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元化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接受多元化治疗)和对照组40例(仅接受药物治疗),共干预12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测定以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WCST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WAIS—RC的语言智商量表、操作智商量表、总智商量表、WMS总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治疗可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尼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分别予以奎的平(350±50)mg/d治疗8周,研究组同时合并阿尼西坦100mg/d,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定(WCST)等评定,并与正常人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的MMSE、WMS及WAIS-R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广泛性损害。治疗后研究组MMSE、W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的W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尼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合并丙戊酸钠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共治疗8周.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疗效评定,应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与基线时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第4、8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8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周末,两组WMS、WAIS-RC、WCST评分与基线时比较,除即刻记忆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除即刻记忆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结论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双益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益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一组(n=36)给予双益平治疗;另一组(n=40)为对照组,治疗8周,在入组前、治疗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双益平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8周后,双益平组认知功能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益平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中尤以对记忆的改善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韦司平冻干粉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韦司平冻干粉(韦司平组)和脑复康注射液(脑复康组),以2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疗程4周.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后对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韦司平组和脑复康组的MMSE、WCST、WMS及WAIS-R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好转.结论:韦司平冻干粉能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MV)增效治疗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R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R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P)联合MV(MV))和对照组(单用AP),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能量表(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辛分类测验(WCST)评估患者病情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第4周末起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第4周研究组阳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末研究组PANSS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认知功能全部因子和对照组语言量表因子、操作量表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第8、12周末两组认知功能全部因子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比较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CGI评分呈下降趋势,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V联合AP治疗RS比单用AP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更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职业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职业技能训练,随访12周,比较两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量表(WAIS-RC)、威斯康星分类检测卡片(WCST)等指标。结果两组实际完成随访各40例。干预后观察组阴性量表、一般病理症状、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AIS-RC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深度、以及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持续应答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持续性错误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职业技能训练有助于缓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APDs)合并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在单一AAPD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加用丁螺环酮及安慰剂,疗程12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分别给予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治疗4、8、12周后给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以PANSS减分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第8周起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88.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8周后两组WAIS-R总分、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及WMS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均O.05)。结论:AAPDs合并丁螺环酮较单一AAPDs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认知功能改善,且无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用EpiCalc 2000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在阿戈美拉汀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第0、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韦氏智力测验(WAIS)中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性测验(VF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在治疗后第1、2、4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周末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周末研究组WCST非持续错误数、VFT重复数较治疗前减少,对照组TMT-A提笔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WCST持续错误数、TMT连线时间较少,VFT总数较高,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MS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安全、快速、有效,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2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B)中的连线测验A、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言语流利性测验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治疗前焦虑抑郁因子分与总记忆商数(MQ)分显著相关,迟滞因子分与WCST完成类别数、智力显著相关;治疗12周末焦虑抑郁因子分与总智商(IQ)显著相关,迟滞因子分与WCST持续反应数、言语IQ、操作IQ显著相关,猜疑因子分与WCST持续反应数显著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口服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运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第1周始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均0.01),2组间比较仅在治疗第1周末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χ2=4.568,P0.05),2组在锥体外系反应(EPS)及嗜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出院后的社会功能,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利培酮治疗)和研究组(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各50例,两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RC)及韦氏记忆量表(WMS)分别评定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于出院1月及1年后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并追踪出院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AIS-RC及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WAIS-RC及WM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出院1年后,研究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5,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与单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效果无差异,但联合治疗对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利培酮,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评估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韦氏记忆量表(WM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与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分析P300潜伏期、波幅与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P300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韦氏记忆商、WCST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与操作智商、持续性错误百分数、随机错误百分数呈负相关;波幅与短时记忆、随机错误百分数呈正相关。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P300潜伏期和波幅可作为其客观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78例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氮平)与治疗组(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每组各39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患者其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WCST评分和WM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WCST评分和W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奥氮平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韦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并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SAPS、SANS、BPRS〈WCST中错误应答数的评估分值显著降低(P〈0.01),且非持续性错误、WMS的再生、理解评估分值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并可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TD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方法 符合持续性TD诊断标准且年龄低于65岁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TD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性别与TD组配对,年龄、文化程度、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各类分别与TD组匹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测验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威期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 WAIS-RC测验TD组和对照组语言智商、作业智商、总智商成绩无显著差异,但数字广度、数字符合测验TD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MS测验结果显示TD组顺数数、累积、背数测验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D组记忆商数较低。WCST测验结果显示:两组持续错误数无差异,TD组总反应数、正确数、随机错误数、分类完成数的成绩均关于对照组。二元变量相关分析显示:AIMS得分与记忆商数、总反应数、正确数、随机错误数、分类完成数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TD、年龄是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 有无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商无显著差异;TD患者存在记忆损害,特别是工作记忆损害;TD患者额叶执行功能差于无TD者;除文化程度、年龄外,T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利培酮埘难治件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69例符合TRS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前者给予利培酮合并MECT治疗,后者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时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治疗前后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67例,研究组脱落2例.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GAF评分分别与自身治疗前相比,除第4周末对照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ANSS总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的减分率、GAF评分的增加值及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PANSS减分率(45.34±15.23)%,临床总有效率56.25%,埘照组PANSSS减分率(37.14±17.19)%,临床总有效率31.4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的利培酮治疗比较,利堵酬合并MECT能提高TRS的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1名,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rTMS),对照组31例(单纯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应用数字划消测验(CT)、修订版韦氏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评定患者的注意功能、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CT、WMS-RC各指标的得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WCST各项评分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及非持续性错误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增效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维持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研究组药物联合为期26周的MECT,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4周、13周和26周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测验(WMS)评定。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PANSS总分、治疗2周后的阳性症状分、治疗4周后的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分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均0.05);研究组PANSS总分在治疗13周、26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阳性症状分治疗后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分在治疗26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3周时,WCST完成分类数、WMS联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6周时,WCST错误应答数明显低于对照组;WMS再认、联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药物联合M-ECT能快速缓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对患者部分记忆和执行功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20.
文拉法辛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3例达到显著进步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22例)和对照组(2l例)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安慰剂治疗6周。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以文拉法辛组认知功能改善显著较好。结论:文拉法辛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