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与过继性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生物治疗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因其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的重视.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肿瘤免疫治疗或基因治疗方案,有必要了解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探讨免疫系统在控制人体肿瘤中的作用,例如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免疫指标(参数)反映病人的预后,指导临床的免疫治疗或基因治疗以及判断病人对其治疗方案的反应等.我们发现人体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能直接杀伤癌细胞,其杀伤过程的各阶段的改变均可见.这种原位杀伤活性根据肿瘤的类型不同其频率不同.这些观察为在人体内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提供了直接的形态证据.这种杀伤活性的有无与病人的预后有关.进而我们对多种癌症病人的淋巴细胞在体外杀伤从病人自身的肿瘤组织分离出来的新鲜癌细胞进行了功能分析.使用这样一个用新鲜的淋巴细胞与自身肿瘤细胞相结合的体系进行杀伤活性测定,更接近病人的体内状态.根据肿瘤类型及转移状态的不同,5~80%的癌症患者血中淋巴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表现出不同的杀伤活性.此活性有无与病人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例如在根治性手术时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阳性的肺癌病人,其中80%左右的病人可以存活五年以上并无复发及转移.相反,如果是没有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病人,在2年内复发或转移,并在5年内全部死亡.这提示  相似文献   

2.
肖文海  朱红梅  翁晓萌 《肿瘤》1999,19(5):300-301
当前,手术治疗仍然是多种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术后却有一定比例局部瘤灶的复发和远处转移灶的出现。自身肿瘤杀伤活性(Autologoustumorkillingactivity,ATK)是近年来一个新概念[1],它是指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由于ATK测定更接近患者的体内状态,从而能客观地了解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情况。本研究通过对38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肿瘤患者进行ATK测定,并经过2年来的临床追踪观察发现,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ATK活性的高低与肿瘤…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硒酸酯多糖(KSC)对荷S180肉瘤小鼠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IL-2分泌能力和自身肿瘤杀伤活性(ATK)的影响及抑癌效应.结果表明,KSC(40mg/kg·d×9d,ig)能增强荷瘤鼠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促进脾细胞产生IL-2,增强ATK活性;加强环磷酰胺(Cy,20mg/kg·d×9d,ip)的抑瘤作用,并能拮抗Cy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抑制效应.体外用rIL-2激活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可诱生或增强ATK活性.本研究结果提示,KSC上调肿瘤宿主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及IL-2的分泌水平,增强ATK活性,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应用于肿瘤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猪苓多糖对LAK细胞杀伤肿瘤活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系真菌纲担子菌亚纲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的菌核,从猪苓中提取的多糖(简称猪苓多糖,PUPS)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增加荷瘤动物及肿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已往的研究已证实PUPS是一种非T细胞促有丝分裂素,对小鼠全脾细胞有明显的促有丝分裂作用及对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UPS对LAK细胞杀伤肿瘤活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项目研究了21例CML患者,探讨热休克能否诱导CML细胞表达HSP70和促进自身T细胞对CML细胞的杀伤(ALK)活性,并了解γδT细胞与此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热休克对CML靶细胞的自然释放率无影响.当E/T比为50:1时,T细胞对自身CML靶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ALK活性,T细胞对自身未热休克的CML靶细胞的ALK活性为(9.32±12.78)%,而对自身热休克的CML靶细胞的ALK活性为(25.43±22.56)%(P<0.01).有12例患者对自身未热休克CML靶细胞的ALK活性为0,而对自身热休克CML靶细胞的ALK活性为(40.2±22.4)%.若以ALK活性>15.00%为阳性,则21例患者中仅有4例(19.05%)其T细胞对自身未热休克的CML靶细胞ALK阳性(33.13±9.67)%,但有10例(47.62%)患者T细胞对热休克后的CML靶细胞ALK阳性,活性为(43.80±17.3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对增强和抑制LAK细胞活性的诸多细胞和分子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这些结果充分说明,通过避免或去除抑制性因素及利用增强性因素提高IL-2/LAK疗法的抗肿瘤效果是有大量实验与理论依据的,这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LDH释放法对 43名健康成年人及 2 6 7例肿瘤患者进行了外周血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伴转移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更明显 ,与不伴转移者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0 0 5 )。化疗及放疗后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 ,而IL 2治疗后NK细胞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 ,但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 ,监测NK细胞活性有助于评价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及其细胞因子的细胞杀伤活性,同时观察γ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NF)和脂多糖(lipoplysac charide,LPS)对AM活性的影响。方法:经肺泡灌洗获AM,分离,γ-INF和/或LPS刺激培养,分别检测AM产生NO、IL-1和TNF-α的量以及其细胞杀伤活性。结果:肺癌患者的部分AM,即使未经刺激,亦分泌细胞因子并具有细胞杀伤活性;经γ-INF和LPS刺激后,两者均使AM分泌细胞因子增多和增强杀伤活性,且联合刺激较单独刺激对AM的作用影响大。结论:肺癌患者临近肿瘤组织的部分AM活性增强;γ-INF和LPS能刺激AM产生细胞因子并提高其细胞杀伤活性,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免疫活性细胞疗法在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清除手术及放化疗后体内微小残留病灶,甚至使部分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得到缓解。现概述免疫活性细胞疗法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时间对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免疫表型及其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6名健康患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第0h加入IFN-γ,24h后加入IL-2、抗CD3单抗,每隔3天补充含CD3单抗、IL-2的新鲜培养液,培养15天进行冻存。复苏冻存1、2、3、4、5月的CIK细胞为实验组,以常规培养至15天的CIK细胞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IK细胞中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CCK8法检测各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冻存1、2、3月的CIK细胞与对照相比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冻存4、5月的CIK细胞中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70.62±6.35)%、(14.36±4.28)%、(67.87±5.63)%、(12.61±6.21)% vs (84.23±5.20)%、(22.75±3.46)%],P<0.05。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在1、2、3月时与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减弱(P>0.05),冻存4月、5月后的CIK细胞在各效靶比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减弱(P<0.05)。结论:冻存时间的长短对CIK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杀伤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减弱。建议冻存CIK细胞的最佳时间为1、2和3月。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裕安 《中国肿瘤》2005,14(10):663-66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就近年DC与CIK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 )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 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 DC,应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和肿瘤抗原激活 DC,然后用 DC激活 TIL ,观察 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DC激活的 TI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高的杀伤活性 ,杀伤率为 (89.39± 3.0 5 ) % ,明显高于未经 DC激活的 TIL、DC激活的 T淋巴细胞和未经 DC激活的 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其杀伤率分别为 (5 5 .2 3± 1.5 3) %、(5 4 .89± 1.4 8) %和 (3.6 5± 0 .2 6 ) %。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 DC能诱导 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13.
CD3AK杀伤机理及其杀伤活性调控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抗CD3单抗和人rIL-2共同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人CD3AK细胞(CDAK).采用LDH释放法、ABC-CELISA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了CD3AK杀伤癌细胞的机理及人rIFN-α、rIFN-γ、rTNF细胞因子、化疗药顺氨氯铂(CDDP)和阿霉素(ADM)对CD3AK杀伤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①粘附分子ICAM-1/LFA-1参与CD3AK的杀瘤过程,并且rIFN-α、rTNF的促CD3AK杀伤效应亦是通过上述途径实现的.③CD3AK通过分泌可溶性杀伤因子间接杀伤癌细胞.③CD3AK通过膜相关TNF参与杀伤效应.④CD3AK介导癌细胞凋亡.⑤化疗药CDDP和ADM处理癌细胞后,提高其对CD3AK杀伤活性的敏感性,CDDP促杀伤效应与其上调癌细胞表面ICAM-1、HLA-ABC抗原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肝枯否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近年来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现已证实,静息及活化状态的KCs在体外可对一些肿瘤细胞表现细胞毒活,体内可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形成发展,其机制可能与膜相关性TNF,IL-1有关,KCs的肿瘤杀伤作用,在胃肠道肿瘤的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LAK细胞对新鲜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之后,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它具有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等优点,它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细胞,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TIL的研究现状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获得性免疫的核心调节细胞,故N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增强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可以通过细胞因子、单抗及多功能抗体介导NK细胞活化,通过调节抑制性信号和活化性信号传递加强NK细胞活性,通过免疫药物刺激及基因修饰提高NK细胞功能等多种途径增强N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结论:研究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将促进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肿瘤患者脾来源的LAK细胞其增殖用的最低rlL_2量为250u/ml.LAK细胞泳动速率与脾细胞相比明显增快,其表型特征为T细胞系统.CD_3~ CD_4~ /CD_~ NK~-。4小时~(51)Cr释放试验显示其对NK敏感的K_(562)杀伤力为82%,对NK抵抗的Raji杀伤力为39%。PHA可诱导肿瘤患者脾来源的单个核细胞Tac抗原的表达增强,PHA联合rIL_2应用可使LAK增殖力增强,但其杀伤力却减低,因而PHA不能用于LAK细胞诱导。  相似文献   

19.
自身抗体与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针对肿瘤抗原的自身抗体,其产生是多种复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肿瘤自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肿瘤自身抗体是重要机制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肿瘤自身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自身抗体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内对肿瘤组织有独特的异嗜性,与树突状细胞联合应用极大增强了其杀伤肿瘤能力,无论是采用自体细胞还是异基因细胞治疗肿瘤,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为解决细胞来源、提高扩增能力、增强细胞毒活性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