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立顺 《安徽医学》2004,25(2):169-169,168
患者女,40岁.因发作性心悸多年、复发1 h来院.患者数年前即有发作性心悸,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而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曾在外院用过"西地兰"、"心律平"、"新福林"等多种药物治疗均可使心动过速终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长QT综合征 (LQTS)的临床特点和容易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收集的 3 1例LQTS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 1例患者均以癫痫或血管神经性晕厥发作而被误诊入院。结论 LQTS是一个不难诊断的疾病 ,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应提高诊断率 ,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3.
赵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0):1312-1313
目的探讨QT离散度与特发性长QT综合征(LQT1)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79例基因(11p15.5)携带者根据晕厥发作的频度和程度分为3组:轻度(0~4次,n=59),中度(5~100次,n=14)和重度(有心脏骤停史,n=5).比较:3组首次心电图QT离散度的差异;19例小于35岁的中、重度患者长期用β阻滞剂后QT离散度的变化;9例患者用β阻滞剂前后踏车试验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1)3组间QT离散度有显著差异(P<0.01);(2)13例长期用β阻滞剂者,10例QT离散度缩小(P<0.05);(3)患者用β阻滞剂前,QT离散度与运动负荷呈正相关,用β阻滞剂后,呈负相关.结论QT离散度是估计病情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小于35岁的中、重度LQT1(包括“无症状”者)应长期用β阻滞剂.  相似文献   

4.
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的主要特征: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常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通常为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室颤动)、晕厥发作或心源性猝死。1LQTS的分类和遗传学基础LQTS分为遗传性(先天性、肾上腺依赖性)和获得性(间歇依赖性)两类。遗传性(先天性)  相似文献   

5.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3 0岁 ,已婚 ,干部。因反复发作性心悸、晕厥 13年 ,加重 3d于 2 0 0 3年 5月 15日入院。自诉于 1990年夏季开始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悸、晕厥 ,约 2~ 3min后自行缓解 ,醒后不能回忆发作时情况。后每年发作 1~ 2次 ,以天气较炎热、突然受惊时易发作 ,有时伴小便失禁 ,但无抽搐。 1995年在外院诊为“癫痫” ,服卡马西平治疗半年 ,服药过程中仍有发作性心悸 ,晕厥 1次 ,后停药未服任何药物治疗。 2 0 0 3年 5月 12日晚休息时再发心悸、晕厥 ,持续约 3~ 4min ,醒后无头晕头痛。 5月13、14日又先后发作 2次而入院。既往无特…  相似文献   

6.
诸帆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5):386+388
通过本院收录1例RonT型室早诱发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案例,探讨此罕见室速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及常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儿茶酚胺敏感的多形性室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心电疾病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原发性心电疾病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类以心电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室颤(IVF)、儿茶酚胺敏感的多形性室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RVO-VT)[1]、短联律间期的尖端扭转型室速(或称短QT综合征)[2].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则是心肌病伴发室速,包括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近十多年来,分子遗传学、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心脏病学的结合使这些疾病的分子致病机制得以阐明.到目前已知所有的原发性心电疾病都是由编码各主要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这类病可通称为"通道病".相反,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中发现的致病基因主要影响肌纤维膜和细胞骨架蛋白[1].本文将综述通道病中的一种CPVT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与QT间期的关系及相应治疗手段。方法:对16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同步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测定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段,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伴发于QT间期延长8例,其中获得性6例,先天性2例;伴发QT间期正常者8例,其中6例与冠心病有关,2例发生于极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后。14例临床治疗有效,2例死于心室纤颤。结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易转化为心室纤颤,病死率高,对不同类型多形性室速应细心分类,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赵金龙 《中原医刊》1994,21(3):10-11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MVT)是一种严重的特殊类型室速,正确识别与处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本文就我们抢救的9例作一总结,并结合文献对PMVT的类型及临床对策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16~68岁,平均40.1岁。原发病:风心二狭伴房颤2例,冠心病并发心衰、高血压并发脑溢血、病毒性心肌炎、胆道感染术后、布加氏综合症术后、先心室缺修补术后、先天性Q—T  相似文献   

10.
赵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5,25(10):1312-1313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与特发性长QT综合征(LQT1)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79例基因(11p15.5)携带者根据晕厥发作的频度和程度分为3组:轻度(0~4次,n=59),中度(5~100次,n=14)和重度(有心脏骤停史,n=5)。比较:3组首次心电图QT离散度的差异;19例小于35岁的中、重度患者长期用β阻滞剂后QT离散度的变化;9例患者用β阻滞剂前后踏车试验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 (1)3组间QT离散度有显著差异(P<0.01);(2)13例长期用β阻滞剂者,10例QT离散度缩小(P<0.05);(3)患者用β阻滞剂前,QT离散度与运动负荷呈正相关,用β阻滞剂后,呈负相关。结论 QT离散度是估计病情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小于35岁的中、重度LQT1(包括“无症状”者)应长期用β阻滞剂。  相似文献   

11.
长QT综合征     
陈琪 《医学综述》1996,2(6):278-281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很多因素可引起QT间期延长,而QT间期延长与心律失常,尤其是一些致命性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是猝死的重要预报因子。本文就T波与U波的起源、QT间期测量的正确方法、导联选择、诊断标准、临床常见的QT延长原因及治疗综述如下。1 T波与U波的来源QT间期包括的时间是从心室肌最早的激动到最晚的心室复极,体表记录的心电图可能不代表心室肌激动的开始和复极的结束。因为所包括的心肌区域较小故产生的电流较小;换句话说,QT间期可能过低估计了心室肌的激动和复极所消耗的总时间。如果激动过程缓慢或有足够大的心肌延…  相似文献   

12.
周晓华  魏卫平 《安徽医学》1998,19(1):43-43,52
<正>多形性室速(简称PVT)是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特殊类型,对此种心律失常是否施行直流电复律,迄今意见不一。我们对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的12例PVTl7次发作采用非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熊宁  彭志群  王强  吴珊燕 《医学综述》2012,18(23):4079-4080
目的分析获得性长QT间期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患者的原发疾病、发作诱因、心电图特征、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归纳和总结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1992~2011年收治的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患者共28例,统计其临床资料。结果共28例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患者,60.7%的患者电解质紊乱,28.6%应用利尿剂,治疗后QTc间期明显小于治疗前QTc间期,所有患者均经补钾、补镁治疗,有效率为64.3%。结论获得性长QT间期伴TdP病情险急,尽早识别和正确处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与QT间期的关系及相应治疗手段。方法 :对 16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同步描记 12导联心电图 ,测量QT间期 ,测定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手段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伴发于QT间期延长 8例 ,其中获得性 6例 ,先天性 2例 ;伴发QT间期正常者 8例 ,其中 6例与冠心病有关 ,2例发生于极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后。 14例临床治疗有效 ,2例死于心室纤颤。结论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易转化为心室纤颤 ,病死率高 ,对不同类型多形性室速应细心分类 ,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16.
17.
获得性长QT引起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扭转性室速)是猝死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够识别其危险因素而给予预防,或在发作早期及时识别并给予正确处理,这种心律失常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18.
观察2例尖端扭转型室速与长Q-T综合征的关系。对QT延长综合征给予足够的β-阻滞剂可减少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抢救获得性间歇依赖型长QT间期综合征(LQTS)并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6例获得性间歇依赖型LQTS并发Tdp患者的发病状况的了解,对患者实施心理、生理等全方位护理,并严密监护患者心电情况和药物疗效,加强出院指导。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是LQTS并发TdP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扭转型室速)系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点、临床表现、病因和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等方面,均与一般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不同,现将我院1981—1995年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