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疗热痹用药的体会武汉铁路中心医院(430064)刘娟痹证乃气血被病邪阻闭所致之病症。痹证的发生除感受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又与人体阳气先虚,腠理疏松,或阴虚内热,湿热内蕴有关。痹证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类痹证各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对热痹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刘渡舟治疗湿热痹的经验。刘渡舟临床常将湿热痹分为三型三期。三型为①湿重型;②热重型;⑧湿热兼虚型。三期为①入络期;②热毒期;③瘀阻期。并介绍了每型每期的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3.
孙承祺 《新中医》1993,25(4):27-28
本文认为顽痹证肾虚是本,痹痛是标。分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络损血瘀四型,采用从肾论治,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方法治疗86例,结果临床治愈47例,显效33例,无效6例。  相似文献   

4.
<灵枢·经筋>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文献<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系统论述人体筋部的专著."经筋"是"十二经筋"的简称,它隶属于人体"筋"的概念,并且是以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经对其进行分部归属的.十二经筋的排列次序有2类,一类是按照手足三阴三阳的相关顺序,另一类是十二经筋病对应的十二月痹的顺序.十二经筋在人体的走行呈向心性,大多发出分支抵止于关节部位,并基本符合<黄帝内经>人体三阴三阳的分部规律.经筋病候的表现,可分为感觉上的、运动功能上的,以及某些重症.经筋之病主要指的是寒邪为痹,通常的治疗方法均是"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同时<灵枢·经筋>也指出了治疗经筋病时需要识别寒热急缓的辨证论治思想.完善地整理和继承该篇的医学理论精华,并借助现代医学技术,是当今中医骨伤科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庞学丰辨治风湿病临床经验掇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学丰教授通过辨证把类风湿关节炎分为湿热痹阻型和寒湿痹阻型,分别采用清利湿热、益气温经和祛风除湿、除痹止痛治疗;采用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止痛法治疗风湿热痹型痛风性关节炎;采用补肾壮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长时间临床观察应用,发现这些方法能较快控制病情,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经筋疗法的源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筋疗法是多年来在医治疑难杂症中,发掘中医《内经》经筋学理论而形成的非药物疗法,而且是以经筋手法为主体的、直接作用于人体“筋肉系统”的综合疗法。它开辟了中医非药物综合疗法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就笔者的点滴体会,述抛砖之笔如下。一、经筋疗法具有坚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首先,经筋疗法来源于临床,它积于10余万人次、10余年来医治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总结。第二,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来考查人体的生态动态活动,并结合中医古籍中“十二经筋图线”去研究人体经筋性疾病形成的机理,并获得了对筋性疾病及其与筋肉相…  相似文献   

7.
介绍中医辨证论治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将该病辨证分为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瘀血阻络、寒湿痹阻、湿热下注5型,分别给予中药方剂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8.
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从事骨伤病学、风湿病学教研工作60余载,立"虚、邪、瘀"治痹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如:从脾虚痰瘀痹阻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治以益气健脾养血、化痰通络蠲痹;从督虚邪侵、瘀血痹阻论治强直性脊柱炎,治以益肾舒督、通络蠲痹;从湿热痰浊痹阻论治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治以清利湿热、化浊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9.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薛焕德  刘晓艳 《中医杂志》1998,39(8):476-478
通过对8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分析,认为其病机以湿热中阻为主,多兼瘀血阻络。本病病程、年龄、血浆白蛋白、球蛋白、HBeAg阳性率与辨证分型无相关性,但如丙氨酸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6倍和黄疸出现可作为湿热中阻型诊断的客观指标。本病湿热中阻型与肝郁脾虚型的ALT最易复常,肝肾阴虚型难于治疗,疗程长且疗效较低。本病病机演变的关键是湿热疫毒,其治疗当立足湿热,兼顾瘀血,分清主次,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年增加[1],已引起人们对该病的普遍重视.大量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就此概况如下. 1病因病机 通常认为本病系先天禀赋特异,后天嗜食肥甘,导致湿热内生,壅于经络,痹阻关节而成.丛晓云等[2]认为本病乃湿热之邪蕴结关节而发.黄春林[3]亦认为痛风急性发作多属湿热痹阻证.吴启富等[4]认为痛风急性发作主要是因湿热交蒸,阻遏气血,湿热不化,痹阻不通而致.谷家立[5]则认为湿热浊毒壅滞经络,或寒湿痰浊闭阻经隧而发本病.蒋唯强[6]认为本病是山湿热之邪蕴阻肝经或湿浊毒邪壅阻经络而引起.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湿、热、痰、浊痹阻经络关节而致.  相似文献   

11.
2001年2月-2004年10月,笔者运用清热通痹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因过于劳累致损伤疼痛,此类症状临床常见,其内因多在于脏腑虚弱,劳损退变;外因则缘由超力损伤,络脉失和,气滞血瘀,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筋痹阻,不通则痛,临床出现疼痛症状.笔者择补阳还五汤方加味,并适当选用引经药物,加减应用于多处劳损疼痛的治疗,颇多收益,录与同道共探讨.  相似文献   

13.
韦坚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6-2076
因过于劳累致损伤疼痛,此类症状临床常见,其内因多在于脏腑虚弱,劳损退变;外因则缘由超力损伤,络脉失和,气滞血瘀,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筋痹阻,不通则痛,临床出现疼痛症状.笔者择补阳还五汤方加味,并适当选用引经药物,加减应用于多处劳损疼痛的治疗,颇多收益,录与同道共探讨.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其机理是腰椎间盘蜕变、破裂、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临床治疗时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综合病因病机,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湿热痹阻型、肝肾亏虚型  相似文献   

15.
李慧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49-50
自2006年5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热痹汤内服和止痛散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62例,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赵和平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虚标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本虚为肾督亏虚,标实为外感风寒湿热、内生痰浊瘀血;急性期以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化痰祛瘀为主,缓解期以补肾强督为主,临证可分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和痰瘀交阻证三型进行辨证治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7.
马文辉  刘敬虾  姚博 《光明中医》2012,27(8):1546-1548
目的观察清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型患者30例,使用清痹汤加减治疗,于治疗前记录患者的中西医症状体征,检测患者的ESR、CRP,用药15天后再次检测患者的ESR、CRP,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12例,脱落4例。总有效率53.8%,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痹汤能明显改善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一、理论基础痹证初起,风寒湿热诸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疏经通络为其治疗大法。一些动物药,如乌梢蛇、羚羊角具有祛风通络、止痉定痛、清热除湿之功效,且作用猛烈,见效迅速,常为植物药所不及。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更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浊阻痹经络,深入骨髓,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骨节肿大、僵硬变形、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清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型患者30例,使用清痹汤加减治疗,于治疗前记录患者的中西医症状体征,检测患者的ESR、CRP,用药15天后再次检测患者的ESR、CRP,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12例,脱落4例.总有效率53.8%,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清痹汤能明显改善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经筋疗法的临床发掘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敬伟  黄艺 《中国针灸》1997,17(7):413-414
中华经筋疗法的临床发掘应用研究黄敬伟,黄艺(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培训部,南宁530001)主题词十二经筋,经筋疗法我国的经流疗法k术起源于《灵枢·经筋》篇。《内经》叙述的经络学说包括两大理论体系: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络脉组成的经脉体系和由十二经筋、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