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重荧光定量PCR(QF-PCR)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常见非整倍染色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F-PCR技术快速诊断205例产前羊水标本中的13、18、21、X、Y染色体,并与常规核型分析结果对比。结果 205例产前诊断标本QF-PCR法共检出17例非整倍染色体,其中10例21三体、3例18三体、1例13三体和3例性染色体异常,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另有1例平衡易位、1例嵌合体及3例倒位核型无法通过QFPCR检测出,两种方法一致性97.6%。结论QF-PCR作为一种快速诊断常见非整倍染色体技术,结果准确可靠,可在产前诊断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21号染色体上STR位点进行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的可行性,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方法.[方法]以18例唐氏综合征为研究对象,选择21号染色体上3个STR位点(D21S2052、D21S2054、D21S1446),对外周血DNA进行PCR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STR位点出现三条密度定量之比为1:1:1带型(完全杂合型)或两条2:1带型(半杂合型)诊断唐氏综合征,与此同时以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对照.[结果]18例患者在3个STR位点全部出现1:1:1带型或2:1带型,基因诊断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结论]21号染色体上3个STR位点的基因分型和PCR扩增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适合中国广东地区人群特点的唐氏综合征快速产前诊断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号染色体上杂合度较高的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D21S1411、D21S1412、D21S1270)作为遗传标记,采用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扩增技术,对广东地区106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外周血DNA进行分析,计算这3个STR位标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用该方法对25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和10例正常孕妇羊水的DNA进行检测,并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号染色体上的3个STR(D21S1411、D21S1412、D21S1270)的PIC分别为0.913、0.835、0.856,确立了QF-PCR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方法。对25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和10例孕妇羊水同时进行QF-PCR检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两种方法均检测到27例唐氏综合征,结果吻合。结论:本研究所选STR位标在中国广东人群中呈现较高的遗传多态性,符合Hardy-W e inberg平衡定律;所构建的QF-PCR技术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具有准确、快速、高效等特点,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9,(6):868-870
目的利用定量荧光PCR(QF-PCR)技术研究茂名汉族胎儿21号染色体上D21S1435、D21S1411、D21S2052、D21S1246和D21S1446 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为Down综合征的产前基因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PCR复合扩增和五色荧光自动化检测技术对1 080例胎儿的5个STR位点作基因分型;用黑马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并计算各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 5个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 0. 05)。共检出201种基因型,54种等位基因,其频率介于0. 000 5~0. 575 5;察杂合度(Ho)介于0. 615 7~0. 830 6;个体识别率(DP)介于0. 815 7~0. 947 7;非父排除率(PE)介于0. 403 9~0. 662 9;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 584 9~0. 808 8。结论 D21S1435、D21S1411、D21S2052、D21S1246和D21S1446 5个STR基因座是21号染色体良好的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的产前基因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优势.方法:采集589名孕18~24周妇女的羊水标本,对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应用染色体GLP13/21特殊位点的荧光标记探针和CSP 18/X/Y染色体着丝粒荧光标记探针进行FISH实验;同步进行羊水细胞培养,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作为标准,对FISH技术进行评价.结果:FISH分析羊水间期细胞性染色体数目正常者586例(XX 296例、XY 290例),3例数目异常,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FISH和核型分析结果中发现6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13-三体、1例47,XXY、1例47,XXX、1例47,XYY;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在产前诊断中同时开展FISH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弥补相互间的缺陷,使产前诊断的效能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应用21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对30例智力低下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标本进行引物原位标记(prim ed in situ labeling,PR INS),同时与传统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在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中,PR INS技术均能特异性地检测出21号染色体。在11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标本中,21号染色体标记率平均为89%;在19例非21-三体综合征患儿标本中,21号染色体标记率平均为93%。荧光杂交信号清晰,整个检测反应在24 h内完成。结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21号染色体的数目异常,有助于对传统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的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甘肃省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高风险孕妇的羊水标本147例,脐血标本3例,采用直接标记的13/21染色体特异位点探针和18/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对问期细胞进行FISH检测.结果 成功检测148例标本,检出正常核型142例,异常核型6例(其中21-三体4例,18-三体1例,13-三体1例),所有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结论 FISH检测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对协助临床咨询及产前遗传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苗君兰 《中国保健》2009,(17):799-800
目的:Down综合征是一种因21三体导致的最常见的染色体病,本研究采用PCR—STR快速鉴定Down综合征额外染色体来源。方法:PCR扩增5个21号染色体上的STR位点,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半定量分析。结果:Down综合征患者5个等位片段经DNA密度扫描定量结果有3种:①出现3条带,密度扫描定量结果为1:1:1;②出现2条带,密度扫描定量结果为1:2或2:1;③出现1条带。结论:根据STR多态位点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应用这5个位点可以检出绝大多数的21三体患者,结合其父母的基因型,可以找到额外染色体的起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生率和原位培养羊水细胞染色体嵌合体发生率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4455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实施羊膜穿刺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异常染色体核型进行统计,并对涉及13号、18号、21号或性染色体的嵌合体病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检测。结果14455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中发现异常核型439例,异常核型率为3.0%。包括21-三体194例,18-三体81例,13-三体5例,倒位25例,易位51例,缺失16例,重复13例,性染色体异常54例。嵌合体一共38例,嵌合率为0.26%,其中涉及13号、18号、21号或性染色体的共23例,其核型与FISH结果显示嵌合一致有22例,不一致1例。结论对具有产前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减少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原位培养羊水细胞可提高染色体嵌合体的诊断,FISH是核型分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指征对诊断胎儿染色体病的意义。方法对检查的385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羊水培养成功并作核型分析的有384例,共检出26例异常核型,发生率6.77%,其中21-三体3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臂间倒位9例,其他异常核型12例。结论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可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对高龄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查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男性Y染色体变异对男性生育力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Y染色体异常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因不育而就诊的4 238例男性患者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Y染色体异常核型550例,占全部被检者12.98%,其中大Y 染色体异常497例;小Y染色体21例;倒位染色体13例;缺失Y染色体12例;47,XYY 4例;45,XO/ 46,XY嵌合体3例;48,XXYY 1例;环状Y染色体1例;Y染色体的平衡易位46,X,t(Y;17)(q12; q25)1例、46,X,t(Y;3)(q11;p11)1例、46,X,t(Y;14)(q12;q22)1例和1例46,X,t(Y;15) (p11;q13)。结论:Y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结构的异常对男性生育能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骨节病患者12号染色体7个STR位点基因频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大骨节病患者、病区内对照人群和非病区外对照人群12号染色体上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方法,对12号染色体上D12S1718、D12S1675、D12S358、D12S367、D12S1638、D12S1646和D12S1682位点在陕西省永寿县、榆林地区大骨节病区患者和病区内对照人群及咸阳地区非病区外对照人群中的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相应人群中7个位点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并对各组间基因频率进行X^2检验。结果D12S1718、D12S1675、D12S358、D12S367、D12S1638、D12S1646和D12S1682位点在大骨节病患者中分别检出4、7、7、8、5、5和7个等位基因,5、12、13、11、10、9和13个基因型;在病区内对照人群中分别检出4、9、7、6、6、6和8个等位基因,5、10、12、14、12、9和13个基因型;在非病区外对照人群中分别检出7、9、7、7、5、8和11个等位基因,9、16、17、16、12、15和20个基因型;各组间基因频率进行比较,在D12S367位点和D12S1638位点,患者与病区内对照(D12S367:P=0.034;D12S1638:P=0.041)及非病区外对照间(D12S367:P=0.029;D12S1638:P=0.028)均有显著性差异;在D12S1646位点,患者与病区内对照间无差异(P=0.446),但病区人群与非病区外对照间有差异(患者一非病区外对照:P=0.036;病区内对照一非病区外对照:P=0.039)。结论大骨节病患者12号染色体的7个STR位点中D12S367和D12S1638等位基因分布显著不同于病区与非病区正常人。  相似文献   

13.
Hybridization of probe pDP151 (locus D15S2) to genomic human DNAs digested with EcoRI revealed allelic restriction fragments 9 and 11 kilobase-pairs (kb) in length. Hybridization of pDP151 to EcoRI-digested DNAs from 21 Chinese hamster X human hybrid cell clones containing different subsets of human chromosomes demonstrated cosegregation of the 9 and 11 kb EcoRI fragments with human chromosome 15. D15S2 and two other polymorphic loci previously mapped to chromosome 15--D15S1 and D15S6--were localized to specific regions on human chromosome 15. Eight Chinese hamster X human somatic cell hybrid clones derived from a human donor heterozygous for a balanced translocation between chromosomes 15 and 22 [t(15;22)(q14;q13.3); Oliver et al, Cytogenet Cell Genet 22:503-510, 1978] were studied. After digestion of human and hybrid DNAs with HindIII and Southern blotting, pDP151 (D15S2) and pMS1-14 (D15S1) hybridized to fragments of 4 and 4.5 kb, respectively. Further, pMS1-14 (D15S1) and p9-1a (D15S6) hybridized to EcoRI fragments of 3.5 and 3.2 kb. All fragments cosegregated with the der(22) derivative chromosome containing region 15q14----15qter. 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these probes to normal human chromosomes mapped the corresponding loci with greater precision: D15S1 to 15q15----15q21, D15S2 to 15q15----15q22, and D15S6 to 15q22----15q24.  相似文献   

14.
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突变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分析IdentifilerTM系统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在亲子鉴定中的突变现象。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检测681例亲子鉴定案例,对其中1个STR位点不符合遗传规律者,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显色方法,增加其他STR位点检测。结果在认定亲子关系的589例中,观察到16例1个STR位点发生突变。突变的位点包括D8S1179、D21S11、CSF1PO、D2S1338、D19S433、VWA、D18S51和FGA,其中以D21S11、FGA位点突变率最高(0.25%);突变的等位基因来自父亲10次,来自母亲5次,无法确定1次。结论STR位点突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采用IdentifilerTM系统进行亲子鉴定,遇到1~2个STR位点不符合遗传规律时,有必要增加突变率低、稳定性好的STR位点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天津市汉族胎儿21号染色体上D21S1411和D21S1413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遗传多态性,获取群体遗传学数据,为其应用于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11例产前诊断样本,提取DNA,复合扩增D21S1411和D21S1413 STR基因座,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用PowerState V12软件分析群体遗传学指标。结果:D21S1411 STR基因座共发现9种等位基因,45种基因型。D21S1413 STR基因座共发现7种等位基因,28种基因型。D21S1411基因座的观察杂合度(Ho)、多态信息含量(PIC)、个体识别率(DP)和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75.4%、0.85%、0.967%、0.516%。D21S1413基因座的Ho、PIC、DP、PE分别为87.2%、0.82%、0.947%、0.739%。D21S1411和D21S1413 2个STR基因座累计PIC为0.973,累计DP为0.998,累计PE为0.874。结论:D21S1411和D21S1413 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 e inberg平衡定律,在天津市汉族胎儿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可用于唐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6.
报告收治的1例24岁,孕21周,有不良孕产史,血清学产前筛查示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四维彩色超声检查示异常,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的孕妇情况,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片段分析技术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进行深入的遗传学检测和分析,胎儿羊水染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进行快速检测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第13、18、21、X和Y5条染色体特异性的FISH探针对245例孕妇采用未经培养的新鲜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并与同时进行的羊水染色体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另外,选取36例染色体分析结果异常的存档标本(包括20例羊水标本和16例外周血/脐带血标本)对该检测技术进行验证。结果:使用FISH方法成功诊断唐氏综合征9例,18-三体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和同时进行的常规羊水染色体检查结果一致。但有4例经羊水染色体检出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FISH因固有技术限制无法检出。在验证实验中,36例存档标本,全部染色体数目异常均能成功检出,成功率100%。结论: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第13、18、21、X和Y数目异常是准确快捷的产前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苷酸微阵列技术在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及潜在致病位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患者60例,均留取流产物样本。应用Affymetrix Cyto Scan HD探针对样本进行SNP array检测,通过Affymetrix Chromosome Analysis Suite软件采用隐马科夫模型算法确定全基因组染色体区域的重复和缺失。结果 60例研究标本检测成功率为100. 00%,共检测出44例样本异常,其中三倍染色体异常4例(6. 67%),染色体微小的缺失或重复3例(5. 00%),X染色体缺失8例(13. 33%),单亲二倍体1例(1. 67%),2号染色体重复1例(1. 67%),4号染色体重复1例(1. 67%),9号染色体重复1例(1. 67%),13号染色体重复2例(3. 33%),14号染色体重复1例(1. 67%),15号染色体重复1例(1. 67%),16号染色体重复10例(16. 67%),17号染色体重复1例(1. 67%),18号染色体重复2例(3. 33%),20号染色体重复1例(1. 67%),21号染色体重复4例(6. 67%),22号染色体重复3例(5. 00%)。其中年龄≥35岁患者的样本异常率为88. 89%(16/18),高于年龄≤35岁患者的66. 67%(2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所有标本检测成功率达100. 00%,检出染色体异常率达73. 33%。染色体重复、缺失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X染色体缺失,16号、21号和22号染色体异常为主要潜在致病位点。核苷酸微阵列技术可检测出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以及染色体微小缺失,有助于全面了解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状况,指导再次生育流产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PT)对高龄孕妇行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结果。方法:对2018年9月-2020年1月来本院自愿要求行NIPT检测的高龄孕妇9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NIPT检测提示染色体异常者行羊膜腔穿刺,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基因芯片检测。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984例NIPT检测染色体异常14例(1.42%),其中21-三体4例、18-三体3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对14例行产前诊断检出染色体异常10例,其中21-三体3例、18-三体2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0例;NIPT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0%、66.7%、100%、75.0%、0%。经随访,产前诊断明确染色体异常10例中有9例选择引产终止妊娠,其中3例21-三体高风险(47,XN,+21),2例18-三体高风险(47,XN,+18)、2例13-三体高风险(47,XN,+13),1例X高风险(45,X)及1例XXY高风险(47,XXY);1例XXX高风险(47,XXX)坚持正常妊娠,产后新生儿状况正常。其余4例产前诊断结果正常(46,XN),新生儿状况正常。结论:NIPT应用于高龄孕妇有较好筛查价值,但提示异常者仍需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从而避免假阳性或非必要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