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小林  汪惠宁 《江苏医药》2001,27(6):459-459
1998年 4月~ 1999年 10月 ,应用经直肠超声诊断 2 6例前列腺癌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 2 6例 ,年龄 50~ 84岁 ,平均年龄为 62岁。患者在查前均作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检测 ,测值均高于正常 ,泌尿外科拟诊为前列腺癌 ,其中 6例直肠指检触及质硬的结节。超声检查后作穿刺活检 ,最后病理证实。仪器采用美国产HDI 30 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手持式轴向经直肠扇形扫查探头 ,频率为 9~ 5MHz ,声束发射面为 1cm× 0 5cm。二、检查方法检查前患者清洁灌肠后排尽大便 ,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 ,充分暴露臀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B超、经直肠活检、血清PSA值测定三者问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经直肠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三组:经直肠超声(TURS)测定组,以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声像异常为阳性;血清PSA值测定组,以PSA水平>10ng/L为阳性;TURS与血PSA联合测定组,以TURS前列腺声像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直肠线圈磁共振(enMR)联合磁共振波谱(MR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8例前列腺癌和2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RUS、enMR联合MRS、PSA联合PSAD及病理资料,对图像特点、各种检查方法导致的误诊、漏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为PSA联合PSAD,均为88.89%;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为enMR联合MRS,均为92%;诊断符合率最高为上述两者,均为90.48%.结论 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可先行PSA检查,再行TRUS,并联合PSAD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血清PSA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方法测定30例前列腺癌(PCa),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总PSA(t-PSA)和游离PSA(f-PSA),并求出f-PSA/t-PSA(f/t)比值,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者血清t-PSA及f-PSA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Ca组与BPH组比较,f-PSA及f/t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若以f/t〈16%作为鉴别诊断BPH和PCa的界值,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2.0%。结论在PSA值轻度升高时,根据不同年龄段特异性PSA水平,以f/t〈16%为界值,可提高对PCa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正>前列腺癌(PCa)是危害中老年男性健康及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PCa的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PSA只是前列腺结构组织分泌的一种特异性抗原,并非PCa所特有,如在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炎等患者的血清PSA也可升高。为通过血清检测提高对PCa诊断的准确性,采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早期很少引起症状,当前列腺癌引起症状时表明肿瘤局部或远处出现转移。自 1979年从前列腺组织内分离和提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来,PSA在诊断前列腺癌(PCa)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诊断和随访。1 PSAPS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 在男性前列腺上皮及尿道周围腺体产生。PSA基因密码位于 19号染色体上,其DNA序列也完全清楚。PSA在精液中呈高浓度, 其功能与性生殖能力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人血清中PSA的浓度较低,除小部分外,大部分以复合物形式存在。血清中结合型PSA的清除主要是通过肝脏,血清…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3-2006年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高于正常,直肠指检前列腺异常的68例患者,采用Hedge等提出的TURS引导下行标准的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PCA),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PSA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规律,结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探讨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男性患者共108例进行血清PSA的测定,并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将诊断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伴炎症伴PIN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PSA值均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SA浓度与前列腺癌发生率的关系表明,4-10ng/ml组和〉10ng/ml组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SA〈4ng/ml组结论血清PSA在前列腺癌人群筛查中很大价值.实施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组织活检术应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黄俊  李家泉  刘平  邓克非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88-3389
目的:探讨无创方法直肠指检(direct rectal examination,DRE),经肛门直肠超声波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核磁共振检查(me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灰区前列腺癌34例和前列腺增生病例41例;分别行DRE、TRUS、MRI检查,计算各自的诊断符合率和漏诊率并比较.结果:DRE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61.8%,漏诊率38.2%,假阳性率7.3%;TRUS对灰区的诊断符合率70.6%,漏诊率29.4%,假阳性率14.6%;MRI对灰区的诊断符合率47.1%,漏诊率52.9%,假阳性率19.5%.联合DRE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4%;联合TRUS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1.2%;联合MRI和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6.5%.结论:3种无创方法中TRUS有较好的检测效能,联合穿刺活检可明显减少灰区前列腺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两者比值(FPSA/TPS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前列腺癌患者及40例健康成年男性(对照组)的外周血中TPSA、FPSA、FP-SA/TPSA并对3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在TPSA≥20ng/ml时和TPSA<2ng/ml时,TPSA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2ng/ml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PCA )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近几年,我国中老年男性中PC A的发病率正呈逐年明显增高趋势,随着PCA的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的发现及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 PC A 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在 PCA 的影像检查方法中,经直肠超声(TRUS)以其清晰的图像、敏感的血流信息而受到临床好评。本文通过分析52例经TRUS检查并经穿刺证实的 PCA 的声像图资料,总结出其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检主要依靠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测和超声检查,而最后确诊则依赖于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诊断的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健康男性体检者血清PSA、超声声像图及前列腺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加,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不断提高,目前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主要依据,受生活习惯,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检验方法改进的影响,PSA的参考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以上提出PSA与前列腺癌的诊断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冯妲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54-2954
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应用已日益广阔,经直肠腔内检查的方法,因简便﹑无痛﹑无创而且图像较经腹检查更为清晰准确,它能探及较小的病变,并可经超声引导进行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5.
兰文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48-265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2].目前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RE)的应用,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3-4].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T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前列腺癌的声像图特点,结合其他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前列腺癌患者全部接受经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经腹腔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行TRUS检查,后与经直肠前列腺6点+可疑区域穿刺活检结果或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回顾性总结分析声像图特征.结果 34例患者中,TRUS对该病的检出率可达88.2%,30例患者超声检查后诊断为前列腺癌,漏诊两例,其余两例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结节.结论 TRUS,高频超声探头,近场分辨率高,图像明显优于经腹超声,可作为前列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疗效追踪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肖丽梅 《安徽医药》2006,10(4):279-280
目的探讨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SA时,不同PSA评价方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5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癌、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检测F-PSA及T-PSA含量。结果(1)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水平高于其余三组(P<0.05),F/T低于其余三组(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以上二指标与健康对照及前列腺炎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以PSA>4μg.L-1为诊断标准时,灵敏度100%,特异度为70.47%;以F-PSA/T-PSA<20%为诊断标准时,灵敏度100%,特异度为94.09%。结论F-PSA/T-PS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前列腺癌诊断方式,但其比值界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两种形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及其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血清共190例,其中正常对照60例,前列腺癌为90例,前列腺增生为40例.Bayer化学发光法测得TPSA和CPSA,计算CPSA/TPSA比值.比较三组的CPSA、TPSA和CPSA/TPSA.结果 在正常对照、前列腺癌(PCa)、前列腺增生(BPH)血清中的浓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Ca患者组的TPSA、CPS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BPH患者组(P<0.001),PCa患者组的CPSA/TPSA大于BPH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而BPH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CPSA/TPSA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相同的敏感度情况下,CPSA和CPSA/TPSA较TPSA显示出更高的特异性.结论 联合检测TPSA、CPSA及CPSA/TPSA,更有助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吴汉潮  张雄伟  王强  张荣隆  吴惠凤 《河北医药》2021,43(19):2958-2961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患者核磁共振成像(MRI)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前瞻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医院接受前列腺指诊、PSA检测、超声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检查后高度疑似前列腺癌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PSA水平分组,分别接受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F-PSA/T-PSA比值(F/T)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健康对照组(60例),前列腺增生组(BPH组,49例)及前列腺癌组(PCa组,28例)血清T-PSA、F-PSA含量,计算F-PSA/T-PSA比值,分析T-PSA、F-PSA/T-PSA不同取值水平对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PCa组和BPH组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都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F-PSA、T-PSA含量高于BPH组,而F/T却比BPH组低许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SA界值取4 ng/ml,F/T取<0.16能有效地筛检前列腺癌,在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