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青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病情,将同时期296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为低分子肝素急性卒中试验(TOAST)分型大、小血管病变型,分为进展性卒中组70例,即研究组;完全性卒中患者70例,即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生物化学指标及头颅影像学的不同。结果高血压病史、嗜酒史、入院时所测收缩压、大血管病变、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cy浓度、hs-CRP浓度及LDL正相关。结论中青年患者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史、嗜酒史、大血管病变、LDL、发病时收缩压、血清hs-CRP和血清Hcy。血清Hcy浓度升高可能为中青年进展性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各TOAST亚型的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按照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NIHSS)对所有患者入院当天、3 d、7 d、14 d、出院当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治疗期间筛查并记录各亚型患者的危险因素。对比分析各亚型患者治疗期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各TOAST亚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TOAST分型情况:心源性脑栓塞(CE)4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47例;小动脉卒中(SAA)143例;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SOE)5例;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SUE)65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和高血脂(P<0.05);与小动脉卒中(SAA)相关的危险因素仅为高血压(P<0.05)。心源性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恢复较慢,预后最差;小动脉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最轻,恢复最快,预后最好;其他类型卒中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TOAST作为一种病因分型方法可以有效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估计及危险因素预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与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与不同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登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其危险因素,并按急性卒中治疗试验(TOAST)标准将缺血性卒中分为5种类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在纳入分析的205例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100例(48.9%)、心源性卒中(CE)17例(8.3%)、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38例(18.5%)、其他原因所致卒中(SOE)12例(5.8%)、不明原因卒中(SUE)38例(18.5%)。分析显示,高血压与LAA的发生有关(OR=2.40,P=0.0028);心房颤动对CE发生有显著作用(OR=365.90,P〈0.0001);饮酒与SAO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OR=2.73,P=0.036),而白细胞则在CE患者显著升高(OR=8.00,P=0.0013)。结论不同类型缺血性脑卒中与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关。该结果对临床个体化预防与治疗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1例青年缺血卒中患者及8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140例青年健康体检自然人群作为对照,进行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青年缺血组TOAST病因分型按比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40.8%、小动脉闭塞型(SAO)28.2%、不明原因型(UND)15.5%、其它原因型(OTH)9.9%、心源性栓塞型(CE)5.6%。与中老年缺血组比较,其UND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易患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与中老年缺血性组相比,青年缺血组中男性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以LAA型最常见;其发病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80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收集的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病因分析采用TOAST分型及国际儿童卒中研究(International Pediatric Stroke Study,IPSS)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χ2检验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吸烟和高血压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OAST分型而被认定为不明原因脑梗死的24例患者,利用IPSS方法发现83%的患者有其他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IPSS方法可能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特定病因分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36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3.51:1)男性占77.8%,女性占22.19%。缺血性脑卒中占59.18%,多于出血性脑卒中的40.82%。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49.54%),其次是心源性脑血栓(12.04%)。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52.35%),其次是脑动静脉畸形(14.09%)。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高血压(47.17%)、高血脂症(32.05%)、酗酒(25.21%)、吸烟(22.74%)、家族史(14.52%)、糖尿病(6.85%)、心脏病(4.11%)。结论青年脑卒中发病与性别、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症、酗酒、吸烟、家族史等密切相关,应予早期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控制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CISS分型,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可见于不同的CISS亚型,以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高血压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及穿支动脉病变的发生有明显作用;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心房纤颤对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作用。结论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同,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南阳市外出务工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选用南阳市区5家三级医院的中青年住院患者,分析疾病种类、是否外出务工、既往病史、家族史、实验室检测因子、务工情况等。结果南阳市外出务工青年住院病人中脑卒中占18.6%,非外出务工青年住院中脑卒中占14.1%,南阳市青年卒中病例中外出务工青年比例为60.3%,南阳市外出务工青年卒中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工种及工作环境等。结论外出务工青年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工作环境污染、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等是外出务工青年急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10—2014-10収治的9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00例进行对照,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危险因素比较发现,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所占的比例最高,考虑动脉粥样硬化仍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2组经TOAST病因学分型后发现,病因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42.7%和47.0%),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型(分别为27.1%和33.0%),老年组心源性栓塞型高于青年组(分别为16.0%和6.2%),而青年组的其他病因型及不明原因型高于老年组(分别为17.7%、6.3%和2.0%、2.0%)。结论对于缺血性青年卒中患者,需完善各项检查,以便于寻找病因,排除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病因学及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213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以期早期对因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213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例按年龄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Ⅰ组在大动脉硬化和小动脉闭塞病因方面低于青年Ⅱ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它原因、心源性栓塞方面青年Ⅰ组高于青年Ⅱ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是青年Ⅱ组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血管炎、夹层动脉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是青年Ⅰ组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年龄段其病因及危险因素仍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35岁以下的病例应尽可能寻找其临床少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青年卒中的报道逐渐增加,青年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青年卒中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青年卒中的病因与老年人相比更加复杂。对于青年卒中,虽然有些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先天性的,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但是多数病因及危险因素还是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病因及危险因素在发病前大多不被人知晓或重视,以至最终造成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探讨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及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TOAST标准对127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29.1%,心源性脑栓塞型为9.4%,小动脉闭塞型为17.3%,其他病因型为11.8%,病因不明型为32.3%;危险因素由高到低分别为血脂异常57.6%、高血压病43.1%、饮酒40.1%、吸烟35.4%、糖尿病17.2%、脑血管病家族史14.8%.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以不明原因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高;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吸烟及饮酒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本地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构成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6我院收治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TOAST病因分型;并与同期中青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本地区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中青年缺血组不明原因型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缺血组与中青年对照组相比,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心脏病、Hcy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缺血组与老年缺血组相比,糖尿病、心脏病、男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吸烟史、心脏病是诱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本地区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构成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4年6月连续登记的120例青年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36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明确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因分型及其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分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特点。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组男性82例(68.3%),女性38例(31.7%);中老年组男性76例(55.9%),女性60例(44.1%)。两组性别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183,P=0.041)。CISS分型青年组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25.8%,原因不明(stroke of other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22.5%,穿支动脉闭塞(perforating branch artery occlusion,PAO)20.8%,心源性(cardioembolism,CE)19.2%,其他病因(stroke of other etiology,SOE)11.7%。中老年组依次为LAA 40.5%,PAO 33.8%,CE 21.3%,SOE 2.9%,SUE 1.5%。青年缺血性卒中和中老年缺血性卒中两组间病因分型除CE差异无显著性外,LAA、PAO、SOE、SUE两组比较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青年组SOE、SUE病因分型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排前5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吸烟48.3%,高血压44.2%,高脂血症40.8%,饮酒36.7%,卒中家族史23.3%。而中老年组分别是高血压57.4%,糖尿病47.1%,高脂血症43.4%,颈动脉粥样硬化37.5%,吸烟35.3%。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比较,青年组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构成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与中老年患者分布不同。早期明确病因分型和发现危险因素有利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04—2012-09到我院诊治的298例患者,采用1∶1配对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其中14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另149例非进展性脑血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脑血管家族史、血脂、血糖、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等14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吸烟史及脑血管病家族史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血糖、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水平、收缩压、LDL的升高及发热是临床护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常见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常见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同期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梗死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糖尿病、心理障碍、低灌注及特定部位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心脏疾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感染、糖尿病、心理障碍、低灌注及特定部位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心脏疾病与进展性脑梗死无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同期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梗死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糖尿病、心理障碍、低灌注及特定部位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心脏疾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感染、糖尿病、心理障碍、低灌注及特定部位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心脏疾病与进展性脑梗死无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00例2008‐05—2013‐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60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2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T C )、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入院时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血压水平。对相关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Logo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高血压、入院时血糖、纤维蛋白原均为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入院时高血糖均为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和入院时高血糖为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可通过针对性预防和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 715例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根据受试者有无脑卒中病史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记录其高血压史、年龄、平均动脉压、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高血压病程将受试者分为无高血压组、≤20a组和20a组3个亚组;根据平均动脉压水平将受试者分为正常组、≤75mmHg组和165mmHg组3个亚组,采用分层单因素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病程(OR=2.934,P=0.001)、收缩压(OR=3.046,P=0.014)、舒张压(OR=2.384,P=0.000)、平均动脉压(OR=1.879,P=4.273),年龄(OR=1.352,P=0.001),性别(OR=5.934,P=0.023)显著相关;高血压病程与脑卒中的分析中,患者的高血压史越长,发生脑卒中的几率越大(P0.05);平均动脉压水平与脑卒中的分析中,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越高,发生脑卒中的几率越大(P0.05)。结论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年龄、性别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程越长、平均动脉压越大,发生脑卒中的几率越大,需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TOAST标准对125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22.4%,心源性栓塞型为12.0%,小动脉闭塞型为17.6%,其它明确病因型为6.4%,病因不明型为32.3%;危险因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是饮酒为43.2%,高血压病为40.8%,吸烟为32.8%,血脂异常为28.8%,脑血管病家族史为25.6%,糖尿病为14.4%.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以不明原因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所占比例较高;饮酒、高血压病、吸烟、血脂异常、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