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梁燕  冯灵  杨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331-2332
目的探讨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前后冲管对静脉炎的发生及留置针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输注20%甘露醇前后用1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对照组输注甘露醇前后不冲管,两组液体结束后用100U/ml肝素稀释液4~5m1封管。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低于对照组,留置针使用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9,4.198;P〈0.05)。结论在20%甘露醇输注前后用10m1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可以减轻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安普贴薄膜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普贴薄膜预防甘露醇高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于穿刺留置针后沿静脉走向预防性应用10cm×10cm安普贴薄膜固定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输入相同剂量的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和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在使用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时用安普贴薄膜固定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静滴20%甘露醇时予40~45℃热水袋热敷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在静脉点滴20%甘露醇时A组予局部热水袋热敷,B组予50%硫酸镁纱布湿敷,C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 A组病例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B组(P〈0.01),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 在静滴20%甘露醇时用热敷法可大大延长静脉针留置时间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前后采用加温生理盐水冲管对患者静脉炎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加温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对照组采用常温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甘露醇前后采用加温的生理盐水进行前导后冲,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5.
使用动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我们对采用动静脉留置针静滴20%甘露醇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其局部反应率与留置地的性质,血管部位,肢体瘫痪与否无关,而与持续,反复使用甘露醇有关。建议留置针静滴甘露醇一般在临时抢救时用,对病情尚稳定,血管条件良好者,宜交替使用中小静脉静滴甘露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虎杖膏对静脉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防护作用。[方法]将9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输注20%甘露醇后给予虎杖膏外敷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虎杖膏可有效预防静脉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露醇加温输液加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2009年每年1—3月住院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清醒患者83例,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3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均将20%甘露醇加温至25~35℃后以每125ml不超过15min的速度静脉滴注。观察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用生理盐水10m1脉冲式注射冲管,即每推注1ml暂停1s,再推1ml,如此反复,直至推完,然后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常规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常规组延长。结论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可降低甘露醇输注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酒精加654—2湿敷预防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湿敷组患者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时用75%酒精加654—2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min,常规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湿敷组与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用酒精加654—2湿敷法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阃明显长于常规组。结论:75%酒精加654—2纱布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露醇加温输液加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2009年每年1—3月住院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清醒患者83例,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3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均将20%甘露醇加温至25~35℃后以每125 ml不超过15 min的速度静脉滴注。观察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注射冲管,即每推注1 ml暂停1 s,再推1 ml,如此反复,直至推完,然后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常规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常规组延长。结论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可降低甘露醇输注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多爱肤敷料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爱肤敷料在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3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护理,观察组给予应用多爱肤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爱肤敷料可预防20%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滴20%甘露醇时予40~45℃热水袋热敷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在静脉点滴20%甘露醇时A组予局部热水袋热敷,B组予50%硫酸镁纱布湿敷,C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A组病例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B组(P<0.01),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在静滴20%甘露醇时用热敷法可大大延长静脉针留置时间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输入20%甘露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2例需输注20%甘露醇的脑部疾病患者按照静脉留置针的不同型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4G,43例)和对照组(22G,39例),两组均按q.8h~q.12h滴人20%甘露醇125—250ml,每位患者输入4d,采用统一制定的观察记录表记录输注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并统计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针头堵塞率、重新置管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重新置管率及针头堵塞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2.9823,0.0123,0.0154;P〉0.05);观察组在留置时间上长于对照组[(89.9902±20.3606)h比(80.2800±23.2790)h],在静脉炎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20.9%比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47,χ2=3.8970;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输入20%甘露醇的患者应尽可能选择24G留置针,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并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3.
乙醇加云南白药湿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乙醇加云南白药湿敷防治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珐实验组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过程中用50%乙醇加云南白药湿敷,常规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21.7%)较常规组(88.3%)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74±1.65)d,比常规组(1.93±1.14)d明显延长(P〈0.01)。结论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过程中,用乙醇加云南白药湿敷能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4.
新鲜马铃薯薄片外敷预防静脉炎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措施。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甘露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和空白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薄片外敷注射部位。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新鲜马铃薯薄片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芦荟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  冯先琼  杨蓉  罗明珍 《华西医学》2008,23(2):360-361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外敷预防静滴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接受20%甘露醇静滴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38例。试验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同时局部外敷新鲜芦荟。对照组按照常规留置针输液法进行输液。观察两组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情况。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8.42%、89.47%;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3.79±0.99d、3.00±1.07d。其中对照组Ⅱ、Ⅲ度静脉炎占0.0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芦荟外敷对静脉滴注20%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有良好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胶体联合喜辽妥预防小儿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留置针穿静脉穿刺成功后采用3M透明贴固定,不进行其他干预,观察组穿刺成功后使用水胶体固定并在穿刺点上方向沿静脉走向一定范围内涂抹喜辽妥乳膏,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留置针使用时间及输液部位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及输液部位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结论水胶体联合喜辽妥预防小儿输注20%的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减轻输液部位的疼痛,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酒精加654-2湿敷预防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湿敷组患者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时用75%酒精加654-2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m in,常规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湿敷组与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用酒精加654-2湿敷法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结论:75%洒精加654-2纱布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时间致兔耳缘静脉血栓形成及局部炎症反应情况,分析局部炎症反应与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相关性。[方法]6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每组20只。均取右耳外侧耳缘静脉置20号留置针,每日经留置针输入生理盐水20mL模拟临床输液,各组分别于第3天、第5天、第7天取置针侧耳缘静脉做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血管内血栓形成及留置针局部炎症反应情况。[结果]实验1组血栓发生率45.0%,机化血栓发生率11.1%,血管周围结缔组织仅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实验2组血栓发生率78.9%,机化血栓发生率53.3%,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及血管壁各层均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实验3组血栓发生率89.5%,机化血栓发生率76.5%,血管周围结缔组织、血管壁各层及血管腔可见弥漫性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腔内可见较多的渗出物及坏死的细胞碎片。局部炎症反应程度与静脉留王针血栓形成率呈正相关。[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以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且炙症是静脉留置针致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静滴甘露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2例,采用普通灭菌敷料固定;透明贴组38例,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透明贴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p<0.01)。结论在使用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时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可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并且能够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