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32例,全部病例均摄有胸部X线片,其中13例同时行胸部CT检查。【结果】①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5例:12例早期胸片无改变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进而12例均表现为两肺间质性肺炎;3例直接表现为两肺间质性肺炎。②肺结核11例:6例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小结节状密度增高影。5例表现为单纯片状浸润病灶。③真菌性肺炎6例:4例为肺曲霉菌病。2例表现为两肺多发片状影伴空洞形成、1例表现为多发小结节影、1例表现为单发团块状影;2例肺毛霉菌病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斑片状.小片状影,部分融合。【结论】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无特征性。CT扫描对早期发现病变及鉴剐诊断有重要价值,影像学诊断须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HIV/AIDS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X线及CT表现。方法 收集临床确证的HIV/AIDS病人中有胸部影像异常者10例,所有病例均有胸部X线及CT照片。结果 肺结核表现为肺内斑片、大片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外淋巴结肿大。军团菌肺炎为大片状影像,卡氏囊虫肺炎为弥漫性浸润及间质异常影像。结论 肺结核、卡氏肺囊虫及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是HIV/AIDS的较常见的机会感染。HIV/AIDS病人肺内出现斑片、大片和弥漫病变,或有关淋巴结肿大时应考虑到这些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其及相关性。【方法】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资料较完整的272例成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72例患者中男203例,女69例,消瘦231例(84.9%),发热223例(82.0%),乏力171例(62.9%),咳嗽、咳痰146例(53.6%),食欲不振117例(43.0%),肺部啰音103例(37.9%),神经精神症状101例(37.1%),淋巴结肿大99例(36.4%),皮疹、瘙痒71例(26.1%),腹泻68例(25.6%),结核病原学阳性46例(16.9%),X线胸片示中下肺野浸润(208例),血播型肺结核(56例),胸膜炎(51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02例)多见,空洞和钙化少见(19和18例)。CD^4+〉200有18例(6.6%),CD4^+〈100有237例(87.1%),合并真菌及其他感染97例(35.7%),PPD试验阳性20例(7.4%)。【结论】成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PPD试验阳性率低,X线胸片表现不典型,肺结核是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疾病,CD4^+下降可能是艾滋病继发肺结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胸部CT扫描的资料。结果肺部片状实变影4例;结节影3例;支气管壁增厚3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例;弥漫性粟粒小结节影1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胸膜炎4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片状实变影、结节影、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炎性反应。胸部CT检查有利于本病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肺结核(TB)双重感染情况及分枝杆菌耐药状况。【方法】用生物梅里埃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对HIV阳性448例确诊病人进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HIV确诊阳性者中分枝杆菌检出率为27.68%,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率17.86%,非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9.82%。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率为耐畀烟肼40%,耐链霉素20%,非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耐乙胺丁醇均为91%。【结论】艾滋病(AIDS)病人并发结核病,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对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利福平四种药物的耐药率以异烟肼为最高。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高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肺部改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肺部改变的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6例肺部有阳性发现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线胸片及CT),临床症状有干咳,胸痛,发热等。结果:卡氏肺囊虫感染11例(41.9%),均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其中9例呈肺小叶浸润,表现为沿小叶中心分布≤1cm结节影;2例为大叶实变,卡波氏肉瘤3例(11.5%),表现为直径≥1cm的结节,沿支气管血管周围分布,小叶间隔增厚,可伴淋巴结肿大,肺结构6例(23%),其中血型播散型肺结核2例,浸润型肺结核4例(15.4%),影像学改变为双肺纹理增多,伴网结节状改变。结论:影像学对鉴别艾滋病患者肺部改变的类型有较大帮助,其诊断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8-08-2010-10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2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儿MP-IgM阳性,发热235例,阵发性剧烈咳嗽72例,痉挛性咳嗽43例,发绀8例,喘息或呼吸困难17例,肺部啰音203例。X线胸片:呈斑片或点片状影105例,呈片状影伴云雾状渗出影54例,弥漫性网状或结节浸润阴影剧烈32例,肺门周围粗糙模糊条索状影30例,呈不规则云雾状肺浸润影16例。CT检查:肺门周围浸润伴淋巴结肿大7例,间质性肺炎网格状影3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明显,影像学上改变以斑片性或点片状为主,有多样性的特点,部分患儿有肺外表现,治疗上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克雷伯杆菌肺炎的CT表现。【方法】收集44例临床证实的克雷伯杆菌肺炎患儿的胸部X线片及CT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144例克雷伯菌肺炎患儿中,30例(68.18%)显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17例(38.64%)可见磨玻璃样影;32例(72.72%)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9例(20.45%)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内有支气管充气征;3例(6.82%)出现空洞。【结论】克雷伯菌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且CT能早期发现空洞形成,但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并发肺隐球菌病(P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证实的AIDS并发PC的胸部X线与CT扫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本组5例的影像学表现有:①结节或肿块型:共2例,1例为右肺中叶外侧段单发软组织密度结节,直径约2.7 cm,周围可见晕征、毛刺征及分叶征等;1例为两肺外周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大小1.1~4.3 cm,结节内可见空洞但未见钙化;②斑片浸润型:共2例,分别位于右肺中叶、下叶及左肺上叶,实变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经抗隐球菌治疗后病变吸收;③弥漫混合型:1例,呈两肺斑片影、结节影和粟粒影混杂存在.本组5例中2例同时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征象,1例合并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AIDS并发PC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当AIDS合并肺部外周结节和(或)肿块、斑片状浸润或多形态混杂病变并除外肺癌或结核等其他感染时,应考虑本病可能.本病确诊有赖于多途径查找到隐球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时以肺部感染为首要表现的艾滋病(AIDS)的早期识别能力.方法:分析总结我科2006-2010年确诊的13例以重症肺炎为首要表现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AIDS发生肺部感染时大多起病急、病情重,口腔黏膜白斑或溃疡发生率高(53.8%),感染途径女性以非法卖血为主,男性以不洁性行为为主.外周血白细胞<4.0×109/L者占61.5%(8/13),I型呼吸袁竭发生率高达76.9%(10/13),影像学表现以两肺多发或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影或斑片影为主,病原学检测则以混合感染为主.结论:与普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相比,AIDS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其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表现均有独特之处,据此可以提高AIDS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高分辨率CT 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10例CT图像,分析CT表现形态(实变、磨玻璃影、结节、网格状改变)、病变分布、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病变转归等.[结果]10例患者均为双侧肺部受累,其中周围型8例(80%)、周围+中央型2例(20%);双侧对称性分布7例(70%),双侧不对称分布3例(30%);磨玻璃影10例(100%),同时合并实变影5例(50%),合并网格状改变3例(30%),4 例(40%)病人出现胸腔积液;本组病例均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10例患者经治疗8例(80%)病变范围缩小,2例(20%)病变范围进展.[结论]与既往流感相关的病毒性肺炎对比,本组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和严重,首发CT表现以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为主,恢复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对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较好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世煜  李威  张伟  赵立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68-1871
[目的]通过分析Churg-Strauss综合征 (CSS)患者的肺CT表现,探讨准确诊断血管炎的放射学和临床的综合途径,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CSS 12例,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胸部CT扫描.[结果]CT表现有:纵隔小淋巴结11例,磨玻璃影9例,局部胸膜肥厚9例,纤维条索影9例,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浙江省湖州市1998-2012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98-2012年湖州市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州市自1998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至2012年共报告380例HIV/AIDS,男女性别比为3.2∶1;经性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82.6%);感染者年龄以20~49岁为主(83.4%);已婚占54.0%;本市户籍占36.1%,外省占60.0%;职业分布以工人(含外来民工)最多(31.8%),其次是农民(29.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79.3%;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的术前检测最多,占24.4%。湖州市自2007年以来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注射毒品构成比则呈现下降趋势,近3年男男性行为者经性途径传播构成比明显上升。结论湖州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接触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男男性行为者感染率快速上升,需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力度,建议试行早发现早治疗策略,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肺部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8例AIDS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男47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4.27:1;年龄6~78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ling and test,VCT)的临床资料探讨实行VC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VCT的临床资料,包括咨询的主要原因、危险因素评估、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关心的主要问题等。结果为498例咨询者提供VCT服务,其中477例(95.9%)接受了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9例(1.8%)初筛阳性;咨询主要原因:非婚性接触339例(66.5%),自觉有艾滋病或其他性病症状187例(37.6%),配偶性病感染史23例(4.6%),拒绝报告原因15例(3%),怀疑被室友传染4例(0.8%);危险因素评估:合并其他性病感染201例(40.4%),多性伴358例(71.9%),肛交史66例(13.3%),男男同性恋45例(9.0%);大部分咨询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对HIV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但仍存在着不少误区;咨询者关心的问题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98.2%)、预防知识(98.0%)、临床表现(73.3%)。结论性病门诊是艾滋病高危人群集中的场所,医护人员认真履行VCT服务,做好咨询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综合关怀工作,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HIV感染及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09例抗-HIV初筛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V女性感染者比例逐年上升,性接触传播占24.8%,血液传播占11.0%,静脉药瘾占8.3%。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80.7%)、消瘦(56.0%)、咳嗽咳痰(33.9%)、腹泻(25,7%)和淋巴结肿大(21.1%);最常见的临床机会性感染是肺部感染(49.5%)、乙型肝炎(22,9%)、带状疱疹(15.6%)、梅毒(14.7%)、丙型肝炎(13.8%)和口腔真菌感染(12.8%)。实验室检查78.0%患者淋巴细胞减少、68.8%低蛋白血症、35.8%白细胞减少、32.1%贫血。63例(57,8%)患者进行T细胞检查,CD4+/CD8+比值均小于1,其中62例患者CD4+/CD8+比值均小于0.5。结论109例HIV感染患者主要经性接触传播。HIV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不具特异性,临床应提高认识,重视抗HIV血清试验检测。  相似文献   

17.
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3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共收治16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中53例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2.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气管切开史、住院天数≥20 d、基础疾病史、休克史和呼吸机应用史是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7%,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2.7%,真菌占4.6%.[结论]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其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8.
李宁  孙定勇  杨文杰  聂玉刚  王奇  王哲 《疾病监测》2009,24(11):837-838
目的查明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途径。 方法利用河南省病例网络直报系统,对艾滋病患者中感染途径不详者进行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感染途径不详病例726例,调查率为81.7%。查明感染途径病例443例,占调查病例的61.0%。其中性接触感染41.6%(184例),既往有偿供血感染28.2%(125例),既往输注血液/血制品感染23.7%(105例),母婴传播3.6%(16例),注射毒品2.9%(13例)。结论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大部分感染途径不详的病例通过进一步调查可以查明感染途径,应提高病例报告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