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循证医学证据推动着心肺脑复苏理念和方式的科学发展.国内外对心脏骤停(CA)实施的心肺脑复苏术(CPCR)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AHA.CPR和ECC指南),提出了CA首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尽早电击除颤是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将之前的清理气道、人工呼吸放在次要位置.临床实践证明,在基础生命支持早期的10 min,人工呼吸环节可省略.当患者CA发生时:①即刻启动急救系统;②尽早CPR;③快速电击除颤;④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⑤综合心肺脑监护、治疗(急救五环生存链).心搏骤停10min内采取的主要是CPR技术,10min后应该实施综合的CPCR技术.本文对CPCR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2000与2005不同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险情况之一,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骤停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术是最为重要的、基本的、抢救生命的理论和技术,作为一项看似成熟却含有许多未知的、争论的领域,随着不断的研究,对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院外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由于受人员、技术、设备的限制,使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操作很不规范,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国内报道院内复苏成功率一般在10%~20%左右,而院外更低,资料统计成功率在1.2%~1.4%。远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复苏模式,以指导广大院外急救工作者。笔者根据十余年院外急救工作经验并结合院外心肺复苏的特点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徒手心肺复苏与隆德大学心肺辅助系统LUCAS(Physio-Control Inc./Jolife AB,瑞典隆德)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更好的方法与选择依据。方法 分别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将搜索到的文献导入EndNote X9数据库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Review Manage 5.3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3次筛选共选出14篇文献,经统计推断得出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后30 d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2,P=0.17),但LUCAS心肺复苏机可能会导致更多患者肋骨骨折(P=0.03)。结论 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中,心肺复苏机并没有显示出优于人工心肺复苏术良好的效果,而且心肺复苏机对人体的损伤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是急诊医学中的难题,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死亡率极高.据报道发生在院内的心脏骤停的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可达46.95%[1].而发生在院外的患者复苏成功率<2%,美国部分地区的相关报道可达7%以上[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肾上腺素注射、电击除颤及体外起搏与心肺复苏有效率的关系.方法 185例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患者,入院时仍无心搏及呼吸,74例在有效人工呼吸建立之前5 min使用肾上腺素、电击除颤及体外起搏(A组),111例则未使用这些治疗措施(B组).结果 A组有效率25.7%(19/77),显著低于B组63.1%(70/111),(P<0.01).结论 在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之前5 min使用肾上腺素、电击除颤及体外起搏对复苏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据最新统计,我国仅心脏猝死每年已高达103万人,而抢救成功率却长期低于1%,全国的心肺复苏急救普及培训率也仅为1%。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启动的时代背景、中国复苏除颤科研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中国CPR与国际共创共进3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CPR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开展的重要意义,我国CPR的现状,指出了2024年全面启动CPR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入职医师心肺复苏(CPR)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3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使用Resusci Anne QCPR?模拟人,参考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对佛山市中医院105名新入职医师进行CPR质量考核,并使用Wireless Skill Reporter?软件收集数据。结果(1)参与考核的新入职医师共105名,CPR考核合格率仅为61.9%。(2)不同性别、专业方向、学位、毕业院校、工作经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类型、接受CPR的培训类型在新入职医师之间的CPR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CPR培训和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影响CPR质量的独立因素。参加过CPR培训的新入职医师,其CPR考核的合格率是未参加过培训的59.192倍(OR=59.192, 95%CI:10.854~322.107);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医师,其CPR考核的合格率是未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utopusle对心跳骤停模型犬心脏挤压产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并与标准徒手复苏进行比较,评价复苏效果。方法两只实验用犬在麻醉后,经右下腹切开暴露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送入导管,监测主动脉血压、右房压、血氧饱和度,经静脉推注氯化钾造成心脏停跳,即开始机械复苏5min,随后徒手复苏2min,交替重复至恢复自主心跳或复苏持续60min。结果两只实验犬在心脏停跳前动脉内血压平均为(225.53±46.70)/(180.54±46.95)mmHg,心率(177±32.14)b/min,呼吸(31.54±6.10)次/min,右房压(10.16±2.91)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99.38%±0.96)%,冠脉灌注压(185.38±46.19)mmHg;心脏停跳后,机械复苏(A-CPR)时动脉血压为(39.35±28.10)/(30.11±27.43)mmHg,右房压为(17.46±7.46)mmHg,冠脉灌注压(18.43±22.06)mmHg,血氧饱和度65.98%±21.28%;人工复苏(M-CPR)动脉血压(37.76±12.25)mmHg(P=0.78),冠脉灌注压(11.07±7.25)mmHg(P=0.15),血氧饱和度(50.70±16.44)%(P=0.005);机械复苏与徒手复苏比较,除血氧饱和度外,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所有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结论Autopulse作为CPR辅助设备,可以节省人力,减少劳动强度,在犬心肺复苏模型中,机械复苏具有与徒手复苏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救技术规范化操作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仿真模拟人教学的方法,对60名医学救援专业应届毕业学生,28名急诊科低年资医师,30名不同专业护士长,实施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训练。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并与培训前做对照。结果培训后受训人员急救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与培训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理论知识水平同样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5)。仿真模拟人规范化技术操作培训后,对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表明:学生、医生和护士长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均P〉0.05)。结论气管插管-除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仿真模拟教学方式,对不同专业人员的培训具有同等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受训人员实施急救技术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定位分工模式的情景模拟教学在心肺复苏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57名护士按能级及专科技能分A,B,C 3个级别,不同级别的3名护士与1名医生组成的4人抢救小组,进行团队式情景模拟心肺复苏培训,比较实施前后抢救小组开始心肺复苏到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建立人工气道、首次给入复苏药物的时间以及危重患者抢救质量评分;医生对护士抢救的综合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建立人工气道以及首次给入复苏药物的时间较培训前均明显缩短,危重患者抢救质量检查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士抢救的综合满意度提高,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由85.97%提高到95.26%。结论基于团队定位分工模式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团队配合能力,缩短各项抢救措施的落实时间,提高医生对护士抢救的综合满意度,以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心肺复苏(e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作为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及时、有效的实施抢救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患者家属常常是患者的第一目击者,能否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操作,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调查,旨在了解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后是否会出现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增高,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CPR后存活≥48h的43例患者次日晨采集肘静脉血,采用ELISA定量测定血浆sE-选择素、sP-选择素,按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进行分组,并与40例非危重病患者作对照。结果①CPR后29例(29/43)发生SIRS,SIRS组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非SIRS组及对照组(均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浆sE-选择素水平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CPR后1周内19例患者发展为脓毒症,脓毒症组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二组血浆sE-选择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PR后死亡患者血浆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1),但两组血浆sP-选择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SIRS是CPR后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反应,血浆sP-选择素水平可能帮助识别脓毒症高危患者,血浆sE-选择素水平可能有助于CPR后不良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诊医护团队主导下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方法,为成人ECPR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23例成人ECP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急诊医护转运团队,对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进行全程管理。记录患者院内转运目的地及所用时间,转运突发情况及转运不良事件。比较23例患者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流量、体外膜肺氧合(ECMO)泵转速,ECMO水箱温度的差异。结果 23例成人ECPR患者进行43次院内转运,转运途中遇到4次突发情况,未发生转运不良事件,均安全抵达转运目的地。23例患者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流量、ECMO泵转速,ECMO水箱温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医护团队能够为成人ECPR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航,院内安全转运经验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的CA到开始复苏的时间(也就是心脏停搏的时间)患者的Sustained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的差异,分析心脏停搏时间对心肺复苏研究的影响.方法 对急诊科69例进行心肺复苏的非创伤患者分为A组(心脏停搏时间≤5min)和B组(5min<心脏停搏时间≤15min),并对它们的持续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存活出院率存在明显差异,但持续ROSC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对心肺复苏进行研究中,应该因不同的研究目的,根据患者心脏停搏时间有针对性的选择研究的对象,比如研究和存活出院率相关时病例的心脏停搏时间均应在5min内,而研究和持续ROSC率相关时病例的心脏停搏时间可以延长到15min内,如果忽略这种时间上的差别,将很可能在同一研究中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严肃游戏在心肺复苏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OVID等数据库中关于严肃游戏应用于心肺复苏培训教学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EDpro GDT在线工具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等级。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8篇研究,共691名培训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严肃游戏的心肺复苏培训教学形式和传统心肺复苏培训教学形式对理论考核成绩[SMD=-0.42,95%CI(-1.36,0.53),P=0.39]、技能考核成绩[SMD=-0.76,95%CI(-2.22,0.69),P=0.30]、按压深度[MD=-3.17,95%CI(-0.18,6.53),P=0.06]及按压频率[MD=-0.20,95%CI(-7.29,6.89),P=0.96]的影响,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对心肺的毒性作用及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3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制作兔布比卡因心肺中毒模型)C组(5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和D组(7mg/kg布比卡因快速静脉注入).观察呼吸、循环变化,在心,搏骤停2分钟时开始标准心肺复苏观,察复苏效果,记录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并进行24小时后神经缺陷功能评分.结果 B组(3mg/kg)仅见心率变慢,短时间内恢复;C组见呼吸抑制和心脏节律改变,3~6min不处理则继发心脏骤停;D组心跳呼吸迅速停止.心搏骤停2min经心肺复苏后,C组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为(1.50±0.41)min,显著短于D组([14.50±5.86)min,P〈0.01],C组自主呼吸恢复(ROSB)时间为(5.43±1.68)min,显著短于D组([29.38±5.53)min,P〈0.01].24h后神经缺陷功能评分两组均为1分.结论 布比卡因心肺毒性作用呈明显剂量相关性,其所致的心搏骤停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OPPPS模型用于非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五医院采用BOPPPS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非医务人员200例作为BOPPPS组,另选择2020年2月—12月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非医务人员52例作为非BOPPPS组。对比两组学习效果,并评估两组受训者对心肺复苏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BOPPPS组和非BOPPPS组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BOPPPS组心肺复苏培训后优秀率、受训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非BOPP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BOPPPS模型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提升非医务人员院前急救能力,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复苏一名孕妇时,急救者面临两个潜在的患者:母亲和胎儿。胎儿生存的最大希望就是母亲存活。对于病情严重的孕妇,急救者必须提供恰当的复苏,要充分考虑到孕期的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参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举行的心肺复苏培训公众学员72例,随机分在“翻转课堂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6例。“翻转课堂教学组”采取基于微信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传统教学组”采用理论授课、老师示范及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比较首次考核时心肺复苏按压质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情况以及首次通过率、完成学习目标的时间。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接受不同培训方法后的按压质量和AED操作的差别。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翻转课堂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比较:两组学员的按压深度分别为(5.0±0.6)cm vs.(4.5±0.7)cm,按压频率分别为(117±15)次/min vs.(108±16)次/min,AED使用步骤正确比例(%)81.4 vs. 60.2,AED到达至除颤时间(s)43.7±1.9 vs.41.4±2.1,除颤前确认“离开”比例(%)94.4 vs. 81.9;翻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