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前病案归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临床科室出院病案三日归档率的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2013年6~12月的出院病案三日内归档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抽取的20个科室2013年6~12月总出院患者53 642例,三日归档率为84.72%。结论医院领导对病案管理的重视及健全完善的奖惩制度的落实,将成为提高医院病案管理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病案归档滞后的原因,探讨提升病案及时归档率的管理措施与方法,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方法:对比分析我院病案及时归档率普遍较低的26个临床科室采取优化措施前(2018年1—6月)与采取优化措施后(2018年8—12月)3日和7日内病案归档率差异。结果:采取优化措施前(2018年1—6月)3日内归档率为68.56%、7日内病案归档率90.48%与采取优化措施后(2018年8—12月)3日内归档率达到93.69%和7日内病案归档率达到99.27%,全院评价也由最初"C"一般级上升到"B"良好级,病案及时归档率显著提升。结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病案监管机制及奖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病案归档流程、依托健全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提升病案及时归档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患者出院病案归档方法进行持续改进,从而提高临床科室出院病案归档率.方法 根据2012年4月至2012年9月,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病案录入系统统计的各科患者出院病案归档时间和出院时间,来计算病案归档率,对延迟归档病案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4月至9月出院病案4714份,2日归档率为81.5%,7日归档率为95.7%,采取改进措施后,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全院出院病案5557份,2日归档率为97.6%,7日归档率达99.9%.结论医院领导对病案管理的重视,健全完善的病案管理和奖惩机制,加强病案室与其它科室工作交流是提高归档率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院病案归档现状的调查,找出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以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病案4051份计算病案归档率。结果普通出院病案三日归档率为51%,死亡病案七日归档率为20%。均未达到第四版《医疗护理操作技术常规》[1]的标准。结论医院应重视和加强病案归档工作,建立有效的病案归档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实现病案归档程序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2012年出院病历归档情况,总结加强病案管理的措施.方法 运用Excel对我院17111份出院病历归档情况进行对比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院病案24小时归档率为8.18%,5日归档率为71.2%.病案及时归档率呈逐月下降趋势,各科室间病案归档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高病案及时归档率重在医院病案管理制度的落实,医院领导应充分认识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病案迟归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PDCA管理工具提升住院病案2日归档率,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为提升病案归档率,某院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PDCA质量改进措施,通过头脑风暴评价法分析病案迟归的原因和病案归档率低的影响因素。调取2021年9月1日-12月31日期间61 168份住院病案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80 834份住院病案作为观察组,分析对比PDCA改进前后2日、3日归档率情况。结果 改进措施实施前2日归档率为81.72%,实施后归档率提高至91.03%,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得出χ2=2671.3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后2日归档率定基增长速度上升至12.69%,3日归档率情况均在99%以上。2日归档率达100%的科室由10个科室增加至73个科室,3日归档率达100%的科室占全院总科室数的87%。结论 PDCA质量管理工具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住院病案归档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住院病案不能及时归档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提高住院病案及时归档率和病案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省三甲儿童医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病案共45 623份,其中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为干预前组(共22 431份),2020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为干预后组(共23 192份);分析两组3日、7日归档率及不能及时归档的原因。结果 干预前组的病案3日、7日归档率分别为83.69%和95.68%,干预后组的病案3日、7日归档率分别为97.18%和99.31%,干预后组高于干预前组(P<0.001)。结论 医院领导和临床科室主任重视、多部门联合、共同参与制定相关奖惩制度,完善病案监管机制,修订病案归档流程,借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提升病案及时归档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东省惠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案归档措施实施前后的效果,探讨病案归档管理的有效实施方法和效果,为医院病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某院的172606份归档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实施改进措施前的2017年的84459份归档病案,与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后的2018年的87147份归档病案相互比较,对比结果进行整理、归类与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后的2日、3日、7日病案归档率为50.3%、67.0%、95.6%,实施前的病案归档率分别为31.9%、45.1%、86.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施后的第4季度7日病案归档率达到最高值97.4%。某院的病案归档管理的改进措施成效明显。结论某院在实施一系列整改措施后,优化病案归档全流程闭环管理,明显改善病案延迟归档现状,有效促进医院2日、3日、7日病案归档率明显提升,持续改进医院病案管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病案作为珍贵的医学资料使用范围日益广泛,保持病案可获得性更显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某二级综合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病案的归档、存储、借阅三方面加强库房管理提高病案的可获得性.采用了以下措施包括建立科室归档率通报制度,完善病案回收监控体系,达到出院病案及时归档;加强病案库房管理,健全库房管理制度,成立病案检查小组,达到安全、有序、科学存储病案;加强对病案借阅环节的管理,健全病案借阅制度,建立抽查制,达到病案流通中的“零”丢失;采用数字化病案管理模式,应用扫描、条形码技术等,能够有效实现保持病案可获得性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FOCUS-PDCA查找病案归档率不达标的原因,并对相应的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为等级医院评审和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打好基础。方法 收集某三级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的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作为实施前的数据,通过FOCUS-PDCA改进后,收集2021年8月1日-2022年1月31日的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作为实施后的数据,比较分析FOCUS-PDCA实施前后的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变化情况。结果 FOCUS-PDCA应用后医院出院病案3日归档率和7日归档率分别由之前的61.10%和89.18%提升为85.97%和96.88%;FOCUS-PDCA对内科类科室的3日归档率提升效果更好,3日归档率提升超过25%,而对外科类科室和重症医学科,FOCUS-PDCA对7日归档率的提升效果更好,达到12%。FOCUS-PDCA对3日归档率(χ2=1507.76,P=0.001)和7日归档率(χ2=442.18,P=0.001)的提升效果明显。结论 FOCUS-PDCA能有效提高医院的病案归档率,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  相似文献   

11.
杨帆  伍季  张波  向丹  潘秋予 《中国病案》2021,(2):12-14,40
目的 了解南充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现状,为各医院加强病案科室建设,提升本地区的病案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9年1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基本情况、科室的设置情况、人员情况、设备与信息化情况、科研与培训情况进行调查,问卷由11家医院的病案科负责人填写.结果 11家医院平均编制床位与病案...  相似文献   

12.
徐海英  罗彩萍  洪世海  刘强  谢雪珍 《中国病案》2013,(2):F0002-F0002,60
目的了解我院可疑诊断病例的比例、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病种分布、会诊情况5个指标的数值,为我院对可疑诊断病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可疑诊断检索技术体系中的其中一种方法"扩展码"对该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的出院病例进行检索,并作出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在研究范围内共检索出75份可疑诊断病例,占同期出院病人的0.44%,平均住院天数为3.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3100.4元;病人3天会诊率为零,4天及4天以上会诊率为68.97%,其中4-6天会诊率只有51.72%;科内会诊率26.67%,科间会诊率4.67%,全院会诊率只有1.33%;其中住院3天的会诊率为零,住院4天及4天以上的科间会诊和全院会诊率均为零;在病种上恶性肿瘤排在第一位。结论该院可疑诊断病例的诊断水平在合理范围内,平均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没有大额医疗的行为,但会诊制度有待完善,会诊范围有待扩大,肿瘤专业是薄弱学科,应重视这个学科的建设及人才的配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吉林省内医院病案科建设现状,为改善我省医院病案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吉林省内50家医院病案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各医院病案科,并请科室负责人填写。结果吉林省病案科从业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女性占83.19%、85.43%的人员在30岁以上,且学历层次偏低;在专业背景方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占54.88%;92%的医院编制床位数与病案管理人员比例在50:1以上。此外,病案科的隶属关系不合理、工作职能不全面。结论建议医院领导对病案科建设给予重视,出台鼓励政策以吸纳专业性强的年轻人员;重视病案科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出院病案归档率。方法采用PDCA管理方法,对2013年1月-9月出院病案7日归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制定计划,再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出院病案7日归档率从1月的66%上升到9月的99.8%,3日归档率也从1月的21.4%上升到9月的79.3%。结论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病案归档进行监管,提高了医院各级部门对病案及时归档重要性认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病案归档率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病案的利用率和病案科的服务质量,首先分析病案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病案资料不完整和病案管理人员不足等,直接影响了病案的利用率。从而提出病案管理人员主动服务的理念。主动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满足临床科研、评审等需求;了解与编码有关的医学知识,提高编码的准确性。主动了解医院管理的需求,提高准确的统计信息。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复印服务。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以保证病案管理质量,确保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可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率,促进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病历书写不清晰,业务管理不规范,加强血液透析科室信息化的建设,深入科室调研之后提出了基于临床的血液透析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遵循临床科室业务流程,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流程。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指导思想,建立全面的数字化血液透析科室,最终实现提高医护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实现了护理安全的动态管理,有效推动医院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病案复印的各项特征,提出提高病案复印质量与效率的有效策略。方法对某院2007年一2010年14,117份病案复印申请单及登记记录进行归类汇总,对病案复印资料的数量、用途、申请人、分布科室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案复印数量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用于保险理赔和投保所占比例最大,占复印病案的46.99%;申请人以保险公司占第一位,占41.56%;复印的科别以外科、内科为主,分别占47.24%和31.49%。结论由被动转向主动服务转变,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病案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病案管理质量,和终末环节管理,合理安排保险公司人员复印病案时间,是提高病案复印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