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在慢性颅骨骨髓炎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报道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用于修复前臂、小腿中下段、足跟部及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皮瓣面积最小5 cm×8 cm;最大15 cm×28 cm.结果 移植18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48 h内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处理后循环恢复,皮瓣成活.随访6个月~2年,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解剖恒定,皮瓣厚度适宜,供区隐蔽,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移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臂、手、足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先确定皮瓣穿支血管部位,以此为中心,设计皮瓣并切取,保留阔筋膜盘约4.0 cm × 3.0 cm~3.0 cm×2.5 cm:"沙丘样"削除阔筋膜、皮下脂肪,皮瓣四周可将皮下脂肪完全削去,仅保留真皮层.采用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臂、手、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有1例修复前臂创面皮瓣远端约2.0 cm×1.2 cm浅表坏死,经换药愈合.15例术后经3个月~2年随访,皮瓣外形、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为8.0~10.0 mm.结论 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外形、质地优良,受区感觉恢复良好,对供区创伤小,不需二期整形,是修复手、足部创面优良供区.  相似文献   

4.
修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15.0 cm× 8.0 cm~7.5 cm×5.2cm.先确定皮瓣穿支血管部位,沿皮瓣外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阔筋膜浅层显露穿支后,逆行向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解剖至所需血管蒂长度.以穿支血管为中心,向四周由浅及深削除皮下脂肪,在皮瓣周缘可将皮下脂肪完全削去,仅保留真皮层.皮瓣周缘厚度修薄前约2.5 cm,修薄后约0.4 cm.结果 12例修薄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 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良好不臃肿,不需二次修薄手术,游离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0~10.0 mm.结论 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外形质地优良,不需再次手术整形,对供区创伤小,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的临床应用。方法:12例患者,13块皮瓣,踝区软组织缺损,根据创面大小选择股前外侧皮瓣给予修复。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11块皮瓣完全存活,2例2块皮瓣一侧尖端坏死,部分创面外露,经过局部1~2周的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皮瓣与创面贴附良好,无皮下积液、空腔及窦道形成。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阔筋膜可以I I期修复损伤的跟腱,是修复足踝区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1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2例胫前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创面患者,其中新鲜损伤4例,陈旧性损伤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3cm×6cm~19cm×12cm。结果1例皮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12例患行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创面完全修复,大部分皮瓣感觉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恒定、口径粗、部位隐蔽、可带肌肉及股外侧皮神经、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解剖红色乳胶灌注的6例成人下肢标本,观测大腿中下段外侧区皮肤穿支数目、分布、蒂长、外径、走行与类别.结合 解剖研究结果设计13例皮瓣修复四肢不同形状创面,皮瓣面积3.0 cm×3.0 cm~19.0 cm×8.0 cm.其中带蒂转移l例,游离移植12例,2例采用穿支皮瓣组合移植. 结果 13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柔软,有弹性,色泽良好,未发生冻伤与溃疡.供区无一例出现肌肉粘连或瘢痕挛缩畸形导致的关节活动障碍.直接缝合的病例仅留线性瘢痕,植皮修复者植皮区域饱满无凹陷. 结论 股外侧穿支皮瓣薄而柔软、外形较美观、解剖分离相对简单、手术创伤小等优点,游离移植适合四肢中小型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带蒂转移适宜修复膝、腘部位创面,组合移植适宜修复四肢大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8.
应用皮瓣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开放伤后继发胫骨慢性骨髓炎19例,清创后创面范围为8.0 cm×3.0 cm~11.0 cm×8.0 cm.采用积极清创后平均19 d VSD治疗,待创而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大小为9.0 cm×6.0 cm~12.0 cm×10.0 cm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术后1例出现皮瓣切口远端皮缘坏死,1例术后3 d皮瓣因蒂部缝合过紧压迫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17例皮瓣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质地佳.术后皮瓣受力处无破溃,无骨髓炎复发.结论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胫骨皮瓣移植(位)治疗小腿创伤性骨髓炎并骨皮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应用胫骨皮瓣交叉移位或游离移植治疗小腿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35例小腿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14例采用游离移植术式,21采用交叉移位术式;皮瓣最长19 cm,最宽10 cm;骨瓣最长14 cm。结果术后除1例皮瓣远端皮缘坏死1 cm外全部成活,骨髓炎复发2例。经随访1~5年,见移植骨完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累及的炎症得到完全控制,修复的肢体功能、外形令人满意。结论胫骨皮瓣具有解剖标志清楚,骨膜较厚,血供丰富,血管蒂多,位置表浅,取材方便,手术操作有较大的灵活性等优点,且能改善受区血液循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次数,适宜治疗小腿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  相似文献   

10.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 Z  Luo J  Gao J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28-729
作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深部溃疡等。结果显示46例中45例存活,有效率97.8%。作者认为该皮瓣供区隐蔽,解剖方便,血管恒定,且切取后不会对供区造成外形上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供瓣区。但在静脉曲张性溃疡及伴有心血管疾患病例应慎用。  相似文献   

11.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Ⅰ期修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皮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Ⅰ期修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6例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患者,在行病灶清除的基础上行游离腓骨皮瓣移植,Ⅰ期修复骨皮缺损。[结果]经术后6—60个月的随访,皮瓣全部成活,发生静脉危象6例,再次吻合成功;伤口Ⅰ期愈合140例,Ⅱ期愈合13例,遗留窦道3例;骨髓炎复发2例。移植腓骨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2个月。[结论]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Ⅰ期修复。但是在感染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股前外侧区穿支动脉的形态学研究及皮瓣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皮瓣设计方法,以便增加术前多普勒定位的准确性。方法6具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股前外侧区穿支,通过血管造影术和拍摄X线片测量其直径、行程、分支和定位。用3D—doctor和Scion Image软件分别测量穿支供血的趋向性、三维重建和单穿支供血面积。结果股前外侧区共有外径大于0.5mm穿支16支,平均外径0.8mm,平均供血面积45.61cm^2,其中20%为肌间隙穿支,80%为肌皮穿支。平均蒂长为(3.15±1.43)cm。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穿支在浅筋膜中的平均长度为2.63cm。结论改良的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可以为皮动脉和穿支皮瓣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血管造影图像。本研究发现股前外侧单穿支皮瓣的最大供血面积是30cm×20cm。以股前外侧区穿支设计的穿支皮瓣可以移植到下肢或身体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采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22~58(36.45±12.36)岁。切取皮瓣面积为8.0 cm×5.0 cm~20.0 cm×12.0 cm。术前先用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测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位置,标记。对于创面缺损宽度<8 cm,11例采用单一皮瓣修复;对于创面宽度>8 cm无法直接缝合,9例采用分叶皮瓣技术,化宽度为长度,供区直接闭合者。所有皮瓣显微镜下以蒂部为中心向周边呈阶梯式修薄。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外形、质地、感觉功能恢复,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移植20例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皮下血肿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缝合,清除血肿后危象解除,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2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皮瓣外形美观,不臃肿,质地优良,游离皮瓣两点辨别觉为9.0~16.0 mm,恢复保护性感觉,踝部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和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对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的31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穿支动脉定位,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16~59(35.3±1.5)岁;病程2~4(1.8±0.6)周。根据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数据及热成像图参数观察穿支数量、皮肤穿支点位置、穿支点活力以指导皮瓣设计,将检测结果与术中观察到的穿支动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术中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共发现设定范围内穿支动脉52支,术中证实穿支动脉38支,准确率为73.1%;术中红外线热成像仪共发现设定范围内穿支动脉38支,术中证实穿支动脉35支,准确率为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发现最具活力穿支点通过术中证实,准确率为80.6%;红外线热成像仪发现的最具活力穿支点通过术中证实,准确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例皮瓣全部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31例获得随访,时间6~18(10.7±1.2)个月。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色泽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应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的穿支动脉定位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Aim: To describe a novel way of monitoring a buried fasciocutaneous anterolateral thigh (ALT) flap used for pharyngeal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 tubed ALT flap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a circumferential pharyngeal defect following resection of a carcinoma. An island of skin based on a separate perforator and externalized through the neck incision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flap. It was removed as a bedside procedure on the fifth postoperative day. Results: The externalized skin island allowed easy monitoring of the buried tubed free‐flap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pharynx. Simple clin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colour and capillary refill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flap instead of more complex and invasive methods. Conclusion: When feasible, a second skin island based on a separate set of perforator vessels provides an easy, safe and simple method of monitoring a buried free‐fla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4月,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6~52岁。交通事故伤11例,重物压伤5例。10例为伤后1~6 h入院,平均3 h;6例伤后于外院行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面严重感染,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6~14 d,平均10 d。创面范围13 cm×7 cm~20 cm×13 cm。皮瓣切取范围16 cm×10 cm~23 cm×15 cm。供区取中厚皮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5~7 d 2例皮瓣发生感染,经换药1周后愈合;其余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患肢皮瓣外形稍臃肿,色泽、质地满意。骨折均于术后8~10个月愈合。结论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可有效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对9例手部创面采用游离股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其中手部两处创面7例,另2例为洞穿性缺损。急诊修复创面桥接血管重建患肢血供1例,延期修复创面8例。结果本组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供区外观仅为线状瘢痕,功能无明显影响。2例手部洞穿性缺损修复后外观满意,功能欠佳;其余7例创面修复后皮瓣质地柔软,外观稍臃肿,功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可一次修复手部两个创面或通过拼接修复一处较大创面,而供区常可以直接缝合,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