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1998年以后(观察组)及1997年以前(对照组)LDH术后随访,手术方法及用药均相同。观察组128例术后进行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109例术后卧床1-3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腰部疼痛消失率、下肢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LDH术后腰背肌功能及下肢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提高,并对腰背肌衰弱综合征及腰椎不稳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腰背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陈崇华 《颈腰痛杂志》2005,26(5):393-394
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腰背肌锻炼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及良好的临床效果,提倡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重视腰背肌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365-1369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配合早期规律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锻炼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锻炼组术后第2 d由医生指导其在床上进行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而常规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常规恢复活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年。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减少,JOA评分均显著增加;而锻炼组患者VAS评分随时间延长显著减少,但常规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相比,VAS评分不减反增,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锻炼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 d,两组间ODI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锻炼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配合早期主动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腰椎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0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PLD+局部理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d的疼痛VAS评分、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1月后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背肌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PLD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低,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腰椎阃盘突出症术后失败的原因中,术后神经根粘连及腰背肌衰弱综合征是常见的两个原因一为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我们在回顾啄有1300多例腰椎间盘手术冶疗病例后,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对1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直腿抬高、腰背肌的锻炼),现同颐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将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观察组)和非功能锻炼组(对照组)进行疗效、住院日的比较,观察其功能锻炼的作用。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t=4.97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功能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李浩炜 《颈腰痛杂志》2000,21(4):320-322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对预防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复发作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0月~1993年12月间所诊治的160例经保守治疗而又首次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6年的随访调查,治疗组110例应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则单纯应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91%与60%,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6年的随访调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病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其中10%~20%需手术治疗[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与手术成功密切相关.为预防和减轻手术后硬脊膜和神经根粘连,加强腰背肌的肌力,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进行早期、适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2010年我科指导37例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在于心理生理护理和病情现察.加强锻炼和腰围保护.  相似文献   

10.
视频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患者功能锻炼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功能锻炼教育效率。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首先将仰卧位、俯卧位及直立位3种卧位下的8种功能锻炼项目制成视频资料,利用视频实施教育,连续1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考核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视频法对患者实行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康络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络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金大地,史占军,王吉兴,徐波大宗病案报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秀率仅55%~60%[1、2]。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且有一部分病人功能恢复不完全。神经节苷脂具有促进受损周...  相似文献   

12.
蒋凯  胡存根 《中国骨伤》2000,13(3):178-17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 ,约 15 的腰腿痛病人属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 。随着CT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对该病诊断率可达 93% [2 ] ,且因其检查方便 ,省时 ,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被确诊越来越多 ,其手术治疗病例也相应地增多 ,故手术各种并发症发生病例也相应增多。我科最近六年来收治 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病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男 8例 ,女 1例。年龄均在 35— 48岁之间 ,平均年龄 39岁。发生在L3— 4 间隙 1例 ,L4— 5间隙 4例 ,L5S1间隙 4例。手术类型 :开窗髓核摘除术 3例 ,半椎板髓核…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中药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峰  王亚斌 《中国骨伤》1997,10(6):49-49
我院1990年~1993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术后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3例中男48例,女35例;年龄27~63岁;病程半年~3年;突出部位L3-44例,L4-552例,L5S143例;行脊髓造影者24例,MRI2例,所有病例均作CT检查。治疗方法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开窗”或半椎板切除突出髓核摘除术。无术中意外,术后抗感染的同时采用中药治疗,拆线后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早期采用攻下逐瘀、利水行气法。方用“大成汤”加减。药物组成: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苏木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板状腰”的形成原因。方法研究分析来自门诊的20例病人,在手术后不同时期出现“板状腰”的情况。结果按不同情况对症处理后“板状腰”14例消失6例减轻,最长可绵延2年。结论观察“板状腰”形成的原因: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②骨质疏松与腰椎不稳,③肥胖与敏感性体质,④诱发风湿性疾病,⑤低毒性椎间隙炎,⑥医源性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次报道共收录了8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病例32例,用一次正骨推拿法治疗与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无差异。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术后复发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6~42岁,平均352岁;手术后复发时间最短15天,...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开链-闭链康复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疗效影响,探讨主动康复运动在治疗腰突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开链-闭链康复运动组)与对照组(推拿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应用TeleMy02400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自2000~2004年.本院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327例.其中216例采用综合治疗。笔对这部分患积极指导配合功能锻炼.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术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效不佳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于 1985年至 1996年运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76 4例 ,其中因疗效不佳而改用手术治疗的有 38例 ,本文就手术探查结果 ,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38例中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2 8~ 6 4岁。病程 7天~12年。突出间隙 :L3 ,4 2例 ,L4 ,519例 ,L5S111例 ,L3 ,4 、L4 ,5双间隙突出 1例 ,L4 ,5、L5S1双间隙突出 4例 ,L3 ,4 、L4 ,5、L5S1三间隙突出 1例。非手术治疗方法均按我院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施治[1] 。2 疗效不佳原因分类疗效不佳指通过非手术治疗 2~ 8周 ,平均 4周…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住院期间异常情况的处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恒平  王磊 《颈腰痛杂志》2003,24(2):99-101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住院期间异常情况的出现及其恰当处置措施。方法:观察到:1.患肢酸胀复出,但疼痛减轻;2.引流管拔除过早;3.不习惯床上大小便;4.隐瞒月经周期;5.过早下床活动;6.非器质性腰痛;7.非椎间盘源性腰腿痛;8.违规饮食;9.突发其他疾病,所有病例均针对性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结果:调整抗生素及脱水消肿后患肢复出的酸胀症状消失,脑脊液漏者1例修补,1例保守治愈,对术后月经临身的病人对症处理后,无不良反应。尿路结石2例伤口愈合后转科,椎管内外肿瘤1例手术,1例放疗,突发内科疾病者请内科配合治疗后治愈。结论:术前做床上俯卧位及床上大小便训练可有助于手术的实施及术后的静养,术后复出的酸胀症状,抗生素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术前详细询问病史避开月经期,对于其他非骨科疾病要制定防范措施,围手术期的观察处置对防治术后椎间隙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常常多间隙突出或伴发腰椎管狭窄症,在治疗上尽量解除神经根通道上的所有嵌压和尽量保留腰椎的稳定结构.但是腰椎的退行性变并不仅仅是椎间盘的病变,有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失败率为5%~20%[1],手术方式还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