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验用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介质N-氨基-D-门冬氨酸诱导大鼠下丘脑内c-fos的表达。N-氨基-D-门冬氨酸注射大鼠皮下后,观察了fos阳性细胞在下丘脑内开始出现与消失的时程相关以及在下丘脑内的分布,结果表明:给N-氨基-D-门冬氨酸后30发开始出现fos阳性细胞,1 ̄2小时达高峰,4 ̄8小时消失,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视上核和室旁核中fo  相似文献   

2.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和比较了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分布和变化.结果显示:在惊厥发作的大鼠,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光密度值明显高于非惊厥发作的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提示室旁核内的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惊厥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3.
实验用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介质N-氨基-D-门冬氨酸诱导大鼠下丘脑内c-fos的表达.N-氨基-D-门冬氨酸注射大鼠皮下后,观察了fos阳性细胞在下丘脑内开始出现与消失的时程相关以及在下丘脑内的分布.结果表明:给N-氨基-D-门冬氨酸后30分开始出现fos阳性细胞,1~2小时达高峰,4~8小时消失.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视上核和室旁核中fos阳性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57.8%和63.6%,在弓状核中占细胞总数的60.6%.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一氧化氮(NO)与生殖的关系,本文应用一氧化氮合酶(NOS)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正常、晚期(22天)妊娠和中期(7天)哺乳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内NOS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细胞平均切面面积及平均灰度值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晚期孕鼠的NOS阳性细胞数、细胞的平均切面面积和平均灰度值在室旁核分别为49.8±3.9、152.4±14.1μm2和153.4±8.9;在视上核分别为29.2±3.7、163.5±13.8μm2和140.5±7.2,前两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中期哺乳鼠室旁核的NOS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5.
用抗FOS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胃肠道伤害性刺激诱导大鼠孤束核、视上核、室旁核内c-fos的表达,并结合抗TH免疫双重染色技术,探讨孤束核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与FOS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孤束核的连合亚核、内业核以及背侧周边区,说明孤束核是内脏伤害性信息初级传和冲动的直接反应区。在下丘脑内主要2于视上核和室旁核,提示视上核和室旁核在内脏伤害性刺激的传递中起中毒作用。在双标切片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NMDAR1 及NADPH-d 阳性神经元在室旁核及视上核分布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雌雄W istar 大鼠,恒冷箱切片,分别进行NMDAR1 免疫细胞化学和NADPH-d 组织化学反应,并进行NM DAR1 免疫细胞化学和NADPH-d 组织化学双重反应,光镜下观察室旁核及视上核的阳性细胞分布状况。观察结果发现,雄性组室旁核中的NMDAR1 和NADPH-d 双重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多于雌性组。NM DAR1 免疫反应组可见免疫阳性神经元,但雌雄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NADPH-d 组化反应组可见高尔基样的阳性细胞,雌雄两组之间也未见明显差异。NM DAR1、NADPH-d 及NMDAR1 和NADPH-d 双重反应各组在视上核未见性别差异。室旁核NMDAR1 和NADPH-d 双重反应的分布有明显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大鼠室旁核可能通过NM DAR-NO 途径介导雄性大鼠的某些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露青  左国平  丁炯 《解剖科学进展》2005,11(3):213-215,i0004
目的观察加压素(AVP)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ON)、室旁核(PVN)内的分布。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结果SHR的AVP阳性细胞内分泌颗粒密集呈棕黄色,正常大鼠组则染色较浅。SHR大鼠SON内AVP阳性神经元百分数(69.30±18.10%)明显多于正常大鼠(59.53±16.97%,P<0.05),而两组大鼠PVN内AVP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AVP在下丘脑的血压调节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中枢AVP含量的异常增加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合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成三  于恩华 《解剖学报》2001,32(1):34-37,T008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和纤维的分布及其与自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脊髓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NADPH-d染色强度(A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在脊髓中间带灰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细胞和纤维主要见于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和中央管周围,在中介核区也有少量分布。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染色阳性细胞成群分布,细胞群的大小、间距随节段而稍有不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分布模式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鼠两组之间未发现明显差异。2.在脊髓T2、T5、T8、T11、L1各节段中间外侧核本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物质的A值,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比正常大鼠低。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脊髓中间带灰质的交感神经节前  相似文献   

9.
吕葆真  丁玉强 《解剖学报》1999,30(3):199-201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与机体渗透压调节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高渗刺激采用静脉内注射1.5mol/LNaCl的方法,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在高渗刺激下的Fos表达情况。结果高渗盐水可诱导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大量神经元表达Fos。在室旁核,双标细胞约占NK3受体阳性神经元的88%,约占Fos阳性细胞的71%;在视上核的主部,双标细胞约占NK3受体阳性神经元的74%,约占Fos阳性细胞的43%。结论室旁核和视上核内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大鼠渗透压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免疫反应产物在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的分布及其与加压素的共存。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共存研究采用相邻切片染色法。结果致密的NK3受体阳性产物分布于室旁核的后大细胞部和视上核的主部。免疫电镜观察发现NK3受体阳性反应产物出现于室旁核和视上核的胞体和树突内。在相邻切片上观察到室旁核和视上核内有相当数量的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同时含有加压素,它们主要分布于室旁核的后大细胞部和视上核的主部。结论根据本研究和以往的机能学的研究结果,推测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的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调控机体内环境改变时下丘脑加压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大鼠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鼠脑室旁核各亚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构筑。结果显示室旁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大型 NOS阳性神经元 ,占大部分 ,相对密集、成群分布于室旁核四个大细胞亚核即 :前连合核、内侧室旁核、外侧室旁核、室旁核后亚核 ;小型 NOS阳性神经元 ,占小部分 ,散在分布于大细胞亚核内或小细胞部 ,如室旁核前小细胞部、背外侧帽。结果提示 ,室旁核各亚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存在着差别 ,意味着具有多种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刘淑琴  朱成 《解剖学杂志》1992,15(6):431-433
观察老年大鼠下丘脑视上核腹侧大细胞神经元和弓状核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老年大鼠视上核腹侧血管加压素(VP)神经元的胞体较成年鼠大,胞质结构比较致密,内含许多核糖体颗粒,粗面内质网分散成小泡状,神经分泌颗粒增多,溶酶体、线粒体、高尔基氏复合体数量都较多.而弓状核内的暗细胞和亮细胞的核糖体减少,高尔基氏复合体和线粒体都变化,还有少数神经元固缩,细胞质内胞器明显减少,呈现变性现象.结果提示:老年期下丘脑视上核VP神经元机能增强;而弓状核内两种细胞都显示机能减弱的征象.老年时下丘脑各核团神经元的这种不协调性变化,可能是动物衰老的一种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用NADPH-diaphorase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和比较了一氧化氮合酶、酪氨酸羟化酶、5-羟色胺、P物质和亮氨酸脑啡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对照大鼠孤束核的分布。结果显示,孤束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在高血压组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孤束核P物质和亮氨酸脑啡肽免疫阳性物在高血压组多于对照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物高血压组少于对照组;5-羟色胺免疫阳性物在两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提示一氧化氮在孤束核是一种降压性局部神经调质,与其在心血管系统的降压作用一致。中枢P物质含量的异常增加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孤束核脑啡肽含量的异常增加与高血压的形成有关,痛觉和高血压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共同的发生机制。酪氨酸羟化酶在高血压组降低提示孤束核内酪氨酸羟化酶对维持正常血压发挥重要作用.孤束核内5-羟色胺与血压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d the chemical and anatomical features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containing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and supraoptic nuclei in the rat hypothalamus using combinations of enzyme histochemistry,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Neurons expressing NOS mRNA completely overlapped with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neurons. Top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NOS was segregated from that of CRF-containing parvicellular neurons in the posterior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but overlapped with that of magnocellular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70% of oxytocin neurons contained NOS, which corresponded to one half of NOS neurons. About one third of vasopressin-immunoreactive neurons were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and the same proportion of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neurons were vasopressin-immunoreactive. In the supraoptic nucleus, 50% of oxytocin neurons were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which corresponded to 40% of NOS neurons. About 25% of vasopressin neurons were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and 30% of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neurons were vasopressin-immunoreactive. When NADPH-diaphorase 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first, subsequent immunostaining was markedly perturbed. Using fluoro-gold as a retrograde tracer, 4% of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neurons were shown to contribute to the descending projection to the spinal cord. About 40%–50% of NADPH-diaphorase-positive neurons exhibited Fos immunoreactivity after injec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or hypertonic saline, while only 10%–15% of these neurons expressed Fos in response to immobilization or pain. Endogenous NO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magnocellular functions, especially whe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is disturb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源性雌激素对去势后雌性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ON)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2~3月龄、健康未交配的雌性大鼠40只;动物分组如下:对照组大鼠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对照组(卵巢切除术后,n=10)。实验组(即卵巢切除术后肌肉注射雌激素组)2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于术后40d(即给药一个月)和术后70d(即给药两个月)陆续灌注取材。采用SABC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下丘脑视上核内NOS阳性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计数,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NOS阳性神经元内免疫反应产物的平均灰度值。结果卵巢切除术后对照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明显增高,细胞比正常对照组有所增大(P0.05)。去势后补充雌激素1个月组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和卵巢切除组相比较,视上核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及形态均无明显改变(P0.05)。去势后补充雌激素两个月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较,无论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还是阳性神经元胞体的大小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着色变浅。结论外源性雌激素可能影响去势雌性大鼠下丘脑视上核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表达。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化PAP技术,在电针大鼠“足三里”穴位后,观察丘脑下部Vp样神经元的变化。发现视上核与室旁核Vp样大神经元数目增多、胞体胀大,并伸出细长突起。室旁核少数串珠状神经纤维可插入第三脑室壁的细胞之间。在视交叉上核腹内侧Vp小神经元密集,而背外侧反应阳性神经元较少。视上核与室旁核间的神经元岛的细胞体积增大、轴索变长伸向视上区。该区的串珠状纤维集合成束达正中隆起的外层。以上实验结果提示,电针“足三里”可促进下丘脑有关核团Vp样物质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17.
大鼠下丘脑内的一氧化氮合酶与雌激素受体双标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雌激素受体(ER)在下丘脑诸核团的分布及共存,为揭示雌激素与一氧化氮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雌性大鼠下丘脑内NOS阳性神经元、ER阳性神经元以及NOS/ER双染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结果: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和室周核;ER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诸核团的表达不及NOS阳性神经元广泛;NOS与ER双染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及室周核;其他区域可见散在分布的双染神经元。结论:NOS与ER双染神经元主要集中分布在视上核的背内侧和背外侧部及室旁核小细胞部腹内侧区,在下丘脑外侧区分布较广但比较分散,室周核呈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18.
棉酚对大鼠下丘脑超微结构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棉酚对雄性成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棉酚以每日30mg/kg体重给大鼠灌服,连续5周。结果表明服棉酚后,视上核和室旁核变化不明显;而弓状核中,部分细胞呈现一系列神经分泌功能增强的变化,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内充均质低电子密度物质;神经分泌颗粒、溶酶体、核仁样体和微管数量增多。本文并对以上超微结构改变的性质、意义和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