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对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1 06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血清CA199和CEA并对预后进行随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和生存分析法分析血清CA199、CEA对肝脏转移和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清CEA和CA199分别对肝脏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筛选价值。CA199、CEA表达单阳或双阳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均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EA浓度阳性的死亡风险是阴性的1.50倍(HR=1.50,95%CI:0.89~1.83,P=0.020)。结论 血清CA199、CEA浓度升高是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且对结直肠癌的相关临床病理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7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83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23.50%(43/183)。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肠梗阻的存在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肠梗阻的存在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肠梗阻的存在是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多肽抗原19-9(CA19-9)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诊断的结直肠癌原发住院病例123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及CEA、CA19-9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病例进行随访,分析CEA、CA19-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的CEA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细胞学分级诊断(Dukes分期)C/D分期的CA19-9阳性率高于A/B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前CEA、CA19-9单项阳性和双阳性病例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分别P=0.022,P=0.002,P=0.008);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OR=2.524,95%CI=1.230~5.182,P=0.012)及血清CA19-9(OR=3.310,95%CI=1.371~7.991,P=0.008)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前血清CEA和CA19-9升高可预测预后不良,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及血清CA19-9可作为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病历系统,回顾收集2015年8月—2018年8月的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年(截至2021年8月),记录所有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随访3年间,120例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49例,复发转移率为4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活动程度、肿瘤直径大小、分化程度、肠壁侵袭层次、病理分级、切缘长度、术后化疗、术中输血情况、侵犯肠周程度及术前CEA水平的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间,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肠壁侵袭层次、术后化疗情况及术前CEA水平是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分化程度、肠壁侵袭层次、术后化疗情况及术前CEA水平独立影响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临床需加强对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针对性干预,以降低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是指在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前给予的旨在缩小病灶以利于手术切除,消灭微转移灶以改善预后的全身或局部化疗。90年代开展的几个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试验证明,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能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6.
李芹  李卉  陶苹  李卉  谭婧  李佳圆 《现代预防医学》2016,(14):2563-2567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及临床特征对不同生理阶段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1999年至2010年收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743例。根据绝经状态和年龄将患者划分为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3组,分析影响各组乳腺癌无病生存期(DFS)的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发现,高BMI(23.0~29.9 kg/m2)和低BMI(< 18.5 kg/m2)均能降低绝经后患者的DFS (HR高BMI = 2.60, 95%CI: 1.06~6.37;HR低BMI = 6.92, 95%CI: 1.93~24.81);三阴降低围绝经和绝经后患者的DFS (HR = 4.78, 95%CI: 1.06~21.58;HR = 2.64, 95%CI: 1.33~5.28);淋巴结转移数≥4个降低育龄患者的DFS(HR = 4.08, 95%CI: 1.52~10.97 )。结论 BMI及三阴对不同生理阶段乳腺癌预后均有影响,尤其是高低BMI均能降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示患者应保持适当体重,减少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伴肺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伴肺转移EOCRC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2015年来源于SEER*Stat数据库诊断为EOCRC伴肺转移的492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ox生存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选择预测因素,建立EOCRC伴肺转移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结果 492例EOCRC伴肺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中位年龄44岁。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黑色人种(OR=1.362,95%CI为1.036~1.789,P=0.027)、伴骨转移(OR=1.510,95%CI为1.142~1.997,P=0.004)、伴肝转移(OR=1.840,95%CI为1.338~2.532,P<0.001)、肿瘤直径>66 mm(OR=1.346,95%CI为1.057~1.713,P=0.016)、未进行化疗(OR=3.049,95%CI为2.141~4.343,P<0.001)、治疗前CEA高于正常水平(OR=1.510,95%CI为1.142~1.997,P=0.004)、NX期(O...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生存率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鄞州区2005年5月—2014年12月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寿命表法估算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HAART治疗HIV/AIDS病例327例,截至随访结束死亡24例,失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63±1.98)年。治疗1年、5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92%和9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治疗时年龄小(HR=1.053,95%CI:1.001~1.108)、异性性接触(HR=0.026,95%CI:0.003~0.253)和血液途径(HR=0.043,95%CI:0.006~0.309)感染、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HR=0.993, 95%CI:0.988~0.998)、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HR=0.028,95%CI:0.009~0.084)的HAART治疗HIV/AIDS病例死亡风险相对较低。结论 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率较高,开始治疗时年龄、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是HAART治疗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发病灶的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01-01-2020-12-30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且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的381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随访,主要观察指标为淋巴结转移和总生存期。采用χ2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Kaplan-Meier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381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6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10~85个月)。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OR=2.098,95%CI为1.073~4.103,P=0.030)和术前癌胚抗原(CEA)≥3.47μg/L(OR=3.024,95%CI为1.713~5.339,P<0.001)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3.165,95%CI为1.827~5.483,P<0.001)、肿瘤最大径≥2.25 cm(HR=2.081,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血常规指标LASSO回归预测远端胃癌患者肝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2月界首市人民医院11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发生肝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43例(转移组), 未发生肝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67例(非转移组)。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并检测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粒细胞计数、嗜碱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采用R语言4.1.0软件"grpreg"程序包, 建立Group 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最终筛选出预测远端胃癌患者肝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采用R语言3.5.3软件包和rms程序包制作列线图, 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精准度。结果转移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LR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转移组[(12.16 ± 1.62)× 109/L比(9.38 ± 2.64)× 109/...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锡市梁溪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确证后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2—2019年无锡市梁溪区新报告的HIV/AIDS,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HIV/AIDS 845例,89例(10.5%)因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4.17年(95%CI:13.73~14.61),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4%、89.9%、84.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诊断时年龄≥50岁(HR=2.60,95%CI:1.28~5.27),疾病状态为AIDS(HR=3.40,95%CI:2.01~5.76),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HR=2.50,95%CI:1.32~4.76),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R=34.92,95%CI:18.38~66.37),首次CD_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l(HR=2.65,95%CI:1.25~5.63)为HIV/AIDS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无锡市梁溪区HIV/AIDS诊断后平均生存时间较长,仍需进一步加大HIV主动筛查力度,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数据,探讨免疫细胞绝对计数对于肿瘤患者疾病监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结直肠癌和5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绝对计数与肿瘤病理结果、肿瘤分期的关系,以及动态变化表达结果。 结果(1)结直肠癌Ⅰ期到Ⅳ期患者术前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增加,其中仅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数目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结直肠癌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TNM分期间无显著性差异。(2)食管癌患者术前各TNM分期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未见显著差异(P>0.05);术后食管癌患者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在Ⅰ期和Ⅲ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表现为随TNM分期,淋巴细胞计数升高。(3)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具有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其数目越低的趋势,且伴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患者的术前T细胞数目增加,NK细胞数目降低,但仅CD3+CD8+T细胞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计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与否均无明显关系。(4)淋巴细胞计数的术前和术后动态分析显示,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目均表现为术后降低,随后逐渐增高趋势(P<0.05)。 结论结直肠癌与食管癌外周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转移与否间的临床表现不同;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因机体高肿瘤负荷及低分化肿瘤促进机体免疫反应性T细胞亚群增殖,而抑制NK细胞增生;手术创伤可导致肿瘤患者机体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一过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糖类抗原50(CA50)、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等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监测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5—11月,选取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25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结直肠癌肝转移者70例,结直肠癌无肝转移者5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健康检查者7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者、结直肠癌无肝转移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PIVKA-Ⅱ、CA50、AFP、CA19-9和CEA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健康组、无肝转移组和肝转移组PIVKA-Ⅱ、CA50、CA19-9和CEA的浓度均依次上升,其中肝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和对照组(P0.0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转移组AFP浓度与无肝转移组、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IVKA-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49~0.825),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界值为38.5 mAU/mL,敏感度为61.4%,特异度为85.5%,相比于CA50、CA19-9和CEA的检测,特异度有显著提高,敏感度稍低。PIVKA-Ⅱ、CA50、CA19-9和CEA联合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诊断价值显著高于PIVKAⅡ、CA50、CA19-9单独检测,灵敏度为81.4%,高于PIVKA-Ⅱ、CA19-9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0.0%,较CA50、CA19-9、CEA单独检测有显著提高。而AFP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95,诊断价值较低,故未纳入联合诊断。结论血清PIVKA-Ⅱ可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辅助诊断,与CA50、CA19-9、CEA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北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导出市北区管理的1992—2020年HIV/AIDS患者信息,对纳入研究的752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HIV/AIDS患者752例,其中死亡63例(8.38%);确证阳性后第1年、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85%、91.24%、88.30%;平均生存时间为(288.08±12.15)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确证时病程阶段处于AIDS(HR=2.02,95%CI:1.13~3.62)、未进行抗病毒治疗(HR=11.62,95%CI:5.66~23.85)是研究对象死亡的危险因素;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值为350~500/μL(HR=0.09,95%CI:0.06~0.66)、>500/μL(HR=0.09,95%CI:0.02~0.37)是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HIV/AIDS患者随访管理,特别是首次CD...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竹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收集大竹县2007-2019年艾滋病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随访、治疗等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概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 899例,629例死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21.7%),平均生存时间为9.05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男比女:HR=1.312,95%CI:1.086~1.584)、感染途径(同性传播比异性传播:HR=0.299,95%CI:0.111~0.806;注射毒品比异性传播:HR=1.716,95%CI:1.413~2.085;其他途径比异性传播:HR=2.215,95%CI:1.097~4.474)、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比初中及以上:HR=1.215,95%CI:1.023~1.443)、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200个/mm~3比100个/mm~3:HR=0.534,95%CI:0.424~0.672;200个/mm~3比100个/mm~3:HR=0.271,95%CI:0.226~0.325)、抗病毒治疗(接受比未接受:HR=0.262,95%CI:0.218~0.315)。结论基线CD4+淋巴细胞数、抗病毒治疗情况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重要因素,应及早进行艾滋病检测、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并应当重点关注注射吸毒感染且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盐城市2005-2015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盐城市2005-2015年HIV/AIDS的生存、死亡信息,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 结果 共有67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截止到研究结束时,有48例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7.16%。抗病毒治疗后患者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93、0.91、0.91、0.88和0.8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确诊HIV阳性时年龄25~<50岁组的死亡风险低于年龄≥50岁组(HR=0.350,95%CI:0.196~0.625,P<0.001),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200个/mm3组、≥200个/mm3组的病例死亡风险均降低(HR=0.447,95%CI:0.216~0.925,P=0.030;HR=0.286,95%CI:0.148~0.552,P<0.001)。 结论 首次确诊HIV阳性时的年龄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影响HIV/AIDS的生存时间,提示扩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徐州市确诊HIV/AIDS病例的生存状况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徐州市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应用Kaplan-Meier法描述比较不同亚组的生存曲线,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的影响因素风险比值(HR)。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现住址为徐州市的HIV/AIDS病例490例,男性占63.47%,女性占36.53%,病例平均生存时间(13.13±0.36)年;接受抗病毒治疗404例(82.45%);病例第1、5、1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82、0.73、0.70、0.66。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死亡风险低于男性(HR=0.564,95%CI:0.376~0.844);与异性传播相比,输血传播人群死亡风险较高(HR=1.877,95%CI:1.205~2.924);与基线CD4计数<200个/μL组相比,CD4计数≥350个/μL组(HR=0.329,95%CI:0.186~0.582)和200~349个/μL组(HR=0.352,95%CI:0.186~0.668)死亡风险较低;抗病毒治疗组死亡风险低于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89-2021年云南省报告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使用寿命表描述报告HIV/AIDS生存时间, Kaplan-Meier法拟合不同状态下的生存曲线,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云南省累计报告174 510例HIV/AIDS全死因死亡密度为4.23/100人年, 中位生存时间为20.00(95%CI:19.52~20.48)年, 1、10、20和30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90.75%、67.50%、47.93%和30.8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0~岁和15~岁的死亡风险是≥50岁的0.44(95%CI:0.34~0.56)倍和0.51(95%CI:0.50~0.52)倍;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为200~、350~和≥501个/μl的死亡风险分别是CD4计数为0~199个/μl的0.52(95%CI:0.50~0.53)倍、0.41(95%CI:0.40~0.42)倍和0.35(95%CI:0.34~0.36)倍;未抗病毒治疗者死亡风险是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方法纳入350例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病历资料,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NM分期与血清CEA、CA19-9的相关性。结果Ⅰ~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25.00%、36.69%、50.78%和66.67%,血清CA19-9阳性率分别2.94%、10.07%、17.97%和53.33%,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均随结直肠癌TNM分期进展呈升高趋势(P0.05)。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CEA阳性(OR=1.790,95%CI:1.163~2.755)和CA19-9阳性(OR=3.476,95%CI:1.790~6.749)是结直肠癌临床分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EA和CA19-9指标阳性与结直肠癌TNM分期进展有关,血清CEA和CA19-9水平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进展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T淋巴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伴有远处转移灶不可切除的IV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1月-2016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25例Ⅳ期伴有远处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治疗组(9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随访其生存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病例资料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观察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通过SLN-T淋巴细胞治疗伴有远处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未行SLN-T淋巴细胞治疗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在28.5个月(16~41个月)的随访时间内,两组间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N-T淋巴细胞治疗组生存率为55.6%,大于未行生物治疗组的生存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化疗周期、分化程度、是否进行生物治疗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周期、分化程度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SLN-T淋巴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伴有远处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与未行SLN-T淋巴细胞治疗的患者比较,随访28.5个月(16~41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但SLN-T淋巴细胞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并显示有生存期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