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内源性6-羟基多巴胺能参与氧化应激,N-乙酰半胱氨酸能有效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目的:探讨6-羟基多巴胺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其的拮抗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取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05,0.1g/L的6-羟基多巴胺和终浓度为0,0.075,0.3,1.2,4.8g/L的N-乙酰半胱氨酸。结果与结论:MTT检测发现0.05和0.1g/L6-羟基多巴胺可以明显降低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活性,而加入6-羟基多巴胺的同时加入0.3g/L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显著抑制6-羟基多巴胺的毒性作用。提示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影响6-羟基多巴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植物状态猫血液中多巴胺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PVS猫血液中多巴胺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硬膜外水囊法制作猫脑外伤后PVS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PVS猫血液中多巴胺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PVS猫的血液中多巴胺含量(17.31±23.43)pg/ml较麻醉后多巴胺含量(95.34±20.36)pg/ml显著降低。结论多巴胺的减少可能是形成PVS猫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肾脏分泌生物活性物质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肾素,红细胞生成酶、维生素 D_3、前列腺素和多巴胺。下面主要介绍肾素、多巴胺及多巴胺/肾素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林娟  毛丽军  徐胜利  周明  陈彪 《临床荟萃》2013,28(2):181-185,241
目的观察半胱胺(CS)通过何种机制保护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C57BL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变。方法取78只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MPTP组,CS 20mg/kg+MPTP组,CS 75mg/kg+MPTP组,MPTP+CS 20mg/kg,MPTP+CS 75mg/kg组。MPTP:20mg/kg 5d,CS 2次/d,皮下注射,共14天。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色谱法检测黑质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CS(20mg/kg)组抑制C57BL小鼠黑质细胞内的ROS、MDA,促进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合成,保护了多巴胺能神经元;CS(75mg/kg)组对黑质多巴胺浓度及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无改善作用。结论半胱胺抗氧化保护PD小鼠模型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辅酶Q10在以PC12细胞建立的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4在锦州医学院科技试验中心进行。取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3组:①辅酶Q10组:加450μmol/L辅酶Q10和0.3mmol/L多巴胺。②多巴胺组:加0.3mmol/L多巴胺。③空白对照组:只加等量RPMI1640。24h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测试DNA含量,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多巴胺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0.66±1.90)%,(0.82±0.07)%,P<0.01],辅酶Q10组细胞凋亡率[(16.05±2.16)%]明显低于多巴胺组(P<0.01)。结论:辅酶Q10能显著降低多巴胺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提示辅酶Q10作为神经保护性药物对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防治帕金森病可能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常规治疗后仍不能控制的心力衰竭患者,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及多巴胺。结果:硝普钠与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显效者占46.7%(14/30),有效者占40%(12/30),总有效率为86.7%(26/3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应用硝普钠和多巴胺能有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
21例新生儿肺炎并发心衰,经西地兰等综合治疗无效,改用酚妥拉明1mg/kg。多巴胺0.5mg/kg、10%GS30ml缓慢静脉滴注,20例于48小时内心衰症状、体征改善,仅1例并存先心病,用药持续7天心衰才得以纠正。本组酚妥拉明、多巴胺平均用量分别为1.3mg/kg/日、0.65mg/kg/日,平均用药天数3.2天。本文讨论了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心衰的机理、疗效、用法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乳胞素)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关系,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完成。实验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由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提供。用50μmol/L6-羟基多巴胺处理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SH-SY5Y作为帕金森病的细胞模型,于对数生长期时接种到培养皿、6孔板、96孔板中,24h后分不同组给药处理:对照组,50μmol/L6-羟基多巴胺组,50μmol/L6-羟基多巴胺加0.1μmol/Llactacystin组、50μmol/L6-羟基多巴胺加0.25μmol/Llactacystin组、50μmol/L6-羟基多巴胺加0.5μmol/Llactacystin组。镜下细胞计数,计算细胞存活率=活细胞数/对照组活细胞数×100%。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细胞活力,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吸光度值,检测波长为540nm。吸光度值=实验组细胞孔吸光度值-空白孔细胞吸光度值。取8复孔读数均值。细胞活性=实验孔吸光度值/平行对照孔吸光度值×100%结果:①50μmol/L6-羟基多巴胺组对细胞有明显毒性,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只有(51.31±3.52)%,加用0.1,0.25,0.5μmol/Llactacystin后,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72.16±3.97)%,(82.36±3.78)%,(91.44±3.06)%,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用0.5μmol/L的lactacystin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②50μmol/L6-羟基多巴胺组对细胞有明显毒性可表现为细胞数量的减少,6-羟基多巴胺组细胞存活率只是对照组的(47.33±3.25)%,加用0.1,0.25,0.5μmol/L的lactacystin后,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69.67±2.13)%,(80.38±1.12)%,(90.59±2.01)%,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用0.5μmol/L的lactacystin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③正常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密度大,轮廓清晰,突起明显,胞体折光性好,6-羟基多巴胺处理的神经元,多数细胞死亡,残存细胞突起缩短或消失,胞体皱缩,轮廓不清,胞体折光性差,6-羟基多巴胺加lactacystin处理的细胞细胞密度和形态介于前二者之间。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细胞凋亡,但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定向移植后对帕金森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证实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以及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然后将神经干细胞悬液立体定向移植到帕金森病模型鼠黑质纹状体区,测定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并与生理盐水组和非移植组相比。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346±26)μg/g与生理盐水组(58±56)μg/g和非移植组(72±60)μg/g比较明显增多,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99,12.57,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减轻6-羟基多巴胺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分别静脉泵注血管加压药去氧肾上腺素和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位接受肝移植的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去氧肾上腺素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0.3~0.4μg/(kg·min),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持续静脉泵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μg/(kg·min)起至5~8μg/(kg·min),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补液量及血浆中乳酸水平。结果去氧肾上腺素组患者术中失血量、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手术结束时血浆乳酸含量低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结论肝移植手术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可安全有效地逆转血管舒张,较正性肌力药减少出血和输注液体量,有利于改善内循环。  相似文献   

11.
多巴胺是治疗备种类型休克时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但剂量不同,其药理作用亦不同。小剂量(每分钟3~5μg/kg体重)的多巴胺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内脏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中等剂置(每分钟6~15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硝酸甘油软膏治疗2例因输注多巴胺引起的指(包括趾,以下同——译者注)局部缺血。1例54岁的妇女因急性病用多巴胺(剂量达20微克/公斤/分)支持心血管功能,48小时之内,她的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前体细胞的存活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协同因子。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08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健康孕8~11dSD大鼠20只,体质量300~350g。分别取其胎鼠的皮质和中脑细胞,传代后将细胞按照2×105/孔的密度种植,随机分成8组,每组6孔,重复6次。细胞体外培养9d后进行非多巴胺和多巴胺神经元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检测,观察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或联丁酰基环腺苷单磷酸后对经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增殖获得的神经前体细胞--皮质前体细胞和中脑前体细胞分化成多巴胺神经元和非多巴胺神经元的作用。结果:①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明显增加发育后期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和存活。②中脑前体细胞比皮质前体细胞更有可能分化成多巴胺神经元。③应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和/或联丁酰基环腺苷单磷酸后处理神经前体细胞,发现它们能促进皮质前体细胞和中脑前体细胞分化的非多巴胺神经元增加2倍。其中中脑前体细胞分化成的多巴胺神经元数增加8倍,皮质前体细胞分化成多巴胺神经元数也有增加,但仅与分化成的非多巴胺神经元增加相平行。结论:合适的营养因子的加入有助于中脑前体细胞或皮质前体细胞中神经球的存活和分裂增殖及分化,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联丁酰基环腺苷单磷酸的协同作用能促进多巴胺神经元的晚期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多巴胺转运体代谢与多巴胺能反应性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选择13例Hohen-Yabr Ⅱ期PD患者,分别应用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苄丝肼(50.0/12.5、100.0/25.0、150.0/37.5 mg)试验评价患者的急性多巴胺能反应性,应用甲酯基托品烷衍生物(11C-CFT)PET研究基底节区的多巴胺转运体代谢变化.分析服用左旋多巴后PD患者的统-PD评分量表运动分量表(UPDRS Ⅲ)评分改善率与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体示踪剂11C-CFT摄取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13例PD患者首发症状肢体时侧的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缺损,11例患者首发症状肢体同侧的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部分缺损.首发症状肢体对侧的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强度低于首发症状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在左旋多巴/苄丝肼100.0/25.0 mg和150.0/37.5 mg剂量水平的UPDRS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与首发症状对侧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强度的r值分别为0.513和0.572(P均<0.01);与首发症状同侧壳核后部11C-CFT摄取信号强度的r值分别为0.452和0.478(P均<0.05);与基底节其他感兴趣区11C-CFT摄取信号强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ohen-Yahr Ⅱ期PD多巴胺转运体代谢与多巴胺能反应性这两种生物学标记物具有相关性,有助深入了解P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参附注射液拮抗多巴胺依赖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毅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55-355
我科于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3月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多巴胺依赖患者 2 6例 ,并与多巴胺依赖单纯多巴胺减量停药 2 3例做对比 ,临床观察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49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其基础病见表 1,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使用多巴胺治疗休克或纠正低血压状态、心功能不全等。表 1 多巴胺依赖患者的基础病 (n)基础病治疗组对照组心肌梗死 1310肺心病 43扩张性心肌病 43病毒性心肌炎 32中毒性肺炎 2 5合计 2 62 31 2 多巴胺依赖的诊断标准 在使用多巴胺达到疗效停药时出现明显低血压 :血压 <75 / 45mmHg,…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27名严重左心衰竭病人单用多巴胺、静滴硝酸甘油及两药合并应用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行了研究。多巴胺浓度为800ug/ml,滴速为2~6ug/公斤/分。单用时心指数(Ci)从1.8升/分/米~2增加到2。7升/分/米~2,心率(Hr)从88/分增加到101/分,肺动脉楔压(WP)从24mmHg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细胞替代治疗帕金森病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进行体外诱导获得足量的有效多巴胺能神经元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策略。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可行性。方法:将传至第5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以5×106L-1接种,先用20μg/L表皮生长因子+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24h后,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不加任何诱导液;其余3组分别加入100μmol/L抗坏血酸,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50μg/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独或联合进行诱导。结果与结论:各诱导组均表达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D2 mRNA。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能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与对照组相比,各诱导组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D2阳性细胞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全反式维甲酸+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和3种物质联合诱导组升高幅度高于抗坏血酸组(P<0.05),3种物质联合诱导组升高幅度高于全反式维甲酸+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P<0.05)。结果提示抗坏血酸,全反式维甲酸,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独或联合均能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3种物质联合应用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硝酸甘油软膏治疗2例因输注多巴胺引起的指(包括趾,以下同——译者注)局部缺血。1例54岁的妇女因急性病用多巴胺(剂量达20微克/公斤/分)支持心血管功能,48小时之内,她的指变得发紫、发冷,毛细血管回流障碍。第2个48小时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仍面临细胞存活率低的问题,大部分细胞因氧自由基形成及脂质过氧化而发生程序性凋亡.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至帕金森模型鼠后的细胞存活及移植效果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0/2008-06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组、白藜芦醇组、联合组,8只/组;孕十四五天的健康SD大鼠4只,取胎鼠用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白藜芦醇为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取体外分离培养的胎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在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中传代扩增后,在分化液中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各组大鼠均应用6-羟基多巴胺制备帕金森病模型.采用两点移植法,多巴胺能神经元组向大鼠毁损同侧纹状体注入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悬液3μL(1×105个/μL):白藜芦醇组注入40 mg/L白藜芦醇3 μL;联合组注入40 mg/L白藜芦醇3 μL+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悬液3 pL(1×105个/μL).模型对照组注入DMEM/F12细胞培养液3 μL.主要观察指标:胎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率,细胞移植后帕金森模型鼠不对称旋转行为的变化,纹状体移植区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分化6 d的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率为(17.8±4.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大鼠移植后10d不对称旋转行为有显著性改善(P<0.01),移植后20d不对称旋转圈数开始明显下降(P<0.01).移植后10~60 d,联合组大鼠的不对称旋转圈数明显低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白藜芦醇组、模型对照组均未见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联合组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结论:胎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至帕金森模型鼠后,白藜芦醇可提高纹状体移植区植入细胞的存活率,改善大鼠不对称旋转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离体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参考文献制备离体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2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12只分成4组,6-羟多巴胺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褪黑素、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组 褪黑素组,每组3只。褪黑素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褪黑素(10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时间为3d,然后取脑片分别置于含6-羟多巴胺或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2h。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各组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体及突起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Claiborne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结果:每组实验动物均达到实验目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6-羟多巴胺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减少,突起严重缺失,有突起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占所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比例降低,并有无定型模糊的背景染色。而经过褪黑素干预的6-羟多巴胺 褪黑素组与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 褪黑素组脑片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相对较多,细胞膜较为完整,突起缺失相对较少,有突起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占所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检测结果: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组 褪黑素组与6-羟多巴胺对照组及6-羟多巴胺 褪黑素组相比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6-羟多巴胺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 褪黑素组比较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与6-羟多巴胺 同型半胱氨酸 褪黑素组比较丙二醛值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值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加重离体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褪黑素能减轻同型半胱氨酸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