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人尺骨冠突参数的特点,为临床修复和重建冠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0具60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作研究,分别测量男女尺骨冠突的高度,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开角的大小以及冠突高1/2处在冠状面上的宽度,矢状面上的厚度等,并根据性别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同时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的位置与冠突高1/2处的关系。结果:正常成人男性尺骨冠突平均高度、宽度、厚度及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分别为18.43±0.56mm、22.53±0.78mm、8.17±0.32mm和20.93±0.34mm,女性为16.35±0.41mm、19.76±0.82mm、6.32±0.83mm和18.48±0.59mm,经统计学分析男性上述指标明显大于女性(P<0.05),与男性平均身高及尺骨长度比女性大有关,而开角的大小约30°,无性别差异(P>0.05),与身高及尺骨长度无关。根据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位置与冠突高1/2的关系,有3种类型。结论:根据正常成人尺骨冠突测量数据及肘关节尺侧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处的位置,可为临床重建尺骨冠突及尺侧副韧带前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尺骨粗隆面重建滑车切迹治疗鹰嘴粉碎骨折5例报告蒋涛代富勇(三台县人民医院骨科621100)我院1987年5月~1996年8月,对5例尺骨鹰嘴粉碎骨折无法复位、固定者,行尺骨粗隆面重建滑车切迹的肘关节成形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创伤骨科提供四肢常用骨牵引部位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10 0例成人尸体四肢骨标本 ,3 0例成人尸体四肢标本进行解剖 ,观察骨的不同方位毗邻的血管和神经。结果 :股骨下端内上髁上方 2 0mm处 ,矢状径为 ( 2 0 0 6± 2 5 2 )mm ,冠状径 ( 4 2 96± 2 66)mm ;股骨粗隆最突部矢状径为 ( 3 4 4 6± 2 91)mm ,冠状径 ( 5 4 4 3± 3 82 )mm ;胫骨粗隆最突部矢状径为 ( 4 1 3 6± 3 5 4 )mm ;冠状径 ( 3 5 90± 3 66)mm ;尺骨冠突部矢状径为 ( 3 1 69± 2 3 1)mm ;冠状径为 ( 2 1 18± 2 2 7)mm ;跟骨距后下缘的前上方 2 0mm处 ,冠状径为 ( 2 1 18± 2 2 7)mm。这些部位骨剖面的结构表层均为薄层骨皮质 ,内为较密骨松质 ,在骨的不同方位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结论 :临床上可根据牵引部位的形态特点注意选择适当的骨牵引器具、牵引穿针部位和方向 ,以防止骨牵引术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后侧入路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实用性,分析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根据AO/ASIF骨折分型、尺骨冠突骨折块大小、是否合并桡骨头骨折及是否有骨缺损等,分别采取克氏针张力带、钢板、螺钉固定及植骨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所有16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按HSS肘关节评分标准,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1.3%。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经鹰嘴肘关节骨折的可靠手段,术中要着重于恢复滑车切迹的轮廓解剖位置,修复尺骨冠突结构非常重要,桡骨小头骨折固定也十分必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维CT重建的寰椎椎弓根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人正常状态下寰椎椎弓根形态及其相关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15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年龄18~52岁(平均36.3岁),对其寰椎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后观察椎弓根形态,并测量其双侧椎弓根各主要解剖数值:椎弓根高度、宽度、进钉点距后正中矢状面距离、椎根弓内倾角及上倾角。结果:根据椎弓根高度分为正常型,相对狭窄型,狭窄型,无椎弓根型。正常寰椎椎弓高度(4.10±1.17)mm,上倾角(8.24±1.31),°内倾角(6.53±2.35),°椎弓根宽度(8.24±1.31)mm,长度(28.73±1.66)mm,进钉点距后正中矢状面距离(19.36±1.27)mm。结论:三维CT重建能够全面观察寰椎影像解剖的立体结构,准确提供寰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形态、解剖学参数,为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乔胜铎  黄维国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2,23(19):1798-1800
目的 为颅中窝入路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 2 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进行测量 ,确定翼点、颧弓点至颅中窝各结构及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内耳门、棘孔的夹角和距离 .结果 翼点至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内耳门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5 8.0± 3.7) mm(71.5± 6 .4 )°,(5 9.9± 3.9) mm (5 6 .2± 6 .4 )°,(5 9.2± 3.8) mm (49.2±6 . 8)°,(6 3.0± 3.8) mm (5 2 .8± 6 .7)°,(5 9.6± 3.6 ) mm(41.0± 5 .4 )°,(6 2 .9± 4 .7) mm(2 7.3± 5 .6 )°,(6 9.5± 4 .1)mm (40 .3± 5 .1)°.颧弓点至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内耳门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5 2 .4± 3.0 ) mm (90 .2± 5 .6 )°,(48.5± 3.9) mm (74 .4± 6 .1)°,(44 .4± 2 .6 ) mm (6 5 .9±5 .8)°,(5 3.7± 3.4 ) mm (6 6 .3± 5 .9)°,(47.0± 2 .6 ) mm(5 4 .6± 7.2 )°,(5 4 .1± 3.3) mm(40 .7± 5 .8)°,(6 0 .1± 2 .8)mm (5 3.4± 5 .9)°.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内耳门、棘孔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17.5± 2 .8)mm(337.2± 9.2 )°,(14 .5± 1.2 ) mm(44 .3± 12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59例(成人40例,小儿19例)完整脑标本观察并测量了胼胝体。在59例脑中有1例(1.7%)胼胝体出现裂隙。40例成人胼胝体干的厚度为5.82±1.43mm,跨径为65.92±7.34mm;19例小儿胼胝体干厚度为2.55±1.20mm,跨径为41.20±4.06mm.本文讨论了胼胝体的发育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侧颅底手术入路和乙状窦后进路相关的应用解剖。方法:通过测量40例颅骨,确定茎突根部至侧颅底、星点至颅后窝各孔裂间连线的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所成角度。结果:茎突根部至圆孔、棘孔、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窝、舌下神经管外口的距离和夹角分别为(24.2±2.5)mm〔(149.8±5.2)°〕、(18.9 ±2.6)mm〔(154.6±5.0)°〕、(9.1±1.9)mm〔(120.4±8.1)°〕、(3.8±1.6)mm〔(85.9±5.4)°〕、(16.6±2.1)mm〔(85.5±5.2)°〕。星点至三叉神经压迹、内耳门、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的距离和夹角分别为(58.3±3.3)mm 〔(139.4±5.6)°〕、(44.6±7.9)mm〔(134.5±7.0)°〕、(42.9±3.5)mm〔(128.3±8.0)°〕、(55.7±3.7)mm〔(116.7±7.8)°〕。结论:围绕两种手术入路测量所得结果,有助于设计手术入路并为手术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翼点入路及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翼点入路和颞下窝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颅骨的测量,确定翼点至颅中窝、颧弓点至颞下窝内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翼点至前床突、视神经管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管、岩上窦沟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49.0±3.3)mm(73.2±5.6)°、(47.8±3.3)mm(82.8±5.2)°、(48.9±4.7)mm(76.7±7.0)°、(50.2±4.2)mm(58.2±7.0)°、(50.1±4.2)mm(48.6±7.4)°、(55.7±3.7)mm(62.2±5.0)°、(52.0±3.6)mm(51.8±6.4)°、(50.0±3.4)mm(39.9±7.0)°、(53.1±2.8)mm;颧弓点至眶下裂、翼上颌裂、翼管口、卵圆孔、棘孔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37.5±3.7)mm(131.2±5.4)°、(43.1±4.3)mm(101.2±7.9)°、(51.3±3.0)mm(76.7±4.3)°、(38.2±2.6)mm(74.0±4.5)°、(36.4±2.7)mm(65.0±6.3)°。结论两种手术入路相关数据的测量,有助于设计手术入路,并可为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观察了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朝鲜族18~87岁成人离体心脏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 2.二尖瓣环呈椭圆形77.3±4.8%,肾形者占16.0±4.2%,圆形者占6.7±2.8%; 环的周径男87.62mm,女79.02mm,空间面积为613.8mm~2。 3.前瓣梯形者占53.3±5.7%,半圆形者占30.7±5.3%,三角形16.0±4.2%。前瓣高度男19.92mm,女17.70mm;面积男567.0mm~2,女561.2mm~2。 4.后瓣具有副切迹者占22.7±4.8%,高度男12.63mm,女10.24mm; 面积男519.8mm~2,女518.6mm~2。 5.根据副切迹存在与否、位置和数目,将二尖瓣分三种类型。Ⅰ型77.3±4.8%,Ⅱ型占16.0±4.2%,Ⅲ型占6.7±2.8%。 6.瓣膜连合区高度未见超过10mm者,男平均6.44mm,女平均5.48mm。  相似文献   

11.
髌股关节形态测量及其在膝关节假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影像学方法研究髌股关节各部件的形态及相互关系,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8例志愿者膝关节进行不同位置MRI成像,在水平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膝关节MRI图像上观察测量髌股关节各部件的形态及相互关系,并对关节接触面宽度和角度的比值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男性髌骨高(41.87±4.67)mm,宽(41.08±4.30)mm;女性髌骨高(35.34±5.15)mm,宽(36.71±3.07)mm。48例研究对象中髌骨属不稳定型的比例高达37.50%(18/48)。男性股骨远端宽(80.70±6.40)mm,女性股骨远端宽(70.64±8.70)mm;女性髌骨的髁间窝和股骨沟均比男性髌骨小。高度屈曲时髌骨和股骨接触区域的宽度比、角度比大于1这一接触形式占优势。结论:髌骨关节面与股骨远端形态复杂,硬组织对合较差。全膝关节置换假体设计应注重髌股关节的良好吻合,降低接触面应力,并充分考虑到男女性关节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立体光固化(SLA)-3D打印模型的精确度,阐明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随机纳入SLA-3D打印模型33例(长骨10例、不规则骨13例和假体10例),进行CT回扫并行三维重建;依据模型临床应用特点选取最大高径(MH)、最大长径(ML)、最大宽径(MW)、滑车宽径(WT)、滑车长径(LT)、关节盂长径(LGC)、关节盂宽径(WGC)、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距离(DPI)、髋臼直径(DA)、髓腔直径(DMC)、右下颌支前缘高度(AHRR)和右下颌支后缘高度(PHRR)等相关参数分别对原始数据及模型数据进行测量,计算各参数的绝对和相对误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作为评价数据一致性指标,对假体模型进行空间误差分析。结果:33例SLA-3D打印模型中,除不规则骨组MW外,与原始数据比较,各组其他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模型数据与原始数据间各项参数ICC值均大于0.950,绝对和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0.58 mm和-1.37%;假体模型空间误差最大值为0.237 mm,总平均值为0.132 mm。结论:SLA-3D打印模型CT的数据与原始数据高度一致,其在骨科及颌面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准确而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腕部背侧带血管蒂骨 (膜 )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解剖观测了骨间前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腕背支以及第 2 ,3掌背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①骨间前动脉腕背支始于桡骨茎突上 (6 .6± 0 .7)cm处 ,外径 (1.4± 0 .2 )mm ;②桡动脉腕背支起点距桡骨茎突 (1.2± 0 .3)cm ,外径为 (1.3± 0 .3)mm ;③第 2 ,3掌背动脉分别始于桡动脉腕背支和掌深弓的穿支 ,外径均为 (0 .8± 0 .2 )mm ;④尺动脉腕背支于豌豆骨上 (4 .1± 0 .6 )cm始于尺动脉 ,外径 (1.2± 0 .3)mm。上述动脉间相互吻合丰富 ,在手背形成动脉网 ,并发骨膜支分布尺、桡远端和掌骨。结论 :以上述动脉腕背支及第 2 ,3掌背动脉为蒂 ,可以设计不同的带血管蒂的骨 (膜 )瓣 ,用于邻近移位修复舟、月骨骨不连或骨坏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犬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的形态学特点,为比较解剖学提供依据。方法犬心41例,10%的甲醛溶液固定,大体解剖显示犬心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观测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的出现率。结果41例犬中,29例(70.7%)出现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出现于前室间支(79.3%)、后室间支、左室前支,心肌桥厚度为0.56±0.61 mm。前室间支冠状动脉前段内径1.64±0.46 mm,厚度0.18±0.06 mm;壁冠状动脉内径1.35±0.46 mm,厚度0.13±0.04 mm。心肌桥近段距第一对角支距离为19.78±8.20 mm,距前室间支起始部距离为24.49±12.37 mm,距右冠起始部距离为24.21±5.80 mm。心肌桥纤维走向与壁冠状动脉夹角为68.94±14.38度。结论犬冠状动脉心肌桥出现率及位置与人相似,可作为心脏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湖北地区收集的下颌骨400个,对下颌孔、下颌小舌、下颌孔中心至各缘的距离,进行了观察和测量。下颌孔的确切位置不是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中点,而是在中点的后上方。并提出了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时,进针处的有关标志。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CT正常内耳解剖结构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颞骨高分辨CT(HRCT)测量正常人耳蜗、前庭、内听道等结构,了解正常内耳的发育并探讨内耳各解剖结构CT测量正常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无内耳疾患的75例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行HRCT扫描,原始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在设定层面上测量耳蜗高度、长度、底周螺旋管径、底周长度,前庭左右径、上下径,内听道口径、宽径、长径,水平半规管中心骨岛长径等;各测量指标进行年龄、性别、左右耳间比较。结果① HRCT可清晰显示正常内耳骨迷路结构和内听道结构;② 内耳各结构正常值如下:耳蜗高度(3.47±0.41)mm,耳蜗长度(6.27±0.96)mm,耳蜗底周螺旋管径(1.66±0.26)mm,耳蜗底周长度(6.82±0.69)mm,前庭宽径(2.81±0.42)mm,前庭长径(5.76±0.44)mm,内听道口径(6.36±1.66)mm,内听道宽径(4.99±0.98)mm,水平半规管中央骨岛径(3.16±0.52)mm。内耳各结构测量值除内听道长径在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结构在年龄组间、性别间及左右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探讨了国人内耳各主要结构的HRCT测量正常值,为人工耳蜗等内耳手术提供更详尽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量髋臼前柱顺行拉力螺钉相关的置钉参数,提高顺行拉力螺钉置钉的成功率和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4月笔者医院40例成年完整骨盆螺旋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5.0重建出骨盆的三维数字模型并在髋臼前柱模拟顺行拉力螺钉置入,测量进钉点、进钉方向、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结果 男性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为17.82±3.37mm,到坐骨棘的距离为52.64±4.29mm,进钉方向外倾角为62.18°±4.60°,前倾角为78.14°±3.52°,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分别为7.80±1.26mm和115.13±5.22mm;女性进钉点到坐骨大切迹顶点的距离为26.31±4.05mm,到坐骨棘的距离为60.11±3.57mm,进钉方向外倾角为75.45°±4.16°,前倾角为69.72°±5.66°,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分别为5.68±1.13mm和104.37±4.15mm。男女性在进钉点、进钉方向、可置入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测得的置钉参数有助于术者避免盲目置钉,提高顺行拉力螺钉置钉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使用Philips iCT 256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正常国人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为符合国人解剖学特征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假体设计提供解剖参数参考及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国人股骨远端后髁角男性小于女性,而前髁角男性大于女性,具有性别差异性(P<0.05);国人滑车沟角无性别差异性;国人男性股骨远端横径、股骨远端外侧髁高度及股骨面率均大于女性,具有性别差异性(P<0.05),提示国人股骨远端前髁角、后髁角及股骨面率解剖学参数具有性别差异性,在TKA中假体的设计与选择应予以体现,使假体与膝关节形态匹配度更高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给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提供解剖指导。通过12个头颅(全部男性)24例鼻腔外侧壁的观察,测量了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解剖结构。上鼻甲长15.6±2.8mm,宽4.7±1.1mm;中鼻甲长36.7±3.4mm,宽10.4±3.4mm;下鼻甲长42.7±3.6mm,宽12.3±1.7mm;钩突长22.8±3.2mm,高4.3±1.7mm;筛泡长19.3±4.1mm,高6.5±2.1mm;半月裂长24.5±2.3mm。并发现6侧中鼻甲被后组筛窦气化,有3侧中鼻甲骨向中鼻道反突。时有关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的测量数据和毗邻关系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