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立即早期循环mRNA检测器官移植后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RandhawaPS,etal.JInfDis,1994;170:1264)PCR扩增巨细胞病毒(CMV)DNA已被证实为诊断CMV感染的敏感方法。但极敏感的PCR法可在一些无临床症状者中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确定人巨细胞病毒( H C M V) 体内外先天性感染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及其感染特征。方法:分别建立体内外模拟 H C M V 先天性感染小鼠脑神经元模型。采用病毒分离、病理学检测及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等观察研究病毒的增殖,受染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及病毒核酸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分布。结果:体内模型显示: 脑组织上清液中分离出 H C M V; 大脑皮质发生侵袭性脑膜脑炎性病理改变; 神经元核内出现病毒特征性大的嗜碱性包涵体;病毒特异性核酸存在于受染神经元核内及胞浆内。体外模型亦证实:受染神经元胞体明显肿胀并可见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原位杂交法检出 H C M V特异性核酸。结论: H C M V 可在体内外致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发生类似于人类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改变; 建立的体内外感染模型可用于 H C M V 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感染的发生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3.
AIDS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DNA的检测及其与视网膜炎的关系(||HansenKK,etal.JID,1994;170:1271)AIDS患者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容易继发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约25%AIDS患者并发严重的CMV感染性...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李兰娜佟莉贞何丽雅赖冬波伍劲松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0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巨细胞病毒(CMV)-DNA、CMV-IgM水平和T-淋巴细胞(T-细胞)转化功能,以探讨CMV感...  相似文献   

5.
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该检测系统用戊二醛将辣根过氧化酶与HCMV特异片段结合制备酶标基因探针。探针与靶DNA杂交后,酶催化检测系统中发光底物,再经增强剂作用将光信号放大,杂交信号通过X光自显影。经狭缝杂交证明ECL的敏感性达到0.2pg同源DNA,且仅与HCMVDNA杂交。用ECL检测42例巨细胞包涵体病(CID)患儿和20例正常同龄儿童尿中HCMVDNA,结果阳性率分别为54.8%和35.0%。与病毒分离相比较,ECL的敏感性为92.3%,符合率为87.1%,表明用ECL检测HCMV是安全、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适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该检测系统用戊二醛将辣根过氧化酶与HCMV特异片段结合制备酸标基因探针。探针与靶DNA杂交后,酶催化检测系统中发光底物,再经增强剂作用将光信号放大,杂交信号通过X光自显影。经狭缝杂交证明ECL的敏感性达到0.2pg同源DNA,且仅与HCMV DNA杂交。用ECL检测42例巨细胞包涵体病(CID)患儿和20例正常同龄儿童尿中HCMV DN  相似文献   

7.
孙文英 《新医学》2000,31(11):695-696
1 引 言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当HCMV侵入人体后,不论是在宿主体内复制还是在体内潜伏,均称为巨细胸病毒(CMV)感染。CMV感染大多在幼年时期发生。据我国1项资料显示,1岁至3岁组幼儿CMV感染率83.2%,4岁至7岁组83.7%,8岁至14岁组为87.3%,成人组高达95%。国外资料显示:HCMV感染无季节性,受年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和生育状况的影响。发达国家中、上阶层CMV感染率为40%至 60%,下层为 8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达 95%以上。婴儿可…  相似文献   

8.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血100853解放军总医院韩玮刘景汉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类非常普遍,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约为40%~100%,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年长者高于年轻人〔1〕,感染对于健康人没有什么危害,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但对于免...  相似文献   

9.
陈跃峰  杜心清 《临床荟萃》2000,15(8):374-376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为疱疹病毒科 β属的双链DNA病毒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但宿主范围狭窄 ,有种的特异性 ,即人类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HCMV )只能感染人 ,HCMV感染常呈隐性 ,多数可长期带毒成为潜伏感染 ,潜伏部位常在唾液腺、乳腺、肾脏和白细胞中 ,在孕妇、胎儿、新生儿、接受器官移植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以及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 ,HCMV感染常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和严重的疾病。新近研究表明 ,HCMV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能引起移植物的慢性排异 ,正确诊断及治疗CMV感染可有效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 ,减少医疗费用。然而在众多CM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中 ,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可靠一直存有争议。本项目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CMVDNA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92名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在我院接受肾移植的患者 ,移植时间 2个月~ 4 0个月。收集中段晨尿 ,临床上有感染症状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反复留取尿标本 ,共收集标本 112份。1 2 TagMan和CMVDNA荧光定量试剂由达安基因诊断中…  相似文献   

11.
刘东  谭耀驹 《新医学》1999,30(3):137-139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用于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快速定量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半巢式酸荧光寂量技术(AmpliSensor-PCR)检测已知含量的HCMV-A在69标准病毒株,无关病毒,无关细菌及临床血标本的HCMV-DNA和质粒标准品,以确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定量的准确性。结果:对已知含量的标准病毒株的定量检测结果与其已知含量基本一致;无关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相似文献   

12.
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基因mRN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即刻早期(IE)基因mRNA。方法设计合成跨越HCMVIE基因内含子区的一对引物,分别用RTPCR和PCR技术扩增HCMVmRNA和DNA,用Southern杂交鉴定阳性产物。结果HCMVIE基因mRNA表达在感染后6小时即可出现,并持续到感染后至少96小时,RTPCR检测的最低敏感性为100fg总RNA,其他病毒和细胞RNA不能被扩增。结论RTPCR技术检测HCMVmRNA敏感、特异,有望应用于临床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巨细胞病毒史金阳,刘兰青,吕绳敏,吉耀华,刘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目的基因片段制备程序。我们用PCR技术制备地高辛标记巨细胞病毒(HCMV)DNA探针,并用此探针检测肝炎综合征患儿尿中HCMVDNA,现...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炎的防治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琼 《现代护理》2002,8(7):519-519
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是指将他人骨髓移植至患者体内 ,以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这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allo BMT后虽然患者造血功能已基本恢复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免疫功能尚未重建 ,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T细胞亚群均异常 ,易发生移植抗宿主病。allo BMT后中期感染 ,其中主要是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 ,CMV是一种DNA疱疹病毒 ,在所有病毒感染中引起的死亡率最高 ,由CMV感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 (IP) ,占CMV感染的 6 1%,死亡率高达 85 %。我院从 1999~ 2 0 0 0年开展了 10例allo …  相似文献   

15.
195 6年Smith首先从死亡患儿的唾液腺和肾脏中成功分离出一种能使被感染细胞及细胞核发生巨大化的病毒 ,并在电镜下找到由许多病毒颗粒组成的核内包涵体 ,1960年正式将该病毒命名为巨细胞病毒 (cy tomegalovirusCMV)。CMV为双链线状DNA病毒 ,具有潜伏 -活动的生物学特征 ,人类为已知的惟一宿主 ,病毒侵入人体后长期存在。其感染在世界各地极为普遍 ,是人类先天性感染的主要病原 ,在我国小儿感染性疾病最常见。近半个世纪以来 ,对人类CMV感染的研究 ,一直受到关注。我国对CMV感染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近十…  相似文献   

16.
自巨细胞病毒AD169株感染细胞中提取的DNA,应用聚合酶反应技术,在自行设计及合成的两对特异性引物引导下,成功地扩增出HCMV即刻早期及晚期基因片段,模索了最佳Taq酶、Mg^2+浓度及退火温度的反应条件,并建立了同一体系中同时检测HCMVIE及L基因片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的先天性感染对新生儿胎龄、体重的影响。方法:对186例早产适于胎龄儿、14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95例足月儿与其母配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抗CMV特异性IgM抗体及巨细胞病毒抗原(CMVAg)。结果:CMV先天性感经SCA组为31.7%,明显高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的8.1%和足月儿对照组的5.2%,结论:小儿胎龄儿的产生可能与CMV的先天性感染有  相似文献   

18.
免疫组化检测尿中巨细胞包涵体细胞内的巨细胞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CMV)是造成全身性感染的一种病毒,是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CID)的病原。而许多文献均是将巨细胞包涵体细胞(CCIC)作为诊断CID的主要依据[1]。我们对尿中巨细胞包涵体细胞阳性患者,留尿样作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证明患者尿中巨细胞包涵体细胞内存在CMV,现将42例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CMV免疫组化试剂由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1.2 临床资料 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岁~10岁15例,20岁~50岁12例,>50岁15例。临床症状多样。其中有咳嗽、咳痰、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骨髓移植患者寻找较好的诊断和治疗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方法测尿中CMVDNA,逆转录(RT)PCR 法测血中CMV即刻早期抗原(IE)mRNA。结果 在被测的27 例患者103 份标本中,发现10 例CMV 感染者的尿CMVDNA 及血IE mRNA 几乎同时阳转。在连续使用抗病毒药甘昔洛瓦(DHPG) 治疗的6 例患者中,IE mRNA 约一周左右阴转,而DNA 约20 天左右阴转。结论 CMVIEmRNA 可能反映病毒即刻早期转录的停止,对临床抗病毒治疗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用多聚酶链反应法(PCR)检测74例脑瘫患儿尿中巨细胞病毒DNA(CWV-DNA),CMV-PCR阳性率为54.1%,同时行CT检查,其中47例(63.5%)异常,在CT异常组中CMV-PCR阳性率为63.8%,而CT正常组阳性率为36.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示CMV感染可能与婴儿脑损伤有关,且在一部分患儿可引起解剖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