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骨盆牵引固定器及布兜悬吊牵引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促进骨盆牵引固定器的运用。方法将63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复位后用骨盆牵引固定器外固定,对照组31例:复位后布兜悬吊牵引,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并随访1~10年,平均4年。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5.0%,对照组优良率41.9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QS)。结论骨盆牵引固定器具有复位并稳定骨盆骨折端,控制出血、减轻疼痛、减少组织损伤,便于护理、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等作用,是一种治疗骨盆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牵引成骨是矫治骨骼畸形的一种新型技术.在颅颌面畸形整复外科领域中,以下颌骨牵引成骨方面的研究报道最多,本文就下颌骨牵引成骨的牵引原则、牵引装置、牵引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等内容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 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因闭合复位髓内钉术手术创伤小,能间接复位保护骨折端血运,术后伤口并发症较少,生物力学性能优越,已成为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侧卧位与仰卧位牵引架牵引:术中通过充分对抗肌肉对抗力后,仰卧位对骨折端前后移位不好控制或纠正;侧卧位更方便纠正断端移位,且减少髋部软组织对手术操作的干扰。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的闭合复位方式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探讨侧卧位应用牵引架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 方法: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通过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54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仰卧位牵引架组17例,侧卧位人工牵引组17例,侧卧位牵引架组2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3组患者的闭合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 6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结果与结论:①3组患者获得6-15个月随访;②骨折闭合复位成功率:侧卧位牵引架组100%,侧卧位人工牵引组82%,仰卧位牵引架组59%,仰卧位牵引架组同侧卧位人工牵引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侧卧位牵引架组显著高于仰卧位牵引架组(P=0.002),侧卧位牵引架组同侧卧位人工牵引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手术时间:仰卧位牵引架组同侧卧位人工牵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侧卧位牵引架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仰卧位牵引架组及侧卧位人工牵引组(P < 0.05);④术中出血量:仰卧位牵引架组的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侧卧位人工牵引组(P=0.02)及侧卧位牵引架组(P=0.001),侧卧位人工牵引组同侧卧位牵引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骨折愈合时间:仰卧位牵引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长于侧卧位人工牵引组(P=0.030)及侧卧位牵引架组(P < 0.001),侧卧位人工牵引组同侧卧位牵引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⑥3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⑦结果表明,应用侧卧位牵引架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复位成功率高、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更少、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RCID: 0000-0002-4621-2653(袁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微型平行牵引架治疗指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指骨骨折患者共31例,均为指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自制微型平行牵引架治疗,通过记录术后有无感染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手功能TAM评分等,评价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患者共随访8~21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1周。术后1例患者针道口处浅表感染,通过多次换药治愈,随访手功能TAM评分标准:优2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自制微型平行牵引架治疗指骨关节内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以动态调节,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疗效可靠、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颅骨牵引作为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其治疗、护理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恢复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对15例颈椎损伤患者施行颅骨牵引治疗,通过认真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中心重合式脊柱治疗机是牵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新一代设备。它根据中医传统推拿手法的治疗原理进行设计,在技术上自主创新,使设备的旋转中心与患者脊柱中心相重合,准确体现了中医传统推拿中斜板、拉拔等手法治疗的精髓。此器械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颈椎病治疗效果,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有角度控制的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选用ATMEGA16作为核心处理器,实时监测和处理各通道传感器采集到的牵引力、牵引角度等信号,通过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实现力量、角度的组合牵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精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蒋国敏 《医学信息》2008,21(2):281-282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牵引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观察109例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牵引前的心理干预、牵引过程的密切观察、牵引后的细心护理.本组经过手法牵引综合治疗,科学、精心的护理,疗效优72例,良22例,优良率86.7%.  相似文献   

9.
何艳  易妍 《医学信息》2008,21(2):277-278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 牵引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观察109例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牵引前的心理干预、牵引过程的密切观察、牵引后的细心护理.本组经过手法牵引综合治疗,科学、精心的护理,疗效优72例,良22例,优良率86.7%.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气囊导尿管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回顾2010年~2013年,我院与高安市中医院分别采取两种方式处理TUVP术后患者的病例,比较两种方式对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止血效果评估、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等多种参数的影响。去牵引法具有舒适度好、止血快、拔管早、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TuVP术后的常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