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确诊2019-nCoV使用最多的方法是核酸检测法,疑似病例具备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阳性者即为确诊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四川省5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包括既往感染康复者、正在住院的病例和新病例)不同时间的血清样本1 705份, 采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采用SPSS26.0对IgM和IgG抗体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揭示IgM和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研究共纳入确诊病例352人、无症状感染者162人。自确诊(或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后8~149 d, 92.75%~100%的感染者血清中IgG抗体呈阳性;持续至360 d后, 仍有超过60%的感染者IgG抗体呈阳性, 随时间增加, IgG抗体的S/CO值有下降趋势。连续观察15例感染者在确诊(或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后8~14 d, 血清中抗体阳性率达100%, 120 d后IgM抗体转为阴性, 随病程时间增加IgM抗体的S/CO值变化趋势明显。自确诊(或2019-nCoV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低成本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基于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原理,建立新冠RBD IgG检测方法,并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清(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大兴区进一步做好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报告的大兴区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儿童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发热病房收治的7例COVID-19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液学检验及CT影像学等特征。结果...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已造成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nCoV变异株不仅毒力发生变化, 传播力增强, 这些特性的改变已引发持续关注。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COVID-19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及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Cas)的核酸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便携、价廉的特点, 在2019-nCoV分子检测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CRISPR/Cas系统在2019-nCoV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嗅觉障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嗅觉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社交及日常生活.本文通过对COVID-19 嗅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临床评估、治疗手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COVID-19嗅觉障碍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I型和III型干扰素(interferon, IFN)作为重要广谱抗病毒药物, 是潜在的用于COVID-19治疗和预防的药物。2020年初, 陆续启动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SOLIDARITY研究在内的40余项临床试验, 探索IFN治疗COVID-19的临床效力及使用方法。同时, 多个实验室利用动物模型和临床标本, 从免疫机理层面探究了IFN在COVID-19中的作用和功能。然而, 虽然过去3年积累了众多数据, 但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相反, 这反应了IFN在COVID-19中作用和功能的复杂性。最近, 4项高质量的大型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发表了结果。本文从免疫病理和临床试验两个层面, 系统总结并分析了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数据, 阐明了人类感染2019-nCoV以后不同的临床结局与IFN水平及其产生时间密切相关, IFN在COVID-19早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而在晚期具有加重炎症的免疫损伤作用。IFN在COVID-19...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健康人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 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方法从西藏自治区6个地级市选择无2019-nCoV感染史并已完成全程2剂次免疫或加强免疫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采集血清样本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19-nCoV特异性IgG抗体, 分析不同免疫史以及各年龄组接种者的抗体阳性率。结果共计纳入调查对象22 255名, 2019-nCoV特异性IgG抗体总体阳性率为96.38%。加强免疫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为97.12%, 远高于全程免疫人群的88.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1.11,P<0.001)。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8,P<0.001), 低年龄≤10岁和11~20岁组的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其他年龄组, 分别为93.44%和89.03%。除那曲市和≤10岁年龄组外, 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之间和不同地区相同年龄组之间的不同免疫史人群抗...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自暴发以来,已造成全球 2.1% 的人口感染和数百万人死亡,成为当前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免疫系统对控制和清除新型冠状病毒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至关重要,免疫系统反应失调可加重肺组织炎性损伤及其他器官损害。本文将从免疫机制的角度,就SARS-CoV-2的感染过程、宿主针对其产生的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SARS-CoV-2疫苗的分类和制备及免疫治疗药物进行详细阐述,为COVID-19的诊断分型、病情监控及治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追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病例的感染来源及病毒传播路径, 证实经长途货车司机跨省远距离传播COVID-19事件。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靶向扩增结合二代测序技术, 对2022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本土疫情暴发期间漳州市报告的5例货车司机COVID-19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全基因组测序, 应用在线分析平台判定病毒型别及突变位点, 利用进化分析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综合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及传播路径。结果成功从5例病例中获得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长度为29 770~29 839 bp, 基因组平均覆盖度为99.53%;病毒分型结果显示5株病毒均为Omicron变异株, 但分属3种BA.2亚分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例病毒与2022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本土疫情流行的两种进化分支病毒高度相似, 另2例病毒则与该起疫情流行的病毒存在差异较大(核苷酸突变位点差异7~14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差异5~7个);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例病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应用于不同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诊断和筛查的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从一起经货轮输入的新冠肺炎(COVID-19)聚集性病例标本中直接测定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全基因组序列,并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2019-nCoV的基因组变异特征,追溯病毒的潜在来源。方法:采用2019-nCoV全基因组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呈现新的特点,快速且准确地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对于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血清学诊断作为确诊的依据。血清学诊断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侧流免疫层析测定(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LFIA)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CLIA)。本文总结了国内外LFIA在COVID-19检测中的研究,供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以肺为主要靶器官的全身多器官损伤性疾病.细胞因子风暴在COVID-19患者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2靶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自2019年12月在全球各地出现后, 迅速演变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具有潜伏期长,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力强, 病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本文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血清淀粉样蛋白A、铁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147、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正五聚蛋白3等重要标志物在COVID-19检测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底至今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已经造成全球7512万余人感染[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尸检样本是珍贵并极具价值的诊断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2019年新出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1].目前,我国已...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和流行期间,由于其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具有强的传染性、可致死性及难预测性等特点,给全社会民众包括正常人群、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不良的心理应激往往对社会造成恐慌,对个人不仅可导致心理应激障碍如焦虑、抑郁,甚至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更不利于COVID-19患者的康复,所以早期对疫情期间心理应激干预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不同人群心理应激障碍,并探讨其应对措施,有助于及时对个体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有利于COVID-19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进行传播[1].病理科细胞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确诊或疑似COVID-19 患者的痰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标本,这些标本在离心包埋过程中易产生气溶胶污染以及液体飞溅导致的体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