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经移植肾穿刺活检确诊为FSGS的25例肾移植受者资料。根据FSGS患者预后分为好转组、未愈组和恶化组,分析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伴发病、发病时间、活检时间、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穿刺时24 h尿蛋白定量、穿刺时血清肌酐水平、硬化肾小球百分比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分析蛋白尿水平和肾功能不全程度与肾小球硬化程度的相关关系。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关联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多组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好转组、未愈组、恶化组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发病时间(肾移植术后至FSGS发病的时间)、活检时间(FSGS发病至移植肾活检时的时间)、基础免疫抑制方案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好转组、未愈组、恶化组患者穿刺时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144±47)、(232±103)、(410±208)μmol/L,硬化肾小球百分比分别为(0.24±0.19)%、(0.56±0.23)%、(0.49±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3和4.01,P均0.05)。25例肾移植术后FSGS患者尿蛋白定量与穿刺时血肌酐水平无明显相关(r=-0.019,P0.05);尿蛋白定量与肾小球硬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316,P0.05)。结论移植肾FSGS临床表现与原发FSGS相似,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移植后出现蛋白尿早期,应及时进行移植肾活检并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2.
血必净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必净对FSGS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的FSGS大鼠模型,分为血必净组、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第0、4、6、8周24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值,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SI)、肾小球细胞外基质与肾小球面积之比(ECM/G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VE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大鼠尿蛋白排泄减少,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VEGF的表达减少。结论:血必净可以抑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TGF-β1、VEGF的高表达,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FSGS大鼠模型采用左颈静脉插管单次注射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方法建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肾组织切片用PAS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底物掺入免疫荧光法、Western印迹法分别观察肾内tTG蛋白分布、原位活性和蛋白水平变化;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方法分析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FN)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病理呈典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病变,伴大量蛋白尿。对照组肾组织tTG蛋白表达较弱,分布于肾小球内;模型组肾组织tTG蛋白分布于肾小球硬化部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tTG蛋白水平比对照组增加2.61倍(P<0.05)。对照组肾组织tTG原位活性微弱;模型组肾小球tTG活性明显增强。模型组FN主要分布在肾小球,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73±0.57比2.50±1.00,P<0.05):并且LTG蛋白水平与F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5)。结论tTG可能通过交联细胞外基质蛋白,抵抗降解,参与FSGS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体旁路途径(alternative complement pathway)过度活化在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中的作用。方法(1)选取本院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50例为病例组,零点行肾穿刺活检的供肾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及尿液中的补体旁路途径活化起始B因子、正向调节P因子、负向调节H因子及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3a、C5a水平。(2)免疫组化法检测补体活化终末产物C5b-9、C4d及凝集素途径活化产物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肾活检组织的沉积;免疫荧光双染检测C5b-9与CD34(内皮细胞标志物)在小动脉内皮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的沉积。结果(1)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及尿液中补体B因子、P因子、C3a及C5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H因子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中补体P因子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s=0.465,P=0.001),而补体B因子、H因子、C3a、C5a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无明显相关性。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尿B因子/尿肌酐、尿P因子/尿肌酐、尿C3a/尿肌酐与血肌酐均呈正相关(rs=0.483,P<0.001;rs=0.352,P=0.012;rs=0.319,P=0.024),尿H因子/尿肌酐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均呈负相关(rs=-0.299,P=0.035;rs=-0.342,P=0.015),尿C5a/尿肌酐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rs=0.525,P<0.001;rs=0.496,P<0.001)。(3)免疫组化显示,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C5b-9沉积于小动脉壁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而正常对照组肾组织中未见沉积。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肾脏C5b-9沉积强度评分与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s=0.791,P<0.001;rs=0.345,P=0.014)。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可见C5b-9、CD34沉积于小动脉内皮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4)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血浆中B因子与C3a(r=0.331,P=0.022)、P因子与C5b-9评分(rs=0.300,P=0.034)均呈正相关;尿液中补体旁路途径活化B因子与C3a、C5a及C5b-9均呈正相关(rs=0.311,P=0.028;rs=0.465,P=0.001;rs=0.428,P=0.002),P因子与C3a、C5a也均呈正相关(rs=0.307,P=0.030;rs=0.442,P=0.001)。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患者免疫组化可见C4d沉积于小动脉及肾小球,而未见凝集素途径活化产物MBL沉积。结论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可能参与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的发生。恶性高血压肾硬化严重程度与补体旁路途径的活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新生小鼠足细胞损伤对肾小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小鼠中足细胞损伤对肾小球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于新生ICR小鼠出生后1 d注射嘌呤霉素(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并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出生后第24812306090天时肾重/体重尿蛋白血压及组织学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内肾母细胞瘤基因(WT-1)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1Ang-2)及其受体Tie-1Tie-2的表达水平。 结果 注射PA后,新生小鼠肾重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生后第2天(注射PA后1 d)时,肾小球足细胞出现足突广泛融合和微绒毛的脱落;第12天时,肾小球内CD31的表达明显下降,部分肾小球萎缩发育不良,肾皮质浅层小球成熟指数明显下降;第30天时,原先发育不良的肾小球逐渐被吸收;第60天时,剩余肾小球出现系膜区的扩张和小球节段性硬化。PA鼠在第30天时出现蛋白尿;第60天时血压显著增高。定量RT-PCR显示,第2天时肾皮质Ang-1表达明显上调,Flk-1及Tie-2明显下降。 结论 PA可以在早期损伤的新生ICR小鼠足细胞,改变VEGF血管生成素系统的表达,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发育不良及在后期产生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蛭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术后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FSGS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水蛭治疗组。分别于给药后4周、8周末动态观察实验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的变化;将肾脏病理切片进行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动物模型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电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Col-Ⅳ)、纤维黏连蛋白(F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水蛭能够改善FSGS模型大鼠的生化指标;各时间点,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CHOL、Scr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Alb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水蛭能够减轻FSGS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ol-Ⅳ、FN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水蛭可以减少FSGS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提升血清白蛋白,降低总胆固醇,改善肾功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2)水蛭能减轻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减少FSGS大鼠肾组织Col-Ⅳ、FN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减轻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阿霉素肾病(ADRN)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ADR)及治疗组(T)。其中ADR组和T组给予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 mg/kg构建ADRN模型大鼠,T组给予雷公藤甲素(200μg·kg~(-1)·d~(-1))干预8周。于2、4、6、8周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化指标及肾组织学改变,TUNEL法测足细胞凋亡,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球足细胞数,RT-PCR检测Synaptopodin、p53、Notch1 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测定Synaptopodin、Notch1、Hes1的蛋白表达。结果:(1)ADR组各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均高于N组,而足细胞计数显著降低,肾小球系膜区增宽,且系膜细胞增生,T组Scr、Cys C低于ADR组(P0.05),足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同时病理改变较其减轻。(2)8周末时ADR组Synaptopod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5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体积肿胀增大,凋亡足细胞数目比N组明显增多(P0.05);与ADR组相比,T组Synaptopodi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53 mRNA表达下降,凋亡足细胞数目较ADR组明显减少(P0.05)。(3)ADR组Notc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Hes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N组(P0.05),T组Notch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Hes 1蛋白的表达低于ADR组(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抑制ADRN的足细胞凋亡,其保护足细胞的作用可能与降低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移植肾复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效果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6例患者首次肾移植后出现大量蛋白尿或/和血肌酐(Cr)升高、并经移植肾活检确诊为FSGS,在不改变免疫抑制方案的情况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后1年移植肾的病理改变情况,测定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6例患者中,2例在血浆置换后1年接近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患者血浆置换后1年,移植肾的肾小球、肾间质、血管及免疫球蛋白病变的等级与血浆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浆置换后1年及5年的Cr水平与血浆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h尿蛋白定量与血浆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血浆置换能快速、有效地缓解移植肾复发性FSGS的病变程度和进程,其效果取决于FSGS诊断的及时性,如果已发展到肾小球硬化的程度,血浆置换亦无法将其逆转。  相似文献   

9.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单侧肾切除加1周后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的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分模型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设假手术组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术后第2、4、6周的尿蛋白及第6周的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内纤连蛋白(FN)、层黏蛋白(LN)在肾小球的沉积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和苯那普利治疗组比模型对照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下降,肾小球增生、硬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 ;免疫组化显示,模型对照组肾小球内FN和LN沉积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蛋白表达增高,全反式维甲酸和苯那普利治疗组则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5), 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同苯那普利一样,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小鼠模型.方法:12只6周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予普通及高脂饲料共喂养16周.每4周检测小鼠体重及尿蛋白量,于16周处死小鼠后检测两组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指数、尿蛋白量、血糖、血肌酐、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及肌酐清除率;光镜测量肾小球直径,电镜测量足突宽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观察肾组织nephrin、podocin、podoplanin、podocalyxin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指数、尿蛋白排泄、血三酰甘油、肌酐清除率、肾小球直径和足突宽度均增加,肾组织nephrin、podocin、podoplanin、podocalyxin mRNA 和蛋白均表达降低.血糖、血肌酐、血胆固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饮食喂养可成功造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 sclerosis,FSGS)模型大鼠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阐述其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部分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左肾摘除+阿霉素重复静脉注射方法建立FSGS模型。复方组分别予高中低剂量复方积雪草膏剂灌胃;对照组予苯那普利混悬液;于第8周末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血浆蛋白(Alb);留取右肾标本,光镜标本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裂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表达。结果:各复方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Scr、BUN、TC、TG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且与西药组疗效相似。RT-PCR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而各治疗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增加(P<0.05),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积雪草能通过上调模型大鼠肾小球内nephrin和podocin分子表达,减轻足细胞损伤,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黄素联合泼尼松干预下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尿蛋白定量变化、肾组织病理改变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改变, 探讨大黄素联合泼尼松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TR组)、阿霉素肾病组(ADR组)、激素治疗组[GC组、泼尼松12 mg/(kg·d)]、大黄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组[EMD组、大黄素100 mg/(kg·d)+泼尼松12 mg/(kg·d)]。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造模前1 d, 造模后第7、14、21、28天时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造模后28 d处死大鼠, 测血生化指标, 取肾组织观察肾脏病理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法和Brown-forsythe法。结果造模前1 d, 4组大鼠之间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差异(F=0.016, P>0.05);14 d时24 h尿蛋白定量:ADR组[(87.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网膜包肾术对单侧肾切除加两次注射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②肾小球硬化大鼠大网膜包肾术组、③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组,于第12周留取尿标本。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用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皮质Ⅲ型胶原基因表达mRNA表达。结果 大网膜包肾术组肾病理损伤减轻,肾皮质Ⅲ型胶原mRNA表达下调。结论 大网膜包肾术可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 A肾病(Ig AN)患者血清、尿液及肾组织microRNA-34a(miR-34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等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miR-34a作为反映Ig AN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可行性。方法:收集新发33例Ig A肾病患者血清、尿液及肾组织标本(Ig AN组),来自于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和尿液标本(健康对照组),来源于15例肾癌行肾脏切除的患者的癌旁正常肾组织(对照组),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行血清、尿液和肾组织miR-34a检测,比较两组间其表达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 AN组血清、尿液及肾组织miR-34a表达上调(P0.05)。Ig AN患者血清、尿液和肾组织miR-34a表达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e GFR负相关;血清miR-34a与肾小球硬化程度正相关;尿液miR-34a水平与新月体比例、血尿程度正相关;肾组织miR-34a水平与总胆固醇、LDL、肾小球硬化、Lee分级、肾间质纤维化及舒张压呈正相关关系,与血清白蛋白水平负相关。随访进展至透析患者,其基线尿液miR-34a水平较未进入透析组偏高(P=0.029)。预后分析提示,低表达水平的肾组织miR-34a水平可预测较好的尿蛋白缓解情况(P=0.005)。结论:Ig AN患者血清、尿液及肾组织miR-34a表达增加。血清、尿液及肾组织miR-34a水平与Ig AN患者肾功能与尿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尿液miR-34a水平与Ig AN患者肾脏活动病变及Ig AN肾功能进展密切相关;血清miR-34a可能作为反应肾小球硬化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肾组织miR-34a水平与Ig AN患者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其过程可能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肾组织miR-34a水平可预测Ig AN患者尿蛋白缓解情况,可作为反映Ig AN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安提取液对糖尿病肾脏病(DKD)小鼠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组)、DKD模型组(D组)、厄贝沙坦组(EB组)、肾安高剂量组(SAG组)、肾安中剂量组(SAZ组)、肾安低剂量组(SAD组),每组各9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KD模型,EB组给予厄贝沙坦灌胃,肾安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肾安提取液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相对肾质量、血糖、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观察各组肾皮质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皮质RAGE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肾皮质RAG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组小鼠相对肾质量、血糖、SCr、24h尿蛋白定量、RAGE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N组(P〈0.01),肾小球肥大、纤维化明显。药物干预4周后,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减轻,EB组、SAG组、SAZ组相对肾质量、SCr、24h尿蛋白定量较D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SAD组24h尿蛋白定量较D组显著降低(P〈0.05)。EB组、SAG组、SAZ组和SAD组肾皮质RAGEmRNA和蛋白表达较D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肾安提取液能保护DKD小鼠肾组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皮质RAG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敲低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探讨其对改善狼疮肾炎小鼠肾功能,降低肾小球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 MRL/Faslpr鼠(n=24)被随机分为模型组、shHMGB1组和空质粒组;选取周龄、体质量相匹配的MRL/MpJ鼠为健康对照组.shHMGB1组和空质粒组采用电穿孔转染技术分别转染shHMGB1质粒和空质粒,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仅转染生理盐水.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测定尿蛋白浓度并计算24 h尿蛋白量(UP).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学表现;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肾小球中HMGB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肾小球HMGB1和PCNA mRNA表达变化.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小球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shHMGB1组小鼠肾小球中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均P<0.05).(2)与模型组相比,shHMGB1组小鼠尿蛋白减少(P<0.05).(3)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小球中PCNA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shHMGB1组肾小球中PC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敲低肾组织HMGB1表达可改善狼疮肾炎小鼠的肾功能,降低肾小球细胞的增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大鼠尿足细胞动态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大鼠模型,观察尿中脱落的肾小球足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FSGS组(n=7):采用左颈静脉插管一次性缓慢注射嘌呤霉素核苷酸(PAN,9mg/100g体重的方法建立)FSGS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n=5):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周期20周。动态检测24h尿蛋白定量;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动态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Wilm'stumor鄄1(WT鄄1);20周末肾组织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病变;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小球内PCX和成熟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synaptopodin(PP44)的表达。结果FSGS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在第天较注射前明显升高,第312天达到高峰[(672.74±98.72)比(19.31±3.15)mg/24h,P<0.01),此后开始下降,于第6周接近注射前水平,持续至11周[(35.46±14.88)比(19.31±3.15)mg/24h,P=0.0238];从12周开始再度缓慢升高,持续高水平至20周,为注射前近7倍[(140.61±68.90)比(19.31±3.15)mg/24h,P<0.01]。FSGS组大鼠从12周开始,尿足细胞出现阳性(>1~5个/HP),持续至20周。光镜显示,30%~50%肾小球出现不同程度的局灶节段性硬化;电镜证实足突部分融合并可见足突与基底膜剥离。足细胞特异标记蛋白PCX、PP44在肾小球节段性硬化部位呈现节段性缺失。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移植肾复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二例。方法 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患者2例(15岁,25岁),病理诊断均为FSGS,分别于肾移植术后2周和1年半复发肾病综合征,移植肾病理特征;肾小球节段性硬化,以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局灶性块状沉积于系膜区,弥漫性上皮细胞变性及足突融合,诊断FSGS复发,采用血浆置换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IEI)治疗。结果 经血浆置换和ACEI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随访12个月以上,无进一步恶化,血肌酐稳定。结论 FSGS采用血浆置换及ACEI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黄效维  刘洲  谢敏妍 《器官移植》2012,3(6):338-349,358
目的探讨养阴活血方药拮抗环孢素(CsA)慢性肾毒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依那普利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钠耗竭法制作大鼠CsA肾毒性模型:给予钠缺乏饮食,每日皮下注射CsA12.5mg/(kg·d),连续4周。同时,按组别相应予以蒸馏水、依那普利(依那普利10倍成人剂量)、低剂量中药(养阴活血方药5倍成人剂量)、中剂量中药(养阴活血方药10倍成人剂量)、高剂量中药(养阴活血方药20倍成人剂量)灌胃。建组后14d、28d记录各组大鼠死亡率。建组后7d、14d、21d、28d,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建组后28d处死大鼠,取右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包括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胶原蛋白(collagen,Col)Ⅳ和其调节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取左肾组织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FN、ColⅣ、TGF-β1,以及抑制ECM生成基因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基因的核糖核酸(RNA)表达。结果建组后14d,中药高剂量组的死亡率为20%,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各为10%,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均无死亡。建组后28d,除中药高剂量组的死亡率为20%、中药低剂量组的死亡率为0外,其余3组死亡率均为10%。建组7d后各组大鼠肾功能逐渐恶化,24h尿蛋白定量增加,于建组后14d达到高峰。建组14d后进入CsA慢性肾毒性期,各治疗组大鼠的肾功能均有所改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但对照组仍然继续恶化。建组后28d,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中剂量组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中药各剂量组及依那普利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切片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表现为慢性CsA肾毒性肾间质纤维化,以对照组改变最为严重,依那普利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改变依次减弱。马松(Masson)染色可见肾小管及肾小球周围纤维增生,以对照组最为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的FN、ColⅣ及TGF-β1表达遍布肾小管皮质和髓质,依那普利组及中药各剂量组表达程度较轻。RT-PCR结果提示,FN基因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表达强度以中药高剂量组最低、对照组最高;ColⅣ基因的mRNA表达强度以中药低剂量组最高,中药高剂量组最低;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强度以依那普利组、中药高剂量组最低,中药低剂量组表达最高。作为抑制ECM生成的tPA、uPA和PAI-1基因的mRNA在各组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活血方药有类似依那普利拮抗大鼠CsA慢性肾毒性的作用,但对急性肾毒性无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等细胞因子,从而抑制ECM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皮酚(PAE)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对CXC配体16(CXCL16)/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MsPGN组、PAE组、醋酸泼尼松(PAT)组、PAE+CXCL16组,10只/组,除Sham组均采用改良血清免疫法制备MsPGN模型。造模后1周,相应大鼠腹腔注射100 mg/kg PAE溶液、5 mg/kg PAT溶液、100 mg/kg PAE溶液+40 mg/kg CXCL16溶液,Sham组及MsPGN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液总蛋白量,苏木素伊红(HE)、过碘酸-雪夫(PSA)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和肾组织匀浆中IL-18、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CXCL16、RhoA、ROCK1、ROCK2及NF-κB蛋白表达。结果:Sham组大鼠状态正常,肾小球未见明显系膜增生,形态正常;MsPGN组大鼠活动、精神等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