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广东近代中医药教材是研究广东近代中医学术发展史的基础资料。通过对广东近代中医药教材讲义的初步整理,呈现这一时期中医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及挖掘近代中医医家的学术思想,为现代中医药教材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作为近代中医教育史上较早的一所中医药学校,北平中药讲习所在中医药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对近现代的中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对4本北平中药讲习所教材进行整理研究,并加以简要评析,以期了解民国时期北平地区中医药教材建设的大体情况,为当今的中医药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乃至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关静娴 《新中医》2012,(11):176-177
先祖父关济民(1909-1979)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方剂教研室顾问,广东省第一批省名老中医。先祖父一生致力于中医药教育与临床治疗研究,曾主编或审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神农本草经讲义》、《中药学讲义》、《方剂学讲义》、《中医方药  相似文献   

4.
正韦来庠是近代广西甚至全国颇有成就的医学家、中医教育家,韦氏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振兴中医、阐扬国粹的事业中,不仅行医、著书、治学,还将发展中医教育为己任,致力于培养中医人才,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全国"废止中医案"的形势下,韦氏呼吁新桂系政府支持中医教育,1945年新桂系政府开办的广西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就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公办中医学校。他还积极参与教学,编写《中药学讲义》《中医学讲义》《温病学讲义》等教材,重视总结临床经验,发表了《如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二年十月末,卫生部在南京召开了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议,讨论和修订了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新的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药教材,新编《内经讲义》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就是在这个会议后着手编写的。经过半年多来的初稿、审稿、定稿等过程,在各编委的共同努力下,于八三年八月初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讨论比较多,不但涉及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改革问题,而且涉及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创新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光明中医杂志社等单位的教学和研究人员联合选辑点校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是利国利民、振兴中医之举!正当大家努力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创新之时,选辑点校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这是"以史为鉴"之举,是继承创新之必需!这是目前中医药教育改革研究的最初级、最前沿、最基础的最新成果,必将对中医药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水平,是从事中医高层次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改革教学方法、健全教材管理制度、优选教材、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等层面,探讨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策略,为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清末民初,中医学受到西方医学及西方教育模式的强烈冲击,生死存亡岌岌可危,诸多近代中医教育家为中医开辟新的教育模式而积极探索,纷纷建立专科学校,培养了众多的中医药实用人才,为数不少的名医都有过学校教育经历。建国以后,全国共设立了20余所中医院校,以培养中医人才。课程设置是院校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将不同时期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整理分析,以便更清晰地认识院校教育这一中医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中医学教育的基石,在中医药教学中起重要作用。自1960年我国第一版中医课程的全套试用教材出版至今,我国先后已有七版全国中医药院校通用教材、双语教材以及多种中医学基础辅助教材出版。故就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版本的演变,与当时的中医药发展政策进行论述,阐述了中医学在国内外的普遍发展形势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版本的具体关系。由此可见新中国中医政策的改变推进了中医教育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应向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兴衰的百年大计。对近50年来中医药人才状况及院校式教育作何评价,现代中医教育到底应当如何发展,是政府和中医药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应用情报学研究方法,收集近期相关的报刊、访谈等信息,对一些名老中医、中医药院校领导和中医教育学家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力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各家之言,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诗发 《中医教育》2012,31(4):63-65
全国中医药院校二版教材出版于1964年,由当时的中央卫生部组织全国各地专家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刊行.该教材的编写出版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编写特色,不但创立了各中医药课程教材编写的统一蓝本,而且形成了集思广义、融会新知、团队合作编写中医教材的新模式,对我国的中医药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8年来,我们基于"教书、教人、教心、教已"以人为本,立体、开放、互动的理念,在学校本科教学构建"理论教学大量引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临床教学通过经典病例分析,着重学生辩证思维和临床技能培养;科研教学通过专题实验研究诠释中医经典的科学内涵"的教医研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结果通过实施以上教学模式,创新教材建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促进师资培养,丰富教材建设。结论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并促进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医药大学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继承创新,强化素质能力,注重知识交融,促进个性发展,努力造就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理念,围绕倡导学生自我建构、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改革。在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管理体制等诸多环节涌现出了一大批系统性的教学成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综合配套改革及教育长效机制建设,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出色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伤寒论》理论深奥、实践性强、年代久远的特点,探索并实施了课堂教学-网络自学-课后导学-实践促学-考核科学的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以《伤寒论》内容与辨证思维为中心,以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与西医学相关知识技能为两翼,共同组成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5.
唐宋两朝,政府出于医学发展、法制、社会意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考虑,通过立法、统一医学教材、官方修校医籍等行为正式确定经典医籍的医学标准地位。宋代官修医籍也多作为标准教材使用。中医的交流因此更加顺畅,发展更为有序。其后的朝代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经典医籍的标准地位与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为主视角,以近代中医名家为研究主体,探讨近代上海名医文化区域特征。近代上海名医多家学渊源,国学功底深厚,以文会友,在期刊阵营中思想活跃;上海为近代中医药期刊创刊的主阵地,名医办刊办学,刊学相辅,使中医教育呈现出师承、家学、院校、函授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发展趋势。生逢乱世的近代上海名医,将中医的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注重扶持民族企业,研发自主品牌,这标志着近代中医民族品牌意识开始觉醒。近代上海名医具有传统中医的特色,深受江南地域文化影响,又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方医学,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海派特色。  相似文献   

17.
博物学传统与数理传统是科学史上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近代之前的中医学,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的博物传统,而考察中国博物传统的一个最佳标本正是中药药性理论与"本草"学。在近代科学与文化背景下,中医学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建立起了以西医模式为参照的中医学科体系,思维方式从博物传统向数理传统嬗变,使近代中医学呈现出与传统中医学不同的面貌。这种思维模式的变化对当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观察取决于知识背景,理解取决于认识水平。"研究中医药知识的演进,不能不关注博物传统知识体系与数理传统知识体系在近代的交融与碰撞,需要寻找合适的观察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运用虚拟模拟仿真技术打造中医诊疗实践教学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教育的特殊性和当前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模拟仿真教学的必要性。在回顾中医模拟教学的历史并综合新技术、新材料等高新科技进展的基础上,论证了实施模拟仿真教学的可行性。并重点介绍了本单位构建模拟仿真中医诊疗教学体系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相似文献   

20.
翟笑枫  辛海亮  郎庆波  董惠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2,(21):118+120-118,120
中医四诊是中医护理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理解中医基本概念,过渡到中医临床护理有着重要意义。中医四诊的教学应结合护理课程、护理工作的特点,突出重点,在讲课中将中医四诊方法融入护理工作内容,适当采用中西医对照讲解和多媒体技术,尤其要针对护理学生的实际要求,教授学生中医护理方法和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及护理工作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