献。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8篇,选择14篇进行分析。结果: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比例失衡,表现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相对降低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相对增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来源的一氧化氮是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来源的一氧化氮是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损伤因子。结论: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比例失衡,其变化规律为药物干预一氧化氮合酶从而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家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即将恢复血流灌注时,实验组家兔自耳缘静脉注射脉络宁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缺血前、缺血后2 h、再灌注后1 h和4 h各自从术侧股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NO和NOS的含量;取胫前肌行电镜观察.结果:两组血清NO含量在缺血后2 h比缺血前均明显增高(P均<0.05),再灌注后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NOS活性在缺血后2 h比缺血前明显降低(P均<0.01),再灌注后比缺血后2 h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电镜观察可见再灌注后对照组组织损伤严重,而实验组较轻.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能抑制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NO的过量产生,提高NOS活性,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电针神门和合谷进行比较,以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电针内关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2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完成。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质量200~250g,购自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神门组及合谷组,每组10只。采用经典的冠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大鼠5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以模型组最高,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经电针治疗各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门组和内关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而合谷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内关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神门组和合谷组(P<0.01)。结论:①抑制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可能是电针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②内关与神门疗效的差异性提示手厥阴心包经和心之间有相对特异性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缺血-再灌注组(IR)和血预处理后血-再灌注组(IPC)。光镜下观察并行肾小管评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中不同灌注时间的3种NOS的变化。结果: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点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IPC组均低于IR组,而IPC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诱导型NOS在IR组中的表达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规律及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泰山医学院形态学研究室完成。①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暴露股动静脉但不阻断血运,术后4h取材;缺血组5只,缺血4h不恢复血运即取材;缺血再灌注组35只,阻断股动静脉4h后恢复血运,于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取材,每时点各5只。②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软骨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阳性细胞,染色成功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扫描记录。阳性细胞标记为红色荧光。③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软骨细胞数目,染色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数。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结果:纳入动物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f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分别为0,(1.20&;#177;0.40),(22.20&;#177;1.30),(33.00&;#177;1.58),(40.00&;#177;1.58),(33.80&;#177;1.30),(18.20&;#177;1.48),(11.20&;#177;1.67),(3.00&;#177;1.00)个/mm^2,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软骨细胞凋亡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分别为[(0.50&;#177;0.40),(1.20&;#177;0.45),(7.80&;#177;1.30),(12.60&;#177;1.14),(16.60&;#177;1.12),(17.80&;#177;1.30),(15.20&;#177;0.87),(13.60&;#177;0.89),(4.40&;#177;1.67)个/mm^2,P〈0.011。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数高度相关(r=0.716,P=0.046)。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参与了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可能是触发软骨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不同阶段肺、肝、肾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变化,探讨罗痛定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6只SD大鼠,按改良的四血管阻塞法建立脑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损伤组和罗痛定治疗组,后两组分别于再灌注2、6、12、24和48h处死大鼠,测定肺、肝、肾组织不同类型NOS活性。结果I/R损伤组总NOS(tNOS)活性于再灌注2、12和24h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尤以12h时上升最显著(P均〈0.01);2h时以结构型NOS(cNOS)活性上升为主(P均〈0.05);12h时以诱生型NOS(iNOS)活性上升为主(P均〈0.01),至24h仍较高(P均〈0.05),48h时基本接近假手术组水平。与I/R损伤组比较,罗痛定治疗组各组织cNOS活性在2h时上升更显著(P均〈0.05),iNOS在12h以后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在脑I/R损伤不同阶段肺、肝、肾组织中不同类型NOS活性不同,发挥作用不同;罗痛定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类型NOS活性减轻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幼兔体内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小剂量L-精氨酸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24只新西兰幼兔(3~4周龄)随机分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L-精氨酸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测定各组的心室血液动力学指标、血浆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心肌组织中总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eNOS(eNOS=总NOS-iNOS)活性。结果:L-精氨酸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力变化率(±dp/dt)、左心室舒张压(LVDP)恢复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0.05);L-精氨酸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0.05)。L-精氨酸组的血浆肌酸激酶和LDH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L-精氨酸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总NOS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精氨酸组eNOS高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0.05)。4组iNO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L-精氨酸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未成熟心肌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提高eNOS活性实现的,而与iNOS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12.
刘慧敏  夏中元  陈畅  王玲珑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81-83,F0003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6/11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学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6只,建立钳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0min,2,6,18,24h)组.各时相点6只,缺血再灌注(0min,2,6,18,24h)组,各时相点6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肾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分布,观察各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变化,同时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结果:纳入大鼠6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2h组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A)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加(0.221&;#177;0.028,0.009&;#177;0.023,P〈0.05),缺血再灌注18h达到高峰(0.326&;#177;0.030)。②缺血再灌注0min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A)比假手术组明显增加(0.172&;#177;0.024,0.075&;#177;0.036,P〈0.05);缺血再灌注6h达到高峰(0.278&;#177;0.014)。③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与血清肌酐、尿素氮之间呈正相关(r=0.612,0.728,P〈0.01)。④病理学检查显示肠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明显损伤。 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参与了远隔脏器-肾损伤/抗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红花黄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探讨红花黄素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①实验于2004—06/2005—02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教研室完成。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红花黄素组、地奥心血康组。②采用Langendofff创建的离体心脏灌流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以持续平衡的充有体积分数0.95O2+0.05CO2混合气体的KH液进行非循环逆行灌流。灌注数秒后心脏恢复跳动。稳定15min后停灌30min,再灌40min,给药组在停灌前10min以红花黄素(0.33g生药/mL)或地奥心血康灌注,直至再灌后40min。正常对照组离体心脏持续灌注K—H液90min。模型组离体心脏灌注.K—H液35min,全心缺血25min,再灌注30min。③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测定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相应试剂盒说明完成。④分别进行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32只。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模型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0.01)。②一氧化氮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地奥心血康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总一氧化氮合酶活力: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红花黄素组(P〈0.01),明显低于地奥心血康组(P〈0.05)。 结论:红花黄素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芪菖治瘫口服液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eoxide synthase.NOS)产生影响,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三动脉夹闭法造成大鼠脑缺血模型动物,同时用芪菖治瘫口服液、补阳还五汤、维生素E灌胃给药7d,1次/d。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菖治瘫口服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组及维生素E组。检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17.27&;#177;2.11)μmol/g与NOS含量(0.13&;#177;0.03)μmol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44.72&;#177;7.72)μmol/g(0.27&;#177;0.05)μmol.P&;lt;0.01];各给药组大鼠脑一氧化氮及NOS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手术对照组,而高于模型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芪菖治瘫口服液可明显增加脑内一氧化氮和NOS含量,改善脑组织内环境,进而保护脑组织和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 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 Ⅱ A高、低剂量治疗组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高、低剂量Tan Ⅱ A 3 d,每天1次.各组于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结果 Tan Ⅱ 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轻于低剂量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 Ⅱ 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均降低,高、低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n Ⅱ A可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可降低NOS、i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脑醒喷鼻剂由川芎和石菖蒲等中药组成,《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脑卒中入脑”之功效。目的:观察脑醒喷鼻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合酶变化的影响,并与经典西药尼莫地平相比较。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中医药大学医院的内科。对象: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脑醒喷鼻剂高剂量组(高剂组).脑醒喷鼻剂中剂量组(中剂组),脑醒喷鼻剂低剂量组(低剂组),尼莫地平腹腔注射组(尼莫地平组),生理盐水喷鼻剂组(生理盐水组),溶酶喷鼻剂组(溶酶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他6组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造模前3d及再灌注期间,脑醒喷鼻剂高、中、低剂组分别以含川芎嗪和石菖蒲生药5.4,2.7,1.08mg/(kg&;#183;d)和1.35,0.54,0.27g/(kg&;#183;d)的剂量滴鼻,3次/d;生理盐水组和溶酶组以生理盐水、溶酶喷鼻剂0.18mL/(kg&;#183;d)滴鼻,3次/d;尼莫地平组用尼莫地平注射液0.8mg/(kg&;#183;d)腹腔注射,2次/d;假手术组按常规饲养至实验取材。用比色法检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剂量脑醒喷鼻剂及其他组动物脑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②将不同剂量脑醒喷鼻剂组与尼莫地平组做比较。结果:造模时死亡8只动物.进入结果分析62只。①丙二醛含量;高剂组、尼莫地平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0.92&;#177;0.32),(0.87&;#177;0.39),(1.35&;#177;0.34)μmol/g,P&;lt;0.05],但高剂组和尼莫地平组间无差异。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剂组、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35.64&;#177;11.67),(33.88&;#177;7.15),(20.70&;#177;3.88)NU/mg,P&;lt;0.05],但高剂组和尼莫地平组间无差异。③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剂组、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4.64&;#177;1.22),(5.00&;#177;1.10),(3.08&;#177;1.12)mkat/g,P&;lt;0.05],但高剂组和尼莫地平组间无差异。④中、低剂组和溶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所升高,丙二醛含量有所降低,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差异。结论:脑醒喷鼻剂高剂量组能防止脑缺血缺氧所致的脂质过氧化,使丙二醛生成减少,清除自由基损害,并增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对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尼莫地平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芪菖治瘫口服液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产生影响,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三动脉夹闭法造成大鼠脑缺血模型动物,同时用芪菖治瘫口服液、补阳还五汤、维生素E灌胃给药7d,1次/d。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芪菖治瘫口服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补阳还五汤组及维生素E组。检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17.27±2.11)μmol/g与NOS含量(0.13±0.03)μmol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犤(44.72±7.72)μmol/g(0.27±0.05)μmol,P<0.01犦;各给药组大鼠脑一氧化氮及NOS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手术对照组,而高于模型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芪菖治瘫口服液可明显增加脑内一氧化氮和NOS含量,改善脑组织内环境,进而保护脑组织和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规律及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泰山医学院形态学研究室完成.①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暴露股动静脉但不阻断血运,术后4 h取材;缺血组5只,缺血4 h不恢复血运即取材;缺血再灌注组35只,阻断股动静脉4 h后恢复血运,于缺血再灌注2,4,8,24 h,3,7,14 d取材,每时点各5只.②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软骨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阳性细胞,染色成功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扫描记录.阳性细胞标记为红色荧光.③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软骨细胞数目,染色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数.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结果纳入动物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 h,3,7,14 d分别为0,(1.20±0.40),(22.20±1.30),(33.00±1.58),(40.00±1.58),(33.80±1.30),(18.20±1.48),(11.20±1.67),(3.00±1.00)个/mm2,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软骨细胞凋亡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 h,3,7,14 d分别为[(0.50±0.40),(1.20±0.45),(7.80±1.30),(12.60±1.14),(16.60±1.12),(17.80±1.30),(15.20±0.87),(13.60±0.89),(4.40±1.67)个/mm2,P<0.01].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数高度相关(r=0.716,P=0.046).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参与了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可能是触发软骨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规律及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泰山医学院形态学研究室完成。①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暴露股动静脉但不阻断血运,术后4h取材;缺血组5只,缺血4h不恢复血运即取材;缺血再灌注组35只,阻断股动静脉4h后恢复血运,于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取材,每时点各5只。②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软骨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阳性细胞,染色成功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扫描记录。阳性细胞标记为红色荧光。③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软骨细胞数目,染色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数。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结果:纳入动物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分别为0,(1.20±0.40),(22.20±1.30),(33.00±1.58),(40.00±1.58),(33.80±1.30),(18.20±1.48),(11.20±1.67),(3.00±1.00)个/mm2,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软骨细胞凋亡数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4,8,24h,3,7,14d分别为[(0.50±0.40),(1.20±0.45),(7.80±1.30),(12.60±1.14),(16.60±1.12),(17.80±1.30),(15.20±0.87),(13.60±0.89),(4.40±1.67)个/mm2,P<0.01]。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数高度相关(r=0.716,P=0.046)。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参与了软骨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可能是触发软骨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背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具有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保护血管内皮和脑组织的作用.目的观察电针水沟、内关、足三里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及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免疫学实验室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完成.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用双肾双夹法复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栓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入栓线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取水沟(唇裂鼻尖下1 mm正中处,向上斜刺1 mm)、双侧内关(前肢内侧,离腕关节约3 mm处的尺桡骨缝间,直刺1 mm)、双侧足三里(膝关节下侧,在腓骨小头下约5 mm处,直刺7 mm)水沟穴与右耳根部皮肤、内关与足三里接G6805电针治疗仪,连续波,频率120次/min,强度1 mA,留针30 min.缺血后即时治疗1次,再灌注后每12 h治疗1次.所有动物于再灌注后24h断头处死,取出脑组织,分离海马,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结果40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1]模型组明显高于电针治疗组{[(4.85±1.29)×1 000,(3.19±1.38)×1 000]拷贝,(t=2.77,P<0.05)};[2]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4.85±1.29)×1 000,(4.93±2.17)×10]拷贝,(t=97.38,P<0.01)};[3]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4.85±1.29)×1 000,(3.13±1.68)×10]拷贝,(t=11.81,P<0.01)}.结论电针可以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从而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有助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