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VF-ET中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VF-ET作为不孕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成功率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尚缺乏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靠标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诸多学者利用阴道超声从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胚泡的成功植入取决于胚泡的侵入能力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部分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影响了胚胎的成功着床。因此,如何对其做出合理的评价和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妊娠率,是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为诊治不孕症最常用的方法,IVF-ET周期受孕率可以高达60%。成功的种植在于胚胎的质量、胚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经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子宫内膜的厚度、类型、容积、黏附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lncRNA在胚胎种植方面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lncRNA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其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lncRNA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生殖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并参与调控各种生理和疾病过程。本文主要综述lnc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深入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生物学功能,为预防反复种植失败(RIF)及提高胚胎种植率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目前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仍存在低成功率和高流产率的问题。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其从超声形态学、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4个方面影响了内膜的容受性,进而影响妊娠结局。因此加强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与IVF-ET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将为改善IVF-ET妊娠结局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珍 《医学信息》2019,(3):52-54
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抑制是辅助生育技术方面的研究热点。既往采用检测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已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来评价,但是这类检测方式有创且耗时长,评价IVF-ET结局价值有限。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是一种高敏感度的彩色超声,可高质量的实现器官组织血流灌注的彩色显像。本次研究在分析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基础上,对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子宫内膜血流评价IVF-ET结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IVF-ET结局的改善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发展20多年来,促排卵及培育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临床妊娠率却始终徘徊在30%-50S,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成功种植的重要因素。在种植开始和妊娠过程中炎症反应发挥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表明胚胎成功种植与Thl炎性反应相关,而妊娠与Th2炎性反应有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炎性反应及炎性细胞对内膜容受性影响,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种植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其异常是胚胎着床失败及不孕的主要原因,而传统的子宫内膜形态学观察方法无法充分确定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状态。近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子宫内膜功能特征研究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分析方法。因此,本文对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在人类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深入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发掘新技术以强化子宫内膜植入窗口期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怀孕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48例自然周期下移植冻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在月经周期第3d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3mg/d连续服用10d,实验组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5,7d分别通过阴道将透明质酸酶3ml注入宫腔(80u/ml)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和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妊娠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酶通过有效的提高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的内膜容受性,显著提高IVF-ET的临场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苏湘婷 《医学信息》2018,(10):176-177,183
目的 中医护理辅助治疗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护理学中的心理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辩证施膳等辅助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血流信号和血流分型的变化。结果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子宫内膜厚度由(0.81±0.23)cm 增加到(0.87±0.18)cm,子宫内膜形态A型较治疗前增加15.00%,子宫内膜血流信号由平均(5.10±1.57)支增加到(6.60±1.49)支,子宫内膜血流分型中Ⅲ型较治疗前增加5.00%。结论 中医护理用于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在通过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同时,需要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结合起居、情志、饮食等多方面综合护理,不但体现了中医的精髓,也更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但是高的胚胎移植率与低的临床妊娠率一直是IVF-ET中的一个难题。影响IVF-ET妊娠率的因素很多,心理因素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子宫收缩对IVF-ET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可以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导致不孕的恶性循环,同时影响不孕症的治疗效果。而高子宫收缩频率可以影响IVF-ET过程中胚胎着床,导致胚胎从宫腔逸出,影响治疗结局。因此,通过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降低子宫收缩频率可能对改善IVF-ET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内膜形态、厚度的变化,分析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86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冻融胚胎移植前内膜准备时是否行粒细胞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内膜准备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治疗的为研究组,共95例;内膜准备时只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共91例。比较移植前子宫内膜准备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对比胚胎移植后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异位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对照组治疗后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治疗后研究组内膜比对照组内膜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后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24.85%)明显高于对照组(1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妊娠率(41.05%)略高于对照组(30.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促使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内膜的形态和厚度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胚胎种植率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但临床妊娠率相差不大;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可以提高胚胎种植率,但作用机制可能并不是通过改变其子宫内膜形态或是增加其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容受性(ER)是指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即允许受精卵定位、黏附、侵入并使内膜间质发生改变从而植入子宫内膜的一种能力。子宫内膜的“种植窗”期也称为容受期,需要由黄体分泌的雌、孕激素的支持,同时也受多种基因、蛋白质、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影响,其中miRNA及其靶基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miRNAs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积水、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中都存在miRNAs的差异化表达。miRNAs及其靶基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也引起学者的重视,多项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容受性缺陷者存在miRNAs及其靶基因的差异表达,本文将对miRNAs及其靶基因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的应用中,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于胚胎植入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输卵管积水,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常见疾病可以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素、评估方法的研究探索比较多,然而临床上并没有统一的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分子基因组学,生物学分子,内膜状态等对上述疾病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相关的治疗方式进行综述~([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失败病人月经期子宫内膜组织学特征与移植日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的相关性.方法对244例接受IVF-ET技术治疗的不孕妇女进行胚胎移植日血清P/E2检测并根据妊娠率的差异将P/E2分为3组:P/E2〈130,P/E2在130~175,P/E2〉175.同时对9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病人阴道流血24小时内子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取材,将IVF-ET失败病人按照不同P/E2比值分组,并对各组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比较各组内膜组织学变化特点,分析胚胎移植日血清P/E2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P/E2在130~175范围时临床妊娠率最高为46.88%,与P/E2〈130和P/E2〉175组妊娠率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内膜组织学分析得出130≤P/E2≤175和P/E2〉175范围内膜的发育同步率分别为66.67%和50%,二者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E2〈130范围时内膜发育同步率仅为16.13%,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中P/E2比值易出现异常,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P/E2在130~175范围内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性好,内膜具有良好的容受性.月经期内膜可间接反映P/E2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应用在因EM行IVF-ET患者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将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IVF-ET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针药联合治疗组(33例)、中药治疗组(36例)和空白对照组(34例)三组,对三组在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针药联合治疗组在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方面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1〈0.01;P 2〈0.05;P 3〈0.05);针药联合治疗组在受精率、优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方面高于中药治疗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获卵数无明显差异。结论针药联合应用对因EM行IVF-ET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余楠  杨菁  徐望明  方健叶  郭悦 《微循环学杂志》2013,(4):20-23,F0004,I0001
胚胎着床是一个涉及不断发育的胚胎和子宫内膜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是着床的必要条件。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由激素一免疫一细胞因子一黏附分子构成的网络系统调节,参与调节的主要因素包括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胚胎及其分泌的胚胎性因子,子宫内膜局部分子等。  相似文献   

17.
妊娠过程包含胚胎植入、蜕膜分化、胎盘发育到最终分娩等多个不可逆环节,其中胚胎植入的发生需要囊胚获得植入能力与子宫内膜进入容受态的同步化进行。内膜容受态的建立过程是子宫在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动态调控下,通过雌孕激素受体协同各种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诱导子宫上皮和基质细胞有序的增殖和分化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容受性即子宫内膜处于接受胚胎植入时期所具有的特殊状态,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该时期子宫内膜腺体、血管增生,基质水肿蜕膜化,有丝分裂活跃,胞饮突出现,同时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分泌量增加,与胚胎发育呈现同步化。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胚胎的着床、妊娠具有积极意义。内膜清创术(endometrial injury EI)以机械手段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并改善其容受性,已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作用机制、受益人群、操作时间及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述评,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引起育龄期女性不孕的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其促排卵治疗后的低妊娠率与胚胎种植失败密切相关,而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下降。尽管已经发现多种具有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来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在临床仍未确认。临床中用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很多,但尚未制定出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法。此文对PCOS患者近年来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研究的新进展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新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鼠早期胚胎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的空间结构,确定胚胎各个部分能否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β3改变。方法: 选用6~8周昆明雌鼠,体外实验分为子宫内膜培养前组、子宫内膜单纯培养组、子宫内膜全胚胎共培养组、子宫内膜卵裂球共培养组、子宫内膜透明带共培养组,各组培养2 d后收集子宫内膜行下一步检测;体内实验分为胚胎移植前组、单纯培养液移植组、全胚胎移植组、卵裂球移植组、透明带移植组及正常妊娠未干预组,移植后2 d收集子宫内膜行下一步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整合素β3和LIF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整合素β3和LIF的蛋白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子宫内膜全胚胎共培养组中子宫内膜的整合素β3 和LIF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体内实验正常妊娠未干预组的整合素β3 和LIF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结论: 完整胚胎可显著提升小鼠孕早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因子整合素β3 和LIF的表达,而单纯透明带或卵裂球则不能明显增加整合素β3 和LIF的表达。早期胚胎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需要完整胚胎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