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序贯性精细化康复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采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收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3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康复护理干预, 实验组实施序贯性精细化围术期康复护理干预, 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ROM量角器等对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1 d, 两组患者CD-RISC比对,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 实验组患者在力量、乐观、韧性等CD-RISC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内翻、背伸、跖屈、外翻等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创口肿胀、患肢疼痛、感染、踝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下降趋势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围术期患者采取序贯性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 利于增加心理承受能力, 改善关节活动幅度,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心内科心律失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6例,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忧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两组干预前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 并比较两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且干预组各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且干预组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两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升高, 且干预组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 P<0.05)... 相似文献
3.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13)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各24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观察组给予赋能心理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及其配偶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前, 两组患者及其配偶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及其配偶的RSA评分高于对照组, SCL-90、BAI、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应激反应, 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序贯营养疗法及康复护理对ICU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ICU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序贯营养疗法及康复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整体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营养状态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序贯营养疗法及康复护理, 能有效维持正常营养摄入,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可对患者总体康复与转归起重要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术前、术后24 h和72 h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变化,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前血清CRP、IL-6、SA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4 h、72 h时血清CRP、IL-6、SAA、IR均高于术前(P<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有助于减轻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 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心内科曾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根据文献总结的慢性心衰患者不同人口学特征进行自编问卷, 主观幸福感量表, 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 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 并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式测评其相关性及中介作用。结果除经济状况方面外, 慢性心衰患者中人口学变量(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和疾病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快感缺失、IDAS没有显著相关。负性情绪分别与生活满意度、期待性和消费性快感缺失呈负相关, 期待性与消费性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负性情绪在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可由负性情绪来中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US-PMMA)治疗早期肝癌(HCC)患者生存预后的高危因素, 及对术后总生存率(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行US-PMMA治疗的HCC患者1 563例。依据WHO对年龄的界定, 以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共733例, 60岁以下为青年组共830例。所有病灶均为首次接受US-PMWA。收集患者及病灶基线资料, 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及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OS、DFS和CSS基线特征的危险比(HR)。OS、DFS和CSS以Kaplan-Meier曲线表示, 用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与青年组HCC相比, 老年组HCC更易罹患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血症以及较多合并症, 但肝硬化发生少、肝功能较好。经PSM后, 肿瘤长径(95%CI=1.1~1.4, P<0.001)及数量(95%CI=1.2~1.9, P<0.001)、γ-谷氨酰转移酶(γ-GT)(95%CI=1.0~1.0, P<0.001)和甲胎蛋白(AFP ... 相似文献
8.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10)
儿童柔韧性扁平足多见于儿童发育过程中, 如不及时进行康复干预, 将会对其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本文将国内外常用的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整理, 分析宣教、运动疗法、矫形鞋垫、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弹性绷带这六种治疗方法各自的特点, 以期为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心脏康复时间与疾病认知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高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纳入讨论中, 按术后护理康复锻炼方式分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0例接受康复操锻炼),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如住院期心脏康复时间、患者疾病认知状况等。结果研究组床上主动运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自行至洗漱间洗漱时间、顺着病区走廊行走、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间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出院当日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当日, 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接受康复操锻炼, 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对疾病的认知状况, 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1)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量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特殊人群,无法进行正常行走或运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正常站立、行走等基本行动功能,并改善其身体机能状况和生活质量。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协同智能系统,其首要任务是理解人的运动意图,并对运动姿态做出准确的判断,与人体协同运动产生助行、助力等行为。现有的人机交互感知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生物电信号和力/力矩等物理信号。为充分发挥生物信号的快速、全局性以及物理信号的持续、稳健性,确保人机交互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从人机协调运动控制机理展开,对不同的意图感知方法对获取人体运动意图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对提高人机系统的协调控制重要性,为提高人和机器自主决策能力以及外骨骼机器人感知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10)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日间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患者参与护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患者知晓度、护理质量、健康知晓度、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EORTCQLQ-C30)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11.546, P<0.001);观察组依从性、护理质量及健康知晓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 治疗后观察组EORTC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312, P=0.007)。结论患者参与护理模式在乳癌术后患者护理中, 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高化疗安全性, 提升患者对化疗后的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12)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年第46卷第7期发表的"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一文内容有误, 第676页表7第4行第4列(即瑞舒伐他汀的CPIC)"未提及"改为"A级";表注中加入"A级指有处方推荐意见, 换药或改变剂量高度有效安全"。第678页表9中, 第3和第5行的第2列"E2/E2, E3/E3, E2/E4"均改为"E2/E2, E3/E3, E2/E4, E2/E3"。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混合痔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24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视觉模拟量表及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进行调查,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混合痔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的影响因素。结果混合痔患者术后早期疼痛信念总分为-21~30(5.32 ± 2.5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文化程度、肛门视觉模拟评分、负性情绪得分是影响其疼痛信念的主要因素(r=0.736, 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术后早期存在负性疼痛信念, 高龄、小学/初中学历、肛门疼痛强度大、负性情绪得分高的患者更易发生疼痛负性信念, 护理人员应及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 以降低疼痛负性信念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1)
康复治疗是纤维肌痛的基础及主要治疗, 目前缺乏基于循证的中国纤维肌痛康复指南。为此, 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协作学组组织包括治疗方法学专业人员在内的多学科专家, 按照循证指南制订程序, 并运用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方法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对纤维肌痛康复原则、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20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 旨在为康复科和风湿免疫科医生、物理治疗师及相关从业者的纤维肌痛康复实践提供最佳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7)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年1月6日第30卷第1期2-6页刊载的《新时期护理研究的范畴、选题与科研伦理思考》一文中"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U)"应为:"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骨肉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普遍高于国内常模, 且多伴有幻肢痛。本文对青少年骨肉瘤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心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 旨在为完善我国青少年骨肉瘤患者心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15)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干预的最佳证据, 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运动康复的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以及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干预的证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 并提取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证据。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 总结了组建多学科团队、评估、运动处方、运动中监测等11个方面共39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干预的最佳证据, 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建议结合临床情境、患者意愿, 促进最佳证据向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ICU每班护理人力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入住宣城市人民医院综合ICU的470例危重患者为试验组, 每班由护理组长对病区患者进行MEWS评分, 根据患者MEWS评分指导分配对应层级护理人员;选择2018年1—12月入住ICU的346例危重患者为对照组, 护士长每日根据临床经验分配护理人员, 比较2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护士错误事件发生率及医护满意度。结果试验组ICU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士错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96%(28/470)、12.13%(57/470), 低于对照组的11.56%(40/346)、17.92%(62/3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5.37, 均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分别为(98.63 ± 1.06)、(95.96 ± 1.84)分, 高于对照组的(92.13 ± 2.17)、(90.43 ± 2.9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8.56, 均P<0.05)。结论运用MEWS评分指导ICU每班护理人力资源分配, 有助于降低ICU患者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19)
目的检索、评价和分析心房颤动患者运动康复的相关证据, 并总结出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网站(AHRQ)、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NICE)、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SIGN)、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RNAO)、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美国医师协会指南库(AC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内有关心房颤动患者运动康复的相关证据,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 由2名接受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 包括指南4篇, 专家共识4篇, 系统评价4篇和随机对照试验4篇。最终总结了来自运动获益、适宜人群、运动评估、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监督及安全性7个方面的34条最佳证据。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规律进行运动锻炼是安全有益的。临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应用最佳证据指导心房颤动患者合理运动, 提高运动干预的科学性,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和直接死亡原因,同时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慈分院、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收治的368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出血性早期死亡与非出血性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所有APL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68例初诊APL患者中早期死亡31例,早期病死率为8.4%,从诊断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7(0~29)d。比较早期死亡患者与非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和初诊时WBC≥10×109/L为初诊APL患者发生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31例早期死亡患者中有27例(87.1%)的直接死亡原因为出血,出血是<50岁患者的唯一死亡原因,≥50岁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比较出血性早期死亡患者与非出血性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提示出血性早期死亡患者的中位年龄和间接胆红素水平较非出血性早期死亡患者低(P<0.05)。所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