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牙周病继发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21(1):54-55
近年来,恩施自治州牙周病发病率高,继发错牙合畸形有上升趋势。牙周病继发错牙合畸形既危害口腔健康,又影响患者美观。1998年以来,在我科正畸治疗的牙周病患者35例,对比治疗前后,牙周病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成人修复口腔正畸矫正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成年人的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成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78例成年患者采取修复前正畸治疗,分析成人患者正畸矫正治疗的难点及特点。结果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成年错胎畸形患者78例,其中I类错、Ⅱ类错牙合、Ⅲ类错构成比分别为29.5%、47.4%、23.0%。经正畸修复治疗后,除2例失败外,其余76例患者均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和咬殆功能,一年随访观察后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能使成年人错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更为美观的要求及更加完善的口腔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伽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前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53例患者的错黔畸形都得以矫治,修复体经1~2年随访,50例成功,3例失败。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台畸形及牙列缺损,能满足美容及功能要求,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80例正畸后修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畸后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先正畸、再修复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缺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80例患者的错畸形都得以矫治,修复体在功能、形态和美观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修复前正畸,为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修复体及牙列在功能和美观两方面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牙周炎患者常发生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和美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正畸方法矫正牙周炎患者的错[牙合]畸形,改善了咬合关系。清除胎创伤,并有利于维护牙周组织健康,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8例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移位的牙齿得到了复位,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咬合关系及外貌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牙周病经过正畸治疗可以恢复牙列外形,达到美观及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正畸治疗前后上前牙冠根比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成人错畸形患者30例(中切牙15例,侧切牙10例,尖牙5例)采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在治疗前后进行牙根吸收量、牙槽嵴吸收量、临床根长变化量和冠根比的测量与计算。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错畸形消失。治疗后患者的冠根比均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不同组别的根尖吸收量与牙槽嵴吸收量对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的根长都有明显缩短(P<0.05),同时不同组别的根长变化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人错畸形采用直丝弓正畸治疗可使得上前牙出现牙根吸收和牙槽嵴吸收现象,冠根比增大,根长缩短,但都在可接受的正常范围,提示临床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正畸的治疗理念和目标正悄然改变,随着计算机技术、自控机加工技术、各种成像手段在正畸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正畸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逐渐从二维平面向五维空间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理和矫治机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逐渐走向细胞、分子水平;跨学科合作试验成为正畸学基础研究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院1996~2005年临床正畸拔牙临床经验予以分析总结,以探讨临床最佳的拔牙选择方案。方法对813例正畸患者分别从拔牙和不拔牙(每两年作为一阶段进行统计),拔牙的牙位(常规、非常规拔牙模式),不同错类型(安氏分型)拔牙的情况作一分析,并对部分一直在随访的患者运用PAR指数对拔牙与不拔牙病例的矫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年间每年拔牙率在21.57%~25.00%,拔牙率低且波动小;拔牙牙位主要集中在第4牙位(第一前磨牙)、第5牙位(第二前磨牙),分别占到53.15%(101/190)和18.42%(35/190),常规拔牙(牙位4与5)占到了71.57%(136/190);安氏Ⅰ类拔牙率为22.43%(92/401),安氏Ⅱ类拔牙率最高,达26.58%(80/310),安氏Ⅲ类拔牙率最低,为17.64%(18/102);随访患者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PAR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近10年临床拔牙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且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前磨牙,安氏Ⅰ类拥挤前突和安氏Ⅱ类前突病例,临床必须拔牙的患者采用拔牙矫治,但是在临床矫治中应尽量少拔牙、不拔牙以缩短疗程,保持完整的牙列,维持正常的咀嚼功能和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MBTTM托槽系统矫正病例的支抗牙--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位置变化;比较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对治疗后牙齿的轴倾度、转矩度和扭转的影响;比较横腭杆(TPA)对矫正后上磨牙轴倾度、转矩度和扭转的影响.方法:对37例上颌后牙需最大支抗的患者应用MBTTM托槽系统进行矫正,其中19例应用一步滑动法,18例应用两步滑动法.所有的病例均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其中21例还使用了TPA;利用YM-2115三维测量仪和三维测量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进行测量和重叠测算,得出牙齿矫正后空间位置变化.结果:矫正后上第一磨牙平均前移(4.5±1.1)mm,伸长(1.5±0.9)mm;近中舌向扭转(3±7).(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间差异无显著性;TPA组和非TP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近中倾斜(6±4).(一步滑动法大于两步滑动法,差异有显著性);上磨牙平均发生(3±6).冠颊向转矩(一步、两步滑动法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MBTM托槽系统行拔牙矫治后,上磨牙出现冠颊向转矩、近中扭转和近中倾斜的趋势.矫治过程中,一步滑动法比两步滑动法更容易造成上磨牙的近中倾斜.TPA对抗磨牙扭转的作用较其它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牙合)矫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牙合)病例正畸矫治及治疗后复发的结构特征,以探讨两者在矫治机制及复发特点的差异.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门诊挑选出治疗后2年以上的高角组深覆(牙合)病例10例,低角组深覆殆病例9例.将两组病例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角组中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ANB)角、颌凸(NA-PA)角减小,后下面高/前下面高之比(Ar-Go/ANS-Me)增大,上下磨牙均升高;低角组仅表现为下颌磨牙升高.复查阶段高角组与低角组在覆殆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角组复查阶段覆(牙合)的变化主要与治疗中上切牙舌倾有关;低角组与治疗中磨牙的升高相关.结论:治疗后高角组下颌升支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潜力,从而维持下颌平面的倾斜度.覆殆的复发主要与牙齿因素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正畸临界病例采用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其硬组织的长期变化.方i主: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5位具有副高职称的医师对一批正畸病例进行拔牙或不拔牙或临界的判断,判断得到治疗资料完整的临界病例54例.追踪随访治疗结束至少2年病例,共获得21例,其中拔牙组8例,非拔牙组13例.对样本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头颅侧位片进行计算机定点测量.结果:拔牙组随访阶段骨骼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向上SNB、SNPg角增大,垂直向上MP/SN减小,ArGo/ANSMe增大;上切牙唇向回复,U1/PP、U1/NA、U1-AP增大(P<0.05),但覆盖无明显同复.非拔牙组随访阶段骨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下切牙舌向同复,L1/MP减小,且覆盖有所增大(P<0.05).两组对比,治疗前骨骼和牙齿指标中仅MP/SN、ArGo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上下切牙倾斜度及唇舌向位置(L1/NB、L1-NB、L1-AP、U1-AP、U1/L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仅非拔牙组的L1/MP明显大于拔牙组(P<0.05).结论:临界病例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在随访阶段前牙均表现出一定的回复趋势,从而使治疗对两组造成的差异逐渐缩小.但拔牙组表现出下颌骨逆时针旋转的骨性变化,从而覆盖保持稳定;非拔牙组下切牙少量舌向回复且无骨骼变化,覆盖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Frog磨牙远移器和经典Cetlin推磨牙向后两种方法治疗安氏Ⅱ类牙源性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错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病例,采用Frog磨牙远移器和Cetlin推磨牙向后各15例,结合X线头影测量,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前后两组平面OP-SN(o)的变化:Frog矫治器组减少0.38o,Cetlin矫治器组增加1.76o(P<0.01);②切牙突度U1-NA(mm)的变化:Cetlin矫治器组、Frog矫治器组分别增加2.16mm、0.94mm(P<0.05);③切牙距腭平面垂直高度U1-PP(mm)的变化:Cetlin矫治器组、Frog矫治器组分别为0.47mm、-0.7mm(P<0.01)。结论:Cetlin推磨牙向后法和Frog磨牙远移器在支抗控制方面均较好,远移磨牙的形式接近于整体移动。对前牙覆合浅的患者,Cetlin推磨牙向后法将更为有效;Frog磨牙远移器较为舒适,不依赖患者配合,是一种新的有效远移磨牙的矫治器。 相似文献
14.
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颌面硬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拔牙或不拔牙矫治对临界病例牙颌面硬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5位正畸专家临床判断出的33个临界病例为样本,在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上述病例治疗前后牙颌面硬组织的变化,再根据这33名患者实际接受的拔牙还是不拔牙、以及拔第一双尖牙还是拔第二双尖牙治疗进行分组.33例中有12例采用了不拔牙治疗,13例采用了拔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8例采用了拔4个第二双尖牙治疗.用头影测量学上常用的20项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临界病例拔牙组与临界病例不拔牙组在治疗前的牙颌面硬组织结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拔第一双尖牙组的前颅底平面-下牙槽座点角(SNB角)比拔第二双尖牙组的SNB角小(4.0±1.3)°(P<0.01);治疗后拔牙组与不拔牙组以及拔第一双尖牙组与拔第二双尖牙组之间的差别主要为牙位改变.结论:临界病例很难通过常规头影测量来区分是否需要拔牙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前牙矢状方向突度及倾斜度的变化,而颌骨位置关系及垂直方向上下颌、牙合、颅底平面角没有显著性差别;与拔第一双尖牙相比,拔第二双尖牙可以较好的保持上切牙的唇倾度不减小,且拔第二双尖牙对牙颌面结构的影响效果与不拔牙治疗相近,但拔第一双尖牙可以明显减小上下前牙的突度和倾斜度. 相似文献
15.
临界病例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颅颌面软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拔牙或不拔牙矫治对临界病例颌面部软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5位正畸专家临床判断出的33个临界病例为样本,在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上述病例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再根据这33名患者实际接受的拔牙还是不拔牙、以及拔第一双尖牙还是拔第二双尖牙治疗进行分组.33例中有12例采用了不拔牙治疗,13例采用了拔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8例采用了拔4个第二双尖牙治疗.用头影测量学上常用的15项软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临界病例拔牙组与临界病例不拔牙组在治疗前的软组织侧貌没有一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拔4个第一双尖牙组的患者颏部倾斜度(PosBs/FH)明显小于不拔牙组;而其软组织颌凸角(Ns-Sn-Pos)明显小于拔4个第二双尖牙组.治疗后拔4个第一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的软组织侧貌无一项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但拔4个第二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之间有6项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牙与非拔牙相比,软组织变化量最大的是:颏部倾斜度(PosBs/FH)、下唇突度(LL-SnPos)和软组织B点相对于审美平面的突度(Bs-EP).结论:虽然治疗前拔第二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的软组织侧貌比较接近,但治疗后拔第一双尖牙组与不拔牙组的侧貌更加趋于相同;与不拔牙组相比,拔牙矫治对软组织侧貌改变更多的是下唇及颏部,而不是上唇突度. 相似文献
16.
微型双皮质双偶支抗种植体夺牙齿移动中的支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型双皮质种植体双侧支抗对狗后牙近中移动的影响,评价微型双皮质双侧支抗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beagle犬5只,在一侧下颌第二前磨牙两牙根近抗力中心处植入微型双皮质双侧支抗种植体(实验侧),另一侧相对部位植入相同直径的微型单皮质支抗种植体(对照侧).对第四前磨牙施加100 g近远中方向力.实验侧用2根相同的钛镍螺旋弹簧双侧加载,对照侧用1根钛镍螺旋弹簧单侧加载.测量加载前、加载间隔2周时第一磨牙中央尖到第四前磨牙牙尖距离(M1-P4),尖牙牙尖到第一磨牙中央尖的距离(CA-M1),尖牙牙尖到种植体颊侧端距离(CA-IB).加载3个月后,测量种植体骨结合率(BIC).结果单皮质支抗种植体有1颗初期稳定性较差,在1周内松动脱落,5颗双皮质支抗种植体在整个加载过程中保持稳定.双皮质侧第四前磨牙近中位移为(3.92±0.22)mm,单皮质侧为(2.03±0.15)m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组织切片显示种植体骨界面未见炎性细胞,两组种植体骨结合相似.结论微型双皮质双侧支抗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双侧正畸支抗,在前移后牙时能提供双侧加载力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量28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以及牙齿位置的变化,分析正畸牙齿移动与角化龈宽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患者照片与模型进行匹配,通过测量牙冠长度而获得角化龈的宽度。在rapidform 2006上将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重叠,准确测量正畸移动前后牙齿(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的位置变化。统计牙齿压低伸长、内收与唇向移动、转矩变化与角化龈宽度的计量数据,分析其变化的关系。结果:对28例患者共213颗牙齿治疗前后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牙齿转矩角度的变化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有较强相关性(r=-0.47,P<0.001),并在多水平线性回归分析中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回归系数<0,P<0.001),同时,牙齿内收和压低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尖牙和前磨牙回归系数为负(尖牙回归系数=-0.35,前磨牙回归系数=-0.38,P<0.05)。结论:正畸过程中的牙齿移动对角化龈的宽度会造成影响,唇向正转矩的增加更有可能引起角化龈宽度的减小;牙齿内收和压低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切牙相对于尖牙和前磨牙,在牙齿移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角化龈宽度的变化。正畸过程中,应该对牙齿位置变化可能对角化龈宽度造成的影响进行预判,关注角化龈宽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曾患根尖周病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择42例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患者病例,比较不同处理组完成矫治时间的差异和不同组患牙根尖周病复发的情况。结果 四个不同时间组完成矫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加载时机组均可见根尖周病的复发,复发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伴根尖周病变的患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开始加载的时间并无统一标准,检查X线影像和患牙临床症状仍是重点,但患者自身因素也是应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9位中国正畸专家对108例正畸完成病例疗效的主观判断结果与牙牙合模型及头颅侧位片客观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筛选重要的客观测量项目,并建立主、客观判断的回归模型。方法:从全国6所正畸院校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治疗完成的2 383个病例中,随机抽取108个病例作为样本。将样本的治疗后牙牙合模型和头颅侧位片作为主、客观评价材料,由69位中国正畸专家对样本的疗效水平进行主观评价,通过治疗标准指数(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和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客观评分系统(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 objective grading system, ABO-OGS)两种方法对样本的牙牙合模型进行客观测量,采用自主研发的二维头影测量软件对样本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客观测量。以专家主观评价的均值作为因变量,客观测量结果作为自变量,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最高的牙牙合模型资料客观测量项目为ABO-OGS的牙合关系,相关系数为0.655(P<0.01),其次是PAR的覆盖,相关系数为0.525(P<0.01)。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最高的头颅侧位片客观测量项目为下切牙的唇倾度,相关系数为0.446(P<0.01),其次是下唇的突度,相关系数为0.43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中纳入回归方程的项目为ABO-OGS的排列、ABO-OGS的牙合关系、ABO-OGS的邻牙接触关系、L1/NB(°)、PAR的覆盖、SNB(°)、ABO OGS的牙合接触、U1/SN2(°)和PAR的中线,回归方程的R2为0.72。结论:本回归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69位中国正畸专家对108例正畸患者疗效水平的主观评价金标准,从而客观地评判中国正畸治疗的疗效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伴错牙合畸形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行牙周 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5名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并完成牙周 正畸治疗的AgP患者,回顾性评价初诊(T0)、正畸治疗前(T1)、正畸治疗完成后(T2)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后出血比率(percentage of sites with bleeding on probing,BOP%), 通过根尖片评价正畸前后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alveolar bone height,RBH)的变化及牙根吸收发生状况。结果: (1)在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前(T1)及正畸治疗完成后(T2),PD、BI、BOP%以及PD>3 mm位点的百分比均有显著降低(P<0.001)。(2)T0时全口RBH均值为68.37%±15.60%,牙周 正畸治疗后RBH为70.27%±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上切牙[T0为58.79%±16.71%,T2为65.54%(55.74%,78.13%)]、上尖牙[T0为77.62%(66.06%,87.17%),T2为79.57%(69.75%,86.52%)]及上磨牙[T0为74.30%(61.69%,84.45%),T2为76.76%(68.12%,85.09%)]在正畸治疗后RBH增高明显(P<0.05)。(3)正畸治疗后人均有23.94%±13.45%的牙发生牙根吸收,其中以下切牙及上切牙的发生率最高,总发生率分别为68.48%和65.31%。结论: 伴错牙合畸形的AgP患者,在规范的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不会引起牙周炎症加重或牙槽骨吸收;约2/3的上、下切牙可发生轻度的牙根吸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